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帶你認識秩序敏感期,孩子的成長所需要

帶你認識秩序敏感期,孩子的成長所需要

以下場景,你是不是覺得眼熟呢?

●家裡門鈴響了,孩子一定要自己開門,你要是不小心開了,孩子必定哭哭哭;

●每次去超市孩子都要走「規定路線」,如果不走這條路,孩子必定哭哭哭;

●每次乘電梯時孩子都要自己按樓層按鍵,如果有人提前按了,孩子必定哭哭哭;

●孩子每次穿鞋時一定要先穿左腳,再穿右腳,如果媽媽不小心穿錯了,孩子必定哭哭哭……

這些其實都是孩子在秩序敏感期非常常見的表現。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這一時期的表現,總是誤解、冤枉,甚至打壓孩子的話,則可能會嚴重破壞孩子的秩序感。孩子的秩序感被破壞,可能會影響孩子對比、分類、序列等具體的思維,進而影響到孩子在將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否能夠條理清晰、有條不紊的處理事情等。

可能一部分家長還不是很了解孩子的秩序感,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什麼是秩序感。

兒童秩序感,是義大利兒童教育學家蒙台梭利提指出來的。當秩序敏感期到來時,孩子往往表現得非常「固執」,他們對事物的秩序有著強烈的需求,並逐步獲得和發展成對物體擺放的空間、生活起居習慣、時間順序等的適應性,即秩序感。 

處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對事情的發展過程、物品擺放的順序等擁有自己的一個秩序觀,他們會把自己意志強加在事物上,並對事物的發展過程和結果有所期待。一旦事情的發展偏離預期,孩子就會失去對外界的掌控感,他會覺得很不安全,於是會用哭鬧、撒潑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安和不滿。

在孩子眼裡,凡事都是有對錯之分的:東西擺在這個地方是對的,換個位置就是錯的;爸爸的東西,媽媽不能用;媽媽的東西,爸爸也不以用……而孩子對事物秩序的要求,正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是孩子最初的規則意識,也是其人生觀、道德觀、世界觀的基礎。

對於孩子來說,秩序就像呼吸新鮮空氣一樣,當它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了一種自然的快樂。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父母應盡量去保護孩子的秩序感,而不是通過發脾氣來制止孩子的行為。父母無意間阻止或是誤會了孩子,孩子哭鬧是再所難免的。但這不是一個常態,只有真正了解孩子哭鬧背後的原因,才能避免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受到傷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抓住孩子的成長敏感期,做更懂孩子的父母
孩子長大是否孝順,主要看你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做父母的需要警惕
孩子們認識到他們的父母比他們會變得更酷
育兒過程中,父母要注意這些問題,不要覺得孩子的成長在於他自己
不想讓讓她他性早熟,就不要把你孩子喂成「大胖小子」
孩子需要懂與愛——發現孩子,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有助孩子成長的蔬菜,為了寶貝們健康成長 父母們必須要看!
父母吵架是否真需要迴避孩子?感覺什麼都不讓孩子知道也很恐怖——正確的做法只有一個
孩子要成長,父母先成熟
育兒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不要覺得孩子的成長在於他自己
孩子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很可能成為沒有主見的人,父母要注意了
我們活成了我們父母的樣子,卻不希望孩子活成我們的樣子
想讓孩子變好?媽媽要注意,這幾種行為不利於孩子成長
堅持讓孩子做這些事,孩子出社會後,將會非常感謝你
不要覺得孩子一哭你就得滿足他們的要求
你是什麼樣,你的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樣!
媽媽,感謝讓我成為你的孩子
孩子等我老後,你會養我嗎?孩子將來可能很現實,父母值得深思
夫妻之間沒感情,再怎麼睡也沒有用,不離婚只會苦了孩子
要想女兒優秀 家長有這些意識還不夠!更應該了解女孩子的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