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攢人品」到「喂毒奶」,中國互聯網的另類迷信

從「攢人品」到「喂毒奶」,中國互聯網的另類迷信

第3851期


導語你聽說過「攢人品」和「喂毒奶」嗎?年紀相對大些的互聯網居民,可能聽說過「人品問題」這個詞,此後衍生到「攢人品」,大意是指試圖以「扶老奶奶過馬路」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運氣。而「喂毒奶」這個新生代辭彙則更進一步,是指一場競爭性比賽中,其中一方的支持者大力讚揚另一方,以試圖讓對方染上「壞運氣」結果輸掉。這種「迷信」的做法聽起來很荒謬,不過在中文互聯網上已經流行了好幾年,如何解讀這一現象呢?

從「攢人品」到「喂毒奶」,中國互聯網的另類迷信


「攢人品」和「喂毒奶」:中文互聯網的特色「迷因」


迷因,英文叫做meme,是指「一個想法,行為或風格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文化傳播過程。」這是英國著名演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提出的辭彙,這個詞如今被廣泛用來描述文化傳遞的過程。互聯網的各種文化現象,大多可以用迷因機制來解釋。比如那只在全世界引發潮流的精神污染狗(doge),人們通常其實很難理解為什麼這隻狗是如此大行其道,只能用迷因學中的一些傳播、心理機制來解釋。

從「攢人品」到「喂毒奶」,中國互聯網的另類迷信


「doge」是一個風行全球的互聯網迷因


中文互聯網有過許多獨有的迷因,比如「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不過,大多數迷因也就風行一時。能夠傳承多年的並不多見,而從「攢人品」到「喂毒奶」,正是一個有著長期生命力、還有所發展,並且很值得關注的中文網路迷因。


早在2000年左右,當時的互聯網潮語發源地貓撲論壇就出現了「RPWT」這個詞,即「人品問題」這四個字的首字母縮寫。當時的網友在遇到什麼「壞結果」(通常是打遊戲掉落不好的裝備)的時候,就往往被調侃或自嘲自己有「RPWT」,遇到好事,則歸結於「人品爆發」 。有好事者還總結了著名的「人品守恆定律」。 此後衍生了「攢人品」的說法,人們嘴上時常調侃做各種「好事」來增加自己的運氣,雖然這通常也就是說說而已,並沒有多少人真的會因此到街上「扶老奶奶過馬路」。


這種帶有調侃性質的「迷信」,從此在中文網路上扎了根。比如著名的球王貝利是因其經常預測大賽結果出錯,所以被稱為「烏鴉嘴」 ,但中國網友對這種「烏鴉嘴」並不是嘲諷或埋怨,而主要是當作段子津津樂道,並且添油加醋,這就比較有中國特色了。反而是國外互聯網這個迷因相當少見。類似的,2014年世界盃,央視的「烏賊劉」紅極一時,原因在於她穿哪隊球衣哪隊就輸球,引發大面積調侃。

於是最近幾年,人們已經不滿足於「攢人品」來尋覓那若有若無的運氣,乾脆開始模仿貝利和「烏賊劉」來「喂毒奶」。所謂「喂毒奶」,就是在賽前看好自己不支持的一方,看低自己支持的一方,比如前不久中韓之戰前,不少球迷就賭咒說韓國隊一定會贏,中國隊一定輸。結果中國隊贏了,就成了給韓國隊「喂毒奶」大獲成功。一位網名叫做「毒奶色」的電競解說員黃旭東,因在「毒奶」方面的屢有建樹,成為了這一迷因中的知名人物。


而所謂的「喂毒奶」也已經不限於在預測體育、競技的比賽中,凡是結果未知、可以預測的事情,都可以應用上「喂毒奶」。比如某個有影響力的股評家看好某隻股票會大漲,實際結果卻是大跌,也會被調侃為「餵了毒奶」。


這種現象的流行,有心理學方面的解釋


事實上,「攢人品」現象是不止流傳在中國的。2012年的一篇心理學論文指出,當人們在等待某個自己無法控制的結果時,往往會去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情,希望能藉此增加自己的運氣,這豈不就是所謂的「攢人品」?這項國外的研究,是調查了那些正在等待求職結果、考試分數的被實驗者後,得出的結論。調查發現,這些被實驗者在等待對其來說十分重要的結果時,往往會傾向參加一些志願性活動和慈善活動,研究者發現,在殘詞補全環節這些被實驗者會補上因果報應、運氣、命運等詞。說明這種期待「好人有好報」的心態是共通的。前不久歐冠足球比賽,那場著名的巴塞羅那大逆轉巴黎聖日耳曼,在賽前,就有很多巴塞納羅球迷去當地的一座靈山去祈願,以求自己支持的球隊得到好運。

從「攢人品」到「喂毒奶」,中國互聯網的另類迷信


球王貝利的「烏鴉嘴」在中國很有名,不過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故意的認知謬誤


不過,在中國流行的「喂毒奶」現象,可能真的就是中國互聯網的獨特迷因了。這種現象的大範圍流行,也能找到一些的學理方面的理由,能夠解釋「喂毒奶」為什麼靈驗。其一是倖存者偏差,就是說那些著名的「喂毒奶」靈驗例子,被廣泛記住了,而不靈驗的例子,則往往被大眾忽略。再結合「確認偏誤」這種每個人都容易犯的認知謬誤——即個人選擇性地回憶、搜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細節,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詮釋——所謂「喂毒奶」有多靈驗就可以理解了。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貝利的「烏鴉嘴」。的確,貝利有過很多次著名的預測錯誤,由此闖下了「烏鴉嘴」的名頭,但實際上最近這些年貝利預測比賽正確的次數也不少,但被人們有意忽略了,道理是類似的。再加上「啟發法」這種認知謬誤,即人們總是認為容易想起的例子、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對的——當一說起貝利就是「烏鴉嘴」的時候,人們自然傾向於這種說法的確很靈驗。


「攢人品」「喂毒奶」有娛樂性質,但這種心態太過泛濫未免有些奇怪

當然,如前所述,這種人人都熱衷於「攢人品」「喂毒奶」的文化現象,更多還是基於調侃、段子而來的,即更多還是娛樂性質,並非是因為人們對此深信不疑。


但迷因的強大之處在於,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們的舉動。在一些重大比賽來臨之時,一些體育迷的迷信做法已經超出了調侃、娛樂的程度,比如2016年歐洲杯足球賽義大利對陣德國前,微博上的義大利球迷打出了#封建迷信搞起來#的標籤,出現了大量「攢人品」、「喂毒奶」的內容,在關心則亂及人與人互相感染的心態下,這時候的球迷說不定是「真信了」。這種風氣在社交媒體上如今可以說是非常流行,使得對其不耐煩的心態也大面積出現,認為球迷關注比賽就該好好討論,「奶來奶去」非常無聊。

從「攢人品」到「喂毒奶」,中國互聯網的另類迷信



「毒奶色」黃旭東在中韓大戰時給韓國喂的「毒奶」,引發熱議。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種做法沒什麼意思


不過,這種抗議看起來沒有多少效果。更多的人持這樣一種態度,「你可以不信人品,但不要挑戰人品」,意指你個人可以不必相信這種迷信,但若非要公開挑戰,那就觸犯「眾怒」了。甚至還有人因「喂毒奶」而有了下賭注對沖的心態,比如中韓大戰,球迷支持中國隊,但要下注給韓國來灌毒奶,中國贏球了自然高興,韓國贏了那也能「收回些成本」。


這種看待競技體育的心態正常嗎?至少在國外是很少見的。因為正常來說,賽前鼓吹己方強大,給己方隊員打氣,才是正常心態。而「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式的「喂毒奶」,甚至振振有詞地聲稱「降低期望值才能得到最大的滿足感」,這種心態未免有些奇怪。有人說,這「喂毒奶」迷因的出現,雖然有很多巧合,但往深處講,是根植於中國文化傳統中的「謙虛」精神的,所以不會在強調競爭、喜愛個人英雄主義的西方出現,這或許是有幾分道理的。所以,這種文化現象是否反映出民族精神中不夠「自信」的一面,也許值得進一步深入思考。


結語


「攢人品」「喂毒奶」,這是中文互聯網發展至今,網民有趣心態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獨有的網民心態,都值得解讀。


每一種流行現象背後,都暗含著有趣的社會心態。喜歡本文,歡迎轉發。


本期責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話題 的精彩文章:

縣政府被認定為「老賴」:凍結賬戶開了好頭
河北雄安新區房價走勢:可能先揚再穩後抑
弱女子刺殺大軍閥,為何被特赦?
不會游泳不能從清華畢業,算不算好校規?
童星培訓以「錢」取人:別用家長的隱秘慾望綁架孩子

TAG:今日話題 |

您可能感興趣

世上的互聯網有兩種,一種叫互聯網,另一種叫中國互聯網
有哪些中國的互聯網科技產品在海外很火,但在國內卻沒知名度?
互聯網行業都被美國佔領了,為何中國卻出了能與之抗衡的BAT?
中國互聯網,尋找新流量
嗶哩嗶哩,中國互聯網情場高手
好物推薦:人人都愛的互聯網小白鞋
沒有互聯網的中國古人,玩出的各種「花樣」,讓現代人瞠目結舌
中國移動推出新互聯網套餐,遇到取消流量漫遊費,網友:厚道了
美國可以對中國進行「斷網」威脅 難道互聯網領域只能被卡脖子?
互聯網高管的頭銜,都是唬人的
全球互聯網的主根伺服器在美國,所以美軍可以斷掉中國的網路?
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曾粗暴對待它的網民
互聯網女皇:阿里和螞蟻金服是過去五年中國互聯網崛起的最大利器
中國互聯網的中年危機
中國未來五年的互聯網流量紅利在哪?
從「蛙兒子」到「野男友」,互聯網養成類產品的悲劇!
酒店和互聯網品牌聯名,不僅是營銷手段
不再受制於人!終結美國互聯網霸權,中國有了自己的域名根伺服器
中國移動怕了?所有互聯網套餐產品,不準用「不限量」字眼!
網民對抖音的痴迷讓其互聯網巨頭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