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意書畫作品欣賞
智永
高僧智永,本姓王,山陰永欣寺僧人,名法極,人稱「永禪師」,陳、隋間著名書法家,是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常居永興寺閣,臨池學書。閉門習書三十年。初從蕭子云學書法,後以先祖王羲之為宗,在永欣寺閣上潛心研習了30年,所退廢筆頭滿五大竹簏,埋之成冢,謂之「退筆冢」。 智永成為聲名卓著的書法家。至使求墨寶者絡繹不絕,踏破門檻,不得不用鐵皮裹上,後來,這故事變成了一個典故,叫「鐵門限」。蘇軾評其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宋米芾《海岳名言》評曰:「智永臨集千文,秀潤圓勁,八面具備」。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說他學鍾繇《宣示表》,「每用筆必曲折其筆,宛轉迴向,沉著收束,所謂當其下筆欲透紙背者」。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跡本(傳)局部 每頁29.3×14.2厘米
懷素
在草書藝術史上,懷素其人和他的《自敘帖》,從唐代中葉開始,一直為書法愛好者談論了一千兩百多年。懷素,十歲出家為僧,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時在經禪之暇,就愛好書法,貧窮無紙墨,他為練字種了一萬多棵芭蕉,用蕉葉代紙。由於住處觸目都是蕉林,因此風趣地把住所稱為「綠天庵」。又用漆盤、漆板代紙,勤學精研,盤、板都寫穿了,寫壞了的筆頭也很多,埋在一起,名為「筆冢」。他性情疏放,銳意草書,與李白、顏真卿等都有交遊。以「狂草」名世。唐代文獻中有關懷素的記載甚多。「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王公名流也都愛結交這個狂僧。前人評其狂草繼承張旭又有新的發展,謂「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對後世影響極大。
懷素《自敘帖》紙本,縱28.3厘米,橫775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東陽篆書引首「藏真自敘」字。原跡現在台灣故宮博物院。(局部)
高閑
高閑,【唐】僧。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克精書字,宣宗(八四七至八五九在位)召對,賜紫衣。後歸湖州開元寺終焉。閑嘗好以白紆書真草,為世楷法。其書出於張顛(旭),在唐得名甚顯。嘗草書千文於楮紙上,又書令狐楚詩,真跡石本在湖州。
高閑《千文殘卷》局部
擔當是大理明清時期眾多書畫藝術家中最傑出的代表,是集詩、書、畫於一身,藝術成就最高的明末清初大書畫家。擔當在大理的30年里,把他所有的才華和智慧傾注於蒼洱之間,精修禪理、詩歌、書法和繪畫,創作了大量的藝術精品,成為禪、詩、書、畫俱精的一代高僧和藝術大師,為後人留下了豐富多彩而又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憨山禪師
憨山(1546-1623),法名德清,字澄印,別號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明金陵全椒縣古蔡淺人(今安徽和縣綽廟先鋒村)。俗姓蔡,生於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師幼結佛緣,十二歲尋佛金陵報恩寺,十九歲削髮為僧,尤其歷經千辛萬苦重修南華寺,影響深遠,被譽為中興祖庭宗師。大師一生致力於佛教研究,著作累累,弟子萬千。明天啟三年(1623)十月十一日,禪師世緣已盡,圓寂於南華禪寺,享年七十八歲。大師的肉身法像現供奉於廣東南華寺內。
憨山大師《永嘉真覺大師證道歌》(局部)
破山明禪師 《草書七言聯》拏雲自不容收放 喝月誰能使到行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藏
破山明
破山明(1597-1667),俗姓蹇,名海明,號旭東。四川大竹縣人,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出家為僧。天啟三年(1623年)赴浙江寧波天童寺拜密云為師,受其嫡傳。崇禎五年(1632年)回川。住梁平縣太平寺。破山明精通釋典,能詩善畫,與四川當時高級官吏和文人學士友善。清康熙六年(1667年)圓寂,葬梁平雙桂堂,著有《破山禪師語錄》21卷。
八大山人
朱耷(1626—約1705),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由桵,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驢屋等,漢族,江西南昌人。明寧王朱權後裔。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
草書五言聯「採藥逢三島 尋真遇九仙」
廣東省博物館藏 資料來自於《中國書法》1998.5
良寬
良寬生於1758年、卒於1831年,是日本的一個傳說。日本曹洞宗僧,俗姓山本。字曲,號大愚。越後國(新潟縣)三島郡出雲崎人。良寬不看重物質財富,又能文善詩、有極高的書法造詣。
圖為良寬草書《君看雙眼色 不語似無憂》。
弘仁
弘 仁(1610-1664),清畫家。俗姓江,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明亡後於福建武夷山出家為僧,字漸江,號梅花古衲。安徽歙縣人。為清初四畫僧之一。擅畫山水,初學宋人,晚法蕭雲從、倪瓚,筆法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尤好繪黃山松石,為「新安畫派」創始人,和查士標、孫逸、汪立瑞等四人並稱「新安四大家」。
弘仁 《山水梅花冊題跋》 紙本 安徽省博物館藏
髡殘
髡殘(1612-1692),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字介邱,號石溪,又號白禿,一號壤,自稱殘道人,晚署石道人,本家姓劉。 擅畫人物、花卉,尤精山水。師法黃公望、王蒙,尤近於王蒙。其畫章法嚴密,筆法蒼勁,喜用禿筆渴墨,層層皴擦勾染,厚重而個板滯,郁茂而個迫塞,善寫平凡景緻,平淡中見幽深。
工詩文、書畫,擅山水、花卉。山水師法王蒙、黃公望,並汲取董源、巨然、董其昌、文徵明等人畫法。博採眾長,加以發展變化,又能師法自然,於遊歷中觀賞體驗名山大川的萬千景象。所畫山水,構圖飽滿,重山復水,繁密中見疏靈,善用禿鋒渴筆畫山石樹木,以濃淡墨渲染,蒼勁凝重中透出豐潤秀逸之致,意境奇僻幽深,得江南山水空濛茂密、渾厚華滋之質。其繪畫在當時名重一時,對後世亦有很大影響,後人將其與石濤並稱二石,又與漸江、朱耷、石濤合稱清初四僧。
髡殘書畫 《層岩疊壑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石濤
石濤(1642一約1707),清代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靖江王朱守謙十世孫,法名原濟,一作元濟。本姓朱,名若極。字石濤,又號苦瓜和尚,、大滌子、清湘陳人等。廣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揚州。明靖江王后裔,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幼年遭變後出家為僧,半世雲遊,以賣畫為業。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洒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工書法,能詩文。
石濤《七言詩軸》 紙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曆九月二十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圓寂於泉州。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
弘一法師書法《悲欣交集》


※王鐸臨《晉王蒙帖》
※林則徐對聯顯大志
※一句玩笑贏了一次戰役
※「畫祖」顧愷之
※閑章——書畫家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TAG:書香書法雜談 |
※禪意客廳裝飾畫,畫家王寧禪意山水畫欣賞
※精美翡翠禪意題材作品欣賞,一花一世界!
※莫興文:「茶有禪意」國畫作品展
※看看宋代瘋子畫家的《六祖撕經圖》和潑墨與禪意等作品賞析
※來看看這些作品的玉雕設計畫稿,禪意躍然紙上
※一組禪意水墨漫畫
※禪意山水畫,室內精品裝飾畫首選!
※茶屋 · 禪意
※禪意書房 美在意境
※論風簫子禪意畫
※演旭與禪意書法
※【居其作品】禪意書房,釋放心緒的寧靜之所
※禪意
※心禪意境——呂子真藝術鑒賞之一
※禪意玉雕,人間極品!
※禪意翡翠精品掛件欣賞品質高工藝不錯,一看就移不開目光啊
※心禪意境——呂子真藝術鑒賞之二
※心禪意境——呂子真藝術鑒賞之三
※淺析鞠占圃的山水佛畫,禪意的綿延意境
※她竟然用幾顆圖釘作畫,每幅畫作都充滿禪意,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