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替身亂象風波不斷小鮮肉千夫所指,若真要背鍋整個產業鏈都跑不掉

替身亂象風波不斷小鮮肉千夫所指,若真要背鍋整個產業鏈都跑不掉


小鮮肉不敬業?頻繁用替身?正準備開啟留學計劃的胡歌突然被捲起了替身風波,引來一波業內資深人士義憤填膺地對胡歌展開聲援。在此之前,業內已驚現對濫用聲替的「數字姐」、濫用文替的「表情包達人」的種種聲討文,編劇宋方金也發文直指「圈內98%的『小鮮肉』都不敬業」。關於「替身」的話題越演越烈。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陳道明、宋丹丹等老戲骨也對當下「小鮮肉」缺乏職業道德觀與正確引導表達出不滿與擔憂。一時間,「替身」「小鮮肉」背後所覆蓋的問題達到人們空前的想像。在娛樂、影視行業空前「蓬勃」的當下,市場內部實則一片狼藉?「小鮮肉」大熱真能致使影視製作秩序全部被全部打亂?這些亂象的形成是該由「小鮮肉」作為主要的責任人嗎?在業內一直以敬業著稱的胡歌為什麼躺槍?大眾對替身的認知正確程度有多少?帶著這些疑問,本刊記者連線業內資深編劇、導演,試圖尋找一個答案。


替身話題愈演愈烈


一向以敬業著稱的胡歌也被捲入


早在胡歌被中槍之前,影視圈內「替身亂象」的問題已被多次提及。早先,濫用聲替的「數字姐」和濫用文替的「表情包達人」已多次被圈內人士屢次公開批評。然而,不似此前頻有年輕藝人「躺槍」卻回應寥寥的境況,胡歌這才剛被「指責」,多位與胡歌合作過的導演、演員、劇組工作人員甚至連在「證據照」中出現的替身都來一一發聲為其澄清,並回擊道,所謂的那些「胡歌替身」,不過是在拍攝前幫助試光走位的光替和偶爾去作為遠景中的背影出現的文替罷了。


不少導演也親談與胡歌拍戲過程,對其敬業程度表示肯定。據與胡歌剛剛合作過不久的《獵場》導演姜偉微博稱,胡歌在拍攝過程中的一百五十多天始終駐組,絕無替身,演好自己戲份的同時還幫助對手演員搭戲。姜導也強調,在開拍之時胡歌正處「熱度狂飆隆起時」,卻仍舊心態平和,謙遜有禮,與胡歌合作過的人,在他面前幾乎無人不贊,無贊不衷。為此本刊記者也特意採訪了與胡歌有過二度合作的張黎導演,在張導的印象中,「胡歌十分得體,有著在他這個年齡段不多見的儒雅感。工作中不僅在敬業程度上,在表演的專業度上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近幾年他的角色幾乎從沒有失手。」


替身亂象風波不斷小鮮肉千夫所指,若真要背鍋整個產業鏈都跑不掉



甄嬛、白淺、厲薇薇……季冠霖的聲音你們聽膩了嗎?


隨著這場莫名針對胡歌的「替身案」事件聲音漸消,網路上關於「替身」的話題卻一夜發酵並被引爆到最高點。也是在本月月初,編劇宋方金直接發文揭露「小鮮肉」天價片酬以及濫用替身演出那些事兒,直指圈內98%的「小鮮肉」都不敬業,在網路挑起軒然大波的同時也引來諸多業內人士跟隨發聲,提出「小鮮肉中心制」已造成市場只追求能通過「賣臉」將熱錢迅速變現的問題,從而帶出對從表演者、製作方到播出平臺,是否均不追求戲劇質量而一味重流量的拷問。


疑問


替身的正確打開方式


1


武替、光替是劇組標配


保護演員提高效率


之所以胡歌會深陷替身傳聞,通過本刊記者對幾位業內資深導演、編劇的走訪,可以看出,主要原因是替身這個行當,太過於種類繁多,讓人混淆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有武替、背替、裸體、手替,生疏一點的是光替、文替,還有另一個群體就是這些年聲名鵲起的配音演員,姜廣濤、季冠霖等等。以前所謂的替身只有有武戲的時候才會出現,比如李連杰受過傷後拍「黃飛鴻」系列時,熊欣欣就是他的最佳替身,而導演唐季禮當過楊紫瓊替身,連以動作戲為招牌的成龍也在拍攝直升機懸吊這樣超級危險的戲碼時動用過武替。在幾位業內人士看來,武替的存在是為了規避危險,是有存在的必要的。但一些高要求的演員也會親自上陣,比如張震拍《一代宗師》苦練了3年武術,最後還拿了全國八極拳比賽一等獎。「明星值錢片酬高也就是值錢在這,戲劇能夠由自己完成。」編劇汪海林和本刊記者解讀表示。

前幾年港台導演進駐內地拍戲後,帶來了一套更為成熟的動作戲操作方法,後來內地的動作部分、騎馬部分基本是由替身完成。投資方更是樂見其成,因為演員一旦受傷則會影響全程的拍攝。


光替也就是拍攝期間替男女主角走位,讓工作人員更好地確定現場用光的人員,因為調整機位很費時間,主演自然沒有必要一動不動地在那裡等著打光。還有特殊情況下的手替、或者需要拍攝特別美的身體局部,甚至是裸替等等,在行業內看來都是正常現象。


2


音替濫用需修正


追求聲效還是偷工減料需嚴格劃分


至於現在熱議的話題之一「配音現象」,其實也不是一時興起。比如說配音界一姐季冠霖,她的聲音撐起了IP劇的半壁江山,配過甄嬛、羋月、小龍女、東方不敗、竇漪房、趙敏、陸雪琪等等。往近了說還有《放棄我抓緊我》中的歷薇薇、《錦繡未央》里的李未央,還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白淺,不知道是否對甄嬛娘娘入戲太深,吃瓜群眾紛紛吐槽這些女主咂摸起來都有一股兒揮散不去的宮斗味兒。配音演員之所以火爆,一方面是錄音技術的不完備,「在橫店,它那很多旅遊團,聲音環境特別不好,無法進行同期聲,需要後期配,後期配呢很多情況下演員都進別的組了,一個個再找回來有難度。」汪海林分析道,同時也點出了當下演藝圈令人憂慮的一個現象——演員聲音塑造功力的下降。「小鮮肉小鮮花,他們本身演技不成熟,需要聲音來提煉,還有一些是港台腔,所以得找配音演員。」後期配音修繕了演員的演技,同時也隱隱助長了演員不背台詞,從而出現數字先生數字小姐的現象。


3


文替最惹爭議


都是演員片酬高時間緊惹的禍


最惹人爭議的還是文替現象。在汪海林看來,文替是絕對不合理的。在眼下的演藝圈,文替廣泛地活躍在AB組中。所謂的AB組是指在拍攝電視劇中,根據不同的故事線分兩組拍攝,有的甚至還有C組,每組各有一個分組導演,主演為了不撞檔期統籌就要安排好時間錯開,戲份太重的話有的只好用替身。對於汪海林這批有經驗的編劇來說,他們一開始就會問到,是不是AB組,「如果AB組,我就寫兩條線,不是每場都用男主角,每場都用女主角的,他倆也有分開拍一起拍的,這要多長時間,這都是要計算的。」汪海林對文替的濫用深表擔憂:「沿襲到IP時代,因為湧入了大量新手,對於AB的戲份劃分就變成了生生『硬掰』。」

相對於編劇對AB組替身的嚴苛,導演們的態度就有了「具體情況得具體分析」的寬容。正在拍攝《武動乾坤》的張黎導演現在拍戲也是分三個組,兩個文戲組,還有一個動作組。在他看來,AB組替身這個問題不能一刀切,「今天上午拍戲的時候,一個演員在拍B組,然後我們A組先拍別的戲,等B組演員拍完了,中午飯都沒吃,直接換上衣服拍我們組的戲,這樣兩組跑是很正常的。」說完還重重補充了一句,「當然演員得自己來演。」


疑問


替身怪象背後的故事


1


「基本不露臉的戲,都是替身來」


演員怠工現象導致文替隊伍壯大


即便各方都對文替現象表現出反感抵觸,但依舊不影響這個特殊工種的興旺壯大。本刊記者在微博捕獲到一個與橫店影視城相關的賬號,它會在各部影視劇作品敲定演員之後,緊鑼密鼓地發帖徵集文戲替身。貼出的要求除了與演員長相身高相似外,還著重強調了會演戲、有表演經驗等附加條件。如果戲好,做文替之餘,這些人還有可能被額外安排演些小角色。


曾給不少女明星做過替身的小w是群眾演員入行,先後做過身替手替。手替除了手部出境外,還包攬了寫字的鏡頭,影視劇中的不少書信也是出自她的手。模仿身形之外,慢慢小w也朝更高要求的文替發展,不僅要求自己熟記台詞,也會練一些基本的武術招式。她透露曾在某武俠劇中,因為一女演員受傷無法出演,自己靠文戲和武戲替劇組救了急。


雖然不少「勤勉」的文替發展出了一套成熟的「替身自我修養」。可矛盾的是,風靡的文替現象成了演員職業素養最好的照妖鏡。在宋方金的爆料中,沒有時間的男一號除了拍正臉表情包式的特寫,全景、中景、近景,帶關係的,基本上全是替身。除了檔期緊張,AB組分身乏術之外,演員怠工現象也有存在,本該出現的背戲也均由副導演或是替身代勞,自己在房車中休息。「現在基本不露臉的戲,都是替身來。」副導演C也觀察到同樣的現象,入行只有兩年多的他稱自己接觸過的劇組類型是「你能想像的都有」。用替身的理由花樣繁多,比如「天熱了,拍累了,明星都會讓替身來演。」為了節省演員們的精力,片場稍微有一些辛苦含量的戲,多由替身包辦。


2

「每天都在拍替身」


某些特殊劇種有濫用文替風氣


替身反撲「正主」的勢力在擴張。執導了某古裝電視劇的導演M告訴本刊記者,「在拍D戲的時候,橫店很多導演我們都認識,他們都會說現在每天都在拍替身。」這樣的劇組怪象與宋方金口中「一場戲三十多人全是替身」遙相呼應,「古裝片可能整個風氣都是這樣的。「導演M的語氣有些無奈。而替身泛濫給予導演M最直觀反饋就是演員服裝數量的翻番。「以前我們服裝可能就主演穿一個,一兩個武替這樣。現在一個演員服裝要做五套,一個主演,A組有文替,B組有文替,C組還有兩個武替。」


但並非所有工作人員都遇到如此「負能量」的劇組,在正劇里擔任攝像的小胡經歷聽起來很是「清流」,他說自己鮮遇到文替現象,少數的幾次情況也是本來主角拍過了,但是導演看完素材不滿意決定重拍,「重拍就是主角那時候已經不在組沒時間了,替就是拍個遠景或背影啥的,總之看不出來是替。」但他還是告訴了本刊記者一個從給網大(指網路大電影)做特效的朋友那打聽來的八卦,「網大很亂很亂,我聽說過把白天做成黑夜的有,摳圖換臉的也有。」


3


流量小生要導演親自勸才肯出來


製片方遷就流量演員


而在當下的演藝圈,替身似乎有些「用力過猛反客為主」的架勢。去年有網友爆出某大牌演員片酬千萬,但拍戲三分之二時間都請假外出,大量鏡頭由替身完成,此後鍾漢良楊穎主演的跨年大戲電視劇《孤芳不自賞》摳圖痕迹明顯,還有「小鮮肉倒膜拍戲」這一消息在圈內不脛而走,引起嘩然。不少資深業內人士追蹤「高片酬」「耍大牌」「不敬業」「替身摳圖」這些導致國產劇製作亂象的線索後,將最終「作案嫌疑人」齊刷刷鎖定在了「小鮮肉小花旦」這個群體上。編劇汪海林進一步圈定了小鮮肉小花旦的範圍,特指「只有顏值沒有演技的流量演員」,本刊記者估算了一下,目前總拍電視劇的基本可以鎖定在5個之內。


劇宣笑笑向本刊記者分享了最近熱拍的某IP劇現場軼事,「某流量小生公開被這部劇導演稱讚很敬業,是戲痴。但有一場戲他沒發揮好還是啥的,下午就坐在保姆車裡不肯下來,全組人都等著,最後是導演親自勸他沒關係才把他勸下來的。」「這個流量小生讓工作人員準備星巴克,劇組離星巴克特別遠,就準備了玻璃瓶的那種,結果該流量小生就耍脾氣罷工了。」


導演M不否認片場存在小鮮肉壓制導演話語權的現象:「一部分製作人可能是希望這個片子賣得好,那主要是看演員的話,導演只能按照他們的遊戲規則去做。」小鮮肉的粉絲號召力背後是巨大的資本市場入口,宋方金就直言不諱指出了盈利方的心態:「只要他們來,投資人和影視公司就感恩戴德了,就也不在乎他們中間的這些小的細節問題。」而再往深了分析,就有權力博弈的味道,「就是藝人那邊團隊知道,你現在全指望著拿我賣,他們有話語權。」汪海林說。副導演C也抱怨,年輕演員的「傲慢」在選角階段就顯露出來,「有些有經歷的年輕演員,你想讓他們試戲,他們會直接跟你說,對不起,不參加面試,如果可以直接定他們,才會來。」但在張黎眼中,雖然他對小鮮肉演員有寬容的一面,認為「年輕人你得讓他犯錯誤,他們是需要成長」,但他也同樣認為小鮮肉更需要嚴格要求自己:「首先粉絲量大的這些演員,他們更有責任以他們專業精湛的表演去回饋觀眾和粉絲。最終我們還是要以他們的作品來看這個人」。

疑問


國產劇製作亂象的鍋誰背


1


IP劇購買天價的風氣需被遏制


電視劇製作的亂象的鍋該不該由小鮮肉背呢?本刊記者就此現象詢問編劇、導演以及業內人士各方看法,普遍的共識是:在這閉合的惡性循環中,各方都需要承擔責任。


2015年隨著《花千骨》《古劍奇譚》《何以笙簫默》等IP劇的火爆熒屏,開啟了IP元年。至此之後,觀眾的觀劇口味連同影視資本市場的格局都隨之改變。2016年一至二線演員片酬增長近250%。在一部分倚重偶像、流量小生小花的大IP劇中,明星片酬所佔製作成本比重已升至75%。與演員天價片酬遙相呼應的是,IP劇購買價的一路水漲船高。拿同類型的劇做對比,三四年前劇王《甄嬛傳》網路售價也不過30萬元一集,去年同級別劇漲了將近10倍,《羋月傳》200萬一集,今年上漲30倍,《如懿傳》900萬一集。


「我覺得是互聯網平台加入市場之後,價格就開始不可控制。尤其是互聯網形成一個很大的播出平台以後,基本可以取代了電視台。它出一集的錢等於是兩個衛視加起來的錢這樣,或是更多。」導演M分析道。以今年即將上映的《如懿傳》為例,在去年9月的首播輪售價中,騰訊視頻甩出900萬一集的天價購入,江蘇和東方衛視則各出價300萬一集,這使得該劇成為中國首部首輪售賣單集破1500萬元的劇作。以片長90集算,總售價將達13.5億元,再加上二、三輪和海外版權售賣,這部劇的最終銷售額會超過15億元。而該劇的主演周迅片酬9500萬,霍建華片酬5500萬,共1.5億,這讓外界咋舌的高片酬不過僅占收益的10%。另一部IP改編的劇集《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也是走這樣高價長劇集路線。據悉這部長達80集的電視劇在電視台就賣出了3個多億,PPTV的網站出價1000萬一集,總共8億買入。業內人士小X透露這部劇的賣點就是因為有當紅鮮肉鍾漢良和馬天宇,據悉他們的片酬一人是一個億,一人是7000萬。


這樣的天價神話還在不斷繼續。據悉,44集的《琅琊榜2》網路售價800萬一集,55集的《擇天記》網路售價1200萬一集……無疑,互聯網平台已然成為影視劇市場最大的金主。騰訊視頻影視業務部總經理王娟告訴本刊記者,三四年前,製作公司給騰訊賣劇並不會聽取他們的意見,「但現在不一樣,在他們想立項的時候,頭腦中有idea的時候,首先就會跟我們各家交流,問我們感不感興趣,對這樣的陣容,對這樣的劇情走向、人物設定、有沒有意見。 」


2


創作上不能一味迷信IP的火爆

但腰包鼓鼓姿態高昂的互聯網平台其實也是在看用戶臉色討生活。「我們經常睡不著覺,很擔心被我們否掉的項目突然又火了。」詭譎多變的用戶口味常常令王娟團隊感到「恐懼」,「我們每天要看大量的項目,我們一度懷疑自己的判斷是不是足夠代表用戶,所以我們現在下的判斷和決策會非常小心,會用用戶數據去幫助我們判斷。」 王娟拿《老九門》《青雲志》《麻雀》三部劇的用戶數據分析,她發現從前大家是看情節,現在的觀眾是看顏值和審美。


「平台自己也把握不來,原創的它沒太多信心去買這個。IP它本身有數據,很多粉絲在網上,有數據在手,它好像有個保證似的。所以變成IP這幾年特別火。」導演M分析道,但也提出了擔憂。「但平台吧,它可能也不知道這個戲簽這個演員多少天,它只知道你有這個劇本,有這個大IP,有這個導演還不錯,它就買單,但有可能出來了是個反效果。這裡面演員怎麼對待這個戲,它也不太清楚。」


這樣的滑鐵盧也不少見。據有關人員透露,樂視視頻花費6.2億買下《孤芳不自賞》的獨播權,算下來單集的價格高達1000萬,但播出後爭議不斷,口碑一路走低,與預期大打折扣。


3


資本應向更多的優秀創作湧入


互聯網資本一進入,亂象也開始叢生。林玉芬導演觀察到文替泛濫是近兩三年才有的現象。執導過《擇天記》的鐘澍佳導演認為這可能跟成片集數多於演員簽約天數能完成的拍攝量有關,「現在製片方也好,平台也好,都想儘快播片。有些缺乏經驗的製片方,前期在估算拍攝預計天數和成片集數上有一定差距。打個比方,80天拍出120集的量,這是不可能的。」但這背後涉及到的是演員檔期供給不足,資本熱捧的流量演員不過才寥寥數個,但面對的是無數的劇本、IP,自然沒有時間去思考角色,琢磨演戲。在宋方金眼裡,流量演員更多的「是一個掙錢的工具」。


資本導致的另一個怪象就是電視劇注水。現在市面上的電視劇越拍越長,一部40集量的戲最後變成60多集,當中的原因很簡單,現在的電視劇是按集賣的。


這條產業上的所有人,演員、製作方、投資方、互聯網平台,最終都被裹挾到一場數據崇拜運動中去。每當電視劇首播,本刊記者的朋友圈內就一片數據飄紅,10小時破6億,48小時破10億……一派喜氣洋洋,八方點贊。但在這漂亮數字的背後,是否隱含買賣收視率、票房注水等問題,為何轟轟烈烈的數據造假運動不斷被揭發……互聯網大數據領域的點擊量、播放量、刷榜等也是當下業界詬病的主要癥結點。前陣子,《孤芳不自賞》被指在豆瓣買好評,刷完不付錢。該劇的官方微博一夜之間淪為水軍討薪陣地。


在這樣的資本盛宴下勾畫出影視圈的群象,當中是否有急功近利想賺熱錢的製作方,是否存在演技不佳卻身居高價的流量演員,手捧鈔票缺乏鑒賞力的投資方會越來越多嗎? 當下的電視劇市場會不會培養出口味日漸單調,審美單一的用戶?好劇都沒了,誰還會是這場影視大戰中的勝利者?汪海林給出了他的回答:「我們的市場要從生產模式、營銷模式,播出模式改革,要從營銷、採購、各方面更進一步透明化,執法部門要把假票房、假收視這些幕後操縱者繩之以法,這幾個問題做到以後,就是我們創作者的問題,創作者要拿出更好的作品去打敗那些一味靠大IP小鮮肉小花賺流量的作品」。


來源:南都娛樂周刊 (2017年06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范兒 的精彩文章:

「我覺得演員是有超能力的」
尤其是張曼玉這種內心強大的人,沒有庸常的伴侶生活不是末日
安以軒結婚:剩女這個詞早就過氣了!
中國最後一位狀元,小楷登峰造極,拒做漢奸,未能看到抗戰勝利

TAG:愛歷史范兒 |

您可能感興趣

馬伊琍淡妝走機場氣色好,卻冷臉對鏡頭,被質疑還未走出風波?
周揚青「整容」風波不斷,卻被親媽吐槽「臉上填了玻尿酸」
曬照引來整容風波,張檬:整不整都是這樣,要求太高無法滿足!
馬伊琍離婚風波後包裹嚴實現身機場,瘦到皮包骨,狀態不好?
「大眾臉妝」讓她深陷整容風波 張檬:沒整容,只是妝太狠!
這兩男星都剪了寸頭,但一個經歷感情風波後變帥撞臉黃曉明,一個為拍戲變醜!
莉哥整容風波未過又引火燒身,直播明碼標價三萬,粉絲:竟是這種人
迪麗熱巴身陷整容風波!疑似整容失敗,臉部要垮掉了?
女性小心,美國強生爽身粉致癌風波再起!其去濕疹效果竟還不如蛋殼!?
負面風波不斷,白百何自曝不在意別人怎麼看,只在乎家人
陳羽凡吸毒風波後罕見露面,整個人胖了一圈,皮膚更黑了!
出軌風波後,洪欣張丹峰牽手逛街力證情不變,這個細節卻暴露了真相?
為何周立波回國後還是風波不斷只因他做了這件事!
張雪迎陷「插足風波」?她的時尚同樣是個謎,只能靠氣場撐著了!
國漫再起風波,魔道祖師粉絲竟然因人肉差點害死一個人,粉絲表示不淡定了
美伊「口水仗」或要升級了,這場風波還要持續多久?油價又要漲?
網約車風波不斷 整修一周又出事端「真當用戶傻了嗎?」
一出好戲風波不息,張藝興慘遭吐槽,只怪當初噱頭太足
「醬油風波」背後真相:衡量醬油好壞主要看這個指標
蔣勁夫風波後落寞現身,一個細節卻暴露了他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