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兒女五不怨與父母七不責

兒女五不怨與父母七不責



兒女五不怨與父母七不責



為人子女時做到「五不怨」,為人父母時做到「七不責」,請您試著放平心態,或許生活就會更陽光!

《愛父母的「五不怨」》


1、不抱怨父母的無能


沒有人是萬能的,也沒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費盡心力把我們養育成人,已很不容易,我們要感恩父母辛苦生、養了我們。不要抱怨說「爸爸應該是怎樣的爸爸,媽媽應該是怎樣的媽媽」,應該真誠地說:「我接受,你們就是這樣;我接受,是我選擇了你們;我享受你們給予我的一切。」


2、不抱怨父母啰嗦

父母比我們先來世上,他們先學取經驗、照顧自己,再誕生我們。當我們出生,用自己餘生的心力來照顧我們成了父母自願選擇的命運:囑我們穿衣,教我們吃飯,盼我們平安……只有真愛你的人才會去啰嗦你,父母絕不會去啰嗦一個與他們無關的人。


3、不抱怨父母抱怨


父母抱怨我們,只是不滿足我們現在。當我們做得夠好時,他們渴望我們更好!他們不是為自己,或許他們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或許他們在工作上非常辛苦,可又不能和誰講,所以他們渴望我們更好,即便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也希望我們青出於藍,不要像他們一樣。


4、不抱怨父母遲緩


年紀大了,行動自然不便,永遠不要嫌棄父母行動遲緩,因為我們永遠想像不出我們小的時候他們是如何耐心地教我們走路。父母年輕時,可能比我們還意氣風發!是為我們,父母才累彎了腰。如果有一天,父母已變老,腿腳利索不了,我們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一定要及時。

5、不抱怨父母生病


不管父母多忙,不管白天黑夜、下雨颳風,我們一生病,他們馬上會放下手頭忙得不可開交的一切,趕緊著我帶們去看病,徹夜不眠地愛護我們。當父母生病了,我們能做到多少?真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嗎?社會上經常會有兒女不贍養老人的新聞,我們能不能做一個盡心盡責照顧父母的人……


生命不是用來抱怨的。我們漸漸長大,父母慢慢變老,直至離開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抱怨父母,不如理解父母。若父母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百善孝為先,從現在起,千萬別再抱怨父母了。


《對孩子的「七不責」》


1、對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在眾人面前給孩子以尊嚴。

2、愧悔不責: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後悔了,大人就不要責備孩子了。


3、暮夜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此時責備他,孩子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要麼夜不成寐,要麼噩夢連連。


4、飲食不責:正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5、歡慶不責: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時,經脈處於暢通的狀態,如果孩子忽然被責備,經脈就會立馬憋住,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

6、悲憂不責: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7、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陀佛語 的精彩文章:

觀世音菩薩在哪裡,他什麼時候在,是什麼形象
佛日常: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只想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
請問有沒有淺一點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TAG:佛陀佛語 |

您可能感興趣

愛子女的「七不責」,愛父母的「五不怨」
對子女七不責、對父母五不怨…這些古訓太長見識了
如何從兒女八字看父母親感情不好?
父母遺產都給兒子,女兒拒絕贍養母親被告,母親:我可以不給,她不能不孝!
對父母「五不怨」、對子女「七不責」,看看古人怎麼說?
第一代被兒女「拋棄」的父母:不敢窮,不敢病,更不敢喊兒女回家
流傳最廣的兩句謊言「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沒有不愛兒女的父母」
女孩患罕見病右腦被全部切除,父母稱這麼做是為讓女兒不再痛苦
父母怨 vs 兒女怨
父母不易,兒女又何易?
快被遺忘的女演員!父母是聾啞人自己卻很健康!如今丈夫這樣對聾啞父母她竟不管不問!
女友二婚孩子前夫撫養,我愛她但父母堅決不同意,該不該和她分手
女兒因一句「明星比你們父母好」被父親亂刀砍死
不想讓寶貝女兒長大遇到渣男,父母一定不要做這三點
青春期男孩父母不焦慮的秘訣
父母把嬰兒和巨犬養在一起,他們堅信狗不會傷害孩子
十年救妻不離不棄,妻子去世後他卻被岳父母告上法庭!
生肖不合,做父母子女有血緣也不會親
哪位老人寫的孝道文,讓不孝兒女淚流,痛悟不報父母恩枉活一世人
父母離婚時,問女兒跟誰繼續生活,女兒的選擇讓父母尷尬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