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新生兒的這些表現是病態還是正常要怎麼看?

新生兒的這些表現是病態還是正常要怎麼看?


新生兒出生時可出現某些有別於成人的特殊表現,可能是病態,然並非表示真正有病。由於新生兒各系統、器官,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故一旦患病,癥狀不明顯,或僅有不吃、不哭、不鬧、嗜睡,也無發熱,常誤認為小寶寶很乖,新生兒的病情進展及變化快,可在短期內迅速惡化死亡。故新生兒正常與異常的識別很重要。



新生兒的這些表現是病態還是正常要怎麼看?



一、似「病態」而非病


一些情況是新生兒的某些特殊表現,是兒科的特色,盲目處理會造成真正的病態。

1、「板牙」、「螳螂子」:


不少新生兒口腔上齶正中線附近有一顆或數顆粟粒大小的白色顆粒,為上皮細胞堆積、角化而成,稱「硬齶小結」或「包氏小結(珠)」,俗你「板牙」,其非病態,不影響吃奶及以後的出牙,一般經2—3周或幾月自行消退、脫落。同樣,在牙齦跟部見有米粒大小的顆粒,稱「馬牙」。也可在齒齦粘膜下產生,為粘液腺腫脹瀦留所致。新生兒出現的咬奶頭、拒奶、哭鬧時應查明其它原因,不要認為是板牙、馬牙所致,而採取「挑」、「割」、「擦」處理,易貽誤病情,且會新生兒及口腔粘膜嬌嫩,損傷後引起出血或細菌感染而發生口腔炎,甚致發展成嚴重的敗血症。


新生兒口腔兩側峽部各有一塊隆起的軟組織,是峽粘膜下的脂肪墊,有利於吸吮動作,俗稱「螳螂子」,不要誤認為病理性腫脹而影響吸乳。採用「挑」、「割」、「擦」處理,同樣會引起敗血症,且為農村新生兒敗血症首要原因之一。


2、乳房腫大、分泌乳液:


部分女嬰或男嬰在生後2—3天可出現乳房腫脹,並有少量黃色乳液分泌。這為生前受母體激素(生乳素)影響所致。一般生後10天最明顯,2—3周後漸消退,乃生理現象,不必驚慌,不要作處理。按摩、擠壓會損傷皮膚引起感染。一旦腫脹的乳房出現紅、腫,說明有感染,應給適量抗生素或切開引流。


3、女嬰陰道出血和分泌粘液:


有少數女嬰生後3—5天有少量血樣分泌物或白色粘液從陰道排出。其為陰道分泌物,由母體激素(雌激素)傳授引起,稱「假月經」、「白帶」。一般1—2天後會自行消失,不必處理,也為物殊生理現象。一般出血量少,僅沾染尿布,也無其它部位出血,可適當考慮應用淡清洗液清洗外陰。


4、尿紅或排尿時啼哭:


新生兒生後48小時內應有小便排出,有的生後2—5天在排尿時啼哭,且尿布染成紅色一片。這是由於尿少,尿酸鹽瀦留在腎內形成尿酸梗塞引起,隨吮乳量及吮水量增加,尿量增多,尿酸鹽全部溶解尿中而消失,嬰兒也就能安靜入睡。


5、「色素斑」、「粟粒疹」:

色素斑多於新生兒的臀部、尾骶部和背部。大小不一,邊緣不規則。壓之不退色的灰蘭色「色素斑」又稱「胎記」。是皮膚深層堆積了色素細胞所致。隨年齡增長,色澤轉淡,約5—6歲才可能消失,無需治療。


粟粒疹是新生兒出生後幾天在前額、面頰、鼻尖等處,出現的較多呈黃白色的小顆粒。一般生後數周可自行消失,不要挑、割,以防感染。


6、生理性體重下降:


生後一周內,由於出生後的排尿、排胎糞,通過皮膚、肺排出水分及進食水少等多方面因素,體重可略有下降,正常情況下不超過9%。生後7—10天左右,隨奶量增加及對外界環境的適應。體重可恢復致出生時體重。如下降超過10%以上或恢復較慢,考慮為非生理性,應尋找原因。


7、胎位畸形:


胎兒在宮內,受子宮範圍限制,軀幹、四肢不能舒展,只能背弓屈膝,且多數為倒立。故初生時,新生兒的手腳屈曲,小腿有些向內彎曲,呈「WM」,這為正常現象。隨生長發育會自然恢復,無需捆綁,但注意與「抑腳—足外翻」、「腳下垂—足內翻」相鑒別。若刺激活動後即恢復正常,稱新生兒胎位性假性畸形足,一般3—4月後漸恢復,無後遺症,若不能恢復應外科處理。


8、溢乳(回奶):


由於新生兒的胃與成人不同,位置呈橫位 (成人為相對直立) ,容量小,胃底部發育不全,入口處賁門發育不完善,關閉不全,而出口幽門口發育相對成熟,因此胃為「敞開口的瓶子」,在吸乳過程中,空氣易咽入胃腔,如餵奶過多、過快、吸入空氣,或喂後換尿布或搖動過多、或牛奶過熱、過冷均會產生溢乳。溢乳時一般無不適感,也不影響生長發育。但若溶易溢乳,在喂後應取右側卧位,或將床頭抬高。若不見好轉,且溢乳時有痛苦,且量多有奶塊、體重下降,應查找原因。


二、是「病態」也可非病態



新生兒的這些表現是病態還是正常要怎麼看?


1、黃疸:


黃疸是膽紅素在血液及組織中積聚而引起的一種癥狀,在新生兒期有許多因素引起,可為生理性,也可病理性。生理性黃疸是由於胎兒離開母體,外界供氧增多無需較多紅細胞攝氧、攜氧,而使紅細胞破壞增多,從而使膽紅素產生增多,加上新生兒的肝臟清除功能(攝取、轉化、排泄)低下等綜合因素使膽紅素在血液中積聚而產生。其特點:一般生後2—3天產生,4—5天達高峰,一般不超過2周。並有一定的膽紅素測定值佐證。病理性黃疸的原因較多,應綜合分析,確定原因。


2、浮腫:


新生兒腎臟發育不成熟,腎功能差、排泄過剩的水鈉能力低下,3—5天易出現水腫,常發生於手腳、小腿、眼窩處,一般2—3天後隨腎功能完善而消失。如伴有體溫不升、不吃、不哭、皮膚髮涼並在硬腫,或呈明顯可凹性應查找原因。


3、嘔吐:


為常見癥狀,生理者為溢乳。若吐奶前有痛苦、煩躁、量多且衝力大,即為病態,多見於餵養不當、腸胃功能紊亂、羊水吸入,或消化道畸形等,任何系統的疾病均可引起消化道的癥狀。


4、頭部腫塊:


由於生產時產道受壓,剛出生的2—3天內常有頭顱變形:產瘤:一般恢復良好;頭顱血腫:常位於頭頂一側,有波動、吸收慢,切忌穿刺,一般2—3周或數月吸收,需注意合并顱內出血。


5、臍疝:

由於嬰兒腹壁臍環發育不良,部分可自行癒合,若3歲仍未癒合者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6、口瘡:


由於口腔粘膜受黴菌感染所致,可影響吸奶,應予處理,但需與吸奶後的「奶花」相別。


7、斜頸:


部分由於睡姿不好造成假性斜頸,改變體位後可自行糾正。病態性者,多見於產傷或其它因素引起的胸鎖乳突肌血腫所致,需及時處理。


8、哭鬧不安


哭鬧是新生兒的一種特殊語言,是尋求幫助的一種方式,正常兒一天哭鬧幾次,有利於體格發育,可增加肺活量,為鍛煉的好機會,特別對於胸廓的發育大有益處,並非病態。生理性哭鬧多數哭聲洪亮有力,邊哭邊四肢動,多見於飢餓、口渴、尿布濕、解大、小便、遇冷、熱等,解除因素後會自行停止。若哭鬧兩眼發獃、尖叫、哭聲低或無力,或在觸及身體某處部位發生,則多見於病態,應找出原因。


三、一旦出現肯定是病態



新生兒的這些表現是病態還是正常要怎麼看?


1、發熱或體溫不升:


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不成熟,易受外界因素影響,過高、過低、喂水不足,疾病時均可引起發熱或體溫不升。發熱是人們最敏感的,也最易引起注意和重視。發熱是感染的一種表現,其高低與疾病輕重並非成正比,但體溫過高或超高(>40.5度)會影響多種生理功能。而體溫不升同樣有意義,有時比發熱更加可怕。某些家長對發熱比較緊張,退熱心切,給予不合理或過量的退熱可產生各種併發症。在夏季,生後3—4天的新生兒,因喂水不足而產生脫水熱,體溫可達


39—40度,皮膚紅,而一般情況尚可,應增加飲水,適當降溫。嚴重者可出現捂熱綜合症。


2、呼吸異常:


新生兒的呼吸可出現快慢不均、深淺不一,但皮膚顏色及心率正常為生理現象;若呼吸費力,不規則、暫停、青紫、心率減慢,鼻翼煽動、三凹征,四肢肌張力低下等應及時診治。


3、呻呤:


為疾病危重之徵,為新生兒求救信號,持續呻呤提示病情嚴重,應立即處置。


4、蒼白:


常為缺血缺氧所致,但營養不良也是原因之一。


5、不吃、不哭:

為疾病早期表象,雖無特異性,但提示患兒有病,多數為感染所致。應明確原因。


6、口吐泡沫:


為肺部炎症的主要癥狀,肺部炎症,氣道內分泌物增加,成人以咳嗽為主,而新生兒咳嗽反射不完善,以呼吸增快,氣流加速代償,呼氣時氣流經氣管,將氣道內分泌物吹成許多小泡從口中吐出而產生。


7、青紫:


分局部與全身,局部者多由於出生時愛壓,或寒冷、外周血管收縮所致。適當處會消失。若青紫持續,常提示缺血,如右向左分流先心、嚴重感染或中樞性疾病。


8、驚厥:


屬新生兒急重症,其表現多種,有別於小兒,很少有全身抽搐,常表現為兩眼凝視、震顫、眨眼,有的可出現面肌抽動,口部反覆咀嚼或吸吮。有的為呼吸不規則、暫停伴皮膚青紫,少數一側肢體或全身抽動或四肢呈強直。引起抽搐原因很多,包括:感染、代謝、內分泌、遺傳,涉及各個系統。一旦出現儘快明確並處理。


總之,正常與異常新生兒的識別有重要臨床意義,但並非易事,應善於察言觀色,這樣可減少誤診及不必要的驚慌,為培育優秀下一代打好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媽課堂 的精彩文章:

新生兒24小時內必須做好三件事!
臨產的三大明顯信號!
順產PK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痛?
胎兒易畸形的環境因素!
孕期要做羊水穿刺嗎?會痛嗎?收費貴嗎?

TAG:寶媽課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新生兒這些是正常表現,媽媽不要關心則亂
身體出現這些異常表現要當心,它們可能是蟎蟲過多引起的問題!
肝病不是突然出現的,如果睡覺沒這5種表現,那就真的要恭喜你了
如果出現一定要多注意,這說不定是癌症的表現!珍愛生命!
注意:生活中有這些表現,或是說明你的肝臟生病了
孩子出現這5種狀況,寶媽們要注意,這是嚴重缺鋅的表現!
肝病不是突然出現的,如果臉上沒這5個表現,那就真的要恭喜你了
孩子有這幾樣表現,長大了會更優秀,現在難帶也正常
孩子出現這幾種表現,爸媽一定要注意,說明他在學校過的很不好!
焦慮狀態的這些表現,你都知道嗎?
新生寶寶如果有這些表現,可能是生病了
別說我沒提醒你,寶寶有這些表現,一定要注意,可能是白血病表現
孩子表現異常?可能是「心理性疲勞」,快看看有沒有這些癥狀!
經常有這5個表現,是植物神經紊亂的癥狀嗎?希望你不要再忽略了
常常飲酒的人,有這幾種表現!說明你的肝可能已經出現了問題了!
男生不愛你的表現有哪些?這些情況教你辨別
新生兒有這8種表現,那很可能是得了腦癱,父母們要注意觀察
男人要是真的愛你的話,就不應該出現這三種表現,你的他有嗎?
這些表現是缺鈣嗎?媽媽不要再盲目的給孩子補鈣了
孩子有這些「壞習慣」,是聰明的表現,家長最好不要盲目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