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嬴稷被迫發動政變奪權,為太后劍九鼎

嬴稷被迫發動政變奪權,為太后劍九鼎

秦昭襄王嬴稷趙氏,名則,又名稷,秦惠文王與宣太后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早年的嬴稷沒有參與到兄弟的爭奪王位之戰中,為了獲取燕國的信任,他一個人主動提出要到燕國做人質,後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眾兄弟爭奪王位,惠文後魏紓支持公子壯。當時掌握實權的魏冉,要求迎回嬴稷並極力推薦嬴稷為王位繼承人,前305年,公子壯、惠文後,以及其他的王子們,都被魏冉所殺,魏冉成功把嬴稷送上王位,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生的,成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

  

嬴稷是後來的秦昭襄王,贏稷膝下有兩個皇子,長子名為秦悼年輕時被送燕國做人質,後來在燕國不幸逝世。贏稷死後由次子秦孝文王贏柱繼承皇位,後稱安國君。但是,安國君繼承三天後就去世了,只得由他的兒子秦莊襄王繼承皇位,即秦庄王,秦莊襄王逝世之後,就是其兒子秦始皇贏政繼承皇位,所以嬴稷是秦始皇嬴政的曾祖父。

  嬴稷是秦惠文王與羋月之子,不論是在步步殺機的秦宮,還是風雨飄零的流亡,嬴稷一直是羋月心裡的最重要的人,而這些經歷讓他和母親變得更為親密,他對母親景仰、佩服,在他心中母親是完美的,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但後來母親嫁與義渠王,嬴稷心裡極度排斥,成為嬴稷和義渠王矛盾的導火索,以致於羋月只能夠在他與義渠王之間選擇其一。

  本以為義渠王死後,他可以重新獲得母親全都的愛,但卻沒有想到羋月為彌補內心對義渠王的愧疚,把更多關愛傾注在她和義渠王的兩個兒子嬴芾和嬴悝身上,甚至因此不立自己的兒子要傳位於嬴芾。這個做法令嬴稷在做了五十多年的孝順兒子以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反抗了母親的安排,為了不讓嬴氏血脈終結,他發動政變奪權,但對母親心懷愧疚,向母親獻上九鼎,為了母親建陵寢,打造兵馬俑以入葬。

內容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光緒為什麼沒有發動政變從慈禧手裡奪權,反而被慈禧給殺害了
司馬懿發動政變奪權, 曹氏宗親卻為何不反抗?
太后被新皇強娶,國丈:欺人太甚,發動政變處死皇帝,先皇鞭屍
李世民發動政變,尉遲恭鼎力相助,而秦叔寶不知去向
慈喜太后發動政變 垂簾聽政掌控大權
歐洲史上最兇殘的女王,發動政變廢殺前代女王,動不動就處死臣民
他曾領兵力拒太平軍北伐,積極支持慈禧發動政變,結果被責令自殺
司馬懿發動政變時,掌握禁軍的曹訓為何無動於衷?
玄武門政變的發動,看出來李世民的霸氣與魄力,強大軍事政治才能
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真的是被逼無奈嗎?
趙高發動政變,殺害了秦二世,為何會輕易的被秦三世殺了?
歷史有名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後,又發生了什麼?
司馬懿發動政變,夏侯淵本有實力,為何不反抗而導致死亡?
司馬懿發動三國最大政變時,夏侯玄手握重兵,卻為何不反抗?
司馬懿為何要發動高平陵之變奪權?其實原因很簡單
太白金星為啥要逼迫秦王李世民提前發動玄武門之變?
慈禧就發動政變,開始垂簾聽政,成了大清王朝權力最大的人,!
西域胡人王世充,他是如何發動政變篡奪隋朝江山的?
馮玉祥為何要發動北京政變,如果沒有發動中國現在還會有皇帝嗎?
甘露之變:宦官勢力發動的一場政變,朝廷數百官員慘遭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