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明宣德五彩鴛鴦蓮池盤(珠山御窯廠出土)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明 成化鬥彩海水龍紋天字罐(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明 嘉靖青花五彩魚藻紋蓋罐(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釉上五彩


「五彩」一詞,出現於明代晚期。明代天啟年間谷應泰《博物要覽》記載:「宣窯五彩,深厚堆垛。」 1984年在西藏薩迦寺發現了器底帶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的青花五彩碗,證明五彩瓷在宣德年間燒制已比較成熟了。從宣德到成化經歷了正統、景泰、天順三朝。這三朝時局動蕩,政權不穩,在制瓷工藝上毫無成就,還沒有發現五彩瓷器。直到成化年間才又出現了五彩。成化年間的五彩瓷十分稀少而珍貴,傳世品也是極為罕見。到了明弘治年間,釉上五彩的燒制更加成熟。發展到嘉靖、萬曆時期,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開創了五彩瓷的新局面,出現了較大的罐、瓶類等。此時五彩的燒制已經達到了非常完備的境界。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明洪武紅彩雲龍紋殘盤(南京博物院藏)


明早期釉上五彩瓷器傳世品不多見,因為當時景德鎮延續元代制瓷主流,生產青花、釉里紅產品。然而從所見到的為數不多的洪武釉上紅彩可以判定,洪武時期的紅彩瓷器已為「五彩」瓷的蓬勃發展做好了鋪墊,可以說洪武釉上紅彩已拉開了明代五彩瓷輝煌的序幕。特別要指出的是,用紅彩描繪精細的龍紋、雲紋等圖案,只是明初才出現於景德鎮。宣德時期紅彩,是釉上紅彩和五彩的開端,為後世的五彩瓷器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明成化鬥彩海水異獸紋天字罐(故宮博物院藏)


成化時期的五彩是釉上五彩,其呈色以淡雅為主,色彩包括紅、綠、黃、奼紫等,並開始使用孔雀綠彩。此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紋飾繪繪畫中使用了不少黃彩,而且主要圖案都是以黃彩打底色,上面再以紅色渲染,使色彩更顯濃艷厚實。這種彩瓷證實了明代彩瓷所謂「黃上紅」的彩繪技法,開創於成化,並非始於嘉靖。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明成化鬥彩高士紋杯(故宮博物院藏)


弘治一朝的釉上五彩瓷基本是成化風格的延續,所用顏色有紅、綠、赭、黑、孔雀綠等,色調恬靜淡雅。其中最突出的品種是刻花填彩。刻花填彩的製作方法是在胎上先刻出所需圖案紋樣,上透明釉時將刻好的圖案留出,高溫燒成後再在白釉露胎處施彩並用低溫燒制而成。刻花填彩的出現,標誌著釉上五彩的製作已進入成熟和發展階段。

正德時期釉上五彩在造型、裝飾方面不但延續了傳統的特點,還在創新中確立了正德五彩獨特的風格。正德釉上五彩器製作精細,多以在白釉上直接繪畫五彩圖案為主,稱為「白地五彩」。多用紅、黃、綠彩,綠色多為翠綠和孔雀綠,其中綠色淺中微微閃黃。常以阿拉伯文或伊斯蘭圖案為紋樣作裝飾,這是正德五彩瓷的鮮明特徵。


明代五彩瓷經過了數朝的發展,到了嘉靖一朝已相當成熟。此時的釉上五彩瓷器,以色彩斑斕而著稱。官窯和民窯都有大量生產,無論其質量和燒造數量都蔚然可觀。開創了五彩瓷製作的新局面。此時期在用彩方面,也有一些變化。如官窯瓷器在色彩上較前朝更加豐富,多用紅、綠、黃、赭、紫、孔雀藍等色彩繪。紅彩為「棗皮紅」;綠色為孔雀綠,分為大綠、淡綠;紫色為艷麗赭紫;黃彩似蜜蠟。此時「黃上紅」工藝運用得較為普遍。大面積使用紅彩形成了嘉靖五彩極為絢麗濃重的特徵。嘉靖五彩造型多為大器,如大罐、大缸、大盤、花盆等。常見紋飾有雲龍、雲鳳、花鳥、八仙、八吉祥等。


明嘉靖五彩雲鶴紋罐(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明代萬曆五彩瓷仍以前代風格為主體,新出現了以鏤空工藝和五彩相結合的裝飾方法。萬曆朝的釉上五彩的色彩繼承了嘉靖一朝的特點,與嘉靖時期的五彩多有相同之處,都是以紅、綠兩色為主,其中點綴黃、黑彩等。紅、綠彩更加鮮艷、熱烈,對比強烈。嘉靖、萬曆時的五彩器均裝飾繁密,色彩絢麗,製作工藝和造型大同小異,因此常常被歸於一類器物。但嘉靖五彩多用孔雀綠彩,萬曆五彩則不然,這是兩朝五彩器的重要區別。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明萬曆五彩鏤空雲鳳紋瓶


天啟、崇禎時期的釉上五彩瓷器已不如嘉靖、萬曆時五彩色澤濃重,色澤趨向柔和,淡雅宜人。用紅、黃、綠、紫、孔雀綠等色渲染,紋飾繪畫生動洒脫,具有中國文人畫的筆墨情懷。但是有一類五彩器比嘉靖和萬曆五彩更加濃烈,紅色為深紅,綠為黑綠或黃綠,青花顏色也發黑。還有一類厚胎的白地五彩器,施釉較厚,口部多為醬黃釉,多用標記款識。這一類器物多以民窯製品為主。崇禎一朝五彩器發現得不多。

清順治故宮青花五彩稚雞牡丹紋尊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清代釉上五彩


順治時釉上五彩瓷在明代基礎上繼續燒造,並且有所創新,除一部分仍保留明末的風格外,另一部分則呈現出清代釉上五彩的新面目。這一時期色彩多見紅、綠、黃三色,紅色為棗皮紅,綠色為深綠,都非常濃重。也有一種相對清秀、較淡的色彩,釉面光亮勻凈,呈色較淡,部分器物的顏色容易脫落,器物的繪畫多以人物畫為主。


清順治五彩朵蘭怪石紋桶瓶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五彩瓷器發展到康熙時期有了重大突破,此時發明了釉上藍彩,替代明代所用的釉下青花。釉上藍彩的創燒成功,基本上改變了明代青花五彩佔主流的局面。藍彩色濃而且鮮艷,勝過青花。康熙時期的釉上五彩是在明代嘉靖、萬曆五彩瓷器和順治五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製作工藝高超,彩色鮮明透澈,彩飾華麗,繪畫線條剛勁有力,有極高的藝術水平。此時五彩用多種色料進行繪製,官窯以規矩的繪製和細膩筆法著稱,而民窯則以釉彩濃重艷麗、畫意清新活潑見長。從某種意義上說,清康熙時的五彩瓷是真正意義上的五彩瓷。康熙五彩由於色彩豐富,紅彩比明代五彩用得少,因此,它的畫面色彩顯得沉穩、熱烈而不浮躁,這是其鮮明特色。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清康熙豆青釉五彩加金花鳥紋大花盆


康熙五彩仍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其中釉上五彩最能反映和代表康熙五彩的藝術成就和特色。康熙釉上五彩除了常用的紅、綠、黃、褐、紫等彩外,釉上藍彩和黑彩的燒製成功,使其畫面更加華麗。此時所用的青料是雲南的珠明料,色澤翠艷。黑彩特點是如黑漆一般,在白釉的襯托下更顯得黑白分明,在康熙五彩中運用廣泛,進一步增強了色彩的表現力。黑彩多用於畫樹木的枝幹、花卉葉脈、山嶺山峰、人物的眼睛、髮髻、裝飾的飄帶、鞋子等,後又用於畫圖案的輪廓線、局部點染或片斷畫面,最後發展到大範圍使用,並在黑彩上塗一層玻璃白,使黑彩顯得更加漆黑明亮,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最終,促使了獨立的墨彩瓷器品種於康熙中晚期出現。此時金彩已在五彩上廣泛運用,常見有大面積描金圖案,表現出康熙五彩的富麗堂皇。金彩多用於官窯器物。黑彩、藍彩、金彩的出現使得畫面更加寫實、逼真。康熙釉上五彩的裝飾手法多姿多彩,有白地五彩,藍青地五彩、藍地描金五彩、米地五彩、紅地五彩、藍地五彩、墨地五彩、哥釉五彩、錦地開光五彩等,充分顯示了康熙釉上五彩卓越的彩繪藝術及製造工藝。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清雍正五彩侍女紋罐(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年間釉上五彩的燒制,受到了粉彩發展的衝擊而有些停滯。五彩大部分由粉彩取代。為數不多的傳世作品說明,雍正時期的釉上五彩製作也非常精美,一改前朝濃艷的風格,而顯得淡雅柔和,紋飾也由康熙的繁雜趨於疏朗,筆劃也由剛勁變為細膩,疏密結合恰到好處。並留有較大的空白。雍正釉上五彩的總體特點是清雅俊秀。雍正五彩常用的顏色有紅、黃、綠、紫、藍、黑、白等色,施色較薄,大紅大綠少見,藍色使用較少,黑色較多。


到了乾隆時期,五彩器物就更少了,僅有官窯的龍鳳碗和十二月令花卉杯。嘉慶、道光時期,略有少量官樣器生產,像撇口式五彩龍鳳碗、花卉杯,但存世量也比較少。


同治、光緒時期民窯出現了仿康熙的五彩器,有的仿寫明代各朝及康熙款、圖記款,字跡很潦草。同治時期仿的大件器類,色彩用得過於濃艷,施彩也比較凝厚,同時缺乏光澤,紋飾畫得也比較粗率,不及後期光緒的五彩器。光緒一朝仿康熙五彩較多,有青花五彩和白地五彩。白地五彩所用的彩料紅、黃、綠彩色較為鮮艷,但紅彩表面顯得比較乾澀淡薄,也有顯得厚暗的;仿康熙青花五彩的器物,青花的顏色過於濃艷、漂浮,色階變化不明顯,繪畫層次也較少。所仿的器物胎質疏鬆,胎釉結合不緊密,符合晚期器物的所有特徵。

明清時期五彩瓷器的發展與演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臻世尚品收藏 的精彩文章:

漢代玉器的線條及微痕特徵淺析!
古老的秦半倆 竟然堪比路虎!
北洋造光緒元寶,七錢二,材質是銀的,估價多少錢?
這顏值簡直逆天了!玩南紅絕對不能少了它!
馬未都:我就是一萬金油 治標不治本

TAG:臻世尚品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清瓷器極盛時期的巨大發展!
北朝時期瓷器的發展特點
南北朝時期的老窯瓷器,讓陶瓷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淺談:青花瓷的發展歷史過程演變
一攬,中國明代瓷器時代發展特徵
明代紫砂壺的歷史發展
宋、元、明時期「道」文化的發展狀況怎樣?
青銅時代的五兵之首:殳的發展與消失
從宋元明三代精品展看龍泉窯的發展
清代景德鎮陶瓷的發展歷史享有 盛譽的明清瓷器
火器是時代發展的潮流,為什麼清朝火器卻出現了倒退?
恆逸石化:擬開展二期股權激勵 彰顯長期發展信心
「十三五」時期繁榮群眾文藝發展規劃
《五角大樓之腦》——近現代科技發展與戰爭演變的幕後推手
細數大明王朝的火器 如果發展到現在會怎樣
天文儀器的革新與發展
玉器文化的發展
明朝與葡萄牙的較量,如何影響了明朝軍隊的武器發展?
激光武器的發射成本很低,激光武器的發展將給世界戰爭帶來一次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