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經典誦讀二十年反思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尼山聖源書院舉行

「經典誦讀二十年反思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尼山聖源書院舉行

「經典誦讀二十年反思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尼山聖源書院舉行 點擊播放 GIF/2046K


「經典誦讀二十年反思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尼山聖源書院舉行


2017年4月8日至9日,「經典誦讀二十年反思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尼山聖源書院召開,來自兩岸各地的專家學者、教育界人士、商界人士以及各大高校研究生參加了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緊緊圍繞「經典誦讀二十年反思與展望」這一主題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


二十年來傳統文化在中華大地逐漸回暖,從少兒經典誦讀,到各種學堂、書院、私塾等蓬勃發展。這場前所未有的傳統文化熱、國學熱,可謂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因而社會上尤其是學術界對國學熱、對經典誦讀的爭議也日趨激烈。山東大學經典誦讀活動自1996年始,二十多年間有上千名駐濟高校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參與經典誦讀活動的人士在各行各業繼續從事著研究、講習、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工作,他們對於經典誦讀活動都有著十分切身的體會。為了總結20年經典誦讀的經驗,回應社會各界對經典誦讀的爭議,探索未來經典誦讀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路徑,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濟南市傳統文化研究會、尼山聖源書院、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尼山片區鄉村儒學示範基地建設」課題組共同主辦了這次會議。


來自台灣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的林安梧教授,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傅永聚教授,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謝文郁教授,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的顏炳罡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趙法生研究員,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李文軍副院長等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分為開幕式與學術會講以及分組討論。開幕式由李文軍主持,全體與會人員首先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行禮,齊唱《大同歌》,隨後觀看了視頻《經典誦讀二十年回顧》。顏炳罡,趙衛東分别致辭,指出本次會議的宗旨與意義。

「經典誦讀二十年反思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尼山聖源書院舉行



學術會講分別圍繞「經典: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經典教育與人格養成」展開,林安梧、傅永聚、謝文郁、顏炳罡、趙法生、曾凡朝、趙衛東、唐明貴、黃海嘯等幾位教授就經典與中華文化的關係,經典如何鑄就中華文化,經典對中華文明的重要意義發表了意見,現場爭鋒不斷,碰撞出許多智慧火花。


分組討論圍繞著「經典與詮釋」、「我與經典誦讀」、「經典誦讀反思與展望」、「經典與中華文化」、「經典與人生」、「從高校經典誦讀到鄉村儒學」幾個主題,陳代波、徐慶文、馬秋麗、范玉秋、王廣、周海生、王玉彬、、彭耀光、閆新春、高海波、王正、陳晨捷、宋立林、劉偉、鄒曉東、張福科、趙炎峰、張少恩、王培峰、藍法典、肖衛東、車士存、徐浩、吳其亮、段明乾、段炎平,吳樹勤、房秀麗、牛嗣修、李細成、張穎新、秦國帥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河南大學、山西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山東工商學院、齊魯工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90多位專家學者、博碩士研究生參與了討論。

「現在回想起來,在山東大學求學的四年,收益最大的是跟顏炳罡老師讀經四年。如今,只要時間允許,我都會提前一小時到辦公室,自己誦讀經典,並且固定時間與我的同事們共讀《四書》,活動頗受大家歡迎。」,「這樣的討論既有理性的學理分析,又融入了個人參與經典誦讀感悟與反思,我覺得不僅對我個人十分有益,對於中國社會當下經典誦讀活動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幾位與會者如是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梁實秋:生活從四十歲開始
爸爸和兒子的對話,太幽默了,收藏十年!
老樹畫畫:周末窩在家,牙都懶得刷,睡到自然醒,惦記吃點啥
每天半小時,讀懂《道德經》
煮粥三分米,做人三分己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印順法師佛學思想:反思與探討」論文綜述
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
萊因哈特·科塞勒克對歷史學空間問題的理論反思與經驗研究
對科學的技術理解——評段偉文《可接受的科學:當代科學基礎的反思》
文藝復興哲學研究的觀念性反思
探索與反思——我的學術之路
《周易》的道德關懷與儒學的哲學反思
倫茨的反思文學
反思中國中心觀史學
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反思第二講
近代國學「運動」與研究反思
讀完《英國通史》,反思中國史學的主體性與話語權
喻建十:傳統書法藝術的反思與前瞻
歐陽志遠:「科學終結論」社會反思
《儒學現代價值新反思——基於競爭與相對進步觀念的研究》
禹音:如何利用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明禮儀反思
教書和語言學習的反思和趣事
對印順法師科學人本理性思維的反思(二)
參觀王鏞、石開、沃興華、劉正成、胡抗美臨沂當代書法五人展的十條觀展反思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