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禹音:如何利用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明禮儀反思

禹音:如何利用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明禮儀反思

前些日子,我初讀了國學經典《弟子規》。書只有小小的一本,卻鑲著金色邊框,處處透著古典的氣息,其中的內容更是短寓而意深。翻開第一頁,弟子規總綱中的24個大字瞬間映入了我的眼帘。"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大字的下方,則是一小行注釋。這看似拗口的一句話,瞬間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根據注釋一句一句的理解品讀起來。

在品讀的過程中,我越發覺得國學的魅力無窮。名言經典不過短短几個字,卻字字珠璣,所載為至理常道,其中更是蘊含著大智慧。尤其是「首孝悌」這句話,對照自己15年來的心智成長,感悟頗多。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做人首先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在言談舉止各方面則要恭敬兄長,在各種利益方面要以長者為先。而根據我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則更為廣泛。是教我們在孝順父母的同時,還應感恩尊重我們身邊每一個關心愛護我們的人。想到這裡,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父親的汗水,我的努力生活的壓力再一次洶湧襲來:父親隆起的腰背像一張失去彈性的弓,消瘦的身影像一座經歷了風雨滄桑的雕塑。父親的眉頭緊鎖,凝成刀刻般的「川」字,彷彿凝結了歲月變遷的沉重。在一次次對父親的凝望中,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將父親眉間的皺紋抻開、抹平。

這個決心在我的心裡紮根,我勤奮刻苦地學習。終於,我拿著一張滿分的試卷出現在父親面前,父親的眉頭舒展,眉間的皺紋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笑了,父親也欣慰地笑了。

母親的關心,我的關懷每天早晨,亮光剛剛透進窗子,母親便起床打豆漿,準備早餐: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母親騎著自行車去買菜,只為了給我們做一頓豐盛的午餐:夜深人靜的時候,母親會在燈下伴我讀書,或者守候在另一個屋子裡,偶爾過來給我送牛奶、水果。日日夜夜瑣碎勞累的生活,在母親的眼角割了幾道深深的溝壑。

於是,當母親累了,我就給母親揉揉肩膀;當母親嘮叨了,就送給母親一個貼心的微笑;在母親做活時,就給母親倒一杯水,或送一個蘋果。母親眼角的皺紋雖未減少,可增長的速度變慢了。那時,母親的心裡是欣慰的吧。

首孝悌這句話又一下子跳入了我的腦海。古語經典多是有據可靠,這其中蘊含著大智慧和人生哲理,是我們學習的寶貴財富,他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要對父母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提醒著我們在任何場合和時間,都不能再以無知和借口去敷衍父母無時不在的關心和愛護。我深信:心中有愛就有孝。我們回饋父母的不應該只是敷衍了事的「奉養」,更多的是真心和感動。當我們滿懷感恩和孝道之心,便會覺得心頭從沒如此暢快過,它能讓我們樂於面對人生中每一次艱難險阻,能讓我們知足,珍惜當下,珍惜父母長輩,兄弟朋友的一切施予,善行善為,謙恭誠信,我相信對我的品格與德性必然會有助益。

讀國學經典,以聖人為師,修身怡心,汲取歷經歲月沉澱的人生哲學,它教會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謙恭、孝順、誠信的人,給我們人生方向做了牽引,在看不清前方道路之時,為我們撥開迷霧,指明方向。遠大的志向誰都能說出很多,也能說得很大、很遠,但關鍵還是要付諸行動,學貴力行,有道是聖賢藏於心,篤於行,德必向善,學必精進,功自然成。感謝父母無私的奉獻,未來,看我的!

讀《論語》,尋人生真諦七間中學 秦德彬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於今社會,人們的民主意識增強,強調人性化的呼聲普遍提高,對於長官意志、家長作風已不認同,現代的青年思想很自由,很活躍,他們不願接受任何束縛,要求自由發展。

對於別人的東西,不是你施於不施於的問題,而是他願不願意接受,如何選擇的問題。這種情況反映在社會上,是新潮思想與傳統觀念的激烈對撞;反映到家庭里,則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形成;反映在學校就是教師與學生誰是中心的角色變化。 作為老師要跟上社會的發展,要適應思想觀念的轉變,有很多老師嘴上也承認,應該理解青年學生人,但到處理具體問題時,潛意識裡那傳統觀念家長作風或者以老師為中心就又冒出來了,往往不管自己是欲還是不欲,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學生,使得師生之間的和諧平等氛圍破壞。

這時候有的教師還很委屈,自己是為了學生好,而他們不理解、不感恩。在下認為,這不是一種好的心態,首先要認識到,學生不是自己私有財產,他是有獨立人格的人;其次當學生有獨立意識時,應該尊重他的獨立意識,信任他,相信他們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避免產生逆反心理。

要知道老師是學生學習中的指路人,生活中的幫扶者,思想上的傾訴者;路還是要學生自己走,日子還是要學生自己過,學生還是他自己成長。推而廣之,與他人交往,一樣道理,可以宣傳闡明自己的觀點想法,切忌把自己的喜惡愛好強加於人,讓別人自願接受自己。

那這社會就會和諧起來。可見,孔子主張做人要有標準,交友要有標準,行為也要有法度??就我們而言,一旦致力於做人的學問,便會明白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合義理的。而當那些沒能知道的人終於在迷惘中做出了違背做人原則的事,最後出了問題而後悔莫及時,我們不但為他惋惜,同時更為自己在不斷的學習中能早點認識到這一點而感到由衷的高興,難道這不正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更多權威兒童國學諮詢,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禹音兒童國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音 的精彩文章:

TAG:禹音 |

您可能感興趣

聽一曲《文王操》,重溫先賢智慧,傳承中華文化
傳承中國文化與文學
哈尼族:傳承優秀文化,讓世界共享中華文明
國韻文化 經典傳承
郭沫若同志手跡《蜀道奇》上集,傳播中國書法,傳承經典文化
探索文物歷史,傳承中華文化——《國家寶藏》
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禮義仁孝
中華文獻的傳承
大語文竇昕:立思辰大語文助力中華優秀文化傳承
柏林文武學校:在德國傳承與弘揚中國文化
淳化縣文明辦@你 傳承英烈精神 弘揚愛國情懷
用洋鋼筆傳承中國文化
觀古蜀文明 傳承璀璨文化
傳承傳統國粹文化 振興吳氏版畫藝術 記吳氏版畫藝術的守望者吳雪銀
蕭 放︱民間文學經典與民族文化傳承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陝北民歌代表性傳承人 王向榮
玉鑄中華魂,世代永傳承
中華文化的傳承——美麗的漢字
孟虹:歷史反思與德國國會大廈的記憶傳承功能
乙飛:中華古韻永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