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發須爪》與「寄靈物」

《發須爪》與「寄靈物」

《發須爪》與「寄靈物」



魯迅於1927年1月到中山大學,旋即舉薦江紹原到該校任英吉利語言文學系主任。同年4-6月,江紹原為哲學系和英文系一年級的學生開了一門破天荒的新課程——《迷信研究》,並將120多頁的油印講義發給學生。他說:「我的計劃,不過想把世界上各民族間現在和從前流行的迷信,以我所知者為限,分門別類,略略敘述;並且要把本國的迷信,也就我個人見聞所及者,隨時點明,作為將來更仔細的研究的一個起頭。」

江紹原的課程內容包括「產乳,兒童時代,成人,性交與婚姻,種植,漁獵、疾病,戰鬥,死亡,喪葬祭祀等項。」結果由於時間所限,只講完婚姻部分。課程結束時,參加考試的只有七個學生,江紹原出給他們的考題是:「略述尊處對於妊娠、產乳、兒童、性交等等的迷信」。


一個叫楊淙(95分)的學生在答題完畢之後,又在卷末附寫了一則靈異故事「以供參考」,還說自己很迷糊,「不知是否有那件事」。可見,上了一學期的課,還是未能破除這位同學內心深處的迷信觀念。還有一個叫周慶雲(80分)的學生只答了一半題,理由是「此外如產乳,性交等,不惟見所未見,且亦聞所未聞,無從答述也。」


這就是中國的第一次「迷信研究」課程開課始末。

《發須爪》與「寄靈物」

《發須爪》與「寄靈物」



江紹原, 1898年生於北京,1920年赴美,在芝加哥大學攻讀比較宗教學,1922年轉往意林諾大學研究院學習哲學,是較早學習比較宗教學的中國人。


江紹原為人耿直有骨氣,但是,耿直的另外一面,往往是難與社會妥協、合作。回國後很長一段時間,江紹原是靠著給《京報副刊》等報紙賣文以維持生計的。《發須爪——關於它們的迷信》就是這些報紙文章的選集和增訂,既有豐富的西學涵養,又通俗好看,成為江紹原的成名作與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民俗學、宗教學等諸學科的經典著作之一。

我們把《發須爪》全書的大旨歸納一下,無非是為了證明一個關於「寄靈物」的命題:前科學時代的人認為,人為萬物之靈長,人身上的一切,都寄寓著人的靈魂,因而具有靈異的效能。那些脫離了人身體的成分,依然與人體有「同感作用」,具有靈異的效能,因而被視為一種「寄靈物」。從積極的角度看,寄靈物被認為具有藥物的功效;從消極的角度看,寄靈物也可以成為致病、為祟的根源;從積極的角度看,寄靈物可以用來作為人的替代品,代表主人享受尊榮或遭受處罰;從消極的角度看,掌握了一個人的寄靈物,就相當於掌握了一個人的靈魂,可以遠程對之施加影響。因此,每個人都發須珍視和保衛自己的寄靈物,這是前科學時代人們的一項重要工作。


我們所說的「寄靈物」,包括與人體有關而又離開了本體的任何成分,如口津、血、精液、頭髮、鬚毛、爪甲,甚至「曾與人身接觸過的東西如衣片棄鞋等等」。而江紹原此書,單挑了發、須、爪三樣東西來做文章。


江紹原總是先引一個故事,提出疑問,然後代替讀者對它進行一番「合乎常理」的解讀,最後才是作者自己出場,利用專業知識對故事進行新的解讀。由於他的解讀方式是基於西方比較宗教學理論的,所以往往出乎讀者意料,在當時取得了很好的解惑效果。


《三國演義》第17回,曹操為安撫民心,曾下令「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並皆斬首。」不料曹操乘馬正行,那馬受了驚,竄入麥中,踐壞了一大塊麥田。曹操自責,欲掣劍自刎,眾人急救之,操沉吟良久,乃以劍割發,擲之於地,曰「割發代首」。後人有詩刺曰:「拔刀割發權為首,方見曹瞞詐術深。」但是,江紹原肯定不會同意刺詩的觀點。在江紹原看來,「發」與「頭」是有同感作用的,割發類同於斬首,他在解釋「湯剪其髮爪以禱於桑林的故事」時說:「近代的讀者許以為這是最潦草最圓滑最惠而不費的方法,其實並非,如我們屢次所說,發爪被認為人的精華。人被剪去很多的發爪,委實是一件重大的損失,幾乎和流出一斗血一樣。」領袖犧牲的發爪,其無量功德更是遠在常人之上。以此觀之,曹操割發代首就不能被簡單地視為「詐術」。


江紹原發現,如果將陰陽五行、生克觀念等方術文化與同感巫術配合使用,還可以合理地解釋許多奇門異術、淫巧偏方。比如,為什麼《歲時雜記》說屠蘇酒要選擇「除日」將頭髮等物沉入「井水中至泥底」?又為什麼要在「正月朔旦」才能取出?又為什麼必須「東向飲之」?又比如,為什麼男病宜用女子發爪,女病宜用男子發爪,小兒病宜用父母發爪?為什麼童男童女的發爪總被高頻採用?俞平伯在寫給江紹原的信中說到,「夫頭髮何物歟?竟有如斯之偉力也!其事甚怪,弟愚不解,請之老師,老師之不知如故也。幸而三生有幸得躬逢兄制,遂使十載疑團,一朝冰釋,甚幸甚幸。」

文章來源:中國民俗學網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清明螺,抵只鵝
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古人教你這樣「鬥風箏」
寒食節緣起與介休鄉土地理新論
「三月三」源流考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發須爪中的「迷信」與「道德」——讀《發須爪——關於它們的迷信》
蒙在鼓裡轉謠言,幾家竊喜幾家愁。謠言「危力」猛,轉發須謹慎!
可惡,詐騙犯剃光小貓的發須當做無毛貓售賣,一隻高達7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