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長有話說,恕不認同這句「佛心、道骨、儒作表」!

道長有話說,恕不認同這句「佛心、道骨、儒作表」!



道長有話說,恕不認同這句「佛心道骨儒作表」!

道教(ID:daoismcn)






內容導讀


現如今很多講求修行的人,都會掛在嘴邊一句話,叫「佛心道骨儒作表」。意思是說,學佛要修心,學道要修性命、修風骨,學儒就要懂得為人處事的禮節。這句話乍看是沒有錯的,說的也正是三教圓通的道理,但有一個基本點是講錯的。

道家雖然是以性命為基,卻並不是只講功法的「練家子」。任何一種修身養命的功夫,都必須建立在調和心性的基礎上。道家的心性說,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心學,也是後世百千種修養心性學說的濫觴。




修身養性的從何源起




道教對於心性的煉養,最早可以追溯到莊子時期。「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如以明。」在莊子看來,與其費盡心機去呈口舌之辯,去計較在人世間的得失,不如用明靜之心去關照事物的本真,去內守自我的真一之道。莊子在《齊物論》中提出來的「心齋」和「坐忘」的修持方法,正是在教導人們以內觀自我的方式去達到修行的「虛室生白」大境界。




莊子之後,對道家心性說有極大弘揚的,當屬宋金之際興起的全真道。全真道區別於之前其他教派的最大特點便是在於心性的煉養。在全真教初創時期,祖師曾提倡行乞的方式去修道。全真教早期的祖師們家境都比較殷實,祖師是捨棄了家財而出家修行,在經濟上是根本不需要以行乞的方式來維持宗教生活的。所以此時的行乞就有了另一個方面的意圖,即以此極端的方式來打磨掉修行者內心中的自我執念。



這正是內觀的過程。這樣行乞的方式也正好應驗了重陽祖師在《立教十五論》中提到的修行煉性之法。《重陽立教十五論·離凡世篇》作為全書的總結性論點,祖師提出了如何修行的根本。「離凡世者,非身離也,言心地也。身如藕根,心似蓮花,根在泥而花在虛空矣。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聖境矣。」重陽祖師雖然為開山立教之先祖,卻並沒有以出家作為教徒修行的目的,而是強調學道者要做好修道修心的功夫,才能達到「炁神和暢,入真道矣」的境界。




全真教的修持戒律




全真道是講求性命雙修的道派。煉心煉性,是每個修行者都需要做到的修持功夫。全真教早期並沒有鮮明的戒律內容,祖師修道依靠的是彼此之間的扶助和鼓勵,這也是道教為什麼特彆強調「道侶」的意義。祖師設定修持的戒律,本質上是對教理教義的闡述,是寄寓了祖師對自己、對同門、對後學者的期待在其中的,是祖師把自我的修行經歷和體驗匯聚成教誡之言,是為後來的修行者指明修道的方向。祖師修行之「心」,恰恰是後學者精進的階梯。




全真教真正形成具有責罰性質的戒律內容,時間要推遲到《重陽帝君責罰榜》出現的大定年間,此時已經距離重陽祖師仙逝有了百餘年時間的差距。收錄於明代正統《道藏》中的由元朝全真道士通玄子陸道和編集的《全真清規》中,已經明明白白地寫出了規誡的內容,其也收集了《教主重陽帝君責罰榜》的十條責罰方式,即根據出家道士所犯罪過的輕重可以分別處以「遷出」、「罰出」、「罰齋」、「罰香」、「罰油」、「罰茶」、「罰拜」等處罰。




《長春真人規榜》則列舉出了邱處機所定下的教規內容,規定教徒不可貪求、不起嗔心,不泥於聲色等等。出現如此責罰分明的戒律內容,說明全真教的教團勢力已經發展到了足夠壯大的地步,因此需要用某種約定好的規則去管理教團成員。這些責罰方式的目的,不是針對犯錯誤的道士進行體罰或經濟上的處罰,而是希望能夠以這種更直觀的方式幫助那些在修行上誤入歧途的道士認知到自我問題所在。若想要讓一個教團保持活力和生存力,必須要讓每一個教徒都能體認到修行的本真是什麼。所以不論是早期的具有勸導性的教團宗旨,還是以律文規定出來的處罰等方式,歸根結底的目的都是要服務於修鍊本身的,是要回歸到心上的醒悟和內省的。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凈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鍊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 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里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閑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洒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儘管戒律是教團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必然要設立的準則,但有一點需要銘記,修行不是要用戒律去強行限制的。歸根結底,戒律的設定還是服務於心性煉養的。對於一個修行者來說,心性上的平和,不只是對在俗世中的修行有幫助,更是誦經行法、感格高真的必要前提。




張宇初天師在《道門十規》第二篇章「道門經籙」中寫道:「凡持誦之士,必當齋戒身心,洗心滌慮;存神默誦,誠如對越上帝,默與心神交會,心念無二;句字真正,調聲正氣,神暢氣和,庶幾有功。則玉音攝氣,靈韻交孚,自然和天安地,善俗化民,福集禍消,存亡蒙惠。」《祝香咒》有言:「道由心學,心假香傳」,又有言「一炷心香達上蒼」。心上的功夫若做不到,只能是空修一輩子的外形,最終還是難以超脫形骸,這才是修道的最大迷謬。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作者

|

清虛道人 騰訊道學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微信

號: daoismh




版權聲明


本平台原創整理文章,歡迎轉載,轉載本文須註明,來源:道教(微信ID:daoismcn),侵權必究。


⊙部分圖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合作:89928269@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回復以下數字查看更多內容


查看以下內容需先關注道教微信,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 教

"一鍵關注,或微信搜索微信號:

daoismcn




回復"1"查看: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


回復"2"查看:道教規矩和禮儀


回復"3"查看:道教戒律


回復"4"查看:道教上香禮儀禁忌


回復"5"查看:道教經文典籍


回復"6"查看:道教齋醮科儀


回復"7"查看:道教道袍法器


回復"8"查看:道教符咒法術


回復"9"查看:道教陰陽術數


回復"10"查看:道教宮觀流派


回復"11"查看:如何加入道教


回復"12"查看:道教拜師注意事項


回復"13"查看:道教誦經常識


回復"14"查看:道教請諸供品須知


回復"15"查看:道教宮觀廟宇參香禁忌


回復"16"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福生無量天尊





修行交流


微信:daoismh(青陽道人)


騰訊QQ交流群:124211123


點右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中國六大靈性動物,不可殺,不可食!
夫妻之間最忌諱的八件事,做多了,就散了!
道教十四種,不為人知的採氣秘法!
三生三世,時光輪轉,你可還保有前世那份清靜心!
道教不是迷信!中國人自己的文化要了解!不懂別亂說!

TAG: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道長有話說:恕不認同這句「佛心道骨儒作表」,因為……
雷霆打的太無私!你認同安東尼的這句話嗎?
《甄嬛傳》里最會說話的女人,是你想不到的她,你認同么?
王思聰直言:有錢不需要長得帥!最後一句話獲網友一致認同
長壽竟是因為「懶」!看完真心覺得無比認同,請轉發給你愛的人
離婚女人的這些話句句扎心,你認同這些婚姻忠告嗎?
為什麼有人說,清朝是超越漢唐的最好王朝,你認同嗎?
這麼腦洞的話,我笑著認同了
火影:盤點小櫻為什麼被大家討厭的原因,不知道你是否認同!
天蠍座有這樣的愛情觀念你能認同嗎?
他的花鳥不精湛!還是尚未得到應有認同?——剖析李苦禪
「闢謠」中醫都不認同的事,卻是我們的「常識」,哪個讓你信以為真?
看完這些還認同的話,其實你是逗比!
【奔跑吧】為什麼說「陳赫」是跑男的搞笑擔當,你認同嗎?
高曉松告訴你反駁清黑常用的這些話,你認同嗎?
尼克松訪華時,毛主席說了一句話,周總理認同,尼克松也心服口服
同學會是夫妻情感的殺手,你認同嗎?你該知道的血的教訓!
娛樂圈的這些終極「爺孫戀」你認同嗎?但這一對過的是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