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脾祛濕的要葯,還是一味延壽美容珍品——茯苓 連慈禧都能「返老還童」
戳藍字關注一味本草
請在WIFI下收看,土豪隨意!
在中國的藥材中,總有讓人驚艷的草藥,但是也有平平淡淡,樸實無華的中草藥。今天我們將為你介紹平淡而樸實的白茯苓。我國魏晉時期,茯苓就被當作養生佳品,王公大臣們常用茯苓與白蜜同服。而清宮中,慈禧長年讓御廚為她製作茯苓餅食用。 老人常用白茯苓粉與粳米同煮粥服用,有養生之效。茯苓做藥用的記載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言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故事
傳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年少時體弱多病,夏天因為脾胃弱而飲食不消,食欲不振;冬天則因為肺腎氣虛而經常感冒、咳嗽。請了許多大夫,服了許多藥物也未能根除。直到蘇轍過了而立之年,他向人學習養生之道,練習導引氣功,經常服用茯苓,一年之後,以前多年的疾病竟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從此後,他便專心研究起藥物養生來,並寫了《服茯苓賦並引》一文。
環境
茯苓屬木腐真菌,茯苓的形成是由茯苓菌絲體在適宜的條件下寄生於已死松木上,不斷分解松木(蔸)纖維素、半纖維素中的營養,並將菌化後的多餘物質積聚迅速膨大,形成的營養貯藏器官和休眠器官即為菌核,俗稱松茯苓。由於茯苓菌絲體與松木中各元素親和力特強,所以人工接種純菌種菌絲傳引快,三個月即可結苓,六個月可採挖取苓。
功效
中醫認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茯苓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
利尿作用
茯苓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葯。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於寒濕,或偏於濕熱,或屬於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
對心臟的作用
中醫認為,茯苓可用於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蔘、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茯苓對家兔離體腸管有直接鬆弛作用,對大鼠幽門結紮所形成的潰瘍有預防效果,並能降胃酸。另對CCl4所致大鼠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使谷丙轉氨酶活性明顯降低,防止肝細胞壞死。
降低血糖
茯苓能降低血糖,對於高血糖人士來說,茯苓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補氣健脾
中醫認為,茯苓可用於脾虛泄瀉。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党參、白朮、山藥等配伍。又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葯。
治痰
茯苓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禁忌
1、腎虛多尿、虛寒滑精、氣虛下陷、津傷口乾者慎服。
2、忌米醋。
3、陰虛而無濕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
種類
茯苓皮: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腫,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證,常與生薑皮、桑白皮、陳皮、大腹皮配伍,即五皮散。
帶皮苓:即將茯苓切碎,取用帶有皮殼的赤茯苓,功效主治與茯苓皮相同,如無帶皮茯苓,可用3/4的茯苓、1/4的茯苓皮混合取代之。
赤茯苓:即茯苓菌核的赤色部分,功擅利水滲濕,適用於水濕、停飲等證,常與豬苓、澤瀉配伍。
白茯苓:即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適用於脾虛體倦、食少便溏之證,常與党參、白朮、甘草配伍。
茯神:即茯苓菌核中貫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塊,功擅寧心安神,適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證。為了加強療效,還常和硃砂拌用,稱為朱茯神或朱衣茯苓。
食用方法
(1)沖服
最好先用冷開水攪成糊狀,泡水、熱牛奶沖服。
(2)煮粥,或是做成麵食
茯苓粉、大米各30克,紅棗7枚。先煮米,沸後放入紅棗,至粥將成時放入茯苓粉,用筷子攪勻即成。常食有健脾、益氣、安神功效,可用於頭暈、乏力、心悸、失眠等症。
(3)茯苓奶茶
茯苓粉十克,牛奶二百毫升,先將茯苓粉用涼開水適量化勻,再加入煮沸的牛奶既可。
用法:每日早晨空 腹服用,延緩衰老,健脾強身
(4)茯苓膏
將茯苓蒸熟後和以牛乳,再用微火煮成膏,是古代宮中的保健食品。
驗方功效故事出處為中醫書籍。
編輯:本草君亞婕,本草君威爾
點擊播放 GIF/16K


※分享一場葬愛家族的愛情,真是扎心肝脾肺腎了!
※5毛錢一個,全家都能吃到的補品,能化結石養肝脾,可惜99%的人都不知道
※孩子又發脾氣了!別急,這是好事
※脾胃不合胃口差,老中醫有個小偏方:摸摸腳上這個地方!
※每日一聽 | 哪有什麼狗屁好脾氣,還不是因為超級喜歡你
TAG:脾 |
※粳米+茯苓,是濕疹的「剋星」,祛濕止癢、健脾補腎,一吃就好!
※中藥零食不能隨便吃,像阿膠棗、茯苓餅還有龜苓膏可都是有禁忌
※茯苓和它一起吃,補血健脾還治失眠,家裡有女人的要知道!
※薛醫生:茯苓怎麼吃更健康?茯苓的吃法這麼多,哪種適合你
※一兩茯苓一兩金:茯苓健脾安神,偏偏這些人吃不得
※忽冷忽熱的潮濕日子,來碗三仁茯苓老鴨湯,能補益脾腎、利水去濕!
※茯苓這樣吃,不僅利濕安神,還補益肺氣,很多人都不知道
※胃痛、胃脹氣喝茯苓、蓮子粥能緩解?脾胃虛弱喝這一味健脾茶
※為什麼說一兩茯苓一兩金 茯苓搭配這5物吃 健脾祛濕還能補氣
※茯苓一身都是寶,其貌不揚用途多
※土茯苓不是茯苓,養生作用也大有不同,你需要了解一下!
※【食療葯膳】風雨大作,冷空氣在路上!在這個忽冷忽熱的潮濕日子,來碗三仁茯苓老鴨湯,能補益脾腎、利水去濕!
※沒想到一味白茯苓,卻能改善心悸、失眠、頭暈、腹瀉等病症
※茯苓的原來還有這麼多的功效,多吃茯苓還可以有這幾種好處!
※濕氣再重不要怕,茯苓幫你搞定它!
※老廣靚湯,白朮茯苓鯽魚湯,健脾祛濕,和中開胃
※一葯多用:幾塊錢一把茯苓,能治五種病,划算
※【食療葯膳】這款用土茯苓搭配老鴿等煲出的鮮美靚湯,能益氣養陰、健脾去濕、清熱解毒,老少咸宜!
※女人脾虛百病生,常用茯苓與此物泡水喝,不僅健脾還除濕!
※頭髮愛出油,一天不洗就難受,喝茯苓紅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