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彌陀要解》 信願持名,金台影現

《彌陀要解》 信願持名,金台影現

正聞熏習 柔軟質直

《彌陀要解》 信願持名,金台影現


《彌陀要解》(49)


信願持名,金台影現


作者:樂觀


下文講解了發願的深刻含義和重要性,勸大家一定要真心切願,持名往生。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佛陀苦口婆心地勸我們發願往生凈土,一念相應一念生,已發願的已生,現在發願的現在往生,今後發願的今後往生,根據信心所發的願力不會有虛棄的。經文中明確了信和願相互支持,如果沒有真正相信就不會發願;如果沒有願力,信心就不能純正、穩固。所以經文說:若有信者,應當發願。


發願是信心的一種文字約定、是行持的關鍵;信心有了願力的支持,就像有了合同在手,永遠不能改悔;行持有了願力,則有所歸依,不會迴轉,所以願力是信心和行持的重要支撐。發願包含了信和行在其中,所以佛陀再三勸勉,要我們發願往生。


在「願生彼國」這四個字中,包含了菩薩的四弘誓願。


現在我們發願求生凈土,總攝了四弘誓願,與菩提因相應,最終會不退轉於菩提之果。

菩薩的四弘誓願是依據苦、集、滅、道四諦而發。依據苦諦,即迷惑顛倒的人世都是苦,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依據集諦,即苦的起因是煩惱,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依據道諦,即三十七道品的正確修行方法可以消滅煩惱,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依據滅諦,即煩惱是可以滅除的,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問:現在發願就可以當下往生,這其中有什麼含義嗎?


答:這其中的含義有兩種。


第一種含義是把我們的今生今世作為現在,此生髮願持名念佛,臨終必定往生凈土。


第二種含義是把當下這一剎那作為現在,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當下一心。就像秤的兩頭,不離一秤,相互對稱,不必等到在娑婆世界壽終正寢,才在極樂世界的蓮池化生。其實正當我們現在娑婆世界信、願、持名念佛時,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就已經有了我們的蓮花花蕾,金台上已經就有了顯現,這時已經並非僅僅局限在娑婆世界之中了。如果我們精進勇猛,蓮花苞會發光長大;如果懈怠退悔,蓮花苞會日漸枯槁瘦弱。娑婆世界一念心的念佛,極樂世界當下就化生為妙果,雖分彼此,都不出現前一念心自性之外。

《彌陀要解》 信願持名,金台影現



古人有可久大師,常誦《法華經》,被人稱為久法華。可久大師在元祐八年坐化,過了三天又回來了,告訴大家說:我游凈土,見到了種種勝境,與《佛說阿彌陀經》一致,在人間修凈業的人,在花萼都已經標出了名字,比如明州的孫十二郎標在金台上,明州的徐道姑標在銀台上,說完就又坐化了。後來,徐道姑往生了,異香滿室;孫十二郎往生時,天樂鳴空。


越國夫人王氏是荊王的妻子,她教導所有的小妾和婢女,讓大家都要專修凈土。

後來有一個婢女無疾而逝,當天晚上,夫人夢到她來致謝說:幸虧蒙您訓責,才能得生凈土。夫人問:西方能到嗎?婢女說:可以。就引導夫人,在頃刻之間,見一大池,池中有蓮華,大小間錯,有的大而有光澤,有的枯萎憔悴。夫人問婢女大小不同的原因,婢女說:世間修凈土法門的人,才發一念,極樂世界的蓮池中就長出一個蓮花。這個蓮花根據每個人念佛勤、惰的不同,大、小各異。


夫人問:我會往生到什麼地方?婢女引導夫人走了數里,見一蓮華台,金碧輝煌,光明洞然,婢女告訴夫人說:這是夫人的生處,是金台上品上生。


夫人醒來,悲喜交集。


後來到了往生那年的生日,夫人早晨起來,秉爐焚香,面對著觀音閣而立。家裡的親人都來給夫人祝壽,大家看到夫人已經站著往生了。


凈土法門有不可思議的妙因妙果,極圓極頓,不可思議,只有舍利弗的智慧,才能直下無疑。


附原文:


二勸願流通。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正顯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又願者信之劵。行之樞。尤為要務。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勸也。複次。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名今。現生髮願持名。臨終定生凈土。二約剎那名今。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蕚光榮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諦信。

《彌陀要解》 信願持名,金台影現



大象佛學讀書會


微信:foxueziliao


點擊閱讀原文查閱


《彌陀要解》專欄


長按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記述千古一人的聖哲傳記——玄奘法師傳(二):3
《瑜伽師地論》中的善、不善十種業(3)欲邪行(修訂版
古代高句麗的法華信仰(下)
胎兒在母體的發展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報恩、懺悔都要體現在信願持名上
信願持名生凈土,感應道交難思議
《多念一聲佛》深信因果,信願念佛
信願持名,雖然散亂,絕對往生!
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
徹悟大師: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凈宗法師:稱名必得生 信願行一體
《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有聲書·誡具足信願(2)
《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有聲書·誡具足信願(1)
《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有聲書·誡具足信願(3)
大安法師:信願持名 佛預設的濟度
印祖問答為什麼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感應錄:信願念佛,無腎而活
為什麼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有正信者,自己以信願感佛
道證法師:「信願念佛,佛能背業」的問題
信願法師:斷惑證真難,念佛往生易
昌義大和尚:得生與否 全由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下 全由持名之深淺
從善導大師判凈土法門的真信切願和信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