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與記憶的實踐探究
情緒與記憶的關係一直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研究者在探討情緒與記憶關係時,經常提出一個關鍵的問題:情緒怎樣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們的記憶?什麼情緒可能加強、固化、穩定我們的記憶?什麼情緒通常削弱、刪減、淡化我們的記憶?近日,泰山學院李芳教授撰著的《情緒一致性記憶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對這些問題作了深入研究。
全書分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理論部分,作者首先從情緒入手,密切結合我國青少年的學習現狀,對諸如情緒的界定、外部表現及其功能進行了梳理,對情緒產生的理論及實驗室誘發情緒和鑒別情緒的方法進行了歸納,對情緒發展的理論及青少年兒童的情緒發展特點進行了分析。並回顧了哲學家關於情緒與認知關係的觀點,梳理了心理學家關於情緒與認知關係認識的發展歷程,概述了情緒與認知關係研究中幾個重要領域。實踐部分,作者首先歸納總結了情緒一致性記憶的理論模型,介紹情緒一致性記憶的多種研究範式,並進行預備實驗完成實驗材料的準備。同時,分別從有意加工與無意加工、語義加工和知覺判斷、有意自我與他人、無意自我與他人四項比較研究中,探索青少年情緒一致性記憶及其發展特點,並將研究成果用於中學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此外,該書將「情緒一致性記憶理論」引入青少年學習和中學教師的教學實踐中,且通過相關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證明了這一研究的應用價值和實踐意義。(作者系天津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11日第5版


※陳賡:將軍教育家
※呵護孩子的「成就感」
※聚焦和破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點與難題
※青年教師亟待提高家校共育素質
※研學旅行話六「點」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記憶里的溫情
※關於愛情的記憶
※從實用的角度重新審視記憶方法和記憶力訓練
※如何有效的記憶與學習
※尋找記憶的痕迹
※發現悲傷情緒和記憶功能之間存在關聯的跡象
※根據海馬體的記憶痕迹解讀記憶
※腦中最早的記憶真實存在嗎
※美研究人員尋找記憶的痕迹
※記憶的味蕾,是故鄉最真實的詮釋
※研究關鍵蛋白質如何促進記憶,使大腦學習並記憶
※睡在記憶中的愛情
※把情感寫進日記,鐫刻在記憶中,才是與眾不同的情話
※記憶移植:可能從科幻走進現實
※薑黃素能改善記憶和情緒
※記憶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現與治療
※凝聚記憶 關於婚禮紀實攝影要知道的事
※海螺實現記憶移植 電影情節或成現實
※我的悲傷的繪畫記憶
※研究證實蚊子有學習和記憶力 會避開打得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