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古代人平均壽命較短,而今人流行用古書上的道理養生以期延年益壽,這矛盾嗎?

古代人平均壽命較短,而今人流行用古書上的道理養生以期延年益壽,這矛盾嗎?

壽命較短主要是非自然死亡:戰爭、饑荒、新生兒死亡率高、難以治癒的烈性傳染病;和平狀態下,一個健康成年人,遵守黃帝內經的養生原則,可以提高壽命三四十年。據漢書記載,和平時期,豐沛地區八十歲以上老人巨多。漢朝對70,80,90歲以上老人賜杖,發放福利,對人數有記載。

現在一些偏遠山區的老奶奶,吃糠咽菜,終年勞作,輕鬆活到90左右。總結其本質就是養生原則。安定的環境下,壽命的瓶頸就是生活習慣、精神狀態。

典型的違反養生原則的行為,導致盛年暴斃、疾病纏身、年紀輕輕就喪失青春的活力而步履蹣跚如同行屍走肉:以酒為漿,暴飲飽醉;以妄為常,晨昏顛倒;夜御五女,終年竭精;常作淫想,身不勞作;嗜食厚味,貪吃肥膩;心胸狹窄,終日爭競;貪得妄取,見利忘命;師心自用,不敬聖賢……

古人平均壽命短,是生存環境想對惡劣造成的(食物,衛生,醫療,社會動蕩等等),不代表那時的養生方法一定差。相反如果沒那些養生方法,可能壽命更短。老百姓成天為吃飽奔忙了,還養生呢。

相反,今天的人身體不好,除了工作壓力之外,絕大部分因素是自己瞎幾把作的。懶,亂吃,長時間不健康的坐姿,熬夜等等。

有條件養護身體了卻不養,對古老的東西不學習思考有選擇的繼承並利用,總指望一套什麼多高級現代神奇有效有不費力氣不費精神的新方法來讓自己精神百倍身體倍棒身材傲人。。。個人覺得對這種態度得呵呵一下。

不矛盾。

影響壽命的要素,除了養生方式之外,也受到戰爭、食物、生存環境等多方面的內容限制。

所謂的養生,是告訴你在已有的條件下,保持怎樣的心態和生活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涵養生命。因此古人壽命短,並不是養生的錯誤,而限於很多的因素。

但是對於所謂的養生也要加以鑒別,並不是所有的養生法法都是正確的。總之養生的核心就是順應,讓心情舒暢,喜怒有度,悲憂有節,順應自然的生長收藏,在合適的地點做合適的事,就是養生。而不要拘泥於文字、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的壽命可超過千歲?古書上長壽人物記載,探索他們的年齡之謎
古書上說它能延緩衰老,對早衰有養生良效!
少年意外獲得一本古書,從此人生像開掛了一樣,走上人生巔峰……
古書記載:這三種面相為長壽之相,做這三事有利於延年益壽!
古書稱四千年前有人以鳳凰為食,從此世間再無鳳族,不知你怎麼看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這本古書記載的就不一樣,有些人是他的後代
古書記載的長生不死之人,除了彭祖,還有誰?
古書畫人物:一生坎坷,醉死客舍,所留作品卻價值難得
考古隊發現一本古書,記錄古人「那事」,最後卻無償給了日本人?
古書上說有這樣面相的人,與子孫的緣分比較薄,適合早點結婚
敦煌古書《金剛經》的修復:時光不能吞噬他們,歲月亦不能與之為敵
古書中的「飛屍」是一種什麼疾病?為何古人害怕,現在也害怕
澳大利亞到底是誰最先發現的?中國有一人最可信,因為有古書記載
這本晦澀古書,世界上只有數十個人能夠讀懂,你想挑戰一下嗎?
朱元璋也曾碰到過大問題,最後能平定天下,只因一本古書?
為什麼古書記載天狼星是紅色的,但現在卻是白色的?
古書記載天狼星是紅色的,現在我們看到的為什麼卻是白色的?
家裡有這樣的舊書、古書,別當垃圾扔了,說不定一夜暴富就是你
中國人視若無物的這本古書,日本人卻當成寶貝,使中國損失慘重
失傳古書:難得一見的道教孤本符咒,罕見且珍貴,有近百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