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之「問孝」:看古代當權者如何歪曲孝文化的
文/丐丏
【作者簡介】丐丏,本名張新春,遼寧新民人,1963年11月生人,市作協會員,編輯職稱,喜愛文史,些有文章見媒獲獎出版,現為國企管理人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原題《《論語》之問之「問孝」及我之「論孝」》
《論語》全篇121「問」、299左右「?」(隨版本不同而異)。
前面講「問仁」。孔子弟子有子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朱熹註:「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
再前面講「問政」。孔子說:「《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為政》)有人問孔子為什麼不參政,孔子說我行孝就相當於參政了。
可見,孝關仁、政。《論語》中5問孝。
(百里負米)
1.孟懿子問孝
魯國大夫孟懿子向孔子問孝,孔子說倆字兒:「無違。」(《為政》)隨後,孔子跟給他駕車的弟子樊遲解釋了這倆字兒:「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不違背「禮」,不論父母在、逝,都要禮待。無違,或可理解為不違背父母的各種意願,父母有命即從,即恭順。《里仁》篇中孔子曾有言:「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幾諫是必須的,與孝順不矛盾,不屬於「違」。
(扼虎救父)
2.孟武伯問孝
孟懿子之子孟武伯又來問孝,孔子頗有針對性地對他說:「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這回孔子沒有故弄玄虛,直言讓他常把父母特別是染疾父母的健康掛在心上。
(行佣供母)
3.子游問孝
孔子答子游問孝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以犬馬對父母?!孔子這句話似乎是帶著氣說的。養,贍養,「今之孝者」做到也很難啊!遑論其他。今天的普遍情況是「敬」有餘而「養」不足,更有多少人正「敬」而遠之呢!
(懷橘遺親)
4.子夏問孝
孔子對子夏問孝的回答主要也是倆字兒:「色難。」(《為政》)孔子以自己為例加以說明:「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吃喝)。曾(難道如此)是以為孝乎?」色難,啥意思?朱熹解釋很細:「蓋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親之際,惟色為難耳。服勞奉養未足為孝也。」原來這是一種反面警誡。色難即孝難,色不難方為孝。「色」是很難啊!至於久病床前,「色」就更難了!「事父母能竭其力」(《學而》)亦很難啊!
(哭竹生筍)
且論孝
曲解歪批一下華夏文化之重孝。
我們歷來講忠孝、孝道、孝悌、孝廉,不孝則不堪用,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官方立場,是一種「愚民政策」,是洗腦策略,其根本在於培養人的「認×作父」意識、絕對服從意識——在於「忠」甚至「愚忠」。
《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棄官尋母)
《孝經·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孝經緯·附錄》:「事親孝,故忠可遺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要的就是這個「移」字——移於官、移於老、移於長;要的就是不要「犯上」。試想,如果人皆以孝敬父母親長為重而「顧家」,這會是古代當權者願意看到的狀況嗎?
「不孝」有兩種情況:一是根本的人品層面的不孝。一個人如果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橫踢亂蹶(juǎn),打爹罵娘,那麼他也不會恭敬別人,忠更談不上。這是正常理解。
(扇枕溫衾)
二是沒機會盡孝。一個人如果由於種種原因而無法、不能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比如「子欲養而親不待」、比如「不能兩全」之類,那麼他也不會或不能甘心拿別人當爹(媽)侍候。《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親戚(父母)既歿,雖欲孝,誰為孝?」孔子3歲父亡、17歲左右母亡,而仍不倦於重禮倡孝,其目的在於誨人,不在於身體力行,聖人之所以聖或正在於此。
(拾葚異器)
上述兩種情況都不是「官方」希望看到的。都不孝,「父母官」還怎麼當?還有什麼尊嚴可言?不孝,即意味著好「犯上」、不聽話。孝即「無違」,不孝即愛違逆。不孝則不忠,尤其不能愚忠,那要你幹嘛?
當然,不孝而忠甚至不惜「吮癰舔痔」(《論語集注》)的情況也是有的,不忠而孝、致仕歸養的情況也是有的——另類「不能兩全」。
《孝經緯·孝經鉤命訣》:「孝道者,萬世之桎鎋(轄)。」甚是!
(卧冰求鯉)


※元代脫脫撰《宋史》時感嘆哪位皇帝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讀《金瓶梅》生效法心者,乃禽獸耳
※以「人民的名義」哨一把《水滸》中的「打關節」
※上官婉兒:最有政治手腕的女詩人
※痴迷宋詞:輕掩虛門梨花雨
TAG:閱讀悅讀 |
※如何看待晚清實際掌權者慈禧?
※網傳劉強東章澤天離婚 律師:系謠言 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楊秀清作為兵權的掌權者,為何鬥不過手無實權的洪秀全?
※楊秀清作為兵權的掌權者,為何鬥不過洪秀全?原因很簡單!
※權臣掌政皇帝被架空,為何其不把越權者殺了?北魏皇帝告訴你真相
※道教有冥界,冥界的掌權者是誰?和東嶽大帝有什麼關係?
※宇文泰|南北朝西魏傑出的軍事家、實際掌權者,北周政權的奠基者
※霍光與昌邑王,誰才是奪權者?從他們倆的結局就知道了!
※《三國:全面戰爭》袁術勢力登場 狡猾的弄權者
※漢書董仲舒傳中的一句話,警醒當權者不可與民爭利
※納粹德國的實際掌權者,密室人設的馬丁?鮑曼是如何上位的?
※大軍師司馬懿的後代,一代不如一代,東晉王朝實際掌權者姓王!
※原來清朝最腐朽的掌權者不是慈禧也不是溥儀,而是這位「賢君」
※華商韜略一周原創回顧:裸退的張忠謀、自如CEO熊林引關注!這些侵權者,是誰?
※此人是中醫史上的神話人物,因為當權者目光短淺,遺憾而終
※鈕承澤po文「感受愛」,成龍自認「混蛋」,娛樂圈男權者醒醒吧
※古代最後一位女性掌權者,慈禧太后的陵墓,為什麼至今寸草不生
※榮國府和寧國府的最高掌權者,為何都對家族的衰敗視而不見?
※法國版慈禧、俄羅斯版武則天,以及另外三名當權者都在這一天去世
※慈禧太后已死,攝政王載灃成為實際掌權者,為何不幹脆篡位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