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飲食之道:按照時令來生活

飲食之道:按照時令來生活

白瑋/文(頭條號簽約文章)

「生、長、收、藏」不僅是一個農時概念,也不僅是一個飲食概念,中國的美食哲學思想還在「無意」中把它引入到「生命體」的特徵中,從而又衍生出了一套「飲食養生哲學」。

作為「天時」下的人,「生命體」的表徵就像植物的生長一樣,也隨節氣的變化而變化。

不同的節氣,人體的表徵也不一樣,所以:

春發、夏長、秋收、冬藏還是一個生命科學。

在春天,人體的體征呈萌生的體征、夏天則是「長」的體征,秋天則是「收」的特徵,冬天則是一個「藏」的體征。所以,中國先民們神奇地制定出了一套四是養生理論。

這個理論的根其實還是我們在前面論述的「天時」體系。不同的季節要吃不同食物。

這一點,《黃帝內經》和歷代的養生著作論述的都已相當清楚:

對於四時節氣的屬性《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第二篇是這麼界定的: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意思是說:春季的三個月,是推陳出新、萬物復甦的時節,天地之間萬物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夏季的三個月,是自然界草木繁茂的季節。這個季節中,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相互交融,植物開花結果,長勢旺盛;秋季的三個月,是自然界萬物成熟、平定收斂的季節。這時,天地之氣勁急,身體應該以收斂為主;冬季的三個月,是萬物收藏的季節,所以,這個時節不要擾動體內的陽氣。

正因此,《黃帝內經》的大哲們得出結論,並勸告生民: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木,壞其真矣。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在後來的隨後又補充說:《靈樞﹒本神篇》里還說: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

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第三層,不惟一年之中分節氣,古人還將這一理論用在一天之中。

第四層,不惟一天之中分時令,同時,還將這一理論引入到人的生命體征上。人的一天的生命體征;人整個的一生從幼兒到少年再到青年再到中年再到老年也和時令的特徵一樣。

這樣,才真正完成了一套完備的時令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生活之味 日常之器
精緻生活,從簡而來
沈凌曝光謝娜孕晚期生活:胃口還不錯而且愛吃甜食
白話《論語》之:人生短暫,經不起折騰,「溫良恭儉讓」才是最聰明的生活之道!
生活中,這些飲食習慣要知道
日常生活中在蠶食著我們健康的「養生誤區」,你知道幾個?
如果你不按所想的去生活,那你必然按照生活的去想
一直走在生活中常見的飲食誤區里,今天帶你糾正過來!
直擊日本福島核泄露之後,那些來不及帶走的動物如今的生活狀況
日本生活之衣食住行
看完這些老照片你才會知道,你如今的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信息泄露之是誰在窺探我的生活
生活在中國的朝鮮姑娘:生活節儉,買促銷速食麵,喜歡討價還價!
古往今來日常生活中的詩意,盡在「歲朝清供圖」
生活充滿歷練,經歷不是負擔,萬物皆可入道之由茶入道
實拍:生活在養老院里的老夫妻,生活雖然簡單但非常安逸
二戰時期苦難兒童生活照
從簡以享受生活——道教對人們生活的啟示
生活中常見的2種調味品,竟然是殺菌除蟲的靈丹妙藥!現在知道還不晚!
類似忌日快樂:我的生活循環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