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醉心於京劇藝術,是附庸風雅還是發自內心的熱愛
杜月笙小的時候父母去世得早,基本沒上過幾天學。因為沒人管教,很早就踏入了社會。流落街頭之後嗜賭成性,眼看著就要敗光祖產,被他舅父知道後吊起來一頓好打。無奈之下,杜月笙才跑到上海來討生活。起初是進了一家水果店,但杜月笙不甘如此平庸,托關係進了黃公館,算是成了青幫弟子。
步入黑道以後,杜月笙為自己沒有文化感到非常可恥,他在門廳高懸對聯「友天下士,讀古人書」。可見他骨子裡流淌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意識。那麼積極向文化人士靠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愛上了皮黃,也就是現在說的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 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最優秀的曲種之一。
1924年為難民組織募捐義演,他親自上台出演過《連環套》;1930年杭州西湖博覽會開幕時,他演過《打嚴嵩》;1931年上海中華賑濟會募捐義演,他演過《駱馬湖》。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張慰如主演《玉堂春》,他和張嘯林分別扮演藍袍和紅袍。有一次,杜月笙在後台,自我解嘲說:「唱一齣戲實在太累,不亞於生場病,我這才是苦中作樂。」
京劇藝術無疑在無形中熏陶了杜月笙的氣質,使他在三教九流中如魚得水風生水起。因為對京劇藝術的熱愛,他還娶了姚玉蘭、孟小冬兩位名伶做老婆,真可謂是用畢生精力去熱愛了。
單純的附庸風雅,是做不到這個境界的,所以杜月笙應該是深愛其中了。


※青幫大佬杜月笙,靠賭場發財,自己卻嗜賭如命,十賭九輸
※朱元璋誘殺傅友德,吃個飯的功夫,就把命送了
※南宋末年,民間盛行「生子不舉」,朝廷鼓勵生養還發補貼
※他是開國將領,人稱「瘦子將軍」,身經百戰卻沒有一處槍傷
※諸葛亮一表人才,為何娶了其貌不揚的黃月英,這有一個小橋段
TAG:凡人窺史 |
※孫允珠 那種高貴的氣質,從不附庸風雅,讓人愛在心裡
※讓女人尖叫,風雅於型,自在於心
※張佳瑋:最高的風雅,是窮開心
※喝茶,隨心就好,不必附庸風雅
※最具古風雅韻的植物,喜愛中國風的家居者切莫錯過
※欣賞中國盆景,風雅神韻彷彿穿透歷史長河,擁有獨特藝術魅力
※開懷風雅客,錦心含秀,夢美蓬萊——仙客來
※國畫清風雅集:謝稚柳——仁心存古調 妙墨無俗緣
※王彩雲專欄|我的喜歡,與風雅無關
※硯滴,古人的智慧與風雅!
※「喜大普奔」的上巳節文化,讓我們重拾舊時風雅
※國畫清風雅集:野花叢發好 谷鳥一聲幽
※國畫清風雅集:無風香自遠 有志事終成
※現代+留白,動人心弦的風雅精神~
※侯虹斌:從附庸風雅走向真正的風雅
※劉桂茂:在詩經的故鄉,風雅地生活
※文人的風雅——和詩的藝術
※世間風雅,以物觀心!
※喝茶,從來不是附庸風雅
※你是人間風雅詩,一簾幽夢溫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