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本文由毒舌電影原創:dsmovie)


最近,好多毒飯對錶妹點名表揚——


說表妹美了、瘦了、品位高了,總之就是越來越好了。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連一向毒舌的表哥也忍不住誇:


「最近吃錯藥了?怎麼跟換了個人似的!」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表妹只是看了這部片好嗎?


感謝你,改變我不走心人生的——


《主廚的餐桌》第三季


Chef"s Table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這套網飛投拍的美食紀錄片,從2015年問世,就一派大師氣象。


一年一季(六集),連番外都輕鬆上九分。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導演大衛·賈柏,說出來你們也熟。


2011年出自他手的紀錄片《壽司之王》,拍食物、更拍食物背後那股難得的——


匠氣。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如今《主廚的餐桌》,同樣把鏡頭對準美食。

譬如韓國山間寺廟,一碗齋茶。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洛杉磯市區,一餅難求的披薩。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利馬(秘魯首都)中央餐廳,那是菜品,更是藝術品。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但恰如導演在《壽司之神》里袒露的野心,《主廚》也不甘心只拍美食。

它想做的,是問主廚一個,為什麼


導演這樣說:


我拍人物的生活和工作,想拍到一個為什麼。為什麼他們對烹飪那麼有激情、那麼痴迷?


簡單說,與其說紀錄片拍的是「主廚的餐桌」,倒不如說是——


主廚的餐桌,是怎麼來的


答案很簡單,居然是主廚們掛在嘴邊的一個字:


不。


「不」那不是我的風格


麵包大師 南希·西弗頓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面點,現在滿大街都是,誰都會做。


在主廚南希這裡,不一樣。


初出茅廬的她,在一檔電視美食節目上,用一塊鮮奶水果蛋糕,把當時美國的著名廚師吃哭了。


這甜點真是好吃到哭,真的!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捂嘴那位就是六十年代在全美烹飪界呼風喚雨的名廚茱莉亞·查爾德


後來,南希牌麵包需要「搖號」才能買到。


成了傳說中「買到即賺到」的明星麵包。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但在南希這裡,要別人對你的麵包說「要」,你得先對自己說「不」。


這位「加州美食締造者」,已經記不清對自己說了多少個「不」了。


南希剛入行時,所有餐點中用到的麵包都是和好的麵糰,只需要加點水,再烤一烤。這種做法好方便,唯一的問題是——


「那不是我的風格。」


南希可能是加州第一個成功自製麵糰的人。


起初「完全摸不著頭腦」的她,試著自己做酵母、試驗自己的麵包食譜,從零開始。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那段時間,她常常深更半夜,突然想到一個點子,就起床去烤麵包,一烤就一整夜。


(聽起來怎麼像個鬼故事……)


「我一直不停地嘗試,直到我說……這麵包我喜歡。」


天知道啊,要南希說「喜歡」有多難——


絕大多數時候,她的口頭禪都是「不喜歡」。


單是挑一款楓糖,她都要買完市場上所有合適的樣品,一一品嘗。


畫風你們感受下:


這個…我不喜歡


呃…不行


但都…都還做得不夠好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這可不是針對採購員——為難身邊的美食搭檔,這是南希的常態。


而她最愛為難的,是她自己。


每一次不完美,都要深入剖析。


烘焙麵包時,我會盯著表層的細屑、看那些發酵產生的氣泡、觀察彈性……我總能找到一些瑕疵!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我試過用30°、45°、80°以及90°的水來和面,剛開始覺得要摻四大勺,後來覺得效果不好就摻三勺,然後又是兩勺半……不斷調整……


在細節上死磕,意味著投入巨大的時間、精力。


南希的女兒說,我媽和麵糰打交道的時間夠你讀完一個碩士學位。南希的朋友吐槽,這是一種病,OCD(強迫症)。


但巨大的投入之後,是巨大的成功。


由於南希面點供不應求,有一段時間,她直接開了個面點工廠。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在錢數到手軟的日子裡,她可以消停了吧?


不,她又說了「不」!


我漸漸意識到,從中獲得快樂和滿足的,不是一天結束後的數錢,而我親自和面、塑形、烘焙每一個麵包。


於是大工廠,被賣掉了。


如今她做著自己嚮往的事——


在一個小吧台後面工作,所有東西,都由我親自動手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他們來餐廳看到我,都說你已經62了,什麼時候退休啊?」


「哈,永不可能。」(that would be never)


對南希來說,麵糰是執念。


這種執念我們可能找不到來源,卻看得見它產生的過程——


不斷說「不」的過程。


從21歲入行到今天,南希沒有一天不是在一個小麵糰上全力以赴,在每個小細節上不斷微調。


把那些「不想要」一一排除,專註於「想要」,才成就了南希的餐桌。


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什麼,那是勵志故事。


在不斷試錯中,了解到自己不想要什麼,才是我們每個人真正在走的旅途。


主廚的餐桌究竟從何來?如果一定要用兩個字概括——


痴迷。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同樣的執念,我們在拉麵大師的餐桌上也能看到。


「不」我不想要外國客人


拉麵大師 伊凡·尤爾金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主廚伊凡,應該是整個東京拉麵屆最叫人鬧心的存在了。


一位號稱全日本吃拉麵最多的美食家說:一碗歪果仁做出來的拉麵,究竟能有多好?


沒人想得到,東京最棒的拉麵館之一,竟然是一個來自紐約、出口成髒的白種猶太人開的。


伊凡當然也不一般。事實上他出身紐約精英家族,從小就被家人看作是……


扶不起的爛泥。


我成長於長島的一個猶太富人家庭,明顯是那種爛泥扶不上牆的。在學習上基本無望,沒人對我有任何期望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渾渾噩噩、追雞逗狗、不理課業,如果說他還對一樣東西有追求,就是——


吃。


有一天,他嘗到拉麵的滋味,「去他媽的,我要吃拉麵」。


在伊凡看來,拉麵就像他自己——


又咸又油……高熱量,亂七八糟


它是非常隨心所欲的,是日本飲食中的獨行俠


他去東京,想靠一碗拉麵在這裡立足。有人跟他講,你應該去六里木(日本的外國人聚居區)開店,騙騙那裡的歪果仁。


「但我不想要外國客人。」


伊凡想征服的,就是土生土長吃拉麵長大的日本人。為此,他用了前半生沒使過的洪荒之力。


我沒有可以師從的人,只能去吃,然後嘗試著自己做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和南希做麵糰從零開始一樣,伊凡的拉麵配方,是一片空白。


但好處是,他可以自由發揮——


大部分的拉麵館都不會自己制面,一般拉麵只用一種麵粉,但伊凡自己制面。他為了試錯,用掉十幾袋麵粉,然後,他就開始成長了:


他知道,怎麼樣混合幾種麵粉,讓麵條更有嚼勁。


他還發現,加入某種烘焙好的麵粉,面里也會帶出烘焙的味道。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除此,伊凡在拉麵的鮮味上也動了腦筋。


醬油味精鹽?太套路。他嘗試不同的澆汁,鑽研如何提鮮。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烤西紅柿。用他自己的話說——


那基本就是個鮮味炸彈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日本美食點評家說:


伊凡的烤西紅柿,是整個日本都沒人有過的想法


它是驚人的,是革命性的


如今,伊凡的拉麵店不僅在日本人居住區站住腳跟。


還被評為當年的新生拉麵第一名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成功,當然是衡量一個人事業最直觀的標準。


卻不是最準確的標準。


一碗伊凡咸拉麵,在日本美食雜誌排名第一,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一味歪果仁配方從無到有,從抓瞎到逐步精進,花了將近20年。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意味著一坨精英家庭的「爛泥」,慢慢站起來的全過程。


「成為一個廚子,是我成長的第一步。紀律,成了我生命中重要的元素。我以前從未吃過苦,現在必須學會吃苦。」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在這季紀錄片採訪的六位主廚中,只有伊凡講過這句話——


我不認為自己是什麼主廚,我就是個廚子。


他也不認為自己成就了咸拉麵,而是……拉麵成就了他。


主廚的餐桌從何而來?在伊凡這裡,四個字:


學會吃苦。


「不」不多不少,適量最好


齋菜女僧靜觀師太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靜觀師太,在韓國深山一座寺廟裡修行。


人清修,菜也自帶仙氣。水嫩的黃瓜片包住一小叢金針菇、剛好炸到金黃的小米粑、切開還熱氣騰騰的竹葉飯……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在這樣的菜品面前,表妹還沒來得及食指大動,就已經熱淚盈眶。


吃靜觀師太的飯怎樣會更香?只要你知道飯菜背後的故事:


「播種之後,就放手不管了。剩下的就交給空氣、水和陽光。」


師太的菜園從不精心料理,而是「雜亂無章」,分不清菜園和森林的界限。


有蟲子,不管。


大自然的一部分,放任它們吧。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蟲子歇在腳上也淡定得很


菜葉有蟲蛀,不管。


還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所以在師太的食材里,香蕉有凍傷也照吃不誤。


這種對缺陷的包容,恰如對生活本身的包容——


剃頭時割傷頭皮,血流出來就默默擦去。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靜觀師太說,齋飯也是一場修行。


現世的食物旨在提供動能,而齋飯創造平和的心境。


修的是什麼?就是一份平和之心。


所以齋飯中,五種食材是不用的。


大蒜、洋蔥、大蔥、香蔥和韭菜,氣味濃烈,這種過剩的能量會妨礙一個僧人。


取而代之,是薑黃、紫蘇葉等更平和的作料。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除此,飯菜做好,取菜也講究。


本來分量就少,每次夾到自己碗里,只有那麼一小筷子,配一小碗飯。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在師太這裡,不要吃飽,而是吃一種精神的滿足。


不多不少、適量最好。吃到最後一口,再感恩大自然的補給。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講完三大主廚,不知道……你餓了沒有。


食物雖平常,也是一面鏡子。


照無心者,就照出個吃;


照有心者,則照見了每一個精研它的靈魂。


王朔曾說過:「聰明人有一個特點,善於把無價值的事做得有聲有色。


瞧,這就是一檔有靈魂的美食節目帶來的思考。



全九分+,看完都不敢自稱吃貨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美劇吧有下載


編輯助理:請叫我的全名達聞西


毒舌電影原創,微信ID:dsmovie


微信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舌電影 的精彩文章:

是我毀掉我的幸福—布拉德·皮特
國人必看!這部新劇絕對配得上
愛造假的國產影視,你就欠一次真摔
本周值得二刷的新片只有它
好久沒看台灣偶像劇了,這部挺不一樣

TAG:毒舌電影 |

您可能感興趣

連這些都沒吃過,你敢自稱吃貨?
戚薇把全家帶的都愛麻辣兔頭,自己卻一天只吃一頓,還自稱不減肥
乞丐自稱天自在,誰都看不起他,可他卻捉來一條龍,撲滅了大火
最好吃的「原諒色」甜品,一個都沒吃過,你還敢自稱「抹茶控」?
岳雲鵬自稱「黃花大閨仔」,自誇又聽話又好看,連自己都聽不下去
很多人都自稱鞋頭,但你不夠他們「霸道」
出門不拴狗,自稱狗沒威脅,不咬就可以不拴?
這些看似美味,吃了卻要人命的東西,圖1就被騙了還敢自稱吃貨!
全國10條最著名的小吃街,沒去過一半以上,都不好意思自稱吃貨
路人撞臉明星經常有,但自稱劉亦菲就過分了,網友:我是不是瞎了
袁姍姍自稱幹活不累,中午只吃麵包,網友大呼好瘦,還減肥嗎?
切!你連這隻豬都不認識,還敢自稱90後?
盤點自稱「長得不好看」的男藝人,每一個都是「臉蛋天才」!
這年頭,在香港不會點兒武功都不敢自稱地產經紀!
這幾樣零食,都吃過原版的基本可以自稱「老夫」了!
孫莉曬與多多合照,自稱太像分不清,真不是自誇不信你看這張照片
和香菜一樣不能忍受的4種蔬菜,敢吃下2種以上的人,才敢自稱吃貨
沒有接受過貓的報恩,都不足以自稱「鏟屎官」
連橡木桶味兒都聞不出,就不要自稱紅酒達人
迪麗拉腿長逆天,為啥都不笑呢?整容過度嗎,但她自稱沒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