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大理後期最賢明君主 曾拜高僧學「六脈神劍」最終禪位出家!

他是大理後期最賢明君主 曾拜高僧學「六脈神劍」最終禪位出家!

「大理」其實有三種天文概念:位於雲南省中西部偏西的寬廣地域;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大理市;大理古城。普通人了解的多是第三種,其實古代大理的範圍非常寬廣,大理國的邊境以至大過整個雲南省。金庸筆下的大理段王爺欽慕美人不理江山,歷史上段正淳卻是懼內模範,禪位為僧不是「為紅顏」,而是無法的政治選擇。

唐朝扶持 神秘古國南詔建國

大理地域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源地之一。據考古開掘顯現,以洱海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四周普遍散布著新石器時期遺址。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種植水稻、馴養牲畜、採摘漁獵、發明了大理地域的遠古農耕文化。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朝在大理地域設置了葉榆、雲南、邪龍、比蘇四個縣,屬益州郡管轄,從此大理地域正式歸入中央王朝幅員。

唐代,洱海地區設有「八州十七縣」,少數民族「六詔」政權紛繁崛起,各自樹立壁壘,給中央管轄出了不少難題。公元738年,唐政權支持最南邊(今巍山一帶)的蒙舍詔吞併其他五詔,「奪據太和城」,樹立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少數民族中央政權南詔國,詔主皮邏閣被唐王朝封為雲南王。次年南詔國把都城從巍山遷到了蒼山佛高峰麓的太和城。經過擴建的太和城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是南詔統一洱海地區後的第一個都城。爾後,南詔國經過戰爭手腕具有了包括四川西南、貴州、廣西西部、越南、寮國、泰國、緬甸北部的廣闊地域,超越現今雲南全省幅員。以防務平安為主的太和城顯得狹小局促,與南詔的大國位置格格不入,遷都火燒眉毛。

公元779年,雲南王異牟尋把都城由太和城遷到蒼山中和峰麓,由當地土著居民築建的古城邑羊苴咩城,並大興土木停止擴建,最後建成了「延袤十五里」,東至洱海、西至蒼山腳下的宏大都城。城內王宮府署華麗堂皇,門樓堆疊,城內周長五里。羊苴咩城仿照唐都長安城形式規劃建立,有宮、王城、內城及外郭城。按《蠻書》「南詔大衙門」條的記載,該城東西中軸線上有三重門,分別是東內城門、王城門和宮城門。今天的大理古城就包含其中,但因史料喪失,已無法得知當年容貌。

唐詔宗天復二年(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發起宮廷政變,南詔淪亡。爾後35年,大理地域進入政權頻繁更迭時期,先後呈現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和大義寧國,直到一個強權人物段思平的呈現。段思平結合各方政治權力,樹立了一個較為穩定統一的國度政權,也催生出一個稱霸雲南幾百年的貴族姓氏——大理段氏。

大理段氏 皇帝紛繁禪位為僧

段氏祖先在唐代南詔國任了五代的清平官(相當於唐宰相),大理國22代國王,3代12世雲南省大理總管,綿亘400餘年。據大理地域出土的碑文記載,段氏為白族土著大姓,也有說法以為其祖籍武威(今甘肅境內),史學界仍有爭議。

段思平生於公元893年,幼時家境並不好,曾為人牧牛放馬、砍柴、伐木、打錐、磨面,貧寒度日,長大後參軍,由於戰功卓著最終官列通海節度使。他所處的年代朝代更迭頻繁,政治動亂。升任節度使後他很快表現出勃勃野心,但初次起義失敗,曾在大理崇恩寺避難,後流亡通海。爾後段思平低調蟄伏,招兵買馬,許各方益處,結合滇東三十七部等政治權力最終以十餘萬兵馬殺回都城,吞併了大義寧政權。公元937年,段思平建國,國號大理,定都羊苴咩城(這裡曾是南詔國的都城),完畢了大理地域動亂的政治生態。

《元史·天文志》中間接記載:段氏所建大理國「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省鎮寧縣),西至緬地之江頭城(今緬甸實階區東北的傑沙克欽邦),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川省境內黑河西岸的傣族地域),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今四川西昌地域)。」版圖範圍大致與南詔國全盛時的境地相當,面積大約是如今雲南省的2.7倍。

段思平建國後,兌現本人的承諾,免滇東三十七蠻部徭役,大行封賞,還鼎力推崇各種宗教,為大理政權蒙上一層神秘外衣。他變革奴隸制進入封建社會,推進了雲貴高原社會經濟的開展。大理國統治穩定相傳,至段正明執政後期呈現新情況——高姓貴族打敗其他諸姓,開端獨攬大權。1094年,段正明以至被迫避位為僧,禪位於高升泰,升泰改國號大中國,段氏統治中綴。這與《天龍八部》中高升泰鼎力輔佐君王的忠臣形象大相徑庭。在位兩年後,高升泰忽然中風不起。或許是忌憚篡位惡名,或許迫於根深蒂固的佛教信仰,高升泰臨終前勸誡兒子要還位段氏。1096年,高升泰病重七日後逝世,按國禮安葬。他的兒子高泰明服從其意願,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為帝,復國號大理,但國度實權依然被高氏控制。

拜金庸所賜,大局部中國人提及大理國首先想到的是鎮南王段正淳和其子段譽。段正淳是宋代雲南大理國第十五世皇帝,他即位後國度名義上重回段氏子孫手中,因而段正淳被以為是後大理時期的開闢者,但1096年他即位時,大理國已全面顯現統治危機。高姓把持政權世代為相,段王爺成為徒有虛表的擺設。段姓有國無權,高姓有權無國。公元1108年,段正淳讓位給其子段正嚴(又名「和譽」,就是金庸筆下段譽的原型),出家為僧,死後謚號為文安帝,廟號中宗。段正淳娶了高升泰的妹妹,王妃口才極好,段與之爭辯常甘拜下風,還曾寫詩讚譽妻子,至於小說中所說的風流史,則無從考證。

聽說段正嚴自幼喜歡刀劍,七歲入學,拜高僧六鉉巨匠為師,六鉉巨匠教他六門妙法,皆異術奇門,大約就是金庸筆下「六脈神劍」的出處。據《滇考》記載,段正嚴為君「勤於政事」、「愛民用賢、思攬政權」。《宋史》中記載他曾遣使來朝,維持了與大宋的友好關係,受宋封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四川大學教授段玉明在《大理國史》一書中稱,「段譽」應算是大理國後期最賢明的君主了。固然段正嚴在位長達39年,也不能改動沒有實權的理想,最終跟隨父親的步伐,禪位為僧,以94歲高齡辭別人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高升泰逼迫皇帝禪位,為何又在臨終之前將皇位還了回去?
皇帝:「我家氣數未盡」,可權臣逼迫他禪位,結果登基後死的很慘
漢獻帝禪位給曹丕,皇后曹節不幹了,竟詛咒哥哥的王朝不長久
乾隆禪不禪位群臣拿不定主意,多虧和珅出面,嘉慶才能順利繼位
漢獻帝禪位之後,劉備為何稱帝,原來竟是這個原因
乾隆在禪位大典上死活不交玉璽,劉墉說了一句話,嘉慶才當上皇帝
宋高宗正當盛年卻主動禪位有何玄機?
乾隆皇帝禪位給自己的兒子,為何死活不肯交出傳國玉璽?
漢獻帝被迫禪位時,對司馬懿念了一首詩,預言司馬家族的悲慘命運
他是史上第一個真正禪位的皇帝,但溥儀卻學不來
他們貴為帝王,自願禪位,結局出乎意料
乾隆帝為何只在位六十年就禪位?這並非出於其真心,而是形勢所迫
孫可望逼永曆帝禪位,李定國護駕保住永曆皇位,內訌致南明崩潰
最不爭氣的皇帝,二十齣頭就禪位當太上皇,一年後沉迷酒色暴亡
乾隆帝禪位給嘉慶帝三年里,都做了些什麼?
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竟這樣處置給他禪位的小皇帝!太意外!
史上最慘的傀儡皇帝,被大臣指責謀反,皇帝說:那我禪位給你吧!
隋唐逸事:如果李淵不三次下詔禪位給李世民,他還能得以善終嗎?
漢獻帝禪位,曹丕親自操盤的禪讓儀式有多神聖?
是誰在漢帝禪位後還在稱頌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