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觀鳥起步晚?古詩詞中的鳥告訴你答案

中國觀鳥起步晚?古詩詞中的鳥告訴你答案


林禹彤 文


冰茶 曹宇仁 攝


雖說觀鳥是近現代才從歐洲傳入中國的一項活動,但我國古代並不缺少一些「觀鳥高手」。

最早的古詩集《詩經》就有很多描寫鳥的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是我們最為耳熟能詳的一句。其中「雎鳩」可能指的是魚鷹。他們沒有仔細觀察鳥類的條件,所以他們就把大自然中鶯歌燕舞的美好意境融入到清麗的詩歌中,或是以此抒情言志,或是以此給予後人共同欣賞美景的機會。



中國觀鳥起步晚?古詩詞中的鳥告訴你答案



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分享幾份古代詩人的「觀鳥日記」吧。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徐俯《春遊湖》


生機勃勃的春日裡,詩人來到湖邊游春,見到了翻飛的燕子,便驚喜地問道:「雙飛的燕子啊,你們是何時歸來的?」自顧地放眼望去,果然春天是到了。水邊桃花絲絲縷縷,鮮紅似錦,彷彿是挨著水面,點蘸著清透的濕意開放,一片春意,惹得遊人們似乎平白沾上一縷醉意。


可見,自古以來,燕便是與爛漫的春光為伴的——古人看到了輕盈撲飛的燕子,便知道是春天要來了。跟著春天回到南方的燕生性活潑好動,在空中飛行似乎更像是在空中「滑動」,輕得像一片羽毛,飄逸而洒脫,讓看著的人忘卻了煩惱,心情似乎也跟著變得輕鬆起來。因此古人之所以會把燕看作是春天的象徵,不僅是因為燕是候鳥,也是因為燕有著如此快樂的靈魂吧。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王維《使至塞上》


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是開元二十五年。這一年,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問戰勝了土蕃的河西副大使。不過王維明白,唐玄宗這是找了一個理由要將自己排擠出朝廷。因此寫這首詩的時候,王維的心情自然就是低落的了。在古詩詞中,「雁」似乎總是和「離別」「大漠」聯繫在一起——比如「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等千古名句中,雁也是以這樣的形象作為氣氛的一種渲染而出現。



中國觀鳥起步晚?古詩詞中的鳥告訴你答案



說到雁,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它的遷徙。每當秋冬季節,它們便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地從老家西伯利亞飛到我國南方來過冬。如此漫長的旅途,雁群需要頂著風冒著雨飛上一兩個月。雁在古人眼裡似乎是一種典型的候鳥,它們身上好像生來就有著穿越大漠後的風塵僕僕,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他們都不知疲倦地向遠方飛去。古代的詩人們到了邊塞時,心中似乎都會生出一股悲寂的情愫,再看見匆忙趕路的雁群,揮毫落筆間的雁也就自然而然地蒙上了一層大漠里的風塵了吧。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


——李白《白鷺鷥》


和「雁」、「燕」一樣,白鷺在古代各個大家的詩歌里也是經常出現的。但是在某些方面,白鷺在詩歌里的身份似乎比其他鳥更高一等,因為在一部分詩歌中,白鷺已經不是被當作風景的一部分來寫了,相反,白鷺就是詩歌細節描繪的對象——比如這首李白的《白鷺鷥》。


李白不愧有「詩仙」稱號,把白鷺的姿態寫得活靈活現:黃昏明凈的夕陽下,一隻白鷺低低掠過水麵,不時碰到潭中秋水,孤單潔白的身影,就好像飄落的孤霜一樣。沙洲之上,一隻白鷺獨自站立,秋意濃濃,形單影隻,顯得格外孤獨。事實上這正是詩人借白鷺比擬自己——也許詩人是在思鄉懷親,也許詩人在想這世上他的知音少之又少,又或許詩人享受的正是這樣的寂靜悠閑......詩人筆下這隻白鷺身上包含的情緒,還是很值得揣摩的啊。

寒花隱亂草,宿鳥擇深枝。


——杜甫《薄暮》


杜甫是「古代觀鳥第一人」,他的詩作不僅處處有鳥的身影——比如《絕句》中「兩隻黃鸝」「白鷺」;還有對鳥的觀察——比如這首《薄暮》。人人都知道樹林里的鳥把家安在樹枝上,而杜甫卻觀察到,它們在冬季會選擇樹林深處茂密的樹枝作為「落腳點」。這不禁讓我想到在冬天觀鳥的時候,常常是「只聞其聲」卻很難找到鳥在哪裡,這是不是因為「宿鳥」都去「擇深枝」了呢?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白樸《天凈沙·秋》


鴉在中國人眼裡自古就是不吉利的徵兆。從這首詩可見,鴉就是「悲傷」「蕭瑟」的代名詞。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里也是這樣寫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總之是一片凄涼肅殺的景象,令人不勝悲涼。烏鴉身上的這種氣質被詩人們恰到好處地運用起來,置於夕陽和孤煙之下別有一番意境,也是個不錯的渲染。


這麼看來古人也會觀鳥,因為鳥在詩詞中,且更多的是意象,詩人 們用不同鳥的特徵形態來為己所用, 表達情感。如果我們也能這樣觀鳥,那麼,鳥就不僅在古人的詩詞中,它已悄然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探索大自然的野趣和神奇之美,激發愛惜和保護之心


微信公眾號:ziranguancha


如果發現有人盲目放生,請聯繫我們


放生信息:照片或者視頻,文字描述,組織者的聯繫方式(如果能有最好)


放生地點:越詳細越好


放生動物:有哪些?有照片或者文字記錄


放生組織:是哪座寺廟或者哪個宗教團體?


徵集重點:集體放生,參加的人多,被放生物種多、數量多,對當地生態影響大


本徵集長期有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使者 的精彩文章:

綠樹眼鏡蛇蛻皮過程,難得一見
生猛啊,俄羅斯夫婦養270公斤「熊孩子」23年 每天同桌進餐
這些種類的金絲猴皮毛不是金黃色,卻為何也叫金絲猴?
面對異性,它會效法雄孔雀的做法
面臨危險時,它就顯示出「金剛狼」的本色

TAG:自然使者 |

您可能感興趣

鷓鴣天×《觀鳥賦》《夢賦》
春天,循著鳥兒的歌聲去觀鳥
觀鳥記:戴勝鳥
青銅峽鳥島「關愛鳥類 從我做起」觀鳥節即將啟動
觀鳥記:當烏鶇將清歌啼遍
夢回宋朝,跟古人一起賞花觀鳥!
觀鳥就是讓更多人看到鳥、了解鳥、喜愛鳥、保護鳥、宣傳鳥——三篇觀鳥筆記
去滇西觀鳥,鳥都看鶥了?
中國·伊春觀鳥大賽之《畫鳥·話鳥》美術作品展覽開展
和英國觀鳥團一起上老嶺
觀鳥天地 漢中彩?
中國觀鳥啟蒙工具書《中國鳥類野外手冊》誕生記
觀鳥正當時!銀川最佳觀鳥地大全來啦,請收好!
觀鳥筆記——栗鳶
海口觀鳥地圖新鮮出爐,周末帶孩子開始觀鳥之旅!
頤和園觀鳥感想六篇
復旦大學之關鍵詞:觀鳥勝地、城會玩
滇西觀鳥拍鳥,鳥人們無法抵禦的誘惑
看罷此文,好想去柬埔寨觀鳥!
印媒:中國用負責任旅遊吸引觀鳥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