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1

國內資訊

重磅!《「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發布,基因測序、免疫療法、AI等「被點名」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5月10日,據科技部官網消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的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生物技術與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特制定了《「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現代生物技術的一系列重要進展和重大突破正在加速嚮應用領域滲透,在革命性解決人類發展面臨的環境、資源和健康等重大問題方面展現出巨大前景。

衛計委整頓互聯網醫院:15日內必須全部註銷,重新註冊!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近日,一份來自衛計委的文件《關於徵求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和關於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下稱《意見》)在網上流傳。根據這份文件,便誕生以「互聯網醫院兩周內全部註銷」為主題的多篇文章,那麼互聯網醫院真的要全部註銷了嗎?

CFDA改革步伐空前!徹底取消臨床試驗機構的資格認定,接受境外數據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5月11日,CFDA深夜發文,為進一步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促進藥品醫療器械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徹底取消臨床試驗機構的資格認定,改為備案管理。同時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設立臨床試驗機構,提供臨床試驗專業服務。並且允許境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中國開展藥物Ⅰ期臨床試驗。這一系列舉措,業界人士紛紛評論說,CFDA改革的步伐空前,而且越來越快!

重磅!第十三批「千人計劃」入選人員公示,637人榜上有名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根據國家「千人計劃」有關規定,經形式審查、通信評審、面試評審、公示及複核、審批等程序,北京大學馮仁傑等590人、北京格靈深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趙勇等47人,分別入選第13批「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創業人才項目,特此公布。

顏寧教授緣何受聘世界一流大學?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始於5月3日的一條微博在這個周末持續發酵——世界頂尖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顏寧近日受聘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Shirley M.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

國外資訊

2016年最願意為研發「砸錢」的十大巨頭!(羅氏登頂……)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近日,FierceBiotech發布了題為「The top 10 pharma R&D budgets in 2016」的報道,總結了2016年研發預算最高的十大製藥巨頭。根據各公司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研發預算TOP10企業累計投入705億美元,其中,羅氏公司位居榜首,研發預算為114.2億美元。

132名腫瘤學家!他們道出了基因組檢測的樂觀與擔憂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132名腫瘤學家參與了一項調查,他們各自發表了自己對基因組檢測認識。這些專家對基因組檢測在腫瘤中的應用,既樂觀又有所擔憂。儘管腫瘤學家們對基因組檢測的效用性可能存在矛盾,但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信念:未來幾年腫瘤分子研究將會越來越普遍。

2.76億美元!賽諾菲「看中」的這家公司要用AI開發雙特異性藥物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5月9日,據GEN網站報道,賽諾菲與Exscientia簽訂了一項潛在價值為2.5億歐元(約2.76億美元)的合作和許可交易。這一交易旨在開發針對代謝疾病的雙特異性小分子藥物。

Cell:肝臟按生物鐘波動,大小伸縮近一半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在哺乳動物中,肝臟在代謝和清除毒素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它們處於活動或進食時,肝臟達到最大的效率。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生物學家,發現了這個器官適應攝食和禁食的周期,以及24小時內的晝夜交替。小鼠身上的研究顯示,根據活動和休息的階段不同,肝臟的大小在恢復到最初的大小之前幾乎增加了一半尺寸。

「滴血」輔助癌症治療,科學家有新成果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上周,「滴血測癌」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滴血測癌」固然不嚴謹,但是利用血液來開展與癌症相關的研究以及所獲得的突破成果應該被肯定。5月3日,英國研究人員在Annals of Oncology雜誌上展示了一種血液檢測方法,可以用來區分哪些前列腺癌患者能夠從靶向治療中獲益。

Nature子刊:血腦屏障如何破?哈佛團隊找到關鍵蛋白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血腦屏障是大腦為保護中樞神經系統免受傷害而形成的一個重要進化機制,遺憾的是,它同樣也是治療藥物進入大腦內部的一個主要障礙。近期,來自於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小組發現,ω- 3脂肪酸在保護血腦屏障穩定性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夠保護中樞神經系統免於血緣性細菌、毒素及其他病原體。同時,他們找到了突破血腦屏障的關鍵蛋白。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3日發表在《Neuron》期刊。

Science子刊:「神葯」新成果!阿司匹林「助攻」癌症免疫療法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世紀之葯」阿司匹林又出新成果了。這次與癌症免疫療法息息相關。發表在《科學》子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血小板能夠通過抑制T細胞,幫助癌症「躲過」免疫系統,而當聯合了常見的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T細胞療法能夠更加成功地提高抗癌免疫力。

NAT MED:減緩疼痛?多睡一會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5月8日,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在線發表一篇題為「Decreased alertness due to sleep loss increases pain sensitivity in mice」的文章揭示了一種惡性循環:長期睡眠不足影響小鼠警覺性,從而增加它們對疼痛的敏感性。

NAT MED:讓衰老大腦「返老還童」的神葯,藏在大麻中?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大多數人的記憶力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近日,來自波恩大學和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科學家在小鼠中證明,大麻可逆轉大腦中的老化過程。用大麻活性成分進行長期低劑量治療老齡小鼠能夠使它們的大腦「返老還童」,回到兩個月大小鼠的狀態。這一發現為治療痴呆症等疾病開闢了新的道路。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華人科學家顧臻新成果:「智能」遞送胰島素,有效降低血糖48小時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5月7日,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雜誌上的一項題為「Red Blood Cells for Glucose-Responsive Insulin Delivery」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及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利用修改版的胰島素和紅細胞創建了一個葡萄糖響應的智能胰島素遞送系統(glucose-responsive 「smart」 insulin delivery system)。

臨床測序重磅成果!300多種腫瘤,「無與倫比」的突變數據集問世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5月8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癌症里程碑臨床研究,給腫瘤靶向治療帶來好消息。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對上萬名晚期癌症患者進行了基因測序,彙編了腫瘤的體細胞突變目錄。該目錄包含了300多個詳細的腫瘤類型,也是迄今為止轉移性癌症患者中最大規模的腫瘤測序成果!

PNAS:缺氧也能治病?逆轉神經退行性疾病造成的腦損傷!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線粒體是細胞內的「發電廠」。人類多種疾病,如神經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腫瘤等都與線粒體功能障礙有關。Leigh氏綜合征就是一種與線粒體缺陷有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一般情況下,Leigh氏綜合症不能治癒。然而,一項在小鼠中進行新研究表明,缺氧可能在這種線粒體疾病種對大腦具有保護作用。該研究由波士頓馬薩諸塞州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進行,研究結果發表在PNAS雜誌上。

為了實時監測體內藥物劑量,科學家們想到「智能化」 | Nature子刊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5月10日,Nature子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在線發表一篇文章,揭示了一種「智能化」藥物監測和輸送系統,它能夠輕鬆化解「控制個體藥量」的難題。研究團隊證實,這一技術能夠持續調節動物體內的化療藥物水平。

Nature故事: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如果說到一百年前的腫瘤樣本,你想到的會是什麼?在癌症研究者的眼裡,這些都是寶貴的資源。如今,Sam Behjati和他同事正在收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兒童腫瘤樣本,通過DNA測序,他們找到了與癌症相關的突變。他們希望能夠利用這些數據來開展靶向治療的研究。

驚人發現!Science 子刊封面:揭秘免疫療法為何「無效」?

一周資訊回顧:他用DNA測序技術,讓百年腫瘤「變廢為寶」

近日,來自麻省總醫院等機構的一項免疫療法研究成果登上了《科學》雜誌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封面。這項研究鑒定出了檢查點抑制劑耐藥性背後的一個驚人機制:巨噬細胞竟然會在給葯一段時間後「搶奪」PD-1抗體。那麼,巨噬細胞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Molecular Therapy:7篇最經典的文章
探索君帶你看展商雲集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腫瘤一周資訊
Blood:循環血中的腫瘤DNA可用於預測AML/MDS患者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複發風險
Cell子刊:新型RNA編輯技術可提高蛋白表達多樣性,未來或可用於腫瘤治療!
腫瘤科研方法學:MassARRAY質譜技術在腫瘤檢測中的應用
循環腫瘤細胞CTCs檢測技術及其臨床應用
血液檢測前景無限,科學家正在為腫瘤 DNA「追本溯源」
ctDNA受質疑的同時,人工智慧與DNA甲基化指紋結合可精準診斷近百種腦腫瘤
PNAS:判斷PD-1腫瘤免疫治療是否有效?PET成像來幫忙
早期腫瘤cfDNA的甲基化檢測
NK細胞如何感知腫瘤?PDGF-DD竟是「雙面間諜」
張鋒最新Science!CRISPR新功能升級,可用於腫瘤DNA等多種核酸檢測
美國科學家開發出「基因試紙」:可用於檢測病毒、腫瘤DNA
專註腫瘤電場治療,安泰康成獲磐霖資本數千萬Pre-A輪融資
或將改變腫瘤治療臨床路徑的血液EGFR突變檢測技術,你了解嗎?
Science:張鋒開發出基因試紙,可用於檢測腫瘤 DNA
什麼是伽馬射線?可以破壞腫瘤DNA還能點亮一個星系
癌症無創檢測——循環腫瘤DNA
AI+AR,谷歌用這兩樣黑科技幫助全世界的醫生找出腫瘤
來,了解一下,DNA納米機器「治腫瘤」
JAMA腫瘤:抵擋癌症年輕化,飲食、鍛煉永遠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