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別再給我發微信語音了

別再給我發微信語音了


題圖 via Steve Scott


May.

14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只用幾個字就能表達清楚,有時還可能被打斷或者沒聽清,重複聽了幾遍才搞清楚對方說的是什麼,效率降低幾十倍。





作者丨

老璇





1.聽語音太浪費時間



比方說,同樣的100個字,看完只需要9秒,但聽完(請另一個人用正常語速讀出來給我聽)需要22秒,不包含大家在正常語音中會出現的「嗯」「哼」語氣詞和其他停頓。結果顯而易見,視覺分辨速度要遠快於語音分辨速度。



更何況你消耗這多餘精力聽完的東西還有可能一點意義都沒有,或者

只用幾個字就能表達清楚,有時還可能被打斷或者沒聽清,重複聽了幾遍才搞清楚對方說的是什麼,效率再降低幾十倍。



像上圖這樣,明明一句話就能說明白,為什麼要發一大堆2、30秒的語音呢?



有重要內容需要對方批示時,請簡明扼要說明緣由並附上需要其回復的內容,方便領導的同時也可作為「呈堂證供」,比如:



領導您好,本月共需發放6名實習生補貼,合計xx元。因財務部門報銷需要核對批示意見,煩請回復是否同意,謝謝!



兩句話,彙報了工作,解釋了原因,還可以讓領導迅速了解他需要回復的內容。



2.有很多不方便聽語音的場合



你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是你在開會、談項目、趕路、上課的時候,收到幾條長長的語音,你會怎麼辦?



你是聽還是不聽?也許可以晚點再聽,但萬一十萬火急呢?



好,你說那我現在就聽,那你是趴在桌子底下,還是在眾目睽睽下帶上耳機?亦或是當著老闆的面拿起手機聽個幾分鐘?或者是假裝去廁所?



是的,我知道你真的很想聽,但真的總有環境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以上畫面,請自行腦補後果。



你說有語音轉文字功能?先不說大段語音識別成文字還需要時間,如果涉及工作重要內容,你會把自己的職業生涯賭在它經常出錯的識別功能上嗎?



所以你應該發現了,在完全不考慮對方是否方便的情況下就發語音,會讓別人非常難做,這是一種典型不會換位思考的自私行為。只是覺得自己發語音非常方便,只要動動嘴一切就都解決了。



3.聽語音會造成麻煩



如果你是跟同事交代老闆安排的一項重要工作,你用語音發送給他,他可能要反覆聽上4、5遍才能保證準確無誤地記錄下你語音中表述的信息。



如果你跟朋友約好見面卻遲到了,對方問你幾點能到時,你一大段語音發過去,對方要忍著不耐煩聽你一大堆解釋。



很多人看到語音就會覺得沒什麼重要的事,會擱置在一旁想等有空的時候去聽,但是一般都會忘到腦後,又或者等想起來的時候,已經錯過重要信息了。



更別提對方在開車,或者地鐵、電梯等等十分給人家添麻煩的地方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要發語音,請先問一句:方便語音嗎?



4.如果真的很重要,打電話



有的人也許會說,我真的有急事,我這邊打字太慢,語音又方便又快,所以就發語音了。



姑且不論對方聽你的語音花不花時間,就算不花時間,難道重要的事情不應該打電話嗎?



又或者還有一種情況,你確實有重要的事情,而且你不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別問,萬一真有找陌生人的急事呢?認真臉),所以必須語音說,因為節省時間。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也請你在發完微信語音以後,重新打字向對方說明事情的概要。



為什麼呢?



第一,他可以在看到你微信的時候迅速掌握你要說的大致內容,方便應對你的急事;第二,方便你們兩個之後的反饋和再次確認。



如果真的要再次確認內容的話,你們兩個都要把語音再次從頭聽一遍,想想就是噩夢啊。



這點在與老闆彙報工作時尤其重要!!



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文字很難表達清楚全部意思,想通過語音來解釋。但請在你的十幾條長達50秒的語音前先簡明扼要、分點列出彙報提綱,一來方便老闆迅速知悉,二來也能更好的理解你解釋的內容。



而且微信可以按照文字關鍵詞來查找歷史內容,語音?就只能憑印象了吧……



5.語音根本停不下來



閱讀文字,可以隨時停下來再繼續;而語音會被旁邊人說話、自動播放不知道放到哪裡了等等原因導致突然中斷,那麼恢復收聽的時間成本和操作成本真的就很高了。



長語音一旦停止就得從頭聽一遍,這個時候這條語音就要挑戰你的社交優先順序了。



如果今天啥事沒有,扣扣腳丫刷刷手機在家裡看看劇,那沒事,誰發給你語音估計你都會很有耐心得聽完。但是如果在跟吳彥祖共進晚餐,或者跟十年未見的同學好友聚會唱K,如果有人給你發了條文字,那可以瞟一眼判斷事情重要與否,如果有人給你打電話,你可以說不好意思我接個電話然後離席去接。



但是如果有人給你發了條語音,你是只聽吳彥祖講話,還是邊聽語音邊唱K,還是邊聽吳彥祖講話邊聽語音邊唱K?



最要命的就是,你聽了一半,因為臉大碰到了屏幕,居然斷了!



6.愛發語音的人,可能真的沒想到這些



1.當對方在聽音樂的時候,來了一條語音,如果想聽清楚的話,那麼回到音樂的時候,他的耳朵就會炸了;



2.當他在公共場合聽語音,沒有帶耳機,聽筒聲音又不大的話,如果外放了,可能別人也會聽到;



3.當他在安靜環境聽語音,用聽筒,發現音量太大沒調節好,於是不得不調音量再聽一遍;



4.當他聽語音的時候,想用聽筒,結果沒聽到聲音,一拿開,外放了,被一群人聽到,這時候@#*&…%¥;



5.當對方收到你的語音卻沒有回復的時候,有可能是一時不能聽,就忘了,還有可能是,一看到是語音,就根本不,想,回。



7.那些年因為語音的抓狂故事



比如





再比如





這些回答可以比較委婉地告訴對方:「你該發文字了」,這樣子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但是如果還是執迷不悟地發來語音就會……







再比如:



@吳惠惠:


最無語的就是,跟對方說了現在不方便聽語音,然後他接著又回了一條語音過來[再見]



@好名字可以讓你的……:


一同學永遠都是發語音,一次七八條連續發算少的,每次都是3,40秒真的聽得耳朵疼。提醒過打字打字打字,還是執迷不悟。只好選擇不聽,不回復[微笑]



@時寒:


充分認識到一分鐘有多長~



@-:


一連串語音發過來都不知道它的中心思想在哪裡[微笑]



@行者小月


每次看到對方發一堆語音過來,真是腦袋要炸了,點開聽好幾遍調大音量聽清楚之後,發現也沒多少重要信息,還要再調高音量-聽語音-炸耳朵-調低音量-換音樂-調高音量-聽語音這樣的循環中折磨



@適度天藍:


發幾十上百條語音交代事情,最後聽中斷了或是忘記了什麼信息,都得從頭再來,真是讓人抓狂



@melo:


我舍友連個哦字都要用語音講



以上,表示同抓狂+10086




—THE END—




?

作者:

老璇,法律出身的寫手,直腸子的東北人。微信公眾平台:知頁(ID:knowpage),簡歷與知識,年輕職場人的成長社區

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延伸閱讀


??媽,我回來了!


??《歡樂頌》背後隱藏的真相:心越窮,越沒人幫你

??什麼樣的細節會讓你突然覺得這個人智商高得可怕?

??朋友圈那個曾經最最最普通的女同學,後來活成了什麼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愛媽媽,就別讓她只活在你的朋友圈
什麼樣的細節會讓你突然覺得這個人智商高得可怕? ????
媽,我回來了!
一半的婚姻,才是最好的模式
畢業五年,女生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

TAG:灼見 |

您可能感興趣

大哥,請別再給我發語音了
不要再給我發語音消息了
「朋友」發語音借錢,你還真信了!
為什麼你們可以發語音?
如果我們不熟,請別給我發語音
能打字,就別發語音了
我們的關係好到可以發語音了嗎?
你會在什麼情況下給對方發語音?你又在什麼情況下討厭語音?
我問我媽什麼是愛情,我媽給我發了1小時語音
聰明人,都這樣發語音
抖音整蠱表白語音通話怎麼玩 我想對你說我喜歡你的語音視頻教程
不要隨便給一個人發語音
愛奇藝發了一款 AI 語音電視果,但是他們好像對 AI 語音有誤解
聽喜歡的人發來的語音時的你
普通話語音發聲
發音及語音規則:怎樣說英語才好聽
「你為什麼不接我的語音電話?」
●經常發「語音」聊天的趕緊看,別怪我發晚了!
你什麼聲音都沒聽到,而語音助手卻臣服於別人
阿里開發全語音車載釘釘 可智能分析信息級別 選擇性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