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住客棧跟現代人住酒店,體驗的差別在哪?
能碰到一個氣場合適的酒店我一定會樂不思蜀。
酒店已經越來越成為旅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舒適的住宿環境能讓你的旅行滿意度加分不少。
記憶中曾經住過一次復古的民宿,「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景象讓我不禁羨慕古時候騷人墨客能領略到的無敵美景,古人能享受到絕美的住店美景,他們真幸福。
然而作為古人來說,能外出遠行住店真的那麼容易嗎?
古人住客棧需要什麼?
其實,古人出行並沒有那麼容易,要麼從政,要麼從商,否則出個遠門真不是那麼簡單的。
在古代,戶籍制度是非常嚴苛的,尤其在照片還沒有風靡的時代,胡亂出行,萬一跟個通緝犯撞了臉,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而且,無論你是官員還是商人,作為旅客也不是隨便就能開房住宿的,必須有路引,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介紹信。同時在住店的時候,需要登記姓名、籍貫、職業、目的地、所為何事等等一系列條件資料。要是出國的話,還需要通關文牒,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東西了。
屬於大唐高僧唐長老的通關文牒
在《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當時馬可·波羅在元大都看到,所有客棧和旅館的老闆,「要將投宿的客人的姓名寫在一個簿子上,註明他們來去的日期和時間,這種簿子每日須交送一份給駐在方形市場的那些官吏。這種簿子叫做店簿,店老闆要妥善保存,留底備案,逐月定期交官方查驗。
其實,這麼繁瑣的手續也是封建王朝維穩的一種手段,但當年也讓制度的實施者嘗到了苦果。
東周時期,商鞅變法後秦國飛速發展,但嚴苛的法律也讓老百姓們敢怒不敢言。秦惠文王登基後,下令抓捕商鞅,為了鞏固他自身的統治權力。商鞅慌忙出逃,到了客棧準備住店,但沒有帶什麼自身的相關憑證,根本也就不具備住店的條件,無奈之下只能繼續逃亡,自己吞下了自己釀下的惡果。
當時的人們怎麼選客棧?
出門前準備好手續以後,這樣你才具備了住店的資格。那麼怎麼選擇客棧入住呢?
中國古代旅館種類繁多,稱謂在不同時期略有不同。
從《周禮》所記來看,早在周代中國的旅館業已很發達,而且似乎是「連鎖式」發展。如周王規定,有「國營招待所」性質的「驛亭」,要求每10里有「廬」,即簡易房舍;每30里要設「路室」,以供休息;每50里的市鎮要設「候館」,候館即可以入住的招待所。
現代流行的城市旅館、家庭旅館,在先秦時已出現,主要有「館」、「寓」、「舍」等。這些旅館檔次和功能區別明顯,以供不同身份的旅客入住。
「館」比較高級,用來接待貴賓,如「國賓館」、「諸侯館」,這類旅館都是官辦的。
當時的諸侯國一般都設有這樣的高檔賓館,如魯國有「重館」、趙國有「陶丘之館」等。「寓」、「舍」這類旅館則主要為普通商旅服務,以民辦居多,「逆旅」、「客舍」,都屬於這一類。
既然鎖定該住在什麼樣的客棧了,那麼接下來就該選房了,這個階段只和你兜里的銀子有關。
古代也有豪華套間,古代客房亦分出不當的檔次,同樣有「豪華間」、「標間」、「多人間」的區別,當然,在古代不是這樣叫的。
宋元時期,豪華間叫「頭房」,明清時因為出差官員多住這樣的上等客房,又稱為「官房」;普通或較差的房間則叫「稍房」、「陋室」;多人間則稱為「通鋪」、「大鋪」。一般來說,等級由高到低分為天號、地號、人號、通鋪,柴房和馬圈……
再到後來,客棧旅館的分工和接待對象的劃分更明確,有專門接待商人老闆的「廣源店」、「萬隆店」;有面向過路客人和一般遊客的「悅來店」、「吉順店」。隨著科舉制度的確立,每逢春闈秋試,各地還出現了專門接待學子的「狀元樓」、「高升店」,當然這種特殊的分類還是在特定的考試期間推出的個性化特色客棧。一個客棧能出現個中舉的考生也算能沾光了,今後也可能因此成為客棧的招牌。
古時客棧的服務怎麼樣?
既然花錢住店了,必然也要享受到客棧提供的服務,要不這白花花的銀子不是都白扔了嗎?那一般住店的話都能享受什麼待遇呢?
開口笑
首先,從稱呼上就能享受到更加尊重的禮遇。從事服務行業,最能讓人覺得舒服的還得是第一句就能從心裡就感受到本店的熱情,叫聲「客官、客爺、軍爺、長官」保準兒錯不了,一定讓人笑口常開!
本地資訊包打聽
盤道一般是店小二最拿手的撩客技巧了,首先他們都是人精兒,甚至一眼就能看出你的職業、籍貫,然後再通過初級的消費心理學,保證讓你覺得錢沒白花。
然後,如果你們氣場相合,你就可以和他們打聽點兒當地的新聞了,一般包括本地GDP信息概況、當地地理位置諮詢、著名特產購買渠道等等,雖然不一定特別準確,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代客停車
古人有時是騎馬或者坐馬車的,所以管了人的吃還得管馬的吃。旅館的店小二就會幫助客人喂馬,甚至順便檢修車輛。當時的旅館也沒有關門時間,都是24小時不分早晚的。
跑腿存包
這一般並不是對待快捷客人(過夜客人)提供的服務,主要是針對包月或者熟客才會提供的服務,初級一點的也就是跑跑腿、買買吃的什麼的;更熟悉一點之後還有代客請郎中、代客售貨、甚至代客簽收大宗貨物等,這也是客棧信譽的體現。
酒食沐浴
這一般是高級一些的客棧才會有的服務項目,多元化發展的客棧也是時代進步的產物,能為客人提供特色餐食,甚至有特定的沐浴場,能讓客人享受真正賓至如歸的體驗(也許客人自己家都不能沐浴,233!)。
當然,在那個年代有錢是萬能的。沒有客棧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的服務。為了品牌價值,也是拼得夠夠的了。
作為一個對酒店品質偏執的人來說,如果有機會,請讓我到古代的客棧去住一住。拜託了!
部分內容Via 知乎,圖片引用於網路。
你住過感受最好的一家酒店(民宿)是哪?


※在新加坡自殺未遂算犯法,嚼口香糖都心驚膽戰
※觀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明明在東海,為啥都喊作南海觀音?
※和印度人一起看電影可比看《摔跤吧!爸爸》有意思多了
※那些旅行中讓你措手不及的人群聚集都是什麼鬼?
TAG:時尚旅遊 |
※古人怎麼吃燒烤?看著比現代人還會玩!
※古人住客棧有什麼講究?古人開房有哪些服務?
※古人沒有夜生活?別逗了,你現在玩的都是小兒科!
※古人的酒店就簡單住宿?看看古人酒店的各種功能,多到你想像不到
※馬邊發現一處大型古人類崖居遺迹,誰曾在這裡住過?
※古人吃的鹽跟我們現在的一樣嗎?
※古代的酒等於現代多少度?古人喝幾壇才會醉醺醺,現在人就不行?
※古人都吃什麼?古代這些食物現今很多人都沒聽過
※古人的零食都是吃什麼?現代人可能只吃過其中一兩個
※古代人們「株連九族」時,為什麼親人們都不逃跑?古人還是智慧的
※現在常見的食物,為何古人卻喜歡用它陪葬?在古代太貴了!
※故宮的屋頂上沒出現一個煙囪,那古人怎麼過冬?是因為有地暖?
※古人為什麼比現代人愛吃狗肉?
※古代沒有洗衣粉,古人要怎樣洗滌衣物?讓現代人自愧不如!
※古人為何不敢一人睡破廟,卻敢睡在荒郊野外?這一點太現實了!
※住酒店經常會發現床尾放個「凳子」,這是為啥?古人告訴你原因!
※還是古代人會玩,來看看這些古人五花八門的特殊癖好
※別被古裝劇里的花天酒地給騙了 來看看古人真正吃的都是什麼?
※古人說「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是哪三種人?古人的交友經驗
※古人結婚,為什麼女子都戴一個紅蓋頭?現代人其實都應該學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