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好茶的四種態度,從置茶開始
泡茶誰不會?注水,出湯,完事兒!喝茶吧。然而,如果想得到一泡特別能打動自己的茶,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實際上,在一泡好茶的完成工序上,需要把自己化身成四個不同性格的人。那是四個什麼樣的人呢?
一個斤斤計較的人:投茶;
一個察言觀色的人:洗茶;
一個老謀深算的人:泡茶;
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喝茶。
第一次見到四川火鍋的時候驚為天人,原來辣椒可以放得這麼極致!嘗試做西點的時候發現,原來糖需要加這麼多!每次讀《天問》都喟嘆,原來牢騷可以發得這樣橫亘古今、氣勢磅礴。所謂大師和眾人、傑作和俗品,我體會到有一個差別是:敢不敢放出去,同時在快要失控的時候把它收住。這種收放自如,可謂極致。而國人把這個就叫做拿捏。還有一個詞兒,那就是到位。如果沒到位,就如鯁在喉,那就很難受了。
通常我們說的看茶泡茶,其實也是講究到位的,那就是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嫌瘦。一泡好茶=投茶量+水溫+時間。這是一個最為基本的好茶概念。
第一步,投茶的時候關鍵詞是「準確」,所以這時候我們需要——斤斤計較。
綠茶的投茶量和普洱的投茶量肯定不一樣,給茶友泡茶和給孩子泡茶投茶量也肯定不一樣。掌握一點基礎知識,知道每種茶的基本投茶量是多少,準備一個合適的稱量工具,能準確稱量茶葉重量,再根據自己對所泡茶葉的理解機動地調整投茶量。這個時候要計較的事情有很多。
首先:喝茶的人喜歡口味重還是口味輕呢?
其次:我們的泡茶水對茶湯的浸出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其三:我們泡茶器的容量是怎樣的呢?
其四:是3g可以滿足喝茶人的要求呢,還是5g?或者8g……
如果不能不能這麼計較,好茶肯定就與我們無緣了。如此計較停當,第二個人就要上場了。
第二步,洗茶的時候關鍵詞是「乾淨」,所以這時候我們要動用感官仔細觀察湯色的變化、香氣的變化從而判斷需不需要洗,如何洗的問題。把這些綜合因素放在一起通盤考慮,還真需要察言觀色,仔細辨識。
比如:
1、緊結的茶,是不是吃水快?
2、注水過程中,茶湯的顏色變化是快還是嗎?
3、聞香氣的時候,香氣是不是純凈?
4,如果不純凈的話,下一次的注水力度需要做怎樣的調整。
這一切都需要一點一點的去核實,才能真正的把一泡茶洗乾淨。
第三步,泡茶的時候關鍵詞是「胸有成足」。
茶洗完了,那就是真正的要成就一幅作品了。就像書法家,把筆墨紙硯都準備好了,紙裁好了,墨也磨好了,書法家就要開始展現自己的本領了。
對於要泡的這一泡茶:
首先是自己有足夠的信心,無論是對自己的技術,還是這一款茶的特點,完全的掌握;
其二、對器具的特性也是有足夠的了解;
其三,對每一個動作和變化所帶來的也是心知肚明的。茶葉在泡茶其中的是該動一動,如何動,動完了湯色、香氣、口感的變化都是自己能完全掌握的。
最後,泡都泡好了,沒有一個善於體味的人來品茶,豈不是辜負了?所以品茶的時候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做一個多愁善感的人,認真與茶對話。
多愁善感好像是一個不好的詞,然而,多愁善感的人往往也是內心世界極其豐富的人,同時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投入的深入的去感受一款茶,去感受泡茶人的內心表達,才能真正的領會到茶葉之外的東西。
一泡茶,四個人,美好,往往都是因著各種因緣的圓滿和合。
一泡茶,四個人,就在我們自己,一念之間!一念就是幸福的彼岸,一泡茶。
茶友正在閱讀


※享受於一杯茶,就是最好
※陽泉茶協《茶說新語》二百五十六期趙治說茶
※黑茶與紅茶的區別
※研發紅茶 提高茶產業附加值
TAG:茶 |
※童年最愛的四種糖果,喔喔奶糖上榜,最後一種好吃還好玩!
※盛夏炎炎,必然要吃的四種蔬菜,第三種下火最好!
※餐桌上常見的四種蔬菜,其實都是最好的排毒藥,你不喜歡吃哪種?
※四種合成食物,前三種都是火鍋神器,最後一種曾經是我的最愛!
※盤點既便宜又好養的四種小型寵物,第一種最省事,最後一種憨態可掬!
※現在開始種這四種草,夏天不用再開空調了
※四種下酒菜的做法,最後一種最便宜,下酒小菜你會選些啥
※幾種最難吃的蔬菜,前三種還好,敢吃第四種的不是一般人!
※喬巴的四種形態,第一種是用來賣萌的,最後一種是大媽最想要的!
※世界上最萌的四種小動物,第一種很可愛,最後一種是個吃貨!
※世界上最好養的四種動物,第一個蠢萌蠢萌的,最後一種你想不到!
※這四種植物放在家裡,頓時就涼快下來了,好看又好養活
※世界上最可怕的幾種冷兵器,第四種是用來摘心的
※茶知識,越煮越好喝的四種茶
※最罕見的四種動物,第一種能模仿枯葉,最後一種面臨瀕危!
※盤點敢吃蛇的四種動物,第一種是鳥,最後一種最大膽!
※豆腐的這四種吃法,前三種不常見但超級好吃,第四種簡直下飯神器
※「除濕」非常好的四種食物,最後一種常吃!
※全球最罕見的四種水果,吃過兩種的叫頂尖吃貨,你吃過幾種
※盤點最具顏值的四種蛇,第一種毒性強,最後一種能發出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