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澀脈「迷惑」了多少人?國醫大師李士懋講脈象(七)

澀脈「迷惑」了多少人?國醫大師李士懋講脈象(七)

澀脈「迷惑」了多少人?國醫大師李士懋講脈象(七)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請點右上角關注!

馮瑞雪 張紫微 張再康

國醫大師李士懋先生根據長期臨床實踐經驗,對常見脈象提出了很多新認識,糾正了不少傳統脈學的認識誤區。通過這些新的認識,使我們認識到李老師倡導的以脈診為核心的平脈辨證論治學術思想,並不是把脈診絕對化和單一化的,並不是把其他三診閑置化的。只有將脈診和其他三診有機地結合,才能使脈診有血有肉,才能開展正確的辨證。


澀脈未必主瘀血說

澀脈「迷惑」了多少人?國醫大師李士懋講脈象(七)

中醫

澀脈就是脈來去艱難,如輕刀刮竹。但是李老師對澀脈脈象有自己的獨特認識,他說:

「往來澀滯,若指脈的來去皆艱難,這與遲脈的往來遲慢是一個意思,遲澀二脈就無分別,而是一種脈象。所以,往來蹇澀,不是指脈的來去艱難遲慢,而是指脈搏起之振幅小。這是由於氣血滯澀,或氣血虛衰,不能暢達以鼓盪充盈血脈而形成的脈象。」

大多醫家認為澀脈主瘀血。李老師認為,澀脈固然可見於瘀血證,但未必一定主瘀血。澀脈亦可以見於其他邪氣阻遏。他說:


「邪阻氣機不暢,氣血不能暢達以鼓搏血脈,致脈幅小而形成澀脈。起到阻滯作用的邪氣,主要為外邪所客、氣滯、血瘀、寒盛、熱邪、食積等。如《傷寒論》48條:『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此澀,即表邪郁遏使營衛不暢,陽氣拂郁不得發越而致澀。《脈理求真》曰:『然亦須分寒澀、枯澀、熱澀之殊耳』。指出澀脈可因寒客、陽虛、陰血枯涸、熱邪壅塞所致。《脈學輯要》云:『食痰膠固中外……七情鬱結,及疝瘕癖氣,滯礙隧道』,皆可致澀。」

李老師認為,瘀血無固定的脈象,不可拘執於澀脈、弦脈等去把握瘀血。滑脈、數脈、濡脈、細脈、澀脈、虛脈等諸多脈象,皆可見於瘀血證。為什麼呢?因為無論熱邪、痰邪、飲邪、濕邪、食積等都可導致氣機阻滯,日久即產生瘀血。因此,瘀血的診斷以望診、問診和按診為先,脈診次之。望診可見面色晦暗、眼圈青暗、舌紫暗、口唇紫暗、指甲紫暗、肌膚甲錯等。問診和按診可見頭痛、胸痛、胃痛、腹痛、腰骶痛、四肢疼痛、身痛等各種疼痛,痛處不移,按之加劇。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

請點關注,獲得更多專業中醫健康內容。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說 的精彩文章:

張錫純治療脾胃病用藥、配伍、食療的遣方用藥之思想
國醫大師徐景藩診治脾胃病案賞析——配合針灸、泡腳治癒重症胃痛
大師張錫純葯對舉隅(一)陽升陰應黃芪對知母
大師張錫純葯對舉隅(二)清熱復陰石膏對人蔘
緊脈也可見於熱證和其他邪阻,國醫大師李士懋講脈象(六)

TAG:神黃中醫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國醫大師李士懋:滑脈主痰
醫話國醫大師鄧鐵濤:活到百歲的智慧
國醫大師李振華:天地人和精氣神旺
大師仙逝,精神永存——追憶國醫大師段富津教授
醫話國醫大師張震:人活三口氣,九十歲仍年輕!
國醫大師「至愛」:千古良藥山茱萸!
您一路走好!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千古
國醫大師王琦島城論醫
必看!國醫大師孫光榮的學術精華
第三屆國醫大師列傳——柴嵩岩:辨舌論治妙手除疾,婦科大家醫者慈悲
國醫大師賀普仁的長壽秘訣
國醫大師朱良春:傾囊相授診治疑難病的訣竅!(字字珠璣)
中醫文化:必看!國醫大師孫光榮的學術精華
七位「千年醫派」國醫大師的健康秘笈!讓你更加認識《老中醫》!
劉德華國際國醫大師
國醫大師健康
七位「千年醫派」國醫大師的健康秘笈!讓你更加認識《老中醫》
血液病新紀元!醫者仁心史淑榮,謝別錄,當之無愧的中華國醫大師!
百歲國醫大師、中醫旗手鄧鐵濤老先生仙逝
國醫大師楊春波給大夥拜年啦!博醫匯國醫館祝您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