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似曾相識燕歸來:我的布衣父親

似曾相識燕歸來:我的布衣父親

情緒來了,他就開始背諸葛亮《出師表》中他最喜歡的那段,「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他還會許多古文和詩詞,背起來洋洋洒洒,這是他最引以為傲的事情。那場擋住他出路的考試中,他的語文得了90多分。

似曾相識燕歸來:我的布衣父親

▎全文共2102字,閱讀大概需要5分鐘。

我的布衣父親

作者 |許諾

編輯 |陳卓

很小的時候,我以為我的家在鄭州,黃河就從離家不遠的地方流過。我已經不記得這種誤解是如何產生的,也許是只知道這兩個地名,於是就就近對號入座了。而事實是,我們的村子在離鄭州足足有6個小時車程的河南省東南部,離縣城還有10公里的路。所謂的「黃河」,只是村裡的一條引水渠罷了。

現實和想像之間的落差,讓小小的我悵然若失。這種失落無關周遭的貧窮和落後,而僅僅是一種身處世界邊緣的孤立感。

我爸比我更早也更切膚地感到小地方的局限。初中畢業時,他去報考中專,但差了幾分。原本準備復讀一年再考,但是就在那年,學費從每年五毛漲到了五塊,他上不起了,於是拾起瓦刀,做了當地年輕人都會做的建築工。我問過他,那你怪我爺爺嗎。他低下頭,喃喃地說,他也不是不上心,他是確實拿不出那些錢啊。

直到許多年以後,我們時不時回到老家的村裡,他經常還會指著路邊某棟破舊的樓房,說,你看,這就是我蓋的。然後說起他當時是怎樣做了一年就靠著出色的活計成了工頭。「指揮好幾十個人,」他說這話時,熱火朝天的工地就好像是他的戰場,「拿破崙不是說過嘛,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

工頭雖然威風,但他知道那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先後去平頂山、北京和溫州打工。在溫州,寫得一手好字、辦事認真的他很受老闆賞識,待遇很不錯。我媽和我都被接過去團聚,我也在當地的小學裡借讀了兩年。

我要上初中了,因為沒有戶口,只好轉學回到老家。我爸辭去了他的工作,拖家帶口回到了老家。老闆打電話來挽留,讓他到北京做分站主管,他謝絕了。他知道,憑我媽軟弱的性格,她根本管不住我。

在老家,我爸蓋了兩間雞舍,拉來長長的雞籠,開始養雞。假期里我會給他幫幫忙,我們邊干邊聊,情緒來了,他就開始背諸葛亮《出師表》中他最喜歡的那段,「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他還會許多古文和詩詞,背起來洋洋洒洒,這是他最引以為傲的事情。那場擋住他出路的考試中,他的語文得了90多分。

他把走出這個小地方的全部希望,都放在了我的身上。同時落在我身上的,還有巴掌和皮帶。皮帶揮過來的時候,唯一能庇護我的,就是我媽。她個子矮小,力氣不大,一條胳膊護著我,另一條胳膊支開我爸。混雜著責罵、哭喊和求情的「老鷹捉小雞」遊戲,要半天才能消停。

我爸不但自己打,還鼓動老師一起打。每當我進入一個新的班級,他就拎著雞蛋、茶葉去見我的班主任,囑咐他們,隨便打,打壞了我負責!

養雞沒幾年,他開起了計程車。買了第一輛車之後,又想借錢買第二輛。他發現,在我們這個迅速擴張的小城裡,一輛車一年的升值,比開一年車的收入都多。但是膽小的我媽總是勸他穩妥一些,不要輕易舉債。之後的幾年,錢越攢越多,車價也越來越高,總是差那麼一點。

後來我爸讀到《毛澤東自傳》裡面,毛澤東的父親靠著當兵的一點積蓄,不斷買田、掙錢、再買田,進而積攢下不小的財富時,他唏噓不已,對我說,都怪你媽這個老古董!

我爸總覺得自己是個很有經濟頭腦的人。這或許是對的。畢竟他一個初中畢業生,竟靠著自己在一個小城中的觀察,發現了那本厚厚的《21世紀資本論》裡面的核心結論:資本的收益要遠遠快過勞動的收益。只是他實在缺少積累資本的機會,而只能靠辛苦的勞動供養這個家。

我的年級越來越高,我爸會背的古文,我漸漸能背得更多、更流利。他引用的名人名言,我也都知道得比他更清楚。學業上也是順風順水,在最好的高中里名列前茅。

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我一直對文史愛好有加。但選文科的想法卻遭到他的堅決反對。在他看來,舞文弄墨終究不是正道,學好數理化,才是出人頭地的正途。我所就讀的高中,每年都有幾個理科生考上清華北大,而文科生鮮有幾個考上「211」大學的。

開始是與他商量,然後是懇請,接著就是爭吵。我還記得他下定決心的那個中午,他把碗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碗里的米飯崩了滿地,屋子裡的空氣一瞬間被抽空。窗外是瓢潑大雨,宛如電影中的場景。

心不甘情不願地讀了理科的我,之後經歷了一次徹底失敗的高考和一次發揮失常的高考,而當初向我請教學習方法的文科同學,復讀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學。

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我怪他嗎?時間過去越久,答案越來越否定了。他把太多期待壓在我身上,他冒不起那個險。

他的頭髮漸漸稀疏,駝背也更加明顯。他總愛提起歷任總理,因為覺得自己和他們很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我第二次高考之後,他就把「一國兩制」掛在嘴邊,看著我在志願書上填上傳播學這個「文科專業」,他也不再皺眉頭。只有當我聽不進他的話時,他才會堅持,我的「書本知識」雖然比他強,但「社會經驗」還很欠缺。

前段時間去參加高中同學的婚禮,班主任聽說我在讀北大的研究生,他惋惜地說,你當時要是選了文科,何至於現在才去啊。回家後我把這句話轉述給我爸聽,換來的是他一段時間的沉默。

寒假裡,我和家人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中國詩詞大會》。我總是能比選手們更快更准地答對詩句,還能搖頭晃腦地背出全篇。很少誇我的他忍不住誇獎道:「不錯,隨我。」

他說起自己當初求學的故事,低垂的眼角又流露出神采。我彷彿能看到那個倔強的少年,穿著不合腳的解放鞋,書包里放著中午充饑的一點米飯和鹹菜,走在人畜踩出的蜿蜒小路上,邊走邊背:「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圖文來源: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詞學十講(4)——論句度長短與表情關係
楹聯基礎知識(5)——給出句劃音節
張小嫻:有些愛情是會使人年老的
胡歌:讀書可以經歷1000種人生,但不讀書只能活一次

TAG:詩詞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似曾相識燕歸來
散文: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撫州尋才子: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老照片︱似曾相識燕歸來:絕代美人影星王丹鳳
柏林親情:兒子歸來我心喜之
千古名句:似曾相識燕歸來,背後的故事你可知道?
海外歸來的女兒想為父親慶祝生日,不料看見弟弟和母親都消失了
去 歸來,我依舊喜歡與他們相伴
劉禹錫《烏衣巷》——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父母一直在等我們歸來,我們卻來去匆匆!
初遇,卻像:別去終期得再逢,歸來頗似曾相識
關於「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賞析的新思考
燕歸來:偶然間,心似繾
延禧攻略:傅恆出兵歸來被綠慘當爹!卻連孩子父親是誰都不知道!
晏殊、晏幾道: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上)
費德勒:無可奈何花落去;德約: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從菩提老祖處歸來,孫悟空已有長生之術,閻王為何還來勾他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