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功高震主道韓信,他是勵志楷模,也是悲情英雄

功高震主道韓信,他是勵志楷模,也是悲情英雄

功高震主道韓信,他是勵志楷模,也是悲情英雄

文:趙東升 讀史(dushi818)專欄作家

漢初英雄,各有風骨,千百年來,任人品讀,卻永遠也讀不完。

如果說張良是鳴於九天的仙鶴,那麼韓信,則是呼嘯山林的猛虎。

他是軍事天才,大漢天下,大半是他打下來的,卻功高震主,不得善終,被女人所殺。

他出身貧寒,孤獨無助,卻志存高遠,一心想要干出一番大事業。

他是勵志楷模,也是悲情英雄。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麼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與出身高貴的張良不同,韓信本是草根出身,而且父母早逝,按照現代社會三十多歲還需要啃老的標準,他應該算是個孤兒。

按理說,這樣的出身條件,是不敢有太大奢望的。他的理想,應該和村裡其他人一樣,有幾畝好田,娶個能幹活的老婆,生幾個大胖小子……。

可上天就是愛捉弄人,給你一個卑微的出身,偏要贈送一顆不安分的心,讓你在現實與慾望之間,苦苦掙扎。

韓信就是這樣,雖然出身低微,但他很驕傲,不喜歡干農活、做小生意。總而言之,就是不想做普通人。這一點,和劉邦倒有些像。

但劉邦好歹當了個亭長,在縣裡混得風生水起,連縣辦公室主任蕭何,縣公安局長曹參,也成了他的小弟。

而韓信,因為沒有門路,連個小吏也當不上,只能到處混飯吃,吃了上頓沒下頓。

不但生活上處於貧困水平,精神上也很孤獨,形單影隻的他,老是受人嘲笑歧視。

功高震主道韓信,他是勵志楷模,也是悲情英雄

有一次,一個無賴挑釁他,讓他鑽褲襠。韓信盯了他好一陣子(孰視之),就爬在地上,從無賴褲襠下趴了過去。

雖然後世不斷的讚譽他,稱他能受胯下之辱,但要知道,對於韓信來說,這並不是想要的。總而言之,他的生活過的很悲催。

如果沒有秦朝未年的農民大起義,韓信肯定會一直沉淪下去,最後成為一名資深的老流浪漢,在某個寒冷的夜晚凍餓而死。

但一切都有可能發生變化,科學告訴我們,世間萬事,都是相互聯繫的。比如,亞馬遜森林中,一隻蝴蝶輕輕振動翅膀,美國德州便迎來了一場龍捲風。

公元前三世紀,咸陽城宮殿中,皇帝胡亥任性昏庸,奸臣趙高胡作非為,雖然他倆沒有揮動翅膀,只能舞動權杖,卻導致天下大亂。沒有引來龍捲風,而是為中華大地帶來了一場超級颱風。

在這場戰爭風暴面前,大部分人看到的,是災難,也有人看到的,是希望。

准陰城裡,正在某個破廟中睡覺的韓信,激動萬分,他雙膝跪地,仰天大喊:「感謝上蒼,讓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感謝胡亥,感謝趙高,是你們的愚蠢,讓我有了出頭的機會!」

他決定結束這種受人白臉的苦日子,干出一番大事業。那怕付出生命,如流星一般轉瞬即逝,也好過庸庸碌碌地苟活一生。

對於他這樣沒有任何根基的人來說,首要之事,就是要找個老闆。於是,他帶著他的劍,還有他的豪情與才華,去投奔楚地最大的起義領袖,項梁。

他本想在項梁這裡得到重用,一展平生所學。但事與願違,他的路註定艱難坎坷。在項家陣營中,因為沒有名氣,出身又低,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默默無聞。

後來,項梁死了,他又跟隨項羽。這位年輕的將領意氣風發,頗有英雄氣象。一時間,韓信看到了希望,覺得這就是自己尋找多年的明主。

於是,他將自己平時對局勢的思考與建議獻於項羽,希望得到賞識。可他又一次失望了。

項羽雖然力能拔山,英雄蓋世,卻不善於識別人才,他沒有接納韓信的一片熱忱,對他的建議也充耳不聞。估計嫌他煩,就給了個執戟郎中的職位打發了事。

執戟郎中是幹什麼的?說白了,就是站崗放哨的警衛員。我一直不理解,項羽為什麼對韓信如此刻薄,不給他任何錶現才能的機會。

或許是韓信不善於表現自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情商太低。這樣的人才,除非深入了解,還真的不易被發現。

功高震主道韓信,他是勵志楷模,也是悲情英雄

有人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說,不一定,如果埋在土裡,它就發不了光。

韓信這塊金子,在項家集團中呆了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發出光來,他失去耐心了。眼看著滅秦之戰已經結束,再不另擇出路,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於是,韓信離開了項羽,去投奔劉邦。

跟隨劉邦之後,他還是沒有機會,只當了個小官。更倒霉的是,還犯了事,要被處斬。

這是他命運的最低谷了,我相信,當要被砍頭的那一刻,他的內心,肯定充滿了不甘,他不想就這樣離開人世,他不相信,自己的命運會如此悲慘,他要最後爭取一把,他要逆天改命。

韓信不是擇天記里的陳長生,沒有星盤大陣來幫他,更沒有美人相伴。他能做的,只是在砍向自己的大刀掄起的那一刻。大喊一聲:「漢王難道不想爭天下了嗎?為何要殺掉壯士?」

也算他幸運,負責監斬的,是以寬厚知名的夏侯嬰。他見韓信口出大言,而且相貌不凡,就放了他。與他一番交談之後,才知道,韓信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

夏侯嬰可以說是韓信在事業上遇到的第一位貴人,他為什麼會那樣輕易的放掉韓信,史書中說是「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但我寧願相信,是韓信表現出來的精神氣度,讓閱人無數的夏侯嬰感受到了他的不凡。

誰說直覺是女人的專利了,你看,大男人也有可能憑直覺做出正確的決定。

夏侯嬰沒有按照監斬程序殺了韓信,可以說是一位差勁的司法工作者。但因此而成就了四百年大漢天下,卻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

他不但放了韓信,還把他推薦給了劉邦,可劉邦這一次卻沒表現出知人善任的一面,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

顧名思義,治粟都尉,就是負責糧草工作的。對於某些志在貪污軍餉的人來說,這倒是一個肥差。可韓信不是,他的志向,非庸常人可比。

項梁不了解他,項羽不搭理他,劉邦也未重視他。換了三任老闆,還是老樣子。雖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這樣的母親,沒人想要。

對於韓信來說,或許是經歷的挫折太多了,他也變通了一些。為了推銷自己,他有意無意的接近另一個人,一個劉邦最信任親近的人。

這個人不是張良,對於張良,劉邦更多的是敬重。這個劉邦最親信的人,是蕭何。

作為劉邦的大管家,蕭何也是識貨的人。交談之間,他為韓信的軍事才華所折服。驚喜之下,立即向劉邦彙報,咱們軍中,有這麼一號天才人物。

可不知道是劉邦對韓信的印象不好,還是根本就沒有印象,總之,劉邦就是不搭理他。或許,他以為韓信不斷地找人說情,是個沒有本事的後門貨吧。

不管怎樣,韓信又一次失望了,估摸著蕭何已經推薦過自己,而劉邦還是沒有反應。他準備跳糟,他是用青春賭明天的人,絕不會將大好年華耗費在瑣碎的後勤服務中。

於是,在一個夜晚,他逃出了軍營,離開了劉氏集團。可沒想到的是,他的離開,會驚動劉邦陣營中的二號人物,蕭何。

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他對韓信說了什麼?承諾了什麼?能勸回韓信,史書中沒有記載,我們只能猜測。但韓信確實回來了,或許,他準備再碰一次運氣。

面對去而復返的蕭何,劉邦又生氣又高興,罵他為何逃走。當蕭何解釋說自己是去追韓信時,劉邦不敢相信。因為當時逃跑的將領很多,蕭何都沒有追,卻獨獨去追無名之輩韓信。

而這一次,蕭何準備亮出底牌。他對劉邦說,如果你想在漢中這個地方呆一輩子,那麼韓信沒有用。如果你想走出漢中,爭奪天下,除了韓信,沒有第二人可用。

功高震主道韓信,他是勵志楷模,也是悲情英雄

話說到這份上,劉邦也明白了,他與蕭何相交多年,知道他不是輕易舉薦的人。於是鄭重承諾,要封韓信為將軍。

蕭何卻說這還不夠,在他的堅持下,劉邦用登壇拜將的最高禮節,在全軍將士驚異萬分的目光中,封韓信為大將軍。

這是個什麼職位呢?按現在的標準看,應該是僅次於劉邦的軍事統帥,可以節制諸將,指揮大規模的會戰。

有了這個平台,韓信就可以施展才華。但在此之前,劉邦還是準備了一場面試。

因為他實在是不了解韓信,只是出於對蕭何的信任,才如此大膽的用他。心裡其實也沒底,必須親自過問一下。

他問韓信:「蕭何經常在我跟前誇讚你,你有什麼好的謀劃要對我說啊?」潛台詞是,你有啥能耐當這個大將軍?

面對劉邦的下馬威,韓信早已胸有成竹。他等這一天,太久了。多年來的懷才不遇,孤獨中的堅守,就為的是這一刻。

他稍微謙虛了一番,就開始為劉邦分析面臨的形勢。首先要明確,誰是我們的敵人?自然是項羽。

他又問劉邦,在勇武,仁愛,兵力等方面,你能不能比過項羽?

劉邦沒想到自己身為面試官,竟然叫考生給擺了一道。他沉默了一陣,只好承認自己在綜合素質方面,確實不如項羽。

看到老闆胸懷寬廣,有自知之明,韓信放心了。他耿直地補了一句「我也認為你不如他。」

每當讀到這裡,我就有一種感覺,韓信雖然深通謀略,但他確實不是混官場的人,他沒有張良那種不執著於功名的洒脫,也不像蕭何那樣諳熟君臣之道。

但說實話,我就喜歡這樣的韓信,一位真實的天才。

把領導批評了一句,他才開始真正的回答,他分析了對手項羽,並給他下了一個著名的評語:「婦人之仁,匹夫之勇!」

因為婦人之仁,他不能及時封賞部下,沒有籠絡住人才。因為匹夫之勇,他喜歡好狠斗勇,單打獨鬥,更不能調動部將的戰鬥積極性。

除了性格上的缺陷,項羽還有許多失策,他殘暴無比,坑殺秦國降卒,三秦父老對他恨之入骨。又叫人殺害了反秦義軍的精神領袖楚懷王,在政治上陷於被動。

他任人唯親,封自己的親信為王,讓各路諸侯都不滿意。他沒有在具有地理優勢的關中建都城,卻跑到了家鄉彭城。

……

殺死義帝,失去天時。建都彭城,失去地利。兇殘暴虐,失去人和。總而言之,項羽雖然表面強大,卻危機四伏,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必能打敗他。

韓信將多年來的思考全盤托出,為劉邦制定了一個打敗項羽的總體規劃,有理有據,堪稱楚漢版的「隆中對」。一下子就贏得了劉邦的青睞,史書記載,劉邦非常高興,對韓信相見恨晚。

有了機遇,有了平台,接下來,就是韓信大展鴻圖的時候了。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戰績。

他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幫助劉邦進入關中,平定了三秦之地,拉開了楚漢相爭的序幕。

劉邦彭城大敗,倉皇逃竄,他重整殘兵,打敗了追擊的楚軍,劉邦才緩過一口氣來。

彭城大敗後,魏王豹見風使舵,背叛劉邦,威脅漢軍後路。韓信又聲東擊西,奇襲魏都,生擒魏豹,平定魏國。

之後,他又受命經略北方。收服了代國,並生擒了代國丞相夏說。

正當韓信兵強馬壯之時,劉邦抽走了他的大量兵力,只留下少量人馬,命他去攻打趙國。

即使手上人馬有限,韓信也能超長發揮他的軍事才華,最典型的,就是平定趙國時的井陘(xing)之戰。

在這場戰役中,他所面臨的形勢是,敵強我弱,敵逸我勞,敵方是主場,吃飽喝足了,在城裡等著他們去送死。而韓信一方,卻是長途賓士,人困馬乏。

除了這些不利因素外,最要命的一點是,劉邦是一個深諳帝王權術的人,他留給韓信的軍隊和將領,是一幫生面孔。根本就不服韓信為帥,想叫他們無條件聽從指揮,是不可能的。

面對這樣的環境,一般的將領可能會退縮,但韓信,註定要化腐朽為神奇,用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奠定了他一流軍事家的地位。

他先是派出一支小部隊,手持旗子,提前埋伏在敵方軍營的兩側。然後,他做出了一個違背兵法常識的決定,那就是背對著大河紮營。

這一舉動,讓將領們十分不解,因為按照常規,行軍打仗,為了安全,一般都是背靠大山紮營,這樣可以保證後方不被偷襲。而像韓信這樣紮營,一旦敵人來攻,背後是大河,連條逃路都沒有,簡直就是送死。

但事實證明,韓信高明的地方,就在於他不留後路。

當戰役打響後,敵軍大舉出擊,韓信一方,不堪一擊,節節敗退。但當退到河邊,發現無路可退時,全軍上下,卻突然暴發出了一股拚死一戰的勇氣。與敵軍在河邊開始激戰,尋求一條生路。

而就在此時,趙軍士兵卻發現,己方的軍營中,已經插上了漢軍的旗幟。原來乘趙軍出擊之進,早先埋伏的人馬,將旗幟偷偷的插到了敵方軍營中去,造成一種佔領軍營的假象。

功高震主道韓信,他是勵志楷模,也是悲情英雄

有時候,假象也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果不其然,看到營中儘是漢軍旗幟,趙軍立即軍心大亂,無心戀戰,四散而逃。

於是,形勢被逆轉了過來,漢軍開始追殺,趙軍一路潰逃,死傷無數,連趙王也成了韓信的俘虜。

這一戰,成就了韓信,也成就了劉邦,楚漢之爭的戰略大局被扭轉,劉邦開始由防守轉為反攻。

在這一戰中,千百年來最為了津津樂道的,是韓信背水紮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傑出謀略。

但值得深思的是,這一出自孫子兵法中的計謀,被後世許多將領效仿,卻失敗而終。

比如三國時的馬謖,他否定了副將王平的常規建議,選擇把軍隊駐紮於高山之上,想重新上演一次置之死地而後來,卻兵敗垂成,這又是為什麼?

我認為,同樣的謀略,韓信用它功成名就,而馬謖用它,卻身敗名裂。之所以有兩種結果,是因為兩場戰役所面臨的環境不同。

韓信之所以要用這一種辦法,是因為軍心不穩,他以一個外來人的身份,被劉邦拜為統帥,地位超過了許多老將,大家都不服他。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讓全軍團結對外,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背水一戰,讓大家無路無退,拚死而戰,反而殺出了一條血路。

也就是說,韓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用兵之道,正兵為主,奇兵為輔。出奇制勝雖然好看,但風險也大,不到萬不得已,不可擅用。

而馬謖對兵法的領悟,顯然沒有韓信的火候,他沒有領會諸葛亮交給他的戰略任務,只是守住街亭,而不是要他秀兵法。況且,面對司馬懿這樣強勁的對手,想出奇制勝,可不是那麼容易。

話題回到韓信的身上,他漂亮的打勝了井陘之戰,平定了趙國,開闢了第二戰場。同時,他又用外交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就招降了燕國,鞏固了勝利果實。

就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進,另一戰場上的劉邦,卻被項羽打的丟盔棄甲,身邊只有夏候嬰一人。他倉皇地逃到了韓信這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走了韓信的兵權。

和上次一樣,心機過人的劉邦,又帶走了大量部隊,到南方戰場去揮霍,只給韓信留下了少數人馬。走之前,還給他布置了一個任務,平定齊國,也就是現在的山東半島。

韓信就是韓信,雖然沒有撤豆成兵的魔力,但出神入化的軍事才華,總是能創造奇蹟,他用少量的兵馬,就平定了齊國。讓整個北方,都飄揚著大漢的旗幟。

這時候,項羽才反應過來,放眼北望,大半個中國,都被韓信改成了姓劉,而不是姓項。

他開始慌了,他萬萬沒想到,韓信,這個自己帳下不稱職的警衛員,竟然會成這麼大的氣候。

於是,他派手下最得力的大將龍且去齊國,想將韓信一舉消滅。因為韓信的存在,對於他來說,簡直就是無聲的諷刺。

面對威震河朔的名將,受命北上的龍且,並沒有驚慌,他非常自信。因為在他的眼裡,韓信還是那個站崗放哨的執戟郎中,怎麼會是自己的對手。

龍且萬萬沒想到,他會死在自己看不起的韓信手上。死之前,還完美地配合韓信,上演了一場兵法秀。

戰役的經過是這樣的,韓信提前做了功課,令人攔截了河水。等到龍且大軍過河之際,突然放水,龍且大軍被一分為二,被殺死,或者被淹死,龍且自己死於亂軍之中。

當龍且戰死的消息傳到項羽耳中時,西楚霸王再驕傲,也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佔領整個北方的韓信,已經是決定自己命運的關鍵人物了。

在軍事行動失敗的情況下,無可奈何的項羽,派一名叫武涉的說客去動員韓信,想用外交手段來解決。

武涉是一名優秀的外交家,他為韓信分析利害,告訴他,功高震主,將來有一天,劉邦必定會要了你的命,你之所以能活到今天,是因為項羽還活著。

最後,他代表項羽,提出了和平的建議,那就是讓韓信保持中立,不再幫助劉邦,三家共分天下。

如果韓信採納了他的建議,或許三國演義就提前上演了。可韓信拒絕了,他動情地回憶了劉邦對自己的好,總之,恩情似海,自己不能背叛他。

武涉走後,韓信手下的謀士蒯通,利用相術,又動員他另立門戶,但韓信終久沒有答應。

這是韓信人生當中,面臨的最重要的一次抉擇,選擇背叛劉邦,三分天下?還是繼續為劉邦打工?我相信,面對項羽的提議,手下的擁戴,他肯定動搖過,也思考過,但最後,還是退縮了。

一方面是因為感恩。一方面,他不想放棄現有的一切,去進行未知的冒險。這兩種因素,應該都有。

不管怎樣,這一段時光,是韓信命運的頂峰,他手握重兵,劉項二王的成敗生死,都決定在他的手中。就連他要當假齊王,劉邦也是敢怒不敢言,只得答應,封他為真齊王。

但從此之後,他的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接下來,就是對項羽的最後一戰,在韓信、劉邦、英布、彭越等幾路大軍的圍追堵截下,秦朝未年最耀眼的明星,叱吒風雲的西楚霸王項羽自刎而死,天下從此開始姓劉。

與講情義、有顧慮的韓信相比,劉邦顯然更為老辣果決,項羽一死,他就收繳了韓信的兵權,並且改任他為楚王。

對韓信來說,這也不錯,他本就是楚地人,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他找到了曾經接濟過他的人,一一報答了他們,就連污辱過他的無賴,他也給予了提拔。

功高震主道韓信,他是勵志楷模,也是悲情英雄

他成功了,也證明了自己,或許從此以後,他只想做一位讓楚地百姓安居樂業的諸侯王。

但他想錯了,一個太平盛世里,是不允許位高權重的名將存在的。天下已經平定,英雄就該謝幕了。就像歷史老人導演的所有劇本一樣,關於韓信即將謀反的告發開始不斷出現。

對於劉邦來說,韓信有沒有謀反,真相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一個理由,來拔掉卧塌之側的這根刺。

與戰場上的機謀權變相比,政治上的韓信,顯然不是劉邦的對手,他很快就被用計帶到了洛陽,從楚王,貶為了無職無權的准陰侯。

這時候的韓信,如果韜光養晦,他還是有活路的。但單純的活著,從來都不是他目標。

他不會卑躬屈膝,面對劉邦,他還是敢說,你打仗不如我。

他很驕傲,即使像樊噲、周勃這樣的開國權貴,在他眼裡也一文不值。

有一次,他到樊噲的家裡去,樊噲激動萬分,受寵若驚,跪在地上,高興的說:「沒想到大王您能來看我!……」雖然他失勢了,可是在樊噲的眼裡,他依然是大漢王朝的戰神。

可韓信一出門,竟感嘆到:「沒想到我韓信,竟淪落到與樊噲這樣的人為伍!」顯然,連樊噲他也是看不起的,要知道,樊噲不但是開國元勛,還是皇親國戚。

說實話,從做人的角度來看,韓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從政治的角度,也是取禍之道。性格決定命運,與周圍格格不入的韓信,註定不會平靜的離開人世,他終久要鬧出動靜來。

果然,不甘寂寞的他,參與了陳稀謀反,並準備乘劉邦不在,襲擊都城,裡應外合,一舉推翻大漢王朝。可沒想到,機謀外泄,被蕭何騙到皇宮,為呂后所殺。

成敗一知己,生死兩婦人。韓信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也是掙扎的一生。他不斷的在情義、抱負、恐懼、慾望之中猶豫不絕。或許,只有死亡,才能讓他真正的解脫。

因為抱負,他孤身仗劍,天涯闖蕩。因為情義,他感知遇之恩,在三足鼎立的時機面前,選擇了忠誠。因為恐懼,他不敢庇護故友鍾離昧。因為慾望,他不想老死於無所事事中,最後選擇了反叛。

從古到今,沒有人的成就,能超越他自己的驕傲。而韓信,還傲的不夠。他滿足於得到的利益,不敢再冒險,成了別人手中的棋子,最後,成了棄子。

自古名將,多死於宮廷之手,這是歷史的魔咒。數千年來,韓信成了一種符號,他的身上,寄託了太多的涵義。是忍辱負重,是用兵如神,是功高震主,是兔死狗烹……。

韓信之後,又有多少個韓信重蹈覆轍,這是為什麼?或許,這才是我們這個民族應該深思的。

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不吃熊心豹子膽,優伶也敢犯龍顏
你又被騙了!扁鵲見了蔡桓公?那時他姥爺連卵子都不是
沈葆楨能成一代名臣,全賴有林則徐女兒林普晴這樣一個賢內助
吳用:小聰明到底有沒有用?無用!
和珅的本事:給我一把沙子,還你一個安穩皇位

TAG: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比英雄更可愛的是悲情英雄
周芷若為何是悲情女主
漢朝極度悲情的宗室名將,本有資格做皇帝,卻因功高震主慘遭殺害
難道只有我自己覺得《父母愛情》中,老丁才是最悲情的一個人么?
史上最悲情的英雄皇帝是誰?你絕對想不到竟然是他
《芳華》:是悲情的,但不能算是悲劇
才高八斗曹子建:與悲劇帝王李煜相比,還是做個純粹悲情詩人好
修真玄幻小說當中最悲情的主角,《完美世界》石昊上榜,而他最為悲苦
矯情還是悲情?美國媒體集體發聲:我們不是敵人
韓劇中沒有完整家庭的悲情男主,李鍾碩可能是悲情男專業戶!
漫迷最喜愛的雙男主動漫,我的英雄學院太熱血,魔道祖師太悲情
悲情家族中的悲情英雄
悲情的搞笑圖文:我是剩女,我怕誰
此人是大清最悲情的皇帝,一生勤政寬仁,可最終還是愧對列祖列宗
同是施法,龍葵霸氣,碧瑤悲情,錦覓仙氣,唯有她驚艷+無人能敵
特立獨行,心存正義,崇尚暴力!他是最悲情的蜘蛛俠
她是最悲情才女,本是貴妃命卻落髮為尼,留下三首詞作,哀婉動人
海賊王最悲情的五對情侶,最後一對是仇人也是愛人!
大清最悲情的皇帝,他一生勤政寬仁,可還是愧對祖宗和後世子孫
鹿晗新劇出演悲情男主,女主是她,網友: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