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太守,被改稱張黑女,墓誌中有三大懸疑,至今成謎

一個太守,被改稱張黑女,墓誌中有三大懸疑,至今成謎

喜歡書法的人,都知道魏碑,應該對張黑女這個人名不陌生。

《魏故南陽張府君墓誌》,又稱《張玄墓誌》,成於北魏,原石已佚,只留拓本。到了清代,因避諱康熙皇帝玄燁,《張玄墓誌》改稱《張黑女墓誌》。這塊墓誌之所以出名,是因為碑文書法造詣非常高,清書法家何子貞評價其「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者」。

舊版人民幣上馬文蔚所提的「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就屬於「張黑女體」。可見,《張黑女墓誌》上的書法文化影響力之大。

張玄,字黑女(讀音賀汝),北魏南陽人。黑女,作為名字,常見於北朝,如北齊神武帝高歡夫人婁昭君的姐姐就叫婁黑女。

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張黑女墓誌》。墓誌云:「……君諱玄,字黑女,南陽白水人也。……遠祖和,吏部尚書、并州刺史。祖具,中堅將軍、新平太守。父,蕩寇將軍、蒲坂令。所謂話華蓋相暉,容光照世。君稟陰陽之純精,含五行之秀氣。雅性高奇,識量沖遠。解褐中書侍郎,除南陽太守。嚴威既被,其猶草上加風,民之悅化,若魚之樂水。方欲羽翼天朝,抓牙帝室。何圖幽靈無簡,殲此名哲。春秋卅有二,太和十七年,薨於蒲坂城建中鄉孝義里。妻,河北進壽女。壽為巨祿太守。便是瑰寶相映,瓊玉參差。俱以普泰元年,歲次辛亥,十月丁酉,朔一日丁酉,葬於蒲坂城東原之上。君臨終清悟,神捎端明,動言成軌,泯然去世。於時兆人同悲,遐方凄(長)泣……」。

墓誌簡要交代了張玄的一生。但是,這裡面有幾個懸疑,值得注意。

其一,張玄是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人,又止官於南陽太守,年紀輕輕為何會死在八百里之外的蒲坂(今山西省永濟市)?

其二,古代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庶人曰死,張玄最高職務是五品中書侍郎,他的死為何在墓誌中稱作薨?

其三,張玄死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為何過了三十八年,直到北魏節閔帝普泰元年(531年)才下葬?

這三個疑點,至今成謎。帶著疑問,筆者查閱《魏書》《北史》《資治通鑒》等史料,未見張玄的任何蛛絲馬跡。而且,張玄遠祖張和(吏部尚書、并州刺史)、祖父張具(中堅將軍、新平太守)、父張某(蕩寇將軍、蒲坂令)、岳父進壽(巨祿太守),亦不見於正史。如此遺漏,不合常理。

從墓誌記載看,張玄為黃帝後裔,祖上數代人做過官。張玄初入仕,就官居中書侍郎,品階五品,成為北魏孝文帝的近臣,這似乎與其家族背景有瓜葛。任職南陽太守,執掌一方,張玄「嚴威既被,其猶草上加風,民之悅化,若魚之樂水」,說明幹得不錯,理當受到褒獎,即便死了,孝文帝於公於私都應有所表示。但是,孝文帝沒有這麼做,這不符合一代明君的作派。

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有一次大的政治動蕩,即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遷都洛陽。這次遷都,孝文帝決心很大,但阻力也很大,很多勛貴、官員持反對意見。為此,孝文帝假借南征,強力遷都。時年三十二歲的張玄,一個掌管一郡二縣的太守,恰巧也死於這一年,讓人不由得對兩者產生聯想。

張玄雖族籍南陽,但最晚從遠祖張和(吏部尚書、并州刺史)這一代就紮根山西,其土地、房舍、店鋪、墳塋均在山西,一旦遷都,這些百年來累積的家族產業將受到嚴重衝擊,甚至化為烏有。應該說,張玄從內心是反對遷都的。

從張玄死時的表現看,其「臨終清悟,神捎端明,動言成軌」,說明他頭腦清醒,眼神悠遠,說話條理,行為有范,應非染病不起而死,而是非正常死亡。墓誌中沒有提及其父名諱,可知當時其父尚在人世。張玄死在其父所任職的蒲坂(今山西省永濟市),而非死於任上,說明此前張玄遭遇重大變故。

張玄曾為孝文帝近臣,與孝文帝是非常熟悉的。筆者揣測,或許是張玄因反對遷都,覺得自己能跟孝文帝說上話,便從南陽跑到平城勸阻,結果勸阻不成,反被孝文帝削去官職,居於蒲坂;不久,孝文帝又下賜死令,張玄遂死於蒲坂。作為一個反對遷都的政治犯,張玄死後,應屬草葬。張玄之死,波及家族,其親屬為官者應於此時盡被除名,故史料中不見其本人及親屬姓名事迹。

普泰元年(531年),節閔帝在位,人稱「明主」「聖君」,儘管被權臣操控,但當時的政治還算清明。這一年,張玄遺孀病逝,其子孫藉此重新安葬張玄,夫妻二人在生死相隔三十八年後在地下重新團聚。至於張玄墓誌提到的「薨」字,應是子孫對張玄的抬高,反正一塊石碑埋於地下,不會被察覺。

當然,以上只是筆者結合當時社會背景對張玄遭際的揣測。在資料缺乏的情況下,也只能結合當時的政治、社會環境進行大膽分析了。真實情況,還要藉助新的考古發現。(劉秉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封神演義:子虛與女妖花前月下,妲己霸氣做一事,子虛秒慫改稱呼
英國國王覺得新娘太丑,被畫像欺騙,將新王后廢掉,改稱她為姐妹
子嬰本該是三世皇帝,為何卻改稱「秦王」?劉邦一眼看破真相
聖鬥士:光牙的情緒被點燃到頂點,第一次不再喊昴改稱薩圖恩!
胡錫進:是不是應該不再喊他們暴徒,改稱「恐怖分子」?
最新版《紅樓夢》為何將高鶚的名字抹去,卻改稱為「無名氏續」?
那一年岳飛被封「鄂王」,秦檜改稱「謬丑」,南宋雄起抗金再兵敗
曾因身材原因被叫「二師兄」,新兵連結束,網友:乖乖改稱呼吧?
他得到李小龍親口稱讚,35秒KO日籍拳手,一條街改稱他的名字
古代「爹爹」的稱呼,到哪個年代改稱為「爸爸」的?都不敢信!
故宮元宵夜首次開放吸人眼球 紫禁城被改稱故宮原來始於這一年
讓黃磊改稱您,劉純燕成「最大牌」嘉賓?何炅能做主持都要多虧了她
改稱「大元」,國號下面掩藏著 忽必烈的什麼秘密?
傾城時光:林淺改稱呼,看著結婚證傻笑,控訴厲致誠讓她獨守空房
漫威故意把復聯3改稱「閃點悖論」,原來是為了給新故事讓路
八年抗戰為何改稱十四年?看看這組長城抗戰老照片就知道了
「外婆」一律改稱「姥姥」?小夥伴們腦洞大開創作欲停根本不下來
明仁天皇退位後,皇后美智子要改稱皇太后嗎?
令匈奴改稱「降奴」,單于改稱「服於」,王莽對匈奴比漢朝還強硬
騎士橫掃猛龍後,網友竟然清一色心疼德羅贊,改稱「溫暖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