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與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約,無一爽約

唐太宗與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約,無一爽約

唐太宗歷來被稱為有道明君,不僅表現在他的文治武功上,更表現在他的胸襟氣度上。 《資治通鑒》中的一段故事讓人讀來不禁會為唐太宗的氣度折服,更感嘆死囚的誠信:「辛末,帝親錄繫囚,見應死者,閔之,縱之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仍敕天 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無一人亡匿者。」

約定歸期太宗准死囚回家探親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這一天,長安城寬達150米的朱雀大街老早就 被四面八方趕來的民眾擁堵得水泄不通,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都集中到了大理寺司衙大門前,因為今天是一個謎底將要被揭開的日子,事情源起於9個月前唐太宗 李世民同390名死刑犯定立的死亡之約,人們想知道,那些逃脫了牢籠的死囚們是否真的能夠履行最初的約定,自投羅網,主動送死。

原來,貞觀七年(公元633年)臘月太宗視察朝廷大獄,那裡有390名被判處死刑的囚犯等待批准,執行死刑。

太宗歷來不主張嚴刑酷法,而是務求寬簡。他對死刑的審核極為慎重,因為死刑至重,事關人命,在死刑審核的程序上,規定要實行三複奏,向皇帝報告三次,反覆核實,務求不冤殺一個好人。後來,他覺得三複奏還不夠,又規定了五復奏。

這些關在監獄裡的死囚,都是經過了三複奏和五復奏程序,實際上都是情無可原,罪無可恕,死無可冤的人。即便如此,太宗還是本著人文主義精神,對這些人進行終極撫慰,因為他覺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悲,即使是應死之人,其悲苦狀也是令人同情的。

通過親自問話,死刑犯們對自己的罪責沒有異議,但卻表達出了對再回家看望一次父 母妻子的強烈渴望。太宗陷入了沉思之中,因為這事有些冒險,不過他很快就抬起頭,宣布了一個令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決定:你們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地回家與親人團 聚,在親情和關愛中度過人生中的最後一段時光,但必須遵守一個約定:來年九月初四準時自行返獄伏法!

死囚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掐了掐自己的臉才知道這不是夢,情不自禁地大聲歡呼起來。

戶部尚書兼大理寺卿戴胄忍不住上前提醒道:「皇上,這些人都是殺人越貨,罪大惡極之人,沒有信用可言,到時不回,您可怎麼交待呀!要三思而後行啊!」

太宗露出一貫的堅定神情,回答說「朕不負卿,卿亦不負朕。」

遵守約定 390名死囚無一爽約

話雖這麼說,可是所有人都將信將疑。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豪賭,這可是死亡之約 啊,回來就意味著死,反正左右是個死,逃得一時是一時,誰不想活著呢?可讓大家想不到的是,這一天死囚們真的一個一個地回來了,一個,兩個,三個……約定 的時辰到了,數一下人數,389名,就差了一個。

獄吏們急忙找來花名冊查看,只有家住京畿扶風的死囚徐福林遲遲未到!這下不僅官 員們不滿意了,連死囚們都憤怒起來,「徐福林的良心被狗吃了!若俺還有機會出去,非宰了這個狗雜種!」「對!殺了這個不講信用的小人!扒了他的皮!」這些 死囚們彷彿受了奇恥大辱,他們憂心如焚,不是因為擔心即將到來的處決,而是為一個同伴的爽約而痛心疾首。

目光又都轉向了太宗,這位年僅35歲的大帝鎮定自若,他揮一下手,下令說「再等等!」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人們臉上的表情越來越凝重,這個人可能不會來赴約了,年輕的皇帝註定要為他的輕信付出代價。

這時,遠遠地傳來了車輪轉動的吱嘎聲,一輛牛車漸漸走進人們的視野,近了,更近了,從牛車的車蓬里探出一個人的頭,清瘦,蠟黃,一臉病態,正是那個叫徐福林的死囚。原來,他在返回京城的路上病倒了,只好雇了一輛牛車趕路,結果比約定的時間晚了一個時辰趕到。

太宗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死囚們為他們的信用得到了最高的獎賞,全被赦免!沒有人對此提出異議,因為懲罰從來不是目的。

這也許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奇蹟吧,390名死囚信守承諾,從容赴死!而讓這一奇蹟發生的,只是因為信任。

唐太宗的百字箴言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是影響中國乃至世界進程的傑出人物,被築東陽先生稱為「繼孔子之後中國數一數二的偉人」。其著名的百字箴言就是李世民書撰贈予朝中大臣的。內容如下:「耕夫碌碌,多無隔宿之糧;織女綴綴,少有禦寒之衣。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一縷,每念織女之勞。寸絲千命,匙飯百鞭。無功受祿,寢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絕無益之友。取本份之財,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斯言,富貴功名可久。」

這則近似白話的百字短文,大概的意思是提醒為官者不忘勞動本色,保持艱苦奮鬥作風;同時做到慎言、慎友、克己、清廉。這段話看起來是君王教導臣子如何保持功名富貴的聖訓,但究其內容,實為告誡為官者修身克己的做人之道。

欲寡精神爽,思多氣血衰。

少飲不亂性,忍氣免傷財。

貴自勤中得,富從儉中來。

溫柔終益己,強暴必招災。

善處真君子,刁唆是禍胎。

暗中休放箭,乖里藏些呆。

養性需修善,欺心莫吃齋。

衙門休出入,鄉黨要和諧。

安分身無辱,閑非口不開。

世人依此語,災退福星來。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唐太宗李世民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覆亦能舟。

唐太宗李世民對生活的《百字箴言》

耕夫碌碌,多無隔夜之糧;

織女波波,少有禦寒之衣。

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一縷,每念織女之勞。

寸絲幹命,匙飯百鞭,無功受祿,寢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絕無義之友。

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

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貴功名可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唐太宗與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約,390名死囚無一爽約!
李世民與400名死囚的「死亡之約」,玩的絕不只是心跳
唐太宗與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約&李世民的「百字箴言」
死刑五復奏,讓400名死囚甘心赴死,慎刑的李世民
繼母餓死10歲體重僅10斤的繼女被判死刑,成為當地唯一女死囚
唐太宗釋放390名死囚,約定到期回來受死,結果卻出人意料
12個死囚的最後的一餐,99%的人沒見過
400死囚被皇帝放了,約定第二年割麥後回來受死,為何無一人敢逃
中國最美死囚:16歲開理髮店,20歲被槍決,一切只因交友不慎
唐太宗放390名死囚探親,約定次年秋天自覺回來,結果如何?
22歲華裔女生被男子19刀刺死,死囚越獄逃跑
皇帝命400名死囚犯返鄉,約定秋後回京行刑,結果囚犯竟這樣做
台灣43名死囚等待執行,其中一人已關押30年
歷史上,有一種氣度叫唐太宗的氣度:與死囚的死亡之約
43名死囚等待執行,台灣:終極目標是廢除死刑
中國3大美女死囚犯,年齡最大的才20歲!至死都不「出賣」男友
流傳千古的誠信故事:釋放390名死囚的誠信約定
李世民讓290名死囚回家,第二年秋天過來受死,結果怎麼樣了?
美國處決今年第24名死囚:搶劫新婚夫婦殺夫姦婦,死前道歉
唐太宗特許390名死囚回去探親,相約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