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金琮《草書七絕詩》軸

金琮《草書七絕詩》軸

金琮《草書七絕詩》軸

金琮《草書七絕詩》軸


金琮《草書七絕詩》軸


規格148.1cm×29.6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手把秧鐵插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成道,退步元來是向前。


金琮(1449—1501),字元玉,自號赤松山農,金陵(今江蘇南京)人。初法趙孟頫,晚學張雨。他也是作偽趙孟頫書畫的能手。他臨趙氏作品,往往將題款一併臨下,然後,在篇末老老實實落上自己的名款。由於金琮的書法很似趙書,故很多金琮的字,即使不是有意作偽,也被後人挖去原款,添上「趙孟頫」三字,以欺世人。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云:「金琮善書,初法趙子昂,晚年學張伯雨,精工可愛。」似乎略顯簡略,不過可證金琮曾有影響。朱謀垔《續書史會要》云:「金琮,字元玉,金陵人。書宗趙文敏公,評者雲松雪在元稱獨步,謂其超宋人而步驟晉唐,若元玉庶幾能望其後塵耳。」則已將其與趙孟頫相提並論,評價不一般。《明史》卷二百八十六載:「南都自洪、永初,風雅未暢。徐霖、陳鐸、金琮、謝璿輩談藝,正德時稍稍振起。自璘主詞壇,士大夫希風附塵,厥道大彰。」可見,金琮乃一時名家。時過境遷,當年的大名頭只有幾件有限的作品傳世,資料零落,信息闕如,很難勾勒出一個完整形象,也就慢慢衍變和寂寞成了小名頭、沒名頭。但雖說作品稀少,可幾乎件件精彩,尤以手札、卷子當行,這說明金琮並非浪得虛名。一介布衣,被多人提起,還是要有幾把真刷子的!

金琮年長文徵明21歲,據說文徵明極喜其字,側面也表明了金琮的影響範圍很大,作品面世應不在少數。明人周暉《金陵瑣事》卷上《書品》云:「吳中文徵仲極喜元玉字,凡得片紙,皆裝潢成冊,題曰『積玉』。」現在很難知道二人之間是否曾有交往。


此書軸(如圖)為金琮書錄唐代布袋和尚七言禪詩一首。這首禪詩很有名,機鋒無限,廣澤世人,也導致在流傳中版本不一。大多數版本的首句是「手把青秧插滿田」,第三句是「心地清凈方為道」。金琮所書雖略有小異,但辭不害意,不妨礙理解詩意,倒符合不著相於文字的禪機。明代早中期,書法家寫豎幅還不多見。這件條幅,寫得流暢婉轉,氣息溫潤,運筆嫻熟,筆力沉雄。但也可窺見作者寫此類作品不多,缺少成熟的條幅經驗。章法上,兩行之間呼應顧盼較少,且如此處理,中間的「白」就顯得突兀。結字上,有趙孟頫的影子,但不明顯。像「低頭」「便見」就有張雨的些許痕迹,而「水中」似乎在稍後的文徵明身上得到遺傳。值得一提的是其墨色的自然變化,層次豐富,恰到好處。我更願把它想像成小字展大時的一種隨意,因為缺少實踐經驗,所以少有顧慮,沒有安排反而自然天成。其實,把這種經驗加以總結,便成了墨法。當強調書寫性時,才接近書法的本來面目。真是有得有失!


(李金豹)

金琮《草書七絕詩》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三品課堂——簡析《石門頌》
沉著用筆 快意揮灑——全國第四屆草書展入展作品創作記王勇

TAG:書法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明 鄺露《草書柳宗元詩軸》、《草書卷》欣賞
徐渭草書欣賞《草書詩軸》
文彭草書欣賞《五律詩軸》
經典碑帖:傅山《草書七言詩》軸
張旭狂草之作《草書古詩四首》書法墨跡
于右任《標準草書草聖千文》紙本草書
文徵明《草書詩卷》
《石上松草書:唐詩五言絕句六首》
陳芹草書《自書詩冊》 ■李金豹
張弼《草書元宵七言絕句軸》
《草書寶典》學草書
釋擔當草書欣賞《佛家偈語草書立軸》
文徵明草書欣賞《頒詔侍班詩草書聞冊》
大師名篇|康里巎巎 草書詩書卷之《唐人絕句六首》
詹景鳳《草書沈佺期詩軸》
文徵明行草書《張梅雪壽詩》
張旭草書欣賞《古詩四首》
經典碑帖:邢侗《草書古詩卷》
王履吉行草書卷《自書五憶歌》並譯
張旭草書《古詩四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