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們不缺少青年科技遠見者,但有的時候他們下場並不好

我們不缺少青年科技遠見者,但有的時候他們下場並不好


經歷長達近一年的籌備,DeepTech深科技聯手 MIT Technology Review 即將在中國大陸地區推出全球最權威的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榜——35 歲以下年度創新 35 人(MIT TR35)中國區榜單。


4 月 28 日,MIT TR35中國區榜單啟動儀式成功舉辦。在當天的活動中,圍繞榜單的五大板塊:發明家、先鋒者、創業家、人文關懷者、遠見者,來自各個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投資人、創業者和技術研發人員代表共同對話,希望在世界科技浪潮里找到中國的定位。此次啟動儀式的合作方包括雲享客、華興Alpha、華興Turbo、中科創星、中科院青促會、硬科技創新聯盟、華創資本等。



我們不缺少青年科技遠見者,但有的時候他們下場並不好



DT君節選了當天對話中的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如何定義中國的青年科技遠見者?


科技遠見者(Visionaries):遠見者通過與眾不同的視角,以全新方式應用了經典技術。



我們不缺少青年科技遠見者,但有的時候他們下場並不好



主持人:米磊(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山西光電子集成先導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


討論嘉賓:沈俊(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中國製冷學會低溫專業委員會委員)


陳成猛(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副研究員,石墨烯與新能源材料課題組組長)


付磊(常春藤投資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


曹寅(能源區塊鏈實驗室首席架構師)


徐馳(nreal.ai創始人,CEO)

科技遠見者有什麼特點?


付磊:說到遠見者,我可以分開講一下,一個叫真正科技的遠見者,做基礎研究的遠見者,還有一個是商業方面的遠見者,這其實是不同的。我在MIT和斯坦福都讀過書,其實在MIT感覺這種真正科技基礎研究的遠見者很多,這些人就是對這個世界、對自然、技術有一種好奇心,他們不想商業價值。


所以,就像引力波的研究教授,他覺得就要證明引力波的存在,那他就堅持下去;有的生物科學家對人類基因就有一種興趣,就要棄而不舍堅持下去,最終發現了基因的密碼。


商業方面其實又是不同的,遠見者需要預見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比如馬雲當年創立阿里巴巴,這其實不一樣的。


曹寅:我們其實也經歷過很多相關的,比如遠見者創辦的企業,遠見者做的一些事情,但發現遠見者不一定得到好下場。舉個例子來說,中國最早期做光伏電池的人,基本上像尚德、LDK等這些企業,他們其實真正是遠見者。


比如尚德,最早施正榮作為澳大利亞剛剛畢業的博士,帶著他自己的方案回國,找了很多人說未來要做光伏電池,但是其實沒有人理他,後來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家鄉,做了相關的企業。



我們不缺少青年科技遠見者,但有的時候他們下場並不好



我覺得,我們身邊並不缺乏遠見者,缺乏的是關鍵能把遠見落地為商業競爭力,能夠一直在非常激烈的商業競爭中保持先手,不會因為過度擴張或者錯誤估計了未來到現在中的路徑,錯誤估計這個路徑而導致失敗,這其實很難的。其實要做到遠見很簡單,關鍵如何把遠見當中每一個過程都能預見到,提前布局,這才是最重要的。


徐馳:我覺得我很贊同付總說的,一個是科研類的遠見者,還有商業上的遠見者。我覺得科研類的,我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不去追求回報,我就是相信這個領域,將來會有大的探索和發現,我會願意用我自己的努力推進這個東西。

另外,我覺得商業上的遠見者,基本上你可以把所有成功的創業公司的創始人當做遠見者,因為他們相當於看到了當時市場上其他人沒有看到的機會,他同時看到這一個全新的市場,在還不是大多數人認同的時候,你就扎到這個市場里,做一款產品或者某些服務,最終被整個市場所認可。


5-10 年內能深刻改變我們生活的技術有哪些?


沈俊:能不能達到整個中國先進位造的爆發點,這是我非常想做的事。我們做科研的人,能夠把眼光再放遠一點,說到先進位造,這裡面有哪些能夠改造我們社會生活習慣這些東西。現在投資,因為最近我們也在開發第四個項目,找我聊的投資人很多,一聽你這個叫什麼製冷什麼,一聽聽不懂,因為現在第四個產品我們開發磁製冷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可以替代現在蒸汽壓縮式製冷技術。



我們不缺少青年科技遠見者,但有的時候他們下場並不好



投資人一聽聽不懂,而且覺得你的周期好像有點長,你要達到我的經濟效益好像還有點慢。所以投資人一般聽一聽不感興趣,都是這樣一種態度。


但在某一些方面,我們還是看到了希望曙光,至少我們在前面成功不成功,我們產品已經在市場有銷售用到了。後面我會努力做到,能夠改變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能夠讓整個的社會看到你這樣一個製冷技術,讓他應用在新的方面,所以也很愛好我這個行業,把我真正研究的東西,用在我的生活當中去。


陳成猛:如果從我的專業角度,因為我們是做先進碳材料,所以我始終認為,新材料這塊可能對於未來的社會發展,包括其商業價值是非常巨大的。


從目前中國範圍內來講,石墨烯名氣太大了,非常熱,現在炒作也比較多。但是,絕對不僅僅限於石墨烯,包括從最傳統的碳黑到碳纖維、活性炭都有大量的升級換代,有新的技術層出不窮。


但是,我們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勇氣和決心,如果大家都炒作,沒有人實實在在開發一些硬科技的話,離商業化應用我覺得還遙遙無期。所以我們可能從技術上要把地基打得非常牢,這樣我們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付磊:我們天天在琢磨這個事,能夠找到一個從投資的角度,我們希望找到一個機會,在市場風口沒起來的 1-2 年裡,太長了有可能投了之後融不到下一輪錢,就到了非常困難的境界。



我們不缺少青年科技遠見者,但有的時候他們下場並不好



不管人工智慧還是很多東西,我覺得數據是基礎,這是我們非常看好的方向,而且數據越來越多,隨著運算能力提高,演算法的改善,你會越來越有價值。另外就是物聯網,物聯網隨著5G標準成熟和推廣,它會使全世界連接起來的東西越來越多。這裡面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又回到數據,所以,我還是最看好數據這個方向。


曹寅:現在大家講的都是生產力的一些革新,不管新材料也好,新型製造也好,物聯網也好,都是生產力。但是生產力到了一定階段之後,必然會改變我們的生產關係,就是上層建築。


區塊鏈就是新的社會契約關係。不依賴於任何的中心化組織的社會契約關係,有了社會契約關係的保證,有了我們數字世界基礎設施的支撐,以及有了未來各種各樣新的醫療技術、生物技術的支撐,其實就可以構成脫離我們物理世界存在的,完全是基於參與者或者成員本身同一意識形態,同一價值觀、世界觀甚至基於興趣這樣一個社區。


所以,我覺得15年,或者樂觀一點來看,10年之後可能會出現這樣一個超國家的公民主體,這個公民主體有自己的貨幣,有自己非常特殊的社會契約關係。下一個國家或者我們政治實體的組織形式是什麼?表現形式是什麼?其實,我認為就是數字國度,或者數字烏托邦。


徐馳:我覺得這也分兩塊:第一塊是科技類創新的預測,我覺得科技類 10 年的創新,很多時候可能是一些偶然的點,可能某一些個人新的發現,會帶來一些全新的變化,這個相對來說有時候比較難預測。第二塊是科技創意類,相對來說你能看到大的趨勢的發展。


大家看過去這幾次大的科技革命,從PC到互聯網,然後到智能手機,其實我們看到一個大的趨勢是什麼,是終端離人越來越近,我們希望信息溝通的效率越來越高,我們希望用快捷的方式獲取信息。


那麼基本上來說,還有什麼東西比手機離人更近?其實就是眼鏡。這個東西很有趣,其實很多在座的各位都戴眼鏡,其實只實現一個功能,校正你視力,基本上你每天醒的時候,你都會戴。即便只有一個功能,基本你醒的時候,你也想去有它。如果讓我預測的話,可能 10 年之後,一個眼鏡之類的設備,會被大眾接受。

科研遠見者、科技投資遠見者、創業遠見者們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


沈俊:其實我覺得,所謂的這些素質應該是很早期就能夠看出來的,非常年輕的這一波人才,就有非常高遠的目標,非常高遠的眼光。


我覺得,一個素質就是他能看到未來,另外他一定是在本行業深耕,並且感興趣,而且非常執著,我覺得這是他最大的素質。


陳成猛:作為遠見者來講,對新的事物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遠見卓識的精神。但是,洞察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雖然有的人會有天賦,但大多都是基於你對這個行業深入的了解。所以說,你首先要根扎的足夠深。


中國現在不缺乏遠見者,但是我們現在有一點浮躁。我覺得,遠見者需要腳踏實地,站穩腳跟,瞭望遠方這是比較好的。


還有對知識結構這塊來講,對於遠見者包括現在的年輕人,首先應該具備T字型知識結構,現在很多人面很寬,但是沒有釘子釘不進去,這也不行。或者我們只關注自己的領域,但不能觸類旁通。


現在是多元化的社會,我們做技術包括做很多東西,都需要觸類旁通。可能在你的領域裡,你認為非常難的事情,或者基本上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可能在另外一個成熟的行業就非常簡單了。


付磊:對技術的預測還是挺難的。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其實對於人的預測,其實還比較容易的。像人在過去一千年應該沒什麼變化,我們有時候還是會讀幾百年、上千年以前古人寫的詩詞,他們表達的感情和我們現在沒多大區別我覺得,其實人性沒有太大的變化。


因此,科技要和人文結合,喬布斯也強調這一點。科技一直在變化,其實人不怎麼在變,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這些喜好,食色性也這些東西,其實沒什麼變化。


所以,我覺得,你如果對人性觀察更細,多讀一些歷史、人文的東西,結合技術去思考,我覺得這裡面可能真正能得到一些遠見、有洞見、有遠見的東西。

這其實就是對人,喬布斯一直強調科技和人文的結合,我覺得也是。真正好的洞見者、遠見者肯定是對人性的觀察很細緻、很到位。


曹寅:我覺得遠見者分兩類:第一類:專業性遠見者,在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裡,他能夠比他的同行看得遠一點、長一點。這個遠見者身上的特質,我覺得可能就是勤奮、努力、愛思考。這類是遠見者最容易做到的。


第二類:穿越性遠見者,所謂穿越性遠見者,他對於整個人類歷史未來的發展脈絡會看得非常清晰,體制的變化,人類生活方式的變化,經濟形式的發展變化,技術的發展脈絡會看得非常詳細,不僅是10年、20年、30年、40年。


所以,我覺得這種穿越性遠見者,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特質,會有一種很強的疏離感,這種疏離感就是讓人感覺,他跟你都作為一種人類,都作為這樣一種智慧生物,但是他好像又跟我們人類的關係不是特別親,而且經常表現出很強烈悲觀的感覺或者無力的感覺,這種無力來自於什麼地方,他能夠看到未來發展的趨勢,不一定是好的趨勢。


所以,我覺得這兩種遠見者,身上的特質完全不一樣。我覺得一個專業性遠見者是很樂觀的,而一個穿越性遠見者可能表現出來偏悲觀。


徐馳:我覺得,所謂的遠見者,從某種程度上,一定要有自己獨到的眼光,同時有一個很強的執行力。另外在整個執行過程中,耐得住寂寞,不會輕易被其他周圍的言論所影響。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所有的遠見者都可以理解為有一點點偏執,如果這個東西做成了,那是他執著,他有他獨到的眼光,如果失敗了就是偏執。所以,你也可以理解為,所有的遠見者是成功的偏執者。


另一方面,我覺得還是確實要耐得住孤獨和寂寞,因為在創業的路上,其實是非常苦的。如果你給自己留了後路之後,你可能沒辦法那麼執著,孤注一擲的往前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青年科學家如何創業?如何將科技商業化?
科學基礎研究在資本和創業中「狹縫生存」?
科技進步是終究是為人文關懷,我們應該30年、50年來看待世界
張首晟:能否獨立產生人類能力之外的科研成果,這是AI最大考驗

TAG:DeepTech深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諸葛亮死前竟發生如此奇像,見者無不覺得詭異,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土狗幫主人賣水果養家8年,堅守攤前不離不棄,見者無不拍手稱讚
這幾種花,都能開出並蒂花,見者有福,近期會有好事發生!
決定人生命運的,是一雙看不見的手,見者好運自然來!
百幅觀音相,見者福無量!哪怕看一眼,也能得到無量功德!
你有多久沒拍過全家福?見者有份,圓夢時刻來了!(文末有驚喜!)
胖出個屁股下巴的柴犬,如今要靠吃豆腐努力減肥…真是聞著傷心見者落淚
狗狗跟主人流浪乞討為生,一起吃飯一起睡覺,見者無不感動落淚
尋找有緣「供花人」,願你處世如花,見者歡喜
貓上有貓,喜上加喜,見者好運
見者是誰?問者是誰?
錢越花越多的辦法,願見者財運享通,不再為此煩惱!
一個6歲小女孩就患有癌症,每天必須吃這些素菜,見者流淚!
最罕見的鳥,見者有福了
難得一見的冬季養生手冊!出自名醫,效用不俗, 見者收藏,太珍貴了
難得一見的冬季養生手冊!出自名醫,效用不俗,見者收藏,太珍貴了
主人缺錢賣掉養了十幾年的狗子,狗子雙腿下跪乞求,見者氣憤不已
青海寺廟派發免費的午餐,見者有份,不要硬塞,這才是真正的寺廟
見者都是有緣人,常生歡喜,福報大增
周總理病危之時,在一份文件上顫抖著寫下四個字,見者無不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