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風雨欲來:深度還原樂視美國生存現狀

風雨欲來:深度還原樂視美國生存現狀

自從去年11月樂視創始人賈躍亭承認公司出現資金問題之後,他打造的樂視全生態業務就一直處在危機公關的風暴之中。持續不斷的諸多負面消息,波及到樂視旗下幾乎所有生態子公司,而絕大多數負面報道的核心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資金短缺。之前賈躍亭的瘋狂投資和補貼給樂視手機、體育、美國等業務帶來了短暫的繁榮,也給這些業務的後續發展埋下了苦果。地產大亨孫宏斌的入股給賈躍亭和樂視帶來了168億人民幣的希望,但也給賈躍亭的樂視全生態夢想澆了一勺冷水。




從入股的第一天起,孫宏斌就在公開場合直言不諱地批評樂視部分生態瘋狂燒錢的行為是「神經病」,建議賈躍亭安心做汽車業務,其它的「該賣的就賣掉」。


在諸多生態資金匱乏的無奈現實下,也在孫宏斌的持續公開施壓下,之前醉心於生態夢的賈躍亭只能開始拿起手術刀,對旗下非上市部分的燒錢業務開始精簡調整。就在上周,連續失去大量核心版權的樂視體育開始大規模裁員,精簡規模據傳達到了七成。而賈躍亭本人,也在周末宣布辭去樂視網總經理職位,以董事長的身份專註於「戰略思考」。


作為樂視海外生態的核心板塊,樂視美國也無可避免地捲入了這一負面風暴之中。過去幾個月,樂視美國一直處在大規模裁員的陰影之下,陷入各種不利的報道之中。這些負面報道有的來自美國媒體,有的來自中國媒體;有的是內幕爆料,有的是官方消息;一些被隨後證實,一些被確認不實。

然而,有一個疑問是樂視美國所無法迴避的——在自身營收還不足以保證現有大規模團隊的現狀下,樂視美國的運營資金絕大多數來自於國內樂視控股。如果樂視的資金已經不足以支撐其它生態,賈躍亭還能對目前尚處在開拓市場期的樂視美國存有多大耐心?一旦樂視國內決定控制支出,那麼樂視美國將毫無疑問地開始裁員節流。


新浪科技駐美記者聯繫了樂視美國的公關負責人,並採訪了部分中國及外籍以及已離職的員工,努力在這場羅生門中儘可能真實地體現出裁員陰影之下的樂視美國真實狀況。由於這些員工並未授權接受媒體採訪,因此要求匿名處理。


賈躍亭的美國擴張夢


從2014年到2016年,雄心勃勃的「夢想家」賈躍亭花了兩年多時間實現了他的「北硅洛」三總部戰略,在美國科技中心矽谷和娛樂中心洛杉磯分別組建兩個海外總部。其中,矽谷部門負責樂視生態產品在美國的研發與落地,而洛杉磯部門負責樂視內容生態在美國的製作與合作。


在前期籌備以及具體運營了兩年時間之後,去年10月19日,賈躍亭連同樂視各項業務的諸多高管,在舊金山歷史建築藝術宮召開了一場盛大的發布會,邀請了國內以及美國的數百名媒體人,正式宣告樂視全生態平台正式落地美國,提出了中國公司在美國最大規模的擴張計劃。


在這場中國公司在美國最大規模的發布會上,樂視各部門高管無比高調地描繪出了一個萬丈豪情的「美國夢」,吸引了美國主流媒體的一致聚焦,也得到了國內大小媒體的全面吹捧。樂視高管甚至在剛剛進入美國市場之時,就提出了要在電視行業趕超三星,在生態領域超越蘋果的炫目口號。


在這場發布會之前,樂視剛剛宣布斥資20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本土電視廠商Vizio,成為中國公司在美國最大金額的收購案之一。隨後樂視又斥資2.5億美元收購雅虎一塊20萬平方米的辦公用地,計劃興建未來可以容納1.2萬人的生態園區。


此時正是樂視氣勢最為鼎盛之時。但誰也沒有想到,樂視美國的這種如虹氣勢只持續了三周時間。11月6日,在樂視手機出現供應鏈資金危機下,賈躍亭不得不公開承認樂視擴張節奏過快,資金出現了問題。雖然他表示,樂視生態布局已經完成,未來將告別燒錢擴張,專註於聚焦現有生態;但賈躍亭無法迴避的是,在停止燒錢之後,樂視剛剛布局、尚屬孱弱的新業務依然需要燒錢維持,同樣面臨著生存問題。


樂視美國屬於LeEco Global,總部位於矽谷聖何塞北部,屬於樂視控股旗下非上市公司部門,因此並沒有公布財報的義務。樂視美國也沒有公布過具體的銷量及收入數據,因此外界只能通過樂視美國的相關新聞來猜測實際的財務及運營情況。此外,樂視汽車業務與法樂第(Faraday Future)並不屬於聖何塞的樂視美國旗下。那麼,樂視美國的運營情況到底怎樣,究竟能否在樂視整體資金鏈嚴重短缺的情況下靠自身營收繼續堅持呢?


小眾品牌尚難爆發

目前樂視美國實際銷售的硬體產品包括智能電視、智能手機、電視盒子等十多個型號產品以及相關的耳機、充電寶等配件,同時涵蓋了美國主流市場和華人市場。其中智能電視包括了主流市場以及華人市場的兩個版本,電視盒子面向華人市場,智能手機則不分主流市場和華人市場。


去年10月宣布在美國正式面向主流市場銷售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後,樂視先後與百思買、亞馬遜、沃爾瑪、Target、Fry『s等美國各大主流線上線下零售商達成銷售協議,還在谷歌、Facebook、Instagram等互聯網平台投放品牌廣告。在市場渠道的鋪設方面,樂視美國的業務步伐相當迅猛。除了運營商市場,樂視基本已經覆蓋到了公開市場的最重要渠道。


和在國內以成本價銷售急劇擴大用戶量不同,樂視電視在美國的銷售價格屬於中高端產品。以樂視主打的55寸4K電視為例,其售價為799美元,而市場領頭羊三星與LG在這一價位區間同樣有55寸的4K產品銷售。相比之下,樂視手機卻延續了中國手機廠商在美國的定價策略,在美國屬於高性價比產品。樂S3售價只有200美元,而樂Pro 3售價只有300美元,是目前市場銷售的高通820晶元手機的最低價位。


不過,高性價比並不意味著就有高銷量。美國消費者更習慣在運營商網路購買手機,出貨量整體佔比高達九成;儘管公開市場的出貨量在不斷增長,但在美國依然屬於小眾市場。雖然樂視去年年底就與美國第二大運營商AT&T達成合作,但由於通過運營商認證與採購流程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樂視手機短期依然難以進入AT&T的銷售網路,只能在公開市場進行銷售。


中興、TCL旗下阿爾卡特和酷派,正是依靠著各大運營商的網路,獲得了穩定的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級別的出貨量。而一加手機即便在美國成功數年打開極客市場,擁有國產手機罕見的忠實用戶群,其年銷量依然只有五六十萬部(高通內部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數據)。


即便樂視手機性價比很高,但在公開市場同樣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其中包括了華為及榮耀。樂視美國從未公開過電視和手機的具體銷量,百思買、Target、亞馬遜這幾大零售商也無法顯示銷量數據,但以各大公開平台網站的用戶評價來看,樂視最多的一款單品也只有96個評價,是售價200美元的Le S3,即便與其它小眾品牌也有著明顯差距。不過,樂視手機和電視的評價基本都超過了四星(總共五星),口碑方面還算不錯。


樂視電視和手機在美國的最大缺陷還是品牌。作為剛剛進入美國的新品牌,雖然高調發布會獲得了主流媒體報道,但對美國普通大眾來說,樂視的品牌認知度還遠遠無法與三星、LG、Vizio、索尼等主流品牌相比。在打造品牌方面,樂視在美國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市場銷量短期恐怕難以見到明顯成果。


此外,去年9月,樂視美國還曾與AT&T簽署了智能自行車的獨家銷售協議。不過,這輛自行車迄今仍未在美國上市銷售。據一位產品部門的內部員工透露,這輛自行車的上市計劃已經被暫時擱置,何時上市也沒有時間表。


此前彭博社爆料稱,從去年10月正式進軍美國市場以來,樂視美國原定1億美元的銷售目標只完成了1500萬美元。樂視美國公關對此回應稱,「我們不會對銷售目標置評。」但另一位樂視美國高管則肯定的告訴新浪科技,「1億美元的銷售目標是絕對不可能的,樂視剛剛進入美國,才幾款產品,怎麼可能會有1億美元營收。這個業績指標實在太離譜,我們肯定不會簽字。」


不過,另一位內部人士則向新浪科技透露,樂視在美國的營收包括了硬體銷售、視頻會員和廣告銷售。雖然他也不知道具體的營收總額,「但1500萬美元這個數字也差不多,大體符合營收預期。樂視才在美國落地多久,有這個營收我覺得已經挺合理的。」

內容生態組建不易


內容始終是樂視生態戰略的核心,也是樂視在國內的起步基礎,但要在美國打造視頻內容平台,卻無法直接複製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樂視中國的中文視頻庫內容對美國主流市場受眾沒有意義,其中的英文內容又大多沒有海外版權。因此,樂視美國面向主流市場的內容生態組建幾乎是從頭開始。


因此,在去年10月的舊金山發布會上,樂視提出在美國打造內容開放平台的戰略,向美國諸多內容合作夥伴開放自己的平台,並宣布引入Netflix、Showtime、SlingTV等視頻服務商以及米高梅、獅門影業、DELISH等好萊塢影視公司。


這相當於將其它視頻服務商接入自己的平台,樂視美國成為一個內容分銷訂閱平台。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主流視頻版權內容掌握在Netflix、Hulu、亞馬遜、HBO等巨頭手中,樂視美國的財力無法與之競爭購買版權內容。對於剛剛進入美國市場的樂視來說,採取這樣的開放平台戰略是唯一實際的選擇。


作為這一戰略的一部分,樂視還在發布會上宣布向美國用戶提供生態會員服務EcoPass。購買這一會員服務的消費者將可以獲得相應的點數以購買內容開放平台上的影視直播內容,還能享受無限量照片和視頻存儲、電視與手機保修、樂視商城會員折扣等服務。購買樂視新手機的用戶可以免費試用EcoPass三個月時間。


隨後的11月,樂視又宣布與AT&T達成戰略合作夥伴,為購買樂視手機與電視的美國消費者免費提供一定期限的包括60多個頻道的AT&T的流媒體電視服務DirecTV Now。當時負責促成這一合作的一位樂視美國高管向新浪科技透露,樂視達成這一合作,一方面是希望用DirecTV Now的內容來完善樂視內容生態,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進一步拉近與AT&T的關係,為未來手機進入運營商網路鋪路。


不過,樂視美國上月卻宣布終止了EcoPass的測試項目,轉而直接用免費的三個月DirecTV Now服務來代替。樂視美國公關部對新浪科技表示,「我們相信這能給用戶帶來更大的價值。此外,樂視會繼續支持此前訂閱了EcoPass服務的用戶。這些用戶可以享受長達一年時間使用目前的點數,如果他們使用樂視雲存儲服務,依然可以享受無限期的10GB存儲服務。」


樂視美國一位員工透露,「EcoPass本來就是測試版,這只是我們的一個視頻會員服務套餐,因為發現用的人並不多,所以決定終止。但這並不意味著樂視美國要放棄開放內容生態戰略,只是說以前買手機送三個月EcoPass的服務改成了送三個月DirecTV Now而已。樂視美國的電視和手機上依然可以看到和訂閱諸多視頻合作夥伴的內容。」


實際上,EcoPass更類似於樂視國內的視頻會員服務。終止這一項目,實際上意味著樂視美國難以通過會員服務來盈利,只能讓樂視電視與手機的消費者直接訂閱AT&T的流媒體電視服務DirecTV Now或者SlingTV等第三方視頻服務。對於此前雄心勃勃要在美國打造生態服務的樂視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挫折。


華語市場先天優勢

雖然面向主流市場的智能硬體與視頻會員服務發展短期還難以看到實質性進展,但在樂視美國最初起步的華語市場,樂視倒是憑藉著自己原有的中文內容庫,卻佔據著明顯的市場優勢。在樂視美國的各項業務中,這也是最有可能帶來實際營收和利潤的產品線。


實際上,早在去年10月的生態落地發布會之前,樂視在2015年底就開始在美國銷售面向華人市場的智能電視和電視盒子,迄今已經有近一年半時間。不過,樂視美國同樣沒有公布過具體銷量,因而無從得知這部分業務給樂視美國帶來的實際營收。


雖然在美國屬於少數族裔,但華人市場依然是個不可低估的消費領域。按照美國人口普查局2017年的最新調查,美國共有華裔人口近500萬人,較2011年的400萬人增長了四分之一。其中六成華人來自中國大陸地區,更有七分之一是最近五年的新移民。在人均收入上,華人家庭也高於美國平均水平。去年華人家庭的年均收入為7萬美元,明顯高於美國家庭平均的5.96萬美元。


對美國華人來說,華語視頻內容匱乏是一個現實問題。美國的中文原創節目不僅數量很少,而且質量與國內存在明顯差距,美國華人長期依賴收看國內及港台電影、電視劇及電視節目。第一代移民自己想看到國內最新的電視劇和電影,他們還需要為第二代子女學習漢語培養一個中文節目環境。實際上,很多在美國出生的第二代華人由於缺乏中文環境,中文能力只能到聽懂的水平,甚至周末都要送去上中文補習班。


這些購買力普遍較高的華人則是樂視美國能夠爭取的消費群體。雖然他們大多使用iPhone和三星手機, 要轉化為樂視手機用戶難度較大,但他們可以通過購買樂視的智能電視和電視盒子來收看大量的中文視頻內容,滿足自己的需求。此前,樂視擁有版權的《羋月傳》、《琅琊榜》、《人民的名義》都在美國華人市場受到了熱捧歡迎。


在這方面,樂視的中文生態節目顯然是一個巨大的優勢。樂視在美國的華語節目內容超過了10萬個小時,包括了6000部電影、12萬部電視劇和8萬部動漫節目。此外,樂視還在美國提供了130個華語電視台的直播與輪播節目,既包括了國內的央視和地方電視台,也包括了港台和美國中文電視台的節目內容。雖然美國本地也有iTalkBB等一些專註華人市場的互聯網電視服務商,但其視頻內容庫相對樂視來說還存在明顯差距。


在這部分產品的銷售渠道方面,除了美國官網,樂視美國在矽谷、紐約、洛杉磯等美國華人最為密切的地區進行大規模地面推廣,一方面在大華等華人超市和紅包通訊等當地華人分銷商達成銷售合作,另一方面也在星島電台等華人媒體進行廣告投放。


即便樂視美國未來進行大規模裁員,也很有可能會保留這部分華語市場業務的團隊,因為這是樂視美國最有可能擴大市場和帶來實際營收的業務。但這部分的營收規模,或許只能保證20-30人的團隊規模。


欠薪裁員文化衝突


目前樂視美國在美國幾個城市約有450多名員工,減去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加州聖迭戈以及洛杉磯的員工數量,矽谷總部實際上有300多人。而去年同期,當時樂視美國負責人許長虹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介紹,2016年初的時候,樂視美國的員工總數只有30多人,到了4月份就達到了200人。這意味著,樂視美國的絕大多數員工都是在去年招聘的。

在那段瘋狂的擴張期中,為了迅速挖來所需的人才,樂視美國不僅提供了豐厚的薪酬待遇,還提供了免費餐飲等矽谷互聯網公司的員工福利。但這些當時挖人不計代價的成本,如今卻成為了樂視美國沉重的運營負擔。


雖然早在3月份就開始傳出裁員消息,媒體透露的裁員規模達到三分之一,但據新浪科技上周實地考察樂視美國員工停車場的汽車數量,至少目前樂視美國還沒有開始大規模裁員。此外,按照美國的慣例操作,即便是裁員,同樣需要付出至少兩個月薪酬的遣散費,對目前的樂視來說,這數百人的離職成本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在目前業務營收還不足以撐起四百人團隊的情況下,如何籌集資金就成為了樂視美國的當務之急。樂視已經放棄了斥資20億美元收購Vizio的交易,更傳出了樂視美國獨立融資以及賣地籌資的消息。樂視美國目前的聖何塞辦公樓是租賃的,此前的賣樓傳言屬於誤傳,但樂視真正擁有的另一塊辦公用地則可能用來套現。


樂視去年斥資2.5億美元收購雅虎一塊閑置多年的20萬平方米辦公用地,計劃建造成可以容納1.2萬人的開放型生態園區EcoCity。之前路透社報道,樂視計劃作價2.6億美元向正中集團出售這塊矽谷核心地段的土地。雖然樂視美國以「合作開發」的名義否認徹底賣地,但哪怕出售一半權益也一樣可以給樂視美國帶來急需的資金。此前,樂視網的投資者鑫根資本曾在3月初透露,正在幫助樂視美國進行幾億美元的現金融資。但從4月初樂視美國推遲發薪來判斷,至少目前樂視美國的運營資金還完全依靠國內匯款,融資資金資金還沒有到位的跡象。


一位已經離職的美國籍員工向新浪科技透露,「推遲發放工資在中國或許不是大事,只要推遲時間不長,員工也能理解公司的困難。但(推遲發放)這在美國卻是一件大事。按照美國的習慣,公司通常每半個月甚至每周發放工資。所以,雖然樂視美國推遲發放工資只晚了幾天時間,但幾乎是第二天就有人向外媒放風,彭博社很快就報道出來,給樂視美國的形象帶來了負面影響」。


這位外籍員工也談到了樂視美國存在的公司文化問題。「在我看來,樂視美國有著很好的願景,也挖來了不錯的人才。但整個團隊依然處在磨合期,存在著很多問題。去年從華為歐洲挖來的幾位高管是真正做事的,但另外一些中國管理人員卻讓我們失望。我不知道是他們更信任中國員工,還是語言交流不順暢的原因,他們雖然對我們也很客氣,但在工作安排上會更加偏向中國員工,讓我們覺得有些遭受冷遇。而且,開會的時候他們很多時候都在說中文,我們有點無所適從。」


他已經選擇了主動辭職。「樂視美國的薪酬真的很有競爭力,我去年也是被他們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吸引過來的。但各種負面報道讓我有些不確定前景,我不想為了豐厚薪酬就耗在這裡,所以找到新公司就走了。我之前也看到賈躍亭從商學院同學融資的消息,但從我們推遲發放薪酬來看,樂視美國的員工薪酬還需要從國內匯出,這說明賈躍亭之前融的資金應該都去了法樂第那邊,沒有給樂視美國流出足夠的現金儲備。這才是讓我最擔心的。」


不過,一位樂視美國的中國技術員工則對新浪科技透露,即便樂視前景有很多負面傳言,但很多員工並不願意主動離職。「樂視美國當初挖人開出了很有競爭力的薪酬,可能很多人覺得再跳槽也不容易找到這麼好收入的工作。就算到時候裁員,也可以拿到不錯的離職補償。」


一位來自中國的中層管理員工也證實了這種心態。「大規模裁員需要不菲的遣散費,美國的法律保障很完善。我不覺得樂視目前有那麼多錢可以用來裁員,養著我們比裁掉我們更省錢,等待員工自己離職才是上策。當然,我還是希望樂視美國能完成獨立融資,讓大家安心開展工作。我們現在有種風雨欲來的感覺。無論怎樣,等待吧。就算被裁了,有能力的人總能找到工作。」


「怎麼說呢,樂視美國制定了很好的計劃,也在按步驟推進。但是至少短期還很難取得足夠的營收規模,來支撐樂視美國的這麼多員工。我不知道賈躍亭對樂視美國有多大重視,如果他有耐心也有財力繼續支持樂視美國,那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如果樂視國內資金鏈繼續惡化,無法養活樂視美國這麼多人,裁員是不可避免的,我預計至少會裁員一半。」他對新浪科技透露。


在得知賈躍亭宣布要對非上市體系進行裁員的消息之後,那位已經離職的美國員工顯然有著諸多遺憾。「賈躍亭雖然做事非常激進,但他並不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他對美國市場擴張的設想雖然很宏大,但也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我們現在的業務雖然剛剛起步,但目前發展勢頭不錯,也符合此前的預期。如果在孫宏斌的壓力下,賈躍亭被迫對樂視美國實施大規模裁員,會對樂視在美國的商譽帶來重大影響,也會繼續波及國內樂視網的股價。」


新浪科技 鄭峻發自美國矽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掃一下這個二維碼 看你包裹領先多少買家
某記者賬號在發布系列腐敗指控後被Facebook停用
從此Android成路人 谷歌全新系統細節曝光
交通部發布共享單車發展指導意見:要求實行實名制
鑫根資本曾強發文稱樂見賈躍亭主動讓賢 賈躍亭點贊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深度丨日本的雪鄉,可以感動一生的雪景,不看遺憾終生!
深度分析中國經濟現狀和未來——最後一根稻草
深度美文:不要讓生活中的雨天,影響你的心境
餘生,靜而不爭,且以情深度餘生
深度分析中國經濟現狀和未來——匯率外升內貶
追求生命的深度,拓寬生命的廣度
人生的苦,深度美文
風雨人生,給自己一個微笑(深度好文)
笑看人生風雨路,淡泊平和心自安(深度好文)
生而慈悲的人 深度好文
深度分析:脫歐對留學生的影響比想像中更嚴重
火箭衝天背後的美國「經濟深度」
餘生,珍惜遇見,且以情深度餘生
來自英國的奢華羽絨被,輕軟如雲溫暖似火,跟你帶來深度睡眠體驗
十句很現實的人生感悟短語,深度好文
你的脾氣里,藏著一生的風水!(深度好文)
極地渦旋再襲美國,或致危及生命的深度凍結災難!
後天現實版?極地渦旋再襲美國,北美或陷深度凍結災難!
此生不惜,何言來世(深度美文)
深度爆料全球仿表產業的生產基地—竟然是國產手錶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