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納米刀技術首次被寫進NCCN指南
NCCN最新指南:納米刀(不可逆電穿孔)入圍胰腺癌治療!
作者丨王嘉康 秦子淋 牛立志
來源丨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2017年4月,NCCN指南官方網站最新發布了2017年第二版胰腺癌臨床實踐指南,和以往所有版本對比,出現了一些能改變臨床實踐的更新,尤其在納米刀治療胰腺癌方面。由於以指南的形式第一次將納米刀技術寫進胰腺癌的治療中,這必將是里程碑式的更新,相信也會是引起軒然大波的更新。
胰腺癌俗稱「癌中之王」。近年來,胰腺癌的全球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在所有惡性腫瘤中佔2%-3%。能手術的病例只佔20%,外科手術是治療胰腺癌的主要手段,但難點在於根治術後平均生存時間只有18-26 個月,80%以上不能根治切除的病人生存期僅僅不到一年。因此,提高胰腺癌病人的生存質量、延長病人的生存時間,是所有醫生努力的方向。
納米刀技術首次被寫進NCCN指南
在最新出爐的2017年NCCN胰腺癌臨床實踐指南(V2 版)中,首次提及了除手術治療、放化療之外的一項新技術----納米刀。認為其採用電脈衝誘導細胞凋亡來殺死腫瘤細胞的原理,對局部晚期胰腺癌可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能改善生存率。
以下是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納米刀首席專家牛立志博士對2017年第二版NCCN胰腺癌指南中的可能會改變臨床實踐的納米刀技術的主要更新做一解讀。
對失去手術機會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來說,目前臨床多採用放療和化療,但總體療效不滿意。其他局部療法如射頻、微波和冷凍等傳統熱力學消融對胰腺周圍組織結構損傷大,可引起胰漏、膽漏等併發症。
納米刀消融技術是一種不依賴熱量形式的新興腫瘤消融技術。其利用微創電極傳遞毫秒級電脈衝,形成外來電場改變細胞膜磷脂雙分子層的跨膜電位,使細胞膜進行重排,細胞表面出現很多納米級孔隙,導致細胞膜滲透壓升高,當脈衝能超過某個電場閾值時,造成不可逆的細胞損傷,引起細胞凋亡,具有限制細胞外基質損傷和保護大血管及膽管結構的特點,因此,納米刀技術可能是治療鄰近或包繞腹腔干、門靜脈及膽總管等重要管腔等不可切除胰腺癌一種重要的選擇。
納米刀原理
納米刀可用於治療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
納米刀作為一種姑息治療技術適用於不能手術治療、化療或標準治療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國外一些學者率先開展了一系列多病例的臨床回顧研究和臨床試驗。如2012年Narayanan報道了納米刀消融治療14例不可切除性的晚期胰腺癌,無納米刀消融相關死亡率,術後無病生存期分別達11個月和14個月;2015年Belfiore等報道對2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行CT引導下經皮納米刀消融治療聯合化療,18例患者經納米刀術後6個月病灶縮小率達42.89%。同年Paiella等報道對10例不可手術切除的胰腺癌患者行納米刀消融,總生存期7.5個月(2.9~15.9個月)。
胰頭頸部腫瘤納米刀消融
已初步證實納米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Martin RC在2012~2016年間陸續報道了其團隊對不可切除的Ⅲ期胰腺癌進行納米刀消融的臨床研究。
在2013年Martin報道的臨床試驗中,患者隨機分為2組,試驗組54例患者接受納米刀消融聯合放化療,納米刀治療參數為電場強度1500 V/cm,脈衝寬度70~90微秒,脈衝個數為90,對照組85例患者僅接受標準放化療,結果試驗組局部無進展生存期(14個月vs.6個月,P=0.01),無遠處轉移生存期(15個月vs. 9個月,P=0.02),以及總生存期(20個月 vs. 13個月,P=0.03)均顯著優於對照組,且未發生嚴重的納米刀相關併發症,這表明納米刀消融聯合放化療對於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安全性較高,且與單純標準放化療相比,可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
2015年Martin等報道了對200例Ⅲ期局部晚期胰腺癌行納米刀消融治療,其中單獨納米刀消融治療(n = 150),胰腺切除迦納米刀消融腫瘤邊緣(n = 50)。所有患者接受誘導化療,其中52%的患者6個月前均接受放化療治療。結果,37%患者出現2級併發症,6例(3%)有局部複發,總生存期為24.9個月(4.9~85月)。結果表明對於Ⅲ期局部晚期胰腺癌,納米刀聯合傳統的放化療可顯著延長生存期。
治療流程:
全面推薦指日可待
Jenks S 指出,由於此項技術較新,患者例數和多中心臨床試驗較少,患者是否長期獲益也有待進一步觀察與研究,且考慮到現在該項技術的併發症和技術難度的限制,並未全面推薦。
目前,納米刀技術主要在歐美國家開展,已累計超過六千例納米刀治療病例。而在亞洲國家,該技術仍然在起步階段。台灣是亞洲最早開展納米刀治療的地區,其次在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泰國、印度也已開展。中國大陸地區後來居上,在北京301醫院、北京佑安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上海瑞金醫院等多家醫院都已開展了納米刀技術,目前治療例數及論文發表數量已在整個亞洲國家中領先。
納米刀不僅在胰腺癌的治療上前進廣闊,也在肝門部肝癌、腎癌、前列腺癌的治療中得到較好的效果,因為納米刀技術的優勢在於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不破壞血管、神經、膽管、骨骼,因此能較好地保護器官的功能。如今,納米刀對於胰腺癌的治療已像奧斯卡提名一樣「入圍」了NCCN指南,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進一步的證實,必將被正式列入指南。
專家簡介
牛立志博士:主任醫師;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暨南大學碩士導師;國際冷凍治療學會(ISC)副主席;復大國際冷凍治療中心和納米刀治療中心首席專家。
牛立志與其團隊自2015年7月1日完成中國內地首例胰腺癌納米刀消融手術,迄今共開展納米刀手術愈200例,出版了中國第一本納米刀醫學專著,目前共發表納米刀論文17篇,其中SCI 8篇,中文核心期刊9篇,是亞洲範圍內納米刀手術例數最多和發表文獻最多的團隊之一。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癌症?
※據說有眼光的醫生都在用這個神器!
※小腸穿孔1例:難道是腫瘤?
※10招,讓你擺脫化療掉發煩惱!
※漫畫|免疫細胞與癌細胞的相愛相殺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
※重磅!全球首款3D LED屏幕進駐影院,搭載JBL尖端音頻技術!
※LINK3D首次集成區塊鏈技術和工業3D列印
※GTI:5GNR給UE帶來機遇與兩大挑戰;推動eSIM技術及產業成熟;全球TDD網路向5G演進
※CECIMO聯合EPMA在歐洲推廣3D列印技術
※兩文一綜述!PNAS連續重磅!RNAi技術又上一層樓!
※VIDAL SASSOON 沙宣課程三個技術
※INTAMSYS推出3D列印服務以及其3D列印材料技術數據表
※匯頂科技宣布進軍NB-IoT,第二代屏下光學指紋技術年內量產
※如何解決遊戲畫面撕裂 NVIDIA G-SYNC技術為君解憂
※索尼將在SXSW展示新的VR/AR沉浸技術
※索尼將在SXSW展出VR/AR沉浸式技術
※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技術演進:R-CNN、Fast R-CNN、Faster R-CNN
※ARM推出iSIM技術:手機SoC直接集成
※北京現代ENCINO開啟技術開掛模式
※SXSW大會索尼將展示創意VR/AR沉浸技術
※走進 Web VR 技術
※國內首發ARCore技術,小米MIX 2S推出AR遊戲
※CRISPR/Cas技術最新進展:保持DNA完整而又激活靶基因
※深天馬量產6英寸以上全面屏/TCL研發OLED次代技術擬超車韓廠
※技術詳解DAG區塊鏈項目SPECTRE:圍繞一致性建設,投票機制甄別攻擊杜絕交易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