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這是東晉權臣桓溫說的一句話,從此話中足可見,桓溫是一個權欲旺盛,非忠義之人,隨著其權利的增長,早就有了弒君奪位的野心,奈何終其一生也沒跨出最後一步,想必這是其一生最為遺憾的事情了吧。

其實要遺臭萬年或者流芳百世,都是要看其能力以及時運還有所擁有的資源而綜合考慮的,否則,想要達到其一都是極為不可能的事情。不過歷史長河卻有著無盡的可能,各色各樣的人物層出不窮,今天筆者就帶著大家一起回憶一下那些沒能流芳百世,卻遺臭萬年的人物。

秦二世胡亥和趙高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憑藉其鐵腕強權,以及世所罕見的雄才偉略,終一統天下,且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定了各種制度來維護秦帝國的統治,更發出了二世三世以至萬世的豪言,誰曾想二世而亡,令人唏噓不已!始皇帝雖然強硬的手段下秦帝國千瘡百孔,可是卻未必不能力挽狂瀾,如果實行仁政,相信秦帝國定可以延綿國祚,可是秦二世自稱為皇帝後,一心於後宮中驕奢淫逸,過起了封閉的生活,親小人遠賢臣,朝政交給趙高之後,可謂是烏煙瘴氣,腐敗黑暗,三年的帝王深宮生活,糊裡糊塗中被殺害,是其無能的表現,真是虎父犬子啊!而隨著秦帝國的轟然倒塌趙高更是榮登第一權監的寶座。

董卓

東漢末年,自董卓帶兵入駐長安起,拉開了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東漢名存實亡的序幕。董卓野性難馴,囂張跋扈,擅自廢立帝王,淫亂後宮,擺弄群臣,為了其一己之私,竟然枉顧國家利益於不顧,挑起了天下紛爭,戰亂不止,為國家為百姓帶來了無盡的傷害,他是民族的罪人。

晉惠帝司馬衷

晉武帝結束了三國紛亂的局面,促進了華夏一統和民族融合,本來是重大功績,可是其卻傳位給了一個傻子做皇帝,晉惠帝司馬衷成為皇帝後,完全顯示了其傻子的一面,多次令得朝臣是嗤笑不已。皇后賈南風專政,晉惠帝就是一個傀儡,最終因為權力的爭奪導致了八王之亂,而進一步使得華夏再次分裂,到達三百多個春秋,這是晉惠帝之過,更是晉武帝司馬炎之過。

陳後主陳叔寶

陳後主,一心想著享受,對於國家割據江南極為滿足,沒有一點雄心壯志,江南的富麗堂皇使得其沉醉於溫柔鄉,朝政不聞不問,聽不進勸世良言,優柔寡斷,在隋朝大軍征伐過來時,才如夢方醒,攻破健康,卻仍不忘其美人,這種君主,不亡國就對不起天下百姓了。

宋徽宗和宋欽宗

宋徽宗藝術造詣很高,很有文藝范,治理朝政卻是一個門外漢,局勢惡化,卻一心逃避,作為一個帝王卻屈從於敵人的淫威,吏治腐敗,最終將皇位傳給兒子宋欽宗,沒曾想,沒有最想不到,只有更想不到,宋欽宗發揚其老子的對朝政的不作為,更進一步,導致了靖康之恥,山河破碎,皇帝被俘虜,王公大臣,後宮嬪妃亦不能倖免,百姓也遭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這都是其無能而導致。

吳三桂

沖發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放滿清進入中原腹地,為了一己之私,棄天下人於不顧,滿清鐵騎踐踏我山河,蹂躪我百姓,搶掠我錢財,使得九州大地遍布戰火,荼毒天下,更令得天下落入異族人之手,華夏的屈辱在清末更是書寫了長長的篇幅,屈辱的近代史,傷痛的侵略史,這都源於滿清的封閉統治,源於吳三桂的投降,大漢奸真乃實至名歸!

縱觀歷史,這些人都是因為自身的原因而導致了慘痛的教訓,他們屈辱的充當了歷史的反面教材,他們是可悲的,更是可恨的,正應證了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誰說出的「大丈夫如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遺臭萬年」?
你曾經以為日語中萬能的「大丈夫」其實並不是萬能的?
身為名妓,卻忍受大丈夫都不能忍的非人折磨,自古紅顏多薄命
《大丈夫》里的顧曉珺,絕對的大眾女神,卻到39歲才嫁人
在包青天58歲娶小老婆的年代,岳飛堅持一夫一妻,真大丈夫也
此人是孟子口中的大丈夫,當朝名人都對他青睞有加,他卻不給好臉
男子漢大丈夫,生日是這四天的人,擔當大任,出息成才!
何謂大丈夫(2):寬己待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5月星座運勢榜單出爐,不盡人意大丈夫!
張雨綺懟俞敏洪:甩鍋女人,真的不大丈夫
打虎並非只有大丈夫,弱女子亦能殺虎救夫君
劉邦是流氓無賴?不,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丈夫
周恩來:既為真君子,又為大丈夫
致好好:做個能伸能屈大丈夫
大丈夫不拘小節,兄弟情義長存
憨山大師: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貴圖自在而已也
大丈夫,能屈能伸,還能煮熱水呢!
火箭想要變得更強大,今夏起碼有8人要離隊,大換血才能成大丈夫
杜甫不僅是心懷天下的臣子,更是極度具有家庭責任感的大丈夫
古代俗語: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