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里蘭女生演講「辱華」爭議背後:「面子」與「圖強」

馬里蘭女生演講「辱華」爭議背後:「面子」與「圖強」



馬里蘭女生演講「辱華」爭議背後:「面子」與「圖強」



題圖版權圖片,不得轉載。說明:2017年5月22日晚,雨後北京西部呈現火燒雲,天空被夕陽染成了血紅色,桃紅色的雲彩倒映在水面上,整個水面變成了紫色,天邊彷彿燃起大火。

如果,全世界的資訊都是用演算法匹配給用戶的,馬里蘭中國女生的演講恐怕就不會引起什麼波瀾了。


這位被人肉、被痛罵的女生,雖然犯二,但我覺得其實有那麼一點冤。她的演講本不是說給中國人聽的,而是專門為美國高校讀者量身訂製的。


中國讀者們注意的都是她「美國空氣香甜奢華」、「自由民主如同清新的空氣」這些觀點,而忽視了寫作形式。坦率地說,這幾乎就是一篇機器寫作——空氣、霧霾、自由、選舉、權威、公民等等關鍵詞,加上一些老生常談的說法,就組成了一篇文章。此外還使用了典型的UC震驚體——「學生演員們公開談論種族主義,性別歧視以及政治問題。我震驚了,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話題可以公開討論。」全文堪比頭條號的洗稿水平,估計騰訊寫作機器人再過幾年也能寫出來。就這麼一篇文章居然成了全民熱議話題,有那麼多人要長篇大論去教育她,可能也從來沒有一篇作文得到過這麼多的評語。這一切很「頭條」。


人們當真去爭論誰的空氣好,但這沒有意義。要不要愛國要不要尊重本國的成就和努力,在今天也已經沒有太大爭議。這個事件首先證明,在我們今天的世界,想要「各有態度」、和平共處仍然是不現實的。

在《小粉紅的「規矩」是什麼》一文里,我說愛國小粉紅和公知們的對立其實沒有那麼絕對,都遵循同一種生態邏輯。比如,批判公知的人一直說,你們總是把一件事情放大,上升到體制和國民性,以偏概全,用個別去看總體。可是反過來也一樣。在我看來,女生畢業演講原本就是個地方性小事件。她在道歉里說反響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應該不是託辭。在這之前,有多少人知道馬里蘭大學?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哈佛牛津麻省耶魯。可是全球化時代,被自媒體一炒作,就變成了全球華人事件。


海德格爾對話語和人的關係有別樣的觀察,他認為自由話語是不存在的,你以為你在表達你的觀點,但其實只是這種觀點找到了你,借你的嘴巴說出來而已。我要說的是,這個女生只是被「選中」的傳聲筒。網友們都注意到,華人留學生做畢業代表發言是很難得的。不過你們以為,在美式自由民主制度風雨飄搖之時,美國大學選中一個中國女生是要她說什麼?難道是要她談中國崛起?要知道,在特朗普勝選那天,高校師生可是哭成一團,課都不想上了。現在的美國知識精英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安慰和鼓勵。當然他們沒有更好的辦法,只是反覆強調珍惜言論自由之類話語。由中國留學生來說這些話,倍有面子。


當然,女孩本可以說點別的。比如,中國網民拿哈佛中國男生何江的畢業演講來教育她。何江講了自己小時候在農村裡治病的故事,聲稱哈佛教會自己要把知識和進步帶給貧困落後地區的人們。網友稱讚他正能量。但這同樣也是美國高校的價值觀,和楊女生一樣。


與何江的追求相比,楊同學追求的是「消費升級」——新鮮空氣、政治社團生活,在她看來都是奢侈品。講真,她也是國內互聯網上那種中產生活觀念熏陶出來的人。我會告訴你甚至體制內小領導跑到美國的第一件事就是感慨那裡的天空多麼藍么?


不過中國人就是這樣,在自己家裡說說沒事,微博上天天一大堆抱怨霧霾的。可是出去公開說不行,那就成了丟面子,後果很嚴重。昨晚(5月22日)各大愛國媒體狂刷北京晚霞照片,甚至還問楊女生是否嗅到了香甜。晚霞,也是面子。

面子不獨是小粉紅的事。中美之間的面子問題,是當今世界的大問題。


美國人要面子,這裡不表。還是繼續談中國式身份政治。身份政治就是爭取被承認的政治——我的身份需要你來承認。據說楊同學傷害了很多人,理由如下——



馬里蘭女生演講「辱華」爭議背後:「面子」與「圖強」




馬里蘭女生演講「辱華」爭議背後:「面子」與「圖強」


這個刷屏的微博表示,自己平時一心追求西方國家的承認,承認中國人是文明人,為此甘願用西方人的目光來打量自己,並且深為自己的努力感動。現在控訴女生演講荒廢了自己的努力,抱怨受到了傷害,這是多麼在意別人的看法,多麼彰顯自己的脆弱。美國人該為此自豪嗎?


但這就是相愛相殺,平時啪啪啪的打你臉,那是因為我的面子特別依賴你的臉。


用傳統政治範疇來看待小粉紅以及今天的愛國主義是有失準頭的。請允許我說點有趣的觀察,這次我再次嗅到了「大清」的氣息。微信公號「再深一點」觀察到:許多網友用同一段話教育女生,那是《北洋水師》里的一句台詞,代表百年前中國留學生的抱負。這段話很長:


馬里蘭女生演講「辱華」爭議背後:「面子」與「圖強」



(圖片來自「再深一點」)


「此去西洋,應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表達同樣的意思,周恩來一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更言簡意賅,為什麼要用北洋的文言文呢?無獨有偶,記得2015年大閱兵的時候,星辰大海族刷屏了一副圖畫,叫作「最美的時光」——



馬里蘭女生演講「辱華」爭議背後:「面子」與「圖強」



觀禮台上,李鴻章、鄧世昌與劉華清、錢學森們站在了一起。官方歷史教科書上的進步人物、反動人物現在盡棄前嫌了。創作者在採訪中談到李鴻章真實照片的眼神,認為:「這是超越了政治,超越了時間空間而傳達出來的悲傷和堅定。」充滿複雜維度的歷史,在星辰大海面前趨於平面。小粉紅、強國黨不僅挑戰公知,同樣也修改了官方歷史觀。圖強是唯一的歷史線索。


部分公知總是愛假想自己回到了五四啟蒙時代,周圍的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個性,什麼是平等,什麼是女權,都等著自己來啟蒙。小粉紅、軍宅們可能愛幻想回到大清,周圍都是文盲、病夫,等待自己去西方取回科技火種。正如他們在穿越小說《臨高啟明》里幻想的那樣,攜帶工業科技回到晚明,建設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強盛中華。馬克思曾稱法國大革命的領袖們喜歡披上羅馬時代的袍子。與公知喜歡民國裝不同,軍宅們也許更喜歡披上明清的袍子。而古文更有歷史感,可以為已經抹平的歷史觀增加深度感。


掛一漏萬,粗略說完了粉紅規矩觀與粉紅歷史觀,說回媒體。一些「有態度」的媒體因為態度受到打擊,不得不退求其次,宣稱「各有態度」。但諸神的戰爭並未結束,即便看似無涉政治的科技、美食新聞里也有態度。如今各大新聞客戶端紛紛走演算法推薦的道路,要讓不同人看不同資訊,但碰撞總是一次次發生,因為我們畢竟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有社交,有共情,有不平之氣。我們不只是把資訊當飼料的消費機器。所以,態度媒體還是很有希望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 的精彩文章:

關於蘋果和微信的恩怨,你們可能想多了
生物識別、TDDI,為何說Synaptics要迎來一波瘋狂的增長?
福特炒了自己的 CEO,美好的出行願景終究敵不過悲催的銷量現實
獵豹凈利潤增長752.2%竟然是靠非主業收入,這科學嗎?
賈躍亭辭職,因樂視生態夢而聚集的高管們,散夥了

TAG:虎嗅 |

您可能感興趣

新老《亮劍》「丁偉論文演講」鏡頭對比,新版丁偉在演舞台劇?
英首相特蕾莎·梅告別演講激勵女性,被反脫歐抗議者打斷
特朗普演講像脫口秀,奧巴馬演講為何要照著稿子念?
陳凱豐: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演講的台前幕後
各國領導人演講:普京勵志,奧巴馬捂著臉,馬克龍致敬中國文化!
獨狼多刷電影盤點《國王的演講》結巴國王的偉大演講!勵志
慈禧女官裕德齡「英文演講」影片曝光!全網跪了:古人英文比我還好
孫中山先生演講《大亞洲主義》
國旗下演講 君子固窮
詩人北島睿智演講:古老的敵意
清華「爭議教授」胡鞍鋼香港演講,繼續唱好中國,「全面超美」不再提了
「戰爭狂人」還講世界和平?特朗普演講引發爭議,俄媒辣評解氣!
華麗志倫敦論壇:演講嘉賓陣容、詳細日程和購票方式
英國女王聖誕演講照片觸動人心 喬治小王子與女王父親同出現
替特朗普「背鍋」,柯林頓演講遭抗議無奈扶額
馬英九演講,上海學生提問
張首晟生前演講:自由的空氣在美國飄揚
精於勤思琢「語」成器,對話蟬聯五屆冠軍演講愛好者方錫源!
梅根王妃穿長袍,呼籲女權主義「挑戰一切」的演講,著裝顯高貴
哈里王子演講被蜂蟄 梅根竟捂嘴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