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交媒體時代《赫芬頓郵報》如何重塑品牌?

社交媒體時代《赫芬頓郵報》如何重塑品牌?

來源:DIGIDAY Nieman lab

作者:Ross Benes SHAN WANG

Aditi Sangal

編譯:戴安妮

任何一家媒體的成功都伴隨著審時度勢的變革。《紐約時報》等百年大報在新媒體時代快速地變革、進行數字化轉型。而《赫芬頓郵報》作為美國最受歡迎的新聞網站,可以說它就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但即使是這樣一家具有濃厚互聯網基因、被譽為新媒體標杆的媒體,在創立12年後,面臨著社交媒體時代的到來,也不得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以適應社交媒體時代。

正如新任CEO Jared Grusd所言:「為順應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我們必須應時而變。」

人員重組:提升效率

一年前,Julia Beizer成為了《赫芬頓郵報》新的產品經理。面對一個能力高、但效率不足的團隊,她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她將當時的產品團隊細分為了五個小團隊。第一個團隊是新聞創新團隊,主要負責《赫芬頓郵報》新的新聞形式的研發和創作,比如「storybook」(故事書)欄目,該欄目類似於Snapchat故事和Instagram故事欄目;第二個團隊主要負責和訂閱通訊的用戶建立直接的聯繫;第三個團隊是收入監控團隊,它主要負責監控數據和營收之間的聯繫,比如)定期監控《赫芬頓郵報》在每個網站的瀏覽量與其營收的關係;第四個團隊是視頻團隊;最後一個團隊是由一群既熟悉內容又懂商業的人才構成的,他們負責和商業團隊合作,探索更適合商業發展的內容方案。

每個團隊都有4-8名成員,由產品經理、網頁設計師、程序員組成,人員數量會根據公司項目的需求而浮動。比如,前不久進行的網頁改版項目中,各個產品團隊都從公司其它部門調集人才,人數最高的團隊擁有13名成員。

通過將團隊進行細分和重組,團隊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時間變得更加穩定。同時,也減少了因為權責不清而來回溝通的時間。

強化品牌:更名+啟用新LOGO

《赫芬頓郵報》創立12年來,一直使用的名稱是:「Huffington Post」,但近日它宣布正式改名為「HuffPost」。這個全新的名字原本是受眾為該報取的昵稱,卻出人意料地成為這個媒體品牌的官方名稱。

對此,《赫芬頓郵報》的新主編 Lydia Polgreen 給解釋道,「有時候採納讀者所選擇的名字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它更短促時髦,看起來也更緊湊。」

除了更名,《赫芬頓郵報》啟用了全新的logo——一個中間夾著一道斜杠的綠色方塊。斜杠的造型也可以讓靜態的 logo 擁有括弧的功能,在載入內容時,通過在斜杠的縫隙中加入 HuffPost 的字樣,這個標識可以變為動態圖標。而在視頻新聞中,這個 logo 還可以成為視頻內容的切換標識。

HuffPost 的產品主管 Julia Beizer 解釋道,這條斜杠是公司不斷前進的象徵,同時這條頻繁出現在網址中的斜杠「/」,也微妙地對赫芬頓郵報作為第一份「互聯網報紙」的身份進行了致敬。

此外,HuffPost 標誌性的綠色變得更淺,《赫芬頓郵報》希望通過明快的綠色傳遞給讀者一種真實可信的感覺,也想讓品牌的形象看上去更親切有趣,以此來擴大讀者群並增強受眾的品牌粘度。

該logo出自紐約設計機構 Work-Order,它認為新的 logo 既可以成為有辨識度的品牌標識,也可以靈活地與文章、視頻以及動圖融合在一起。

首次改版:迎合社交媒體時代

新主編Lydia Polgreen表示,《赫芬頓郵報》今後的報道風格將更加大膽醒目,以促進社交渠道的內容分發。為了與今後的報道內容更加契合,該網站進行了12年來的首次改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新首頁布局展現政治、娛樂、生活和輿論版面的最佳內容;

其次,大膽採用吸睛的圖片。設計總監Alison Zack介紹說,改版後的網站將大膽採用更多吸睛的圖片,因為人們越來越喜歡在社交平台分享具有豐富視覺效果的圖片,因為醒目的圖片更加吸引人。Julia Beizer解釋道,「圖片是編輯立場最好的傳遞方式,它有趣、直接、大膽。」

最後,使用播放器播放原創新聞短片。

除此之外,網站也做了很多細節方面的改變。比如,2016年12月,他們將《赫芬頓郵報》網站上預覽視頻的靜態圖片換成了動態的gif,這使得視頻內容看起來更有趣、促使更多人點擊觀看。據互聯網數據統計公司ComScore統計,動態的gif使其視頻觀看量增加了27%,從12月到今年3月,PC端的訪問人數從440萬增長到了620萬(由於目前ComScore無法統計移動端的數據,因此該數據僅限於PC端)。

4月初,Julia Beizer領導的產品團隊進一步改進了視頻瀏覽樣式——在播放列表中提供一系列的視頻截圖、以便用戶能夠大概瀏覽到視頻的內容。這種改變使完整播放率提高了1.8%。

據悉,目前《赫芬頓郵報》正考慮將圖集的預覽形式也改成gif。

Julia Beizer認為,小小的改變足以產生顛覆性的影響。所有的改變背後都是一個不變的理念:循序漸進、讓數據說話、反覆摸索。Julia Beizer表示, 「我的目標是:確保所有的產品設計都是有利於受眾的、堅持分析數據、及時做出有利改變。」

重塑品牌:吸引用戶

毫無疑問,《赫芬頓郵報》做的以上種種嘗試都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交時代、以吸引更多的用戶。Jared Grusd在接受Digiday採訪時,這樣闡述他對於社交時代如何吸引用戶的看法:

1.挖掘新用戶的關鍵在於平台:社交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是在諸如Snapchat、Instagram等平台上發現某個媒體,包括HufPost。年輕用戶期望的是更具熟悉感,且能夠產生共鳴的內容,我們需要與時俱進,贏得年輕人的心。

2.不斷超越過去:HuffPost創立之初是一個自由派的政治評論平台,以此和老牌時政新聞聚合網站「德拉吉報道」(Drudge Report)相區分。但是Huffpost一直致力於自我突破,突破受眾對品牌的固有印象。如今,雖然我們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政治新聞網站,但當受眾提到HuffPost時,還會知道我們同樣擅長生活方式、娛樂、母嬰等報道領域。

3.品牌吸引力來源於內容而非垂直品牌:雖然HuffPost在諸多垂直領域擁有子品牌,但是不可否認這種靠子品牌來擴大品牌影響力的方式已經過時了。如今,受眾和品牌的互動方式經歷了巨大的變革,人們開始回歸內容,優質的內容是受眾與品牌建立聯繫的最小單位,即最本質的原因。

4.始終處於視頻創新領域的發展前沿:視頻是一種真正讓用戶和廣告商產生互動和共鳴的方式,因此我們推出了HuffPost Live。該產品的理念是我們意識到有線電視新聞必將往數字化方向發展。可以說,多年來HuffPost始終重視視頻領域的發展、並一直引領潮流。

5.數據,重視挖掘數據尤其重要:數據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內容分析和價值判斷。比如,我們在Facebook上發布內容後,會利用數據分析各項指標,尋找提高用戶參與度的方式。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年來我們的流量不斷增長,用戶活躍度不斷攀升。可以說,整個行業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搜索、社交、第三方成為主要的流量來源。

6.採用適合的視頻發展戰略政策:各家媒體都已經開始在視頻領域發力,雖然發展模式看起來千篇一律,但內在的商業模式卻迥然不同。比如,《紐約時報》的核心業務模式是付費訂閱用戶驅動。Facebook等社交平台對它們而言,僅僅是導流的意義,目的是將用戶轉變為付費用戶。這種模式需要很高的品牌忠誠度。它不同於熱衷燒錢大戰的資本戰略:規模-擴大規模-搶佔市場-盈利。

點下方【寫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和態度

歡迎將此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外5號 的精彩文章:

湖北傳媒界大變動,5位正廳職幹部調任,向培鳳擬任湖北廣播電視台總編輯

TAG:德外5號 |

您可能感興趣

《華盛頓郵報》給《華盛頓郵報》寫了一篇影評
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發表文章 揭露阿片類藥物真相
獸哥薦影:《華盛頓郵報》一首寫給自媒體時代從業者的輓歌!
《華盛頓郵報》:美國報業黃金時代的讚歌與輓歌
為何《華盛頓郵報》拿不到奧斯卡獎?
《華盛頓郵報》再次證明斯皮爾伯格寶刀不老!
《華盛頓郵報》頭版報道特朗普下台?假報紙!假新聞!
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機器人不會取代你的工作
攝影如何服務故事,以《華盛頓郵報》為例
一家地方小報社,《華盛頓郵報》卻因此聲名鵲起
電影有道——《華盛頓郵報》
電影推薦:《華盛頓郵報》和《魅影縫匠》
《華盛頓郵報》外,五部電影讓你燃燒新聞魂!
《華盛頓郵報》:重燃鬥爭之火
向「暴君」發出信號:《華盛頓郵報》在國際場合攻擊本·薩勒曼
美宗教界爆出性醜聞 | 華盛頓郵報
假《華盛頓郵報》在美國發行,頭條新聞宣布特朗普下台
華盛頓郵報:《原力覺醒》是這個時代最具標誌性的電影
英媒:曼聯欲截胡C羅加盟尤文的交易!郵報:巴薩將再次報價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