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英雄武松,為何會殺小道童?
文/主任
武松和李逵是水滸中的兩個極端,前者被人稱為英雄,後者被人稱為莽漢,還不僅僅是莽漢,而是屠夫,劊子手,殺人狂,只要殺得興起,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老實說,在說到李逵的嗜血時,主任一直有個觀點就是,這與李逵的成長不無關係,他從小的生存環境太差,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整天流浪街頭,衣不保暖食不果腹,連基本的安全感都沒有,這樣的人是在同整個世界爭資源,爭生存權,所以一旦有機會,他一定會全力以赴,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特別是別人的生命。
正因為如此,一條人命在他眼裡不過是個資源而已,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他的一系列所作所為,殺人如麻,特別是對手無寸鐵的人。
當時朱仝被刺配滄州,但知府非常器重朱仝,便教這個犯人休發下牢城營里,只留在本府聽候使喚。水滸中寫道:正問之間,只見屏風背後轉出一個小衙內來,方年四歲,生得端嚴美貌,乃是知府親子,知府愛惜如金似玉。那小衙內見了朱仝,徑走過來,便要他抱,朱仝只得抱起小衙內在懷裡。那小衙內雙手扯住朱仝長髯,說道:「我只要這鬍子抱。」知府道:「孩兒快放了手,休要羅唣。」小衙內又道:「我只要這鬍子抱,和我去耍。」朱仝稟道:「小人抱衙內去府前閑走,耍一回了來。」知府道:「孩兒既是要你抱,你和他去耍一回了來。」朱仝抱了小衙內,出府衙前來,買些細糖果子與他吃,轉了一遭,再抱入府里來。知府看見,問衙內道:「孩兒那裡去來?」小衙內道:「這鬍子和我街上看耍,又買糖和果子請我吃。」知府說道:「你那裡得錢買物事與孩兒吃?」朱仝稟道:「微表小人孝順之心,何足掛齒!」
從這段描述可以看出,這個小孩多麼童真,多麼可愛,然而就這麼個幼稚可愛的孩子,結果卻遭了李逵的毒手。
當時朱仝天天帶著這個孩子,七月十五日盂蘭盆大齋之日他們一起去看河燈,雷橫和吳用將朱仝支開,勸說朱仝上梁山。朱仝轉眼發現孩子不見了蹤影,因為已經被李逵拐走。朱仝當時急了就問:「孩子哪去了,趕緊還給我」。
但李逵怎麼說,李逵道:「被我拿些麻藥,抹在口裡,直出城來,如今睡在林子里,你自請去看。」朱仝乘著月色明朗,徑搶入林子里尋時,只見小衙內倒在地上。朱仝便把手去扶時,只見頭劈做兩半個,已死在那裡。
對一個四歲的孩子下毒手,這就是所謂的好漢李逵,真是雜碎不如。
李逵也就罷了,武松竟然也對小朋友下過毒手。
當時武松離開十字坡後看見一個道士在和一名女子親熱,於是非常氣憤,要殺了這個道士。真不知道當時武松是什麼心態,如果放到今天,估計馬路上都看不到幾個人了,不就是親個嘴嗎,至於要殺了人家?
但是武松不管,他拿起塊石頭,便去射門。只見「呀」地側首門開,走出一個道童來,喝道:「你是甚人,如何敢半夜三更,大驚小怪,敲門打戶做甚麼?」武行者睜圓怪眼,大喝一聲:「先把這鳥童祭刀!」說猶未了,手起處,錚地一聲響,道童的頭落在一邊,倒在地下。
但是讓武松沒想到的是,他根本就是亂殺人,殺錯了人,因為這個孩子本就是被拐騙過來的受害者,武松不問三七二十一,就把對方給殺了。
不知道這一幕會不會在武松心裡留下陰影,畢竟這是一個孩子的生命啊。
(圖片來自網路)


※水滸中最可悲的女人不是扈三娘,而是秦明夫人
※為何武松敢反對宋江招安?
※武松戴枷大鬧飛雲浦,林沖為何除枷才能打贏洪教頭?
※喜歡紋身,氣死老母,史進的人生路是怎麼走歪的?
TAG:宇宇看水滸 |
※同樣是打虎英雄,武松打一隻李逵殺一窩,為何武松打虎會更加出名
※武松打死一隻虎,李逵殺死了四隻虎,為什麼武松打虎英雄的名頭更響亮?
※梁山的五位打虎英雄,除了武松你還知道誰?
※搞笑段子:武松打虎打的出翔,老虎:武松沒追上來吧?
※古有武松打虎,今有泰森玩虎?巔峰期的泰森真能打得過老虎?
※「李逵殺虎」為什麼沒有「武松打虎」出名?
※李逵殺4虎不被承認,為何武松殺1隻老虎就成了打虎英雄?來看看
※打虎英雄武松是怎麼被奸臣害死的?
※武松打虎算什麼,李白打虎聽過嗎?
※襄陽女打虎英雄,殺虎救親夫
※打虎英雄武松打死的原來是一隻餓暈的「病老虎」?
※李逵殺虎一窩,武松打虎一隻,為何很多人記住武松而忽略了李逵?
※武松打虎,李逵也打虎,為啥李逵不是「打虎英雄」,原因有3點
※巔峰泰森可以憑藉技巧可以擊敗老虎嗎?網友:武松打虎是小說
※鴛鴦樓上報仇時,武松為何血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為什麼丁海峰版「武松打虎」最經典?因為他打的是真老虎!
※武松本是打虎英雄,為何在此書中變得很二?
※各版本武松對比,誰才是打虎英雄?誰是你心目中的武二郎?
※打虎網紅武松,為何玩不過浪蕩公子西門慶?
※宋太祖遭遇暗殺為何大笑?他有一群特種兵,人人堪比武松能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