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負重任的因紐特冰激凌:在極地吃怎樣的冰淇淋才爽
阿拉斯加諾姆市老照片
冰天雪地中的因紐特人熱愛一種酷似冰激凌的食物,這種傳統佳肴也頗為講究。
文 | 佐娜·斯塔克斯
我第一次嘗到Akutaq,也就是俗稱的因紐特冰激凌,還是小時候在北極圈內生活時,那是我第一次上冰河時的獎勵。
當時,我父母在一座名叫申納克(Shungnak)的因紐特北方小鎮里教書,那兒距離科伯克河(Kobuk River)150英里。這都是二戰以前的事了。那會兒,我對因紐特冰淇淋這個已經有幾百年歷史的美味毫無概念,也不知道它風靡整個阿拉斯加,更不知道在許多野外情況下,它可以救人於死神之手。
偏遠的村落里沒有電,沒有自來水,也沒有凈水系統,連個小賣部都沒有。所有人家裡都有狗拉雪橇。在我們村,用那種隔板造的現代房子都是由教會管理的,這些房屋就是當地的建築物了,學校是其中之一,建在一處小山丘頂,背山,俯瞰著申納克河,學校二樓就是我們生活的家。我父母在一樓教書,一年級到八年級學生都教。他們工作時,我的因紐特奶媽就會教我玩兒一些原住民遊戲,教我如何採摘漿果,再用當地「零食」寵溺我一番。
因紐特人酷愛的冰淇淋Akutaq
我最喜歡的短途游是到河上去看因紐特人從冰河裡拖上漁網,把打到的白魚狠狠摔倒冰面上。看到我去圍觀,鄰居老吉姆就會給我一個大大的微笑,然後喊:「Akutaq時間!」他俯身選了條魚,魚肚子朝上,翻裂魚皮,取出魚蛋。吉姆動作迅速地用一塊石頭除去蛋膜,加上一點冰雪,然後用手快速、不斷地攪拌,十分鐘後,冰雪、魚蛋、魚脂混合物變得濃稠起來,像雲朵般的Akutaq也就成型了。我們就地手抓著狼吞虎咽,細細感受它們在舌尖融化的滋味。我印象中的因紐特冰淇淋就是這麼迅速而簡單地製作完成的,全然不曉得其中原理。後來我才知道,因紐特人是攪拌動物酥油,使其膨脹至原先的六倍左右,加上冰雪和漿果,或是當地任何一種食材混合而成。現代人的做法則是在人造酥油中加上膨鬆劑和糖。外人叫它因紐特冰淇淋,就它的樣子、食材和口味來說確實也沒錯。
老吉姆的做法只是眾多配方中的一種,可能是最簡單的製作方式。Akutaq的原意是「攪拌」,直白地說,就是一道包括以手攪拌動物脂肪的菜肴。一個世紀以前,偏北地區的因紐特廚子會準備許多Akutaq,儲藏在家中地窖里,那裡就是一個永久凍土形成的洞。冷凍後的食物就是每家每戶的糧食儲備,他們也會為隨時到訪的客人、鄰居們準備一些。
Akutaq的原料非常多樣。阿拉斯加北部傳統用料包括馴鹿、熊、麝牛等的脂肪,海洋哺乳動物油,像是海豹或是鯨魚的,再加上一些當地花卉作為香料。其他地方會根據地理環境和食材來源而有所不同。馴鹿和白魚在內陸廣為使用,鹹水魚和海豹是沿海的最愛。在阿拉斯加西南邊,原住民用太平洋細齒鮭加上動物酥油和雪來做。不同於北方以馴鹿脂肪製成的那種易於儲藏,西南部半島地區的必須儘快食用,幾分鐘之內就會水油分離,不好吃了。
二戰爆發前夕,我們一家搬到俄勒岡以求安穩。但兒時的食物記憶一直伴隨著我。我在大學裡學了社會人類學,然後又成了一位廚師。這段漫長的學習歷程似乎就是為了引領我重新回到因紐特老家,真正研究、理解那兒的歷史和錯綜複雜的極地食物。
阿拉斯加西部蘇厄德半島村落
我再次回到阿拉斯加已經是1995年了,大多數偏遠村落都有了電和自來水;雪地摩托、四驅車和補給卡車到處都是;村裡也都有小賣部,罐裝食品稀疏地排列在貨架上,還會有一個冰箱,通常都是空的,那是用來儲存蔬菜的。
在阿拉斯加西部蘇厄德半島沿岸,原本用於晾乾海豹皮的架子空置著,看上去就如同海岸邊佇立著的幽靈哨兵。原本二十多個忙碌的營地只剩下四個,工作的也都是村中的老人。年輕的因紐特女人更嚮往辦公室工作、成為老師或是護士,而不是繼續做吃力的傳統體力工作,包括從海豹皮上除下油脂,用它們製成海豹油,這是極地食物的關鍵用料。傳統烹飪遭到了威脅,整個極地文化同樣如此。
在現代化影響下的因紐特部落距離傳統越發遙遠
我想知道烹飪是如何影響因紐特女人生活的。我腦子裡有社會人類學家的「古訓」:一位長老死去,隨之而去的就是一整座知識庫。因此,我開始在阿拉斯加尋找依然了解傳統歷史和廚藝的老人。很幸運,我遇見了Esther,一位來自蘇厄德半島、頗有名氣的傳統因紐特廚師。當她邀請我一起在她的漁場里生活時,我迫不及待的接受了。在之後的15年中,她就是在生活中教導我因紐特人日常食物的製作與儲備方式的。
7月的一個下午,我目睹了一次海豹油泄漏事件。這對要在荒野中準備食物的人來說是個巨大災難。一加侖的油從塑料桶的一處小孔滲出,流得粘合板製成的地板上到處都是。這些都是無法計數的季節性勞動成果。如同食鹽和胡椒之於西方人的食物一樣,因紐特人的每道菜肴中幾乎都要用到海豹油。「這簡直比石油泄漏更糟,」Esther的姐姐雙眼含淚,但也只好以玩笑的方式面對,希望玩笑能緩解損失之痛。就是在這時,或許是為了鼓舞人心,(就像用冰淇淋逗樂一個第一次上冰面的小孩子),Esther說:「明天我們來做Akutaq吧。」
Akutaq與冰淇淋看上去並無太大差別,實際上卻是一種酥油混合物,因紐特人最為傳統的食物之一
第二天,Esther坐在廚房地板上,把馴鹿脂肪和海豹油混合在一起不斷地攪拌著,為家中最受歡迎的甜品做準備。混物的比例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已經有幾個世紀了:一份脂肪、一份海豹油、一份水、四份植物以及其他含有蛋白的原料。
Akutaq是道簡單菜,但通常,最簡單的菜最難做,每一步都要非常精準。原材料並不容易獲得,因紐特男人要獵獲馴鹿,女人要小心翼翼地把血、肉、脂肪分開。她們將含有脂肪的肉塊放在木桶或塑料桶里,儲藏於10°的陰暗乾燥之地,酥油會自然流出,然後再像煉油一般提取海豹精油。去除了血和脂肪後的精油看起來就和精釀白葡萄酒似的:清澈、泛著金光。
Esther做Akutaq時,喜歡用馴鹿小腸。首先把它們切成小段後再用手指壓碎、溫暖、軟化它們。一個世紀以前,因紐特女人為了做的快而直接咀嚼脂肪,這樣做有個弊病:要是這位婦女抽旱煙的話,那麼最終做成的冰淇淋里就會帶上一股令人不快的煙草味道。
攪拌酥油是製作Akutaq時最重要的步驟,做法和現代人做沙拉醬類似
Esther丟掉腱子肉和皮下腫塊,快速用手指攪拌脂肪,直到它們變得雪白、柔順,體積也變成了原先的三倍。此時,她加入一勺海豹油和一點水來增加彭松度,再攪拌,再加油和水,周而復始。45分鐘後,混合物看起來像是烘培蛋糕所用的精緻糖霜。然後加入美莓和藍莓以及糖。加糖的習慣其實是在18世紀中葉由獵鯨人傳入這裡的。因紐特冰淇淋十分美味,略帶一絲甜味,充滿著果香,口感如絲且醇滑,吃起來有點像放過冰箱的法國奶油。
Esther往調和物里加漿果時向我解釋,如果用肉乾代替水果的話就能做出蛋白質、熱量更高也更稠密的食物,這能為在極端低溫下狩獵的人提供足夠的能量。廚子們在熱水裡溶解脂肪,然後將之冷卻,攪拌後再往裡面加肉,這樣做出來的食物會更像法國鄉村裡吃的肉醬。冷卻後,將高能量的混合物切成片狀製成干肉餅。1909年,極地探險家羅伯特·皮里在徒步北極時就曾依靠這種食物完成旅途,成為首個抵達北極點的人。幾年後,1912年南極探險隊也用了相同的食物。
在因紐特冰激凌中加糖是在18世紀傳入阿拉斯加的
沒人知道Akutaq的起源,或許是人類首次跨越白令海峽來到北美大陸時帶到阿拉斯加的。因紐特人沒有文字,他們在言傳身教中將自己的歷史、習俗、故事和技藝傳授給孩子。在那些沒有天光的極夜中,一個又一個故事和傳說被講述、傳承給後代。歲月和時間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如何繼續繁衍生息,如何繼續活下去。Akutaq的製作方式和來源就這樣被傳了下來,製作方式也各家自有特色。
想要獲得北方Akutaq原材料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直到20世紀初,因紐特人都是靠步行、划船或是狗拉雪橇的方式穿越600英里冰凍荒原到海岸邊或是河流交匯處的集市上交易,他們沒有貨幣,以海豹油換取馴鹿脂或是反之。食物在漫長歲月中,在因紐特人的社交、經濟結構里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1842年在育空河(Yukon)邊的集市上,因紐特人開展了一次Akutaq製作大賽。因紐特女人奮力攪拌著混合物,她們的丈夫則為自己的太太吶喊著,要她們推陳出新打造出新一代食譜。血、海狸、海獺、馴鹿內臟、魚乾、魚蛋、鳥蛋、漿果等都變成混合物的一部分,比賽最終似乎變成了這樣:做出最奇怪的食物的人就是獲勝者。
整片阿拉斯加地區的原住民都愛吃Akutaq,但會做的人越來越少。2007年,我在諾姆市參加了一次培訓班,由老者組織,是教當地高中生傳統知識的課程。當中有一堂課就是如何製作Akutaq。這堂課一個孩子也沒來,反倒有40位老婦到場。
老師問:「誰知道如何製作Akutaq?」只有我一個人舉手。就在前一年,我為200位參加紀念儀式的人準備過Akutaq。實際上我還是撒了小謊,我用了電動攪拌機代替手動攪拌固體酥油的工作。(真希望Esther永遠都別知道我走了不誠實的捷徑)。
看上去頗為清新乾淨的因紐特冰激凌成品
現代化侵襲了整個阿拉斯加。一直以來,對阿拉斯加原住民,尤其是遼闊的極北地區因紐特人來說,他們的文化凝固劑是食物。近年來,年輕一代對於外來食品的愛好日益增強,人們開始擔心,終有一天,他們會忘記自己的傳統食物,忘記傳統味道。
許多來自西南部的學校老師和居民都希望能夠保留傳統生活方式,但他們還是有些不可避免地現代化了:在製作Akutaq過程中使用人造酥油、橄欖油和攪拌機。孩子們熱愛加了足夠多糖和漿果的味道,還有絲滑、蓬鬆的口感。其他方面對傳統似乎並沒有影響。然而Akutaq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美食享受,更在於它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與地位。那是因紐特人與過去傳統的聯繫,能激發他們的自豪和歸屬感。


※深深的話要淺淺的說:印尼土著懂得越是輕描淡寫,越是情深義重
※罕見老照片,美國探險家洛克鏡頭下的安多人
※越是艱苦、簡陋的生活和旅行,越能激發他的熱衷和深情
※婆羅洲的儀式:內在力量是否能夠抵制伐木、保護家園、點燃希望
※菲律賓叢林里的獵頭、紋身故事
TAG:他者Others |
※這4種冰激凌是世界上最奇葩的冰激凌,因為吃冰淇淋還要簽生死狀,有冰激凌要用火烤!
※這波清爽的藍白配,有沒有讓你比吃了冰激凌還舒服呢?
※紅豆刨冰:比冰激凌還好吃的冷飲,不僅容易做,還能解暑祛濕
※可食用的世界上最貴的冰淇淋:松露巧克力冰激凌
※這樣的冰激凌你跟吃嗎
※冰激凌真的好好吃啊!和你一樣甜
※冰激凌都是冰的?其實它也可以油炸
※辣椒味冰激凌太重口味了?呵呵,南非的昆蟲冰激凌了解一下
※夏洛特超吃冰激凌,查爾斯吃冰激凌,卡米拉吃冰激凌,看看那他們開心的樣子
※又到吃冰的季節!口味顏值都在線的冰激凌&冰沙店推薦
※世界上最奇葩的冰激凌,啤酒味的不算啥,戰都民族的這個才厲害
※冰激凌,竟然有這樣的好處
※吃冰激凌吃成這種慘樣?網友:弱爆了,這才是最慘的
※網紅冰激凌,冰爽細膩的口感,直呼吃的過癮,秘訣在於這兩味食材
※會飛的冰激凌,這怕是最快樂的冰激凌了吧
※夏季雪糕冰激凌怎麼少的了?超簡單的雪糕做法,一看就會
※吃哈根達斯冰激凌後,滿嘴是血?在夏天吃雪糕你必須要注意的事,冰激凌的安全吃法!
※水果、餅乾和冰激凌,這也能做火鍋?我驚呆了!
※除了空調還有冰激凌,原來科龍這樣涼爽!
※心理測試:選一個最解渴的冰激凌,測導致你單身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