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能否喝冰東西」 為何引發網路論戰?

「孩子能否喝冰東西」 為何引發網路論戰?

對於醫學的很多問題,並非只有中西醫之爭,醫生之間不同論見也是常有之事。如果拿著「這是醫生說的」當天大的令牌轉發文章互懟家人,免不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尷尬。

近日,網紅博主「小兒外科裴醫生」在微博上發表了一篇題目為《孩子能喝冰東西嗎?》的文章,引發上萬網友互懟,甚至有媒體打出「掀起婆媳大戰」的標題。這樣一個話題,為什麼會引發網路論戰呢?

裴醫生的文章,原意是回答一位媽媽的提問:1歲半的孩子能喝涼開水,喝剛從冰箱拿出來的酸奶嗎?裴醫生的回答是:能,都能。喝水要喝溫水,這大概是國人特有的習慣,這可能是受中醫思想的影響。中醫認為吃生冷食物或喝冷水,容易導致胃寒。「只要水是乾淨的,孩子願意,喝溫水涼水冷水都可以,喝常溫奶,凍酸奶也一樣。」這篇文章隨後引髮網友論戰,中醫粉和中醫黑在評論中辯得不亦樂乎。

中西醫論戰由來已久,自西醫傳入中國,紛爭便未平息。裴醫生是西醫,此前為深圳兒童醫院小兒外科的副主任醫師,一直在網路平台做醫學科普,吸引了大批粉絲,如今已辭職創業。裴醫生對於中醫的觀點,我不想多做評論。我好奇的是,這樣一個話題,何至於到「掀起婆媳大戰」的地步?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特意在朋友圈發起了一個小調查,調查對象是10多名三甲醫院的兒科西醫和中醫,從主治到主任醫師不等,中西醫數量約各佔一半。「孩子能不能喝冰東西?」對於這個問題,大部分西醫都投了贊成票。而大部分中醫的答案是「不能」,反對的理由是「傷陽氣、傷脾胃」。

這結果跟預期一致。投贊成票的一位三甲醫院兒科教授認為,喝冰的比喝燙的東西好,高溫燙傷消化道黏膜。「個人覺得冷的食物比熱的好,西方人的胃腸道疾病諸如腹瀉、胃炎比我國少,這和我國的飲食習慣不好有關。我們中國人的體質總的來說不算好,飲食原因要算一個,現在孩子們沒有那麼多忌口,可體質比上一代人好很多。」

但有意思的是,答案並非千篇一律。也有西醫的兒科主任指出,能不能喝冰東西要看是多大的孩子。通常大於1歲以上,如果水質好,孩子健康狀況良好,理論上可以稍喝點白水,但冰的東西謹慎。因為「胃腸蠕動受刺激後可能加速,導致大便次數及性狀改變出現腹瀉。而腹瀉又一定程度上導致腸粘膜損害,導致感染髮生。所以未過嬰幼兒期不建議喝冰水等物。」也有中醫的主任醫師認為,雖然冷飲傷脾胃,但也不是絕對不能喝,適量限制就行。還有喝多少、有多冰、孩子多大,都是前置條件,個體之間也有差異。

之所以羅列這個小調查,其實是想說明一件事情:對於醫學的很多問題,並非只有中西醫之爭,醫生之間不同論見也是常有之事。如果拿著「這是醫生說的」當天大的令牌轉發文章互懟家人,免不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尷尬。圖一時嘴快,撕得熱鬧,傷了感情,又何苦呢?

中西方文化差異,中西醫理論各成體系。是否一定誰手握真理,我看未必。生病的時候,我看中醫,也看西醫,有時候先西後中,有時候先中後西。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如大道至境,中西醫或許只是解道途徑不同而已,殊途同歸亦未可知。回到事件源頭來說,是不是要給孩子喝冰水,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選項。譬如孩子已經在腹瀉,你還覺得「醫生說的喝冰水沒關係」,或者孩子喝了杯冰酸奶你就捶手頓足擔心從此「傷了陽氣大事不妙」,都是陷入了教條主義的框框里了。(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袁丹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經緯網 的精彩文章:

台當局前瞻拼蓋軌道 馬英九:看不出來有什麼智慧
台灣最佳地標景點 台北101連3年首選
網友自製醉雞 老母怒譙:為什麼要把屎放冰箱
布局2018 「藍委」吁吳敦義儘早與人選溝通
王金平:願意與吳敦義共同參與國民黨的運作與改造

TAG:華夏經緯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什麼東西既能躲催婚又能護你周全?終極洗碗指南在這裡!
你認為舌頭也能「看」東西嗎?
什麼東西既能臭美又能避邪?
火龍果不能和哪些東西搭配一起吃呢?你知道嗎?
吃棉花糖走紅網路?浙江衛視女主持告訴你,吃東西也也需要實力!
茄子不能和什麼東西一起吃?
東西飛進眼睛怎麼辦,能不能揉?
哪些東西狗狗不能吃?
貓咪不能吃哪些東西?
什麼東西能吃還能敷臉?黃瓜?不,是果凍
狗愛吃什麼東西?
宋威龍發展?范冰冰不讓李晨給弟弟買東西?王子文身高?姜潮孝順?
秦海璐蹲街邊吃東西接地氣,手裡的果凍偷兒子的嗎?
寶寶發燒什麼東西不能吃
這些東西不能放冰箱
這些東西還在你的冰箱里!會致癌!
火是什麼東西?
狗子為什麼愛刨東西?它在刨什麼?
家裡冰箱一直用錯了?這些東西都不能放進冰箱里!
原來這麼有錢的黃毅清微博也會發這種東西,網友:你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