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券商銷售產品可要長點心了!又一家因代銷金融產品違規被罰

券商銷售產品可要長點心了!又一家因代銷金融產品違規被罰

此前,因代銷金融產品業務違規領罰單的券商已不少於5家,今日,此項名錄再添一家。

中原證券今日晚間公告稱,因業務合規管理存漏洞遭河南證監局監管。此項處罰主要源於該公司下屬鶴壁分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代銷金融產品。河南證監局給予中原證券包括責令改正等處罰措施。

中原證券公告稱,針對上述問題,該公司將按照監管要求進行全面自查並積極整改。

中原證券稱將積極整改

中原證券上述公告稱,公司收到河南證監局行政管理措施處罰決定書:因該公司鶴壁分公司未經總部批准,擅自代銷金融產品,同時鶴壁分公司負責人周震及員工個人名義購買私募基金產品。上述問題反映出中原證券擅自代銷金融產品業務合規管理存在漏洞、內部控制不完善。周震作為鶴壁分公司負責人,對違規問題負有直接責任。對此,河南證監局要求公司進行改進。

公告顯示,河南證監局對中原證券採取的處罰措施包括:責令該公司於5月31日之前予以改正,並提交書面報告;責令該公司在2017年5月31日至11月30日期間,每3個月開展一次合規檢查,並在每次檢查後10個工作日內,向河南證監局報送合規檢查報告;通過河南證監局官網,對鶴壁分公司負責人周震予以公開譴責。

中原證券表示該公司歷來重視合規經營和內控,針對上述問題,公司將按照監管要求進行全面自查並積極整改,加強和改進相關營業務的內部控制工作,同時認真查漏補缺,舉一反三,持續全面完善內部控制和合規管理。

中原證券還表示,目前該公司經營情況正常,財務狀況和償債能力未受影響。

5家券商吃同類罰單

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在中原證券之前,因為代銷金融產品業務違規吃罰單的券商已不下五家,包括東北證券、國信證券、廣發證券、浙商證券、中投證券。五家券商所領罰單多由地方證監局開具,事發均在地方營業部。處罰措施最重為東北證券,該公司被暫停代銷金融產品半年時間。

去年11月,國信證券江蘇無錫梁溪路證券營業部因代銷金融產品違規,已被江蘇證監局暫停開展代銷金融產品業務6個月,期限自2016年11月4日至2017年5月4日止。

另據深圳證監局去年11月份公布的處罰通知顯示,國信證券天津、江蘇、青島等地營業部在開展代銷金融產品業務中存在4點問題。深圳證監局則認為,這表明了國信在代銷金融產品業務集中統一管理不到位、代銷金融產品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對其採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

同樣在去年11月,遼寧證監局對廣發證券下屬營口學府路營業部採取責令改正措施,也因該工業部代銷金融產品違規。去年8月,上海證監局對中投證券開具罰單,因該公司上海一家營業部代銷金融產品違規。另據浙江證監局今年2月份發布的公告顯示,浙商證券青田華庭街證券營業部、開化芹南路證券營業部存在向風險承受能力與產品風險等級不匹配的客戶推介金融產品、從業人員替客戶辦理證券交易操作、未按規定辦理《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變更手續等行為。

東北證券此前也有類似公告,吉林證監局責令東北證券暫停開展代銷金融產品業務6個月,期限自今年5月11日至今年11月10日止。同時責令東北證券限期改正,增加內部合規檢查的次數,對全部分支機構進行合規檢查並於今年10月底前提交檢查報告和整改報告

H股股份回購取得新進展

和上述公告發布同時,中原證券發布《關於回購註銷部分H股股份通知債權人的公告》。該公司稱,為保護該公司股票價格、優化公司股權結構、改善公司財務指標、提高凈資產收益率,該公司擬通過場內交易回購公司H股股票,回購股份全部以自由資金的方式進行,回購總數不超過H股股份總數的10%,回購價格不得以前5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高出5%以上的價格,回購實施期限為一年,自該公司2016年股東大會、A股類別股東會及H股類別股東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計算。回購完成後將註銷回購的全部股份。

中原證券今日公告稱,上述回購H股股份的議案已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該公司根據相關規定,通知債權人,凡中原證券債權人均有權於5月25日起向公司申報債權。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凈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券商中國 的精彩文章:

券商高薪挖角研究所王牌銷售,開價真不低,分化更嚴重,有些能拿三五百萬,有的只賺三五十萬
104家上市公司發布170份補充質押公告,4月份集中發布141份
買進某隻股票後心神不寧是啥回事?看看成功交易者如何捕捉第六感覺發出的買賣信號

TAG:券商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代購產品真假難辨,國貨品牌更勝一籌
銀行要急了!這一券商理財產品被瘋搶,大家都買了嗎?
文玩圈迅速的「仿製銷售」,消費者應該理智看待一樣的產品不一樣的價格
價值營銷VS產品營銷,誰更容易收穫消費者好感?
泰國一大型化妝品批發市場被查,幾乎所有商品都是假冒偽劣產品
母嬰產品營銷還能這麼玩!
投資經典產品還是購入時髦單品?
小心,不要買到「假的」銀行理財產品
所有人都在強調品牌,「沒有品牌」卻得到更多消費者共鳴?一家販賣有機產品的百元超市教我們新零售思維
高通新發的三款處理器與老產品兼容 有廠商要「炒冷飯」了?
這家公司因涉嫌現金貸暴力催收,上市計劃要黃,你可能用過其產品
vivo這款產品還真賣斷貨了,產品顏值真的讓人無法拒絕
易烊千璽疑似要與黃磊合作新產品的代言,但是產品完全不符合他
自製化妝品均屬「三無」產品 對外銷售涉嫌違法
小豬佩奇相關產品賣脫銷,IP營銷功不可沒!
這些時裝品牌出的彩妝產品,你們有必要了解一下!
蘋果這五款產品命運堪憂 仍在銷售卻無更新
為什麼奢侈品營銷愛八卦娛樂圈,產品設計卻很中庸?
又一產品名被註冊為商標,一批賣家收款賬號慘遭凍結
好產品+創新銷售模式,這個品牌如何出彩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