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龍十八潭周圍徒步登山路線及軌跡圖總結
九龍十八潭景區內奇峰林立,層林盡染,流泉飛瀑,異彩紛呈,景區內山高林密、峰奇石怪,泉眼眾多、潭瀑交錯,大小景觀四十餘處,素有 六泉九瀑十八潭之稱。
景區內景色優美,地形險峻、地質構造複雜,遍布峭壁、溶洞;同時動植物資源豐富,林木繁茂、鳥語花香。
其地質構造為熔岩地形,分布著大量洞穴,有古洞懸陽、池泉洞、仙藥洞、卧虎洞等。三個天然盆地,位於高山之顛,實為罕見。盆地中由巨 岩組成山峰,自中間一分為二,壁如刀削斧劈,故名「龍劈峽」。一座秀麗的山峰,如一副巨型山水畫,又稱「翠屏峰」。 盆地內分布的洞穴,洞 口冷氣逼人,陰風森森,無人敢探。
主要景觀有嘉慶年間的龍王古廟,歷史悠久的千年巨柏;有飛流直下的神龍倒掛,水霧瀰漫的地涌金蓮;有直插入雲的南天支柱,栩栩如生的 睡猩巨岩,是度假休閑、探險寫生的佳境。
地址:位於密雲縣太師屯鎮石岩井村。
九龍十八潭周圍徒步登山路線及軌跡圖(由小到大)
1、九龍十八潭
軌跡圖如下:
九龍十八潭。歷時大約 2 小時,登山,全程4.6公里
難度:簡單
海拔最低:349米,最高:702米
2、石岩井村、高官道樓、南坑樓、鷹窩樓、南護嶺樓、九龍十八潭
軌跡圖如下:
石岩井村、高官道樓、南坑樓、鷹窩樓、南護嶺樓、九龍十八潭。歷時大約 6 小時,登山,全程7.9公里
難度:簡單
海拔最低:284米,最高:1000米
3、九龍十八潭、三道石梯樓、大橋樓、南護嶺樓
軌跡圖如下:
九龍十八潭、三道石梯樓、大橋樓、南護嶺樓。歷時大約 8 小時,登山,全程8.2公里
難度:難
海拔最低:351米,最高:1050米
4、九龍十八潭、南護嶺樓、大橋樓、三道石梯樓
軌跡圖如下:
九龍十八潭、南護嶺樓、大橋樓、三道石梯樓。歷時大約 9 小時,登山,全程9.1公里
難度:簡單
海拔最低:356米,最高:1045米
5、九龍十八潭、南護嶺樓、大橋樓、三道石梯樓、九龍十八潭
軌跡圖如下:
九龍十八潭、南護嶺樓、大橋樓、三道石梯樓、九龍十八潭。歷時大約 10 小時,登山,全程9.4公里
難度:簡單
海拔最低:363米,最高:1047米
6、南別樹峪、高官道樓、南坑樓、鷹窩樓、南護嶺樓、九龍十八潭
軌跡圖如下:
南別樹峪、高官道樓、南坑樓、鷹窩樓、南護嶺樓、九龍十八潭。歷時大約 8 小時,登山,全程9.9公里
難度:簡單
海拔最低:302米,最高:1012米
7、石岩井、高官道樓、南坑樓、鷹窩樓、南護嶺樓、九龍十八潭
軌跡圖如下:
石岩井、高官道樓、南坑樓、鷹窩樓、南護嶺樓、九龍十八潭。歷時大約 8 小時,登山,全程10.0公里
難度:難
海拔最低:314米,最高:1008米
8、九龍十八潭、三道石梯樓、大橋樓、南護嶺樓
軌跡圖如下:
九龍十八潭、三道石梯樓、大橋樓、南護嶺樓。歷時大約 9 小時,登山,全程10.2公里
難度:難
海拔最低:324米,最高:1054米
9、石岩井村、高官道、南坑樓、鷹窩樓、南河嶺樓、九龍十八潭、石岩井
軌跡圖如下:
石岩井村、高官道、南坑樓、鷹窩樓、南河嶺樓、九龍十八潭、石岩井。歷時大約 8 小時,登山,全程10.2公里
難度:簡單
海拔最低:296米,最高:1017米
10、南別樹峪、高官道、鷹窩樓、九龍十八潭
軌跡圖如下:
南別樹峪、高官道、鷹窩樓、九龍十八潭。歷時大約 7 小時,登山,全程13.5公里
難度:簡單
海拔最低:198米,最高:1006米
11、大台村、南護嶺樓、九龍十八潭
軌跡圖如下:
大台村、南護嶺樓、九龍十八潭。歷時大約 9 小時,登山,全程15.3公里
難度:難
海拔最低:294米,最高:1150米


※戶外真正入門級路線——徒步武功山
※記得住鄉愁,留得下情懷!
TAG:智徒戶外 |
※九星運行軌跡
※《閃之軌跡4》新情報:七耀教會和舊七班登場
※記錄各城區發展演變歷史軌跡,武漢啟動編纂《武漢城市史(分區卷)》
※在山峰上的天文台追尋繁星軌跡
※11號颱風「白鹿」生成!軌跡接近「直線」,24日登陸我國沿海
※複製范冰冰走紅軌跡演瓊瑤戲?范丞丞:第一部戲想嘗試武林高手
※滬蘇浙皖文明史一覽無餘,三條精品考古游線路帶你看懂長三角歷史發展軌跡
※日式戰棋王者《炎之軌跡》安卓封測今日開啟
※近藤季洋:《閃之軌跡4》中埋藏了新作伏筆
※畫出「嫦娥」奔月的星河軌跡
※白白星座電台 | 十二星座成長軌跡
※超強風王「山竹」軌跡劇變!正面王炸珠三角,整個華南都在風圈裡
※美國兩艘軍艦28日通過台灣海峽 航行軌跡曝光
※本報採風拍攝「城市軌跡」,為你推薦五一「大美春遊目的地」
※5月27日今日運勢,最吉生肖,猴雞虎兔;十二生肖今日趨勢軌跡
※小粉球成長史《星之卡比》系列26年畫面進化軌跡
※幾張圖快速看懂,未來20年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軌跡
※從借勢到被借勢《旅行青蛙》網路口碑軌跡復盤
※軌跡歷代角色收錄《星之軌跡》公測角色招募指南
※蒼白的軌跡:松本清張「女性路線」的起點——紀念松本清張逝世26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