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訪神策數據桑文鋒:從百度八年老兵到公司CEO,價值觀對一家公司意味著什麼

專訪神策數據桑文鋒:從百度八年老兵到公司CEO,價值觀對一家公司意味著什麼

雷鋒網【新智造】按:近日,蘋果豪擲2億美金,收購暗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公司 Lattice Data。毫無疑問,數據對於 AI 的發展和布局非常關鍵。本文為雷鋒網新智造「微軟加速器·北京九期創業企業」專題報道的其中一篇,專訪了國內初創公司神策數據(Sensors Data)的創始人桑文鋒,他曾在百度任職8年,從0到1搭建百度大數據平台,此次圍繞百度、創業、產品、團隊、融資、未來等主題,全面講述了他的看法和觀點。

同時,神策數據也是「新智造成長榜 2017」的報名企業,目前已完成B輪融資,總融資額超過1億,預計今年營業額將達數千萬。

專訪神策數據桑文鋒:從百度八年老兵到公司CEO,價值觀對一家公司意味著什麼

如果把百度比作 NBA 的一個俱樂部,那麼從2007年到2015年,桑文鋒為百度效力了整整八年。在百度的八年里,他先後給自己定過兩個小目標:

  • 第一個目標是2007年定的:在百度好好乾,三年轉管理,再干幾年升高管,做不到就出去創業。

  • 第二個目標是2010年定的:提升大數據平台在李彥宏心中的地位,至少和自然語言處理部門一樣重要。

路線明確後,桑文鋒主導了百度大數據平台的建設,「整個數據平台的架子,都是按照我的思路搭的」,並組建了30-40的團隊維護。做到2014年,除了還沒當上「高管」,其他的桑文鋒都搞定了。於是,按照當年既定的路線,他決心創業。

創業的前期頗多磨難,先後經歷了被投資人罵到「狗血淋頭」、投資人聽不懂、項目反覆推倒,但最終他看到了「為企業私有化部署用戶行為分析」這條道路,很快一切就順暢了:


2015年03月,獲線性資本、明勢資本、薛蠻子天使輪投資;

2015年04月,神策數據公司正式成立;

2015年05月,完成「百度系」的核心團隊組建;

2015年09月,用戶行為分析產品「神策分析1.0版本」發布;

2016年04月,拿到400萬美元A輪投資,紅杉資本領投,天使輪投資機構全部跟投;

2017年03月,入選微軟加速器·北京九期創業企業,並完成1100萬美元 B 輪融資,DCM領投,紅杉資本繼續跟投。

目前,神策數據只憑藉「神策分析」這一款產品,便覆蓋了互聯網金融、電商、企業服務、在線教育、用戶類等300多家企業,神策分析有SaaS 版、私有化部署單機版、私有化部署集群版三個版本。與其他大數據公司的不同在於,神策團隊會幫助用戶搭建底層數據源,同時還允許用戶基於神策分析進行數據的二次開發。

2017年,神策數據入選微軟加速器·北京九期創業企業,桑文鋒告訴雷鋒網,微軟加速器並不佔任何股份,但為每家入選企業都提供了幾百萬的 Azure 雲服務資源,節省了巨大成本,同時在對接投資機構、企業客戶等方面給了很多支持和幫助。出身 BAT 的桑文鋒也明顯感覺到,微軟與中國巨頭們的不同之處,「跟微軟合作不會有業務衝突,它的重點在於做基礎,非常開放」。

專訪神策數據桑文鋒:從百度八年老兵到公司CEO,價值觀對一家公司意味著什麼

以下為雷鋒網新智造專訪文字實錄

【關於百度】

新智造:為什麼會從百度出來創業?

桑文鋒:我是2007年浙大研究生畢業就去了百度,在百度干到2014年的時候,已經7年了。那時候乾的有一點疲了,因為乾的時間比較久,一直圍繞著大數據平台這一塊做。從2007年,先是在百度做,2008年開始做數據,做了兩年左右,2010年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把大數據平台這一塊,在李彥宏心中的地位,做到像自然語言處理部門一樣。做到2014年的時候,我們大數據部也成立了,並且我帶的那一塊是大數據部最核心的一部分,都是我從零到一搭起來的,基本上達到了我的目標,並且整個數據平台的架子已經按照我的思路搭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按步就班往後做就可以了,所以那個時候我就考慮去創業的事情。當然,在百度內部來回穿梭行不行,當然也是一種選擇,其實我去百度之前,還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我要在百度好好乾,幹個三年轉管理,然後之後再幹個幾年看發展的情況,如果我能做到高管,那我就好好乾,如果做不到,那我就出去創業,我覺得還是做不到的,離高管還是遠的。

新智造:當時做到什麼職位?

桑文鋒:做到了技術經理,技術經理上面有高級技術經理,有副總監,有總監,總監上面有高級總監,高級總監上面有副總裁。有很多的路要走。到2013年的時候,百度也有它的問題,確實找不到新的增長點了。我對Robin(李彥宏)本身沒什麼意見,我離開百度之後,其實對百度許多事情都還是從比較正向的角度去看的,因為到2013年,換別人,能想出什麼主意(解決百度的問題)?

我曾經給百度考慮過兩個思路:一個是做 Web OS (網路操作系統),另外一個是把淘寶模式引入到搜索裡面去,讓商業搜索直接進入類似淘寶這樣的產品頁面,我都是在公司戰略溝通會上,直接給李彥宏,給幾個 E-Staff 提過意見的。過了幾年再看,我提的思路也不一定能解決百度的問題,當然我後面說的電商那個思路,我覺得還是有希望的,但是百度到那個階段,很難去扭轉,很難敢做大的嘗試。所以說,我要出去創業。

新智造:創始團隊都曾是百度的?

桑文鋒:對,四個合伙人都是。其中兩個比我早一年離開百度,但是我考慮創業後,又把他們聚到一起了。加上核心的研發團隊,基本上都是從百度大數據部出來的,可以說我們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百度新團隊。我在百度,雖然只帶了三四十個人,但是我的團隊執行力非常強,我對這個非常有信心,所以我也不願意從百度內部拉太多的人,早期的這些人,主要還是已經從百度離職的,並且又是我覺得能力不錯的,把他們聚到一起。

新智造:不挖百度在職的同事,是為了避免利益的糾葛?

桑文鋒:因為百度整個數據平台都是我一手搭建起來的,我對百度還是很有感情的,我不想因為我創業挖人,對那邊的發展造成影響,所以我盡量從外面找,當然也不能說一個都沒拉,還是拉了兩三個人出來的,一線幹活的人,然後這樣組成了早期的團隊。

新智造:所以你離開百度之後,還是比較關注大數據部的發展?

桑文鋒:我也會跟他們一起吃飯、交流。這是我的嫡系。

新智造:目前你覺得百度大數據方面發展的怎麼樣?

桑文鋒:客觀來說,我走了之後,他們的思路有點亂,可能是因為沒有一個堅定的核心。數據許多時候是慢熱性的東西,不是馬上見效的,需要有堅強的信念在一直做;另外,百度本身動蕩,不是百度大數據部的問題,其他部門也都是問題。

新智造:百度對你有何影響?

桑文鋒:百度文化對我影響非常大,一共有29條,歸結起來都是教你如何做事的文化。用數據說話這是決策的思路,然後迅速迭代,越變越美,用流程解決共性問題,都是在教你如何做事的。去年魏則西等醫療事件出來,我就在思考百度的問題到底在哪。百度文化最大的問題在於確實沒有價值觀,百度文化歸結一條就是簡單可依賴,是告訴你做事的時候要簡單可依賴,這是個方法論,但不是價值觀,所以說百度文化是告訴你如何做事,但是沒告訴你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這是百度文化里很大的問題。

百度好的地方我一般都會把它吸納過來,比如說,現在神策數據就從百度文化里吸納了兩條:一條是把事情做到極致,一條是問題驅動,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百度的弊端就是沒有價值觀,神策的價值觀就是給客戶帶來價值,這是底線。如果我給你帶不來價值,我寧願不要你的錢,咱們就不用合作了。有些項目在我看來就不行,一定要給客戶直接帶來價值。

我們早期有一個客戶——油聯石化——買了我們一段時間的服務,並且也給了錢,過了幾個月之後發現他一直沒用起來,後來發現是業務場景變了,之前做的方向後來調整了,我就聯繫銷售總監,把錢退給他,他們那邊回復說後面可能還會用,過了一段時間我看還是沒用,我說後面再合作咱重新來,但我不能沒給你解決問題就收你錢,這是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的,我收你多少錢是因為我給你帶來了多少價值,不是說你不懂,我就坑你一把。

神策採用的是一種標準定價的模式,童叟無欺,我們有競品,他們的價格體系完全就是亂的,有些收全價的,有些收一折的,從一折到全價跨度太大。然後並且有一些情況,客戶開始只知道他們做大數據,就要一個高的價格,一旦聽說神策也介入進來,馬上把價格腰斬一半,我覺得他這樣做,持續不久,要做生意還是要持久的,因為到後面客戶肯定會發現的。

新智造:外界對百度有很多的評價,作為老百度人,你怎麼看百度的現狀?

桑文鋒:我覺得否定百度就是否定我們自己,因為我本身在百度幹了八年,我如何做事都是百度教出來的,我本身是一個正兒八經百度培養出來的兵。百度有它的問題,但是百度這種矽谷做事的方式、工程師文化、注於技術,這些東西不是其他公司能夠比的。許多都人都覺得百度不行,你跟騰訊、阿里比比,你看你是不是不行,你有本事你做成百度試試,所以還是要兩面的看。

我覺得不能說百度視野不夠,或者格局不行,有時候是因為做的事本身就局限了能想像的空間,可能搜索本身就不如做電商、做社交那麼擴展性強,這就阻礙了百度的發展,百度前面幾年整個邏輯都很正常,但是後面有一步沒跟上谷歌,一下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了——谷歌做了安卓,百度做不起來,但是百度做不起來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操作系統是全球性的,不是說你做一個就能獨霸一方了,這個不好做;另一方面就是中國的系統工程師人才比較缺乏,做一個操作系統這樣的東西,投入是很大的,真正能做起來那是很有挑戰的。

百度現在這種情況,換其他人又有什麼高招呢,要有高招你就跟李彥宏講一講,把你的高招說出來,關鍵不要罵一個東西不行,要提點建設性意見。

【關於創業】

新智造:創業是怎麼開始的?

桑文鋒:我是2015年4月從百度離開的,從2014年5、6月份,就開始在考慮創業到底做什麼,那時候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就是做一個數據起關鍵作用的用戶產品,因為我對數據還是很感興趣的,這個東西很有搞頭,我對這個事情非常有激情,但是我覺得我自己沒什麼關係,做企業服務這一塊不擅長,還是要做用戶產品,To C 的產品,怎麼做都行,誰都能做。

但是對數據起關鍵作用的用戶產品,第一反應就是金融,金融跟用戶相關的這些事又能最直接發揮特點。但這裡頭有個問題,金融我本身不感興趣,也沒這方面的積累,不擅長,按照那個思路發展,我現在可能就在做消費金融了,消費金融去年發展很不錯的,好幾家公司經營的都很不錯,所以說當時怎麼做也沒想清楚。

直到2014年國慶之後,一個發小給我提了一些意見,他說能不能做一個相親活動的網站,讓一部分人往上面發相親活動,一部分人在上面找活動,我一想技術上肯定沒什麼問題,但是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能不能做起來是個問題,你看這個領域就像世紀佳緣,百合網,其實他們做的也不是特別大。第二天我又整了一下思路,分別發給了我其他的三個小夥伴,其中兩個就是現在的合伙人,我說我想做一個嘗試,你們有沒有興趣參與,他們說有。

隔了兩天一起遠程開了個會,我說接下來半年,抽業餘時間我們做這麼一個嘗試,然後我讓大家每個人出五千塊錢,作為啟動資金,接下來半年時間,除非我宣布這個事解散,不然就必須得堅持做下去,除非有不可抗拒的因素。然後我讓每個人在語音裡面發個誓,要承諾接下來好好做這個事情,我覺得儀式感還是很重要的。

後來就找投資人,正好啟迪之星有個清華校友創業大賽,我其中一個合伙人是清華的,然後我們就去了,結果到那兒,BP都沒翻到第二頁,就被評委噴的狗血淋頭。

新智造:評委是誰?

桑文鋒:不知道,一個投資人,後來我沒見過他。他說你做這個東西,即使把世紀佳緣吃掉又怎麼樣,這個市場太小了,你做這個東西,現在有人給你投資,要麼是智商低於60,要麼是你爹。我們兩個挺鬱悶的,就回去了。回去之後在想,接下來怎麼搞,當然還有小夥伴打氣,你看噹噹網,同樣做電商,幾億的規模,人家馬雲做2000億,同樣的事不同的人做效果是不一樣的。

說是這麼說,但我也覺得還是要圍繞自己,百度文化裡面有一條——做自己感興趣並且擅長的事情,無非就是圍繞數據再做點啥。後來又考慮過,針對智能硬體提供大數據服務,但是調研了一下,發現智能硬體還沒起來,因為智能硬體不起來,在上面做大數據服務起不來;還考慮過針對傳統企業直接提供後台的數據平台這種思路,但是又發現投資人聽不懂,對企業來說效益也沒辦法直接衡量,所以覺得思路也不太行。

後來跟投資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們也慢慢迭代,覺得還是要結合應用,發揮大數據的優勢,思路基本上扭轉,乾脆就做一個 To B 的私有化部署的數據分析。因為企業用戶數據安全意識還是比較強,大家很顧慮核心的交易數據、用戶數據,不願意把它放在第三方平台上。

所以圍繞這個點,提供私有化部署,結果這個思路投資人就比較喜歡了,再加上我們百度系的團隊背景,很快在2015年3月份的時候,就有投資人投了600萬,4月底我從百度離職,4月25號公司成立,然後接下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核心團隊就建起來了,早期就11個人,1個設計、10個研發,我也參與研發了,這個團隊就組建起來了。

新智造:你是怎麼解決創業早期的生存需求的?焦慮么?

桑文鋒:2015年剛創業半年的時候,那時候確實讓我比較焦慮,那時候主要是競爭對手的市場宣傳做的比較好,並且競爭對手他們創始人是從矽谷過來的,帶著光環,比我們年齡還要大個幾歲的。他也比較擅長做市場、PR這一塊,所以當時給了我比較大的壓力。

在心裡想,這個到底該怎麼辦,那個時候銷售也不知道怎麼搞,所有的東西也不知道該怎麼搞,但是後來經過兩個月的時間,我慢慢想清楚了,想清楚三點:

  • 第一,是不是市場?

    沒有競爭就沒有市場,你做一個事,如果沒有人跟你競爭,這可能根本不是一個市場。

  • 第二,方向對不對?

    大數據分析一定是一個正確的方向,方向本身沒有問題的。

  • 第三,速度快不快?

    我是不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快速奔跑,雖然方向是對的,那有兔子在前面跑也不行,我覺得我們已經夠快了,我們迭代速度,整個的節奏那已經夠快了,這也沒啥問題。

所以我想清楚這三點之後,這就是你創業成長的過程,並且我們後面又發現,我還有我的優勢,我的百度系資源,許多百度的口,因為之前建立了穩定的關係,許多人出去之後創業,出去做 CTO,因為本身有信任關係,知道你能做好,很容易就合作起來,這些都是他從矽谷回來還不具備的優勢,所以現在我就對這個事情很坦然了。我就好好做,你能拿我怎麼辦,我是做 To B,你很難把對方去搞死,To B 不是贏者通吃,人家總有一些關係好的。但是我可以做大,我只要把蛋糕比例做大了,別人就拿我沒辦法。

【關於產品】

新智造:創業一開始你說要做一個C端的產品,但現在看起來其實是一個B端的?

桑文鋒:從神策的定位上來說,我們是幫助客戶實現數據驅動的目的。只要能幫客戶去實現數據驅動,都是神策可以做的事情,所以不只是局限到現有的統計分析這方面。我們現在只有一款產品——神策分析,是解決用戶行為分析這個問題的。我覺得這只是數據驅動裡面的一塊,現在只是我們團隊比較小,只能做這麼一點,現在想把這一點做好,把事情做到極致,然後再去擴展新的東西。

新智造:你認為神策面對的市場蛋糕有多大?

桑文鋒:我把中國互聯網分成兩個階段,以2015年為分界。

  • 2000年-2015年,信息化

    中國互聯網起來還是2000年左右,2000年到2015年,這個階段我把它歸結為是信息化時代,中國在進行信息化,許多沒有IT系統上IT系統,沒有用過互聯網用互聯網,這都是處於基礎建設的階段。

  • 2015年-2030年,數據化

    這是一個不斷的基於數據,進行數據分析、使用數據的自然過程,這個浪潮到目前為止也就剛剛過了兩年,後面我預計還有八年的高速增長期,所以我們神策處於這個階段。

新智造:目前做私有化部署產品的核心理念和特點是什麼?

桑文鋒:我許多理念都是從百度做了幾年積累的理念,比我們神策核心理念就是我在百度總結的兩點:

  • 數據源很重要

    整個數據平台,如果要做好,最重要的就是數據源頭,源頭做好了,這事就成了一半了。

  • 數據有兩麵價值

    一方面是驅動決策,幫助你拍板,就是BI,用數據說話;另一方面是AI,就是驅動產品智能,現在都叫AI了,因為最近一年多比較火,那個時候我去創業,我就考慮整個平台價值就在這兩點,一點是做BI,一點是AI,所以在整個思路上,就想如何把這兩個理念引入進來。

所以在我們產品上,其實就兩個特點:第一點就是私有化部署,讓客戶對數據放心;第二點是幫客戶建基礎數據,保證數據源。可以說只有神策是幫客戶建基礎數據的,剩下的大數據公司都是建空中樓閣,這是神策獨特的定位。第三點是客戶可以二次開發,我們的產品是 Saas+Paas 的,很多大數據平台你去用可以,但是做二次開發去深度利用,就不行了。而我們底層平台是給客戶開放的,能做二次開發,能深度的用,去做推薦,做競爭廣告,做 AI 的事情變的非常容易了。

新智造:基礎數據要怎麼建?

桑文鋒:三點

  • 數據採集方式

    把基礎數據搭建好,需要採集各種數據,不管是前端的、後端的、資料庫的日誌甚至感測器數據,把數據引入進來,這是第一點。

  • 數據分析

    要有分析師,幫助客戶梳理業務,都有哪些核心的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哪些維度,關心哪些指標,這是第二點。

  • 模型自動化

    把上述模型自動化,就是把這些採集的數據自動組合,我們產品中核心的一個模型就是事件模型,這種模型就是把用戶在產品裡面進行的操作,歸結為一系列用戶行為事件,按照(How、Where、What 等)維度信息整理好。

這裡面也顯示了我對神策的願景,就是要重構中國互聯網的數據根基。數據挖掘里有一句行話,做數據挖掘有一半以上的精力是花到數據預處理上的,就是你要準備數據。要把數據準備好,再灌到機器學習的模型才能用,工作量是很大的,幾乎佔到 50%,最近我又有一個很的認識,覺得可能會是 80%,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演算法這一塊不成問題了,演算法越來越統一了。就像谷歌開源的框架,像深度學習被證明非常有效,到後面直接往上套就可以了,那數據就成了重要的,因為對 AI 來說,就是數據+演算法,而演算法本身的比例越來越低了,數據就是越來越重要了,所以我們神策的價值也會越來越大。

【關於市場和競爭】

新智造:大數據技術或行業發展,面臨哪些難點?

桑文鋒:難點主要是兩點

  • 第一點,信息化底子太差。特別是我接觸互聯網+這種很明顯的,相比美國,美國IT化做的非常好,許多公司不是靠堆人起來的。信息化是數據化的前提,只有有信息系統才能收集數據,前面連信息系統都沒有,後面從哪生成數據,就像我們講農業大數據怎麼提的人這麼少,農業都沒有信息化,哪有後面的數據,這是一個基本的問題,就是許多的信息化做的太差了,同樣我們在推動跟一些傳統企業去合作的時候,我就會發現,需要引入其他第三方,能幫著他把IT給搞一搞的,順帶我這個數據還能玩轉,不然就玩不轉,因為這是信息化。

  • 第二點,數據意識不行。在做一些商業決策的時候,在做一些產品改進的時候,在做一些運營活動的時候,都是拍腦袋,搞市場活動,投了200萬,沒什麼效果,看著挺熱鬧的。數據意識,這一點就需要我們、我們的競爭對手,大家都是來鋪。2011年-2012年大數據概念起來,到現在五年,這五年其實我覺得是一種數據重要性的普及,大家認識到數據重要了,但是數據意識還沒起來,許多人還沒養成用數據說話的這種思路,百度從成立開始就是在圍繞這種思路玩的,我最近要出一本書,就是數據驅動,從方法到實踐,這本書不是說教給你如何去做一個系統,而是你如何驅動決策、驅動產品智能,如何去把數據意識引入進來。

我覺得這是兩個方面,一個就是信息化不夠,一個就是數據意識還需要繼續普及。

新智造:目前來看的話,您怎麼評價競爭對手,包括行業里的巨頭?

桑文鋒:其實阿里雲最後會成為我的對手,但是現在還太早了。我是從 BAT 出來的,對 BAT 太了解了,所以我沒有這種恐懼,他做或者不做都沒有關係,我都很了解。所以這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困惑的東西。

另外就是競爭,從基本層面來說,客戶可能會覺得區分不開,覺得你們都是做數據分析的,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甚至別人宣傳,還比你做的猛一些,但我知道一點,我的理念,我對一些東西的認識,我覺得我的競爭對手,那些 CEO,跟我比還是有點距離的,我覺得長期下去他們肯定是不行的。我可能真正的對手還沒出現,但得有對手,沒有對手成長的不夠快,有的時候還要真的感謝對手的。

新智造:你覺得什麼時候會和BAT有一戰?

桑文鋒:我覺得還得三年。三年時間,大家都會認識到我們做的是一個大膽的東西。這個時候競爭就會激烈了,現在很多人不覺得,包括我見投資人,在天使輪的時候,他們會覺得你做這個東西有用嗎,等到A輪的時候就問,你這個東西能賣的了錢嗎,等到B輪的時候,他們又會問你這個到底能賣多少錢,到C輪的時候,他們開始又有新的問題了,我覺得許多東西都是在開拓一塊新的市場的時候,確實有很多人不相信你。

【關於團隊】

新智造:除了您之外還有三個合伙人,跟合伙人如何相處?

桑文鋒:這個也是我的一個優勢,因為這三個合伙人是我之前在百度干下來的左膀右臂,一句話一個眼神都知道該幹嗎的。其實創業者很多的時候,會感覺孤獨,感覺分身乏術,很多時候覺得時間太緊了,不夠用了,我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優勢,他們是我的分身。

我經常感覺我是在挑一個擔子,他們三個在兩邊挑,我覺得累的時候,我會松一下,但是他們也不知道我鬆了,他們也還是再往前推,平常他們也不用擔心,有我在掌舵,有我在中間抗著,沒事,天塌下來由我在撐著。但實際是一個互相支撐的作用,並且許多時候,在管理上有合伙人,他會代替我做許多工作,技術上有我其他兩個合伙人,許多時候我不在公司半個月又有什麼關係呢,公司還是能正常運行的,這也是為啥我有許多時間看書。

你看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我春節的時候研究了一下,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本來有很多有希望,但是後來黃掉的。一個因素是政策因素,政策風險能把你搞死;另外就是內鬥,這個團隊內部創始人之間分裂了,有矛盾了;第三個就是創始人跟投資人斗,這也是我為啥願意拿這種大的投資機構的原因,沒這種事,這種事的概率還是太低了,比較規範。

新智造:神策現在有70多個人,員工的進出你會親自過問么?

桑文鋒:我關心的事就只有三件事:公司戰略、市場營銷、團隊建設。團隊建設就三件事:嚴進、嚴出、培訓。嚴出其實反的,對人的要求很嚴,滿足不了要求就淘汰出去。

新智造:你給新人多長時間?

桑文鋒:半年的試用期。

新智造:是量化的標準?

桑文鋒:對,比如我們的銷售,三個月出單,研發這些都很直接,中間會有多次的評分,哪裡做的不好,都會給他量化。

新智造:性格因素呢?

桑文鋒:也遇到過性格上的問題,他就跟其他的團隊合不來,跟別人總是吵架,如果對我原有的團隊有破壞力我就不要,沒有必要,你即使能力再強一點,我一定能找到一個跟你能力一樣強,又能融入到裡面的人。所以這些東西團隊是我最核心的東西,我覺得有了好的團隊,就有好的產品,有好的產品就有好的客戶,有好的客戶有好的口碑,這是一連串的東西。

新智造:所以在這些方面您都按照這個規律來嚴格的執行。

桑文鋒:對,比如說現在我們團隊進的每一個人都是經過我面試的,我是一定會基於基本的標準去決定這個人要還是不要的。我總是在思考一些問題,然後盡量把它去有一些標準,而不是亂來,比如來說招人,我到底招人的標準是什麼,那在我看來我的標準就只有三點,其他所謂的要求,其他人面,每一個人都會經過我面試,我面試的時候就考察三點:

  • 第一點,對大數據分析是否真的有興趣,如果沒有興趣,他很難做好一件事;

  • 第二點,積極主動

  • 第三點,學習能力

我們目前為止團隊有75個人,目前為止淘汰了13個人,有兩個是主動離職的,剩下的都是淘汰出去的。

新智造:除了嚴進、嚴出,第三個你看重的就是培訓,對於員工的培訓有什麼心得?

桑文鋒:我對培訓是非常重視。我基本上每隔一兩周我都會給最近入職三個月的新人,給他做一次培訓,這些培訓包括公司的文化、如何做事、團隊建設、發展史、理念等等。這些東西我作為 CEO 講出來的一定是最對的,你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跟我說,因為我要讓新進的人,按照整個團隊文化的思路去做,讓他們花三到六個月的時間,他變成一個模子里出來的。雖然只有70個人,但是大家思路一致,指哪打哪,這跟你有200個人,但你五六個方向能一樣嗎?另外就是建培訓體系,因為本質上來說,一個企業是效率機器,既然是機器,確實每個人都是零件,既然是零件一定是可替代的,可複製的,那怎麼複製?就是標準的培訓。不是因為某一個人的離開,我這個生意做不下去了,所以這些地方我不斷的訓練。

【關於融資】

新智造:您一般會怎麼跟投資人講產品和業務?

桑文鋒:我一般會試探一下,我會問他知道友盟嗎,如果他不知道,我就知道我跟他說其實沒用的,我們就聊一聊行業就可以了,我不指望花一個小時把你說服。

新智造:你在選擇這個投資人或者投資機構的時候,比較看重什麼?

桑文鋒:背書效果。神策 A 輪拿的紅杉,B 輪拿的 DCM。我寧願估值低一點,我也願意要大的投資機構,背書效果比較好,因為他代表的是一堆資源。比如說紅杉的CEO群裡面有周鴻禕、王興、跟這些人直接拉近距離的,跟拿一個不知名的投資機構,你都不知道你的兄弟單位幹什麼的,這能一樣嗎,但是到後面也會考慮資源,你給我帶來很多的潛在客戶,機會,這也當然也要考慮,我們早期沒有看到這個合理的方式,我更在乎的是做背書,因為你做企業,別人會關心你能不能活。後來紅杉投的,再後來 DCM,我是在套光環的,當然我從 BAT 出來我的團隊,本身我也是有光環的,但是這個光環可能還不夠大,我可以一步一步套圈,套到後面就不容忽視了。

新智造:暫時有沒有下一輪的融資計劃?

桑文鋒:暫時還沒有,畢竟我們是做 To B 的,前面已經融了超過1個億,並且盤子還很小,是一個收費服務,所以我們本身做的好的話,到今年底就盈利了,所以我們暫時根本不需要再引入投資了,後面可能會考慮,再後面考慮就是投資併購了,就是要考慮怎麼併購上下遊了,把這個盤子做大。你拿錢為了什麼,你拿錢肯定是有用才拿的。

【關於規劃】

新智造:已經發展到現在大概有差不多兩年的時間了,然後下一步比如說在人員或者是業務上面有沒有擴張的計劃?

桑文鋒:今年有三個關鍵詞,前面講了一個服務,此外還有兩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老闆看板」,我期望今年能讓我們的客戶裡面,管理層這個群體能用好我們的產品,也就是說雖然我們面對的客戶沒有太多的變化,但是希望公司裡面的職能部門,能夠把數據驅動這一點優化。

我發現有些互聯網公司有一個特點,有時候是下面的人對數據很重視,上面的人不重視,而傳統公司相反,傳統公司往往一把手認為一定要進軍大數據,至於怎麼做不知道,找神策聊一聊,這是老闆看板,

第三個關鍵詞是「互聯網+」。我最近研究比較多的是零售,因為我覺得互聯網這一塊,有很多的公司,生意能不能往上做還不知道,我不希望神策站在不確定的東西之上的,而中國大部分還是實體,包括我們最近剛簽下來中國銀聯。

我今年就是要打互聯網+,我想把它生長成互聯網之外,神策的另外一條腿,我另外一條腿要站在互聯網+的領域,重點就是三個細分方向:一個是金融類的銀行,銀行證券類的;第二塊是零售,因為零售跟數據是一個天然結合的東西,賣了多少貨,非常直接;第三點就是物聯網,我們公司叫 Sensors Data ,未來是一個各種各樣的感測器,收集各種各樣數據的時代,基於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做分析。

所以我們的思路是,真正從業務方向上擴展,主打互聯網+這些客戶,重點就是銀行,零售、物聯網。

新智造:目前比較典型的客戶有什麼?

桑文鋒:第一類就是互聯網金融,有融360、趣店、分期樂、拍拍貸,借貸寶、用錢寶、中郵錢包;第二類是電商類的,聚美優品、三隻松鼠、中商惠民;第三類是企業服務類,像紛享銷客、網易七魚;第四類是在線教育,像 VIPKID、作業幫、新東方前途出國;第五類就是用戶類的秒拍、OfO、共享單車、快看漫畫這些都是用戶數都很大。

新智造:現在我覺得營業額大概是多少?

桑文鋒:我們營業額還行,去年做了一兩千萬,今年目標要做大幾千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英特爾Ice Lake架構處理器,能否搭上10nm+工藝這趟車?
知錯能改的感知機(Perceptron)
清華大學博士生塗鋒斌:設計神經網路硬體架構時,我們在思考些什麼?(上) | 硬創公開課總結
特斯拉正沿著福特 T 型車的增長曲線進發,它能複製當年的神話嗎?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華為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奇怪,這三家著名的上市公司,老闆怎麼都姓馬
小米到底是一家硬體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
DBIR:四分之一的數據泄露都是公司內部人員所致
世界出名公司CEO們的辦公室:喬幫主的書最多,兩個馬總不一樣
雷軍的小米公司為下一代MIUI征名,沒想到很多米粉希望叫MIUIX
小米到底是一家硬體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
MOMOLAND為沖銷量回購專輯?經紀公司這樣回應
「有贊」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喜茶是一家設計公司
宇宙酷娛到底是一家什麼公司
一線|B站CEO:遊戲收入佔比八成,但我們不是典型的遊戲公司
公司股價一年漲5倍!他是關之琳「前夫」,更是台灣十大富商之一
這下有好戲看了!侃爺要和一家中國公司對薄公堂?
出道6年,曾拒絕了其他公司的邀請,張藝興說:我是EXO的一員
這些年SM公司的魔咒…原來這麼多?
杉數科技,是一家怎樣的非典型AI公司?
索尼攝像頭公司和索尼手機公司和索尼電影公司這三家公司是同一家公司嗎,是什麼國籍的
看編舞就能知道哪家公司?SM,YG,JYP三大經紀公司舞蹈風格比較
全美口碑最差公司榜出爐 EA成唯一上榜遊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