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淺析個人信貸關鍵風險點

淺析個人信貸關鍵風險點

個人信貸創新模式以黑馬姿態闖入市場,但這些創新業務模式是否能夠持續下去,尋找關鍵風險點,解決信息不對稱仍是風險管理之根本。

1.千人千面

不斷湧現出的創新個人信貸業務模式,多願與互聯網扯上關聯。拋開互聯網、大數據的輿論熱度不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聯網的受眾群體數量巨大,潛在的客戶群體非常龐大。這使得以互聯網為渠道,可能觸達到更多的客戶,從而改變傳統銀行的獲客方式。

以P2P模式為例,目前各大P2P平台通過互聯網獲取理財人資金的一端,基本上已經由事實證明了沒有太大問題。受到國內理財市場投資品種較為單一的影響,為了資產的保值增值,理財人會將自有資金投入到相對來說透明、安全的P2P平台,以換取高於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水平的投資回報。但在借款人一端,對於通過純網路渠道獲客的方式仍然在進行各種探索。這其中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實現批量的引入客戶,即通過與社交網路、運營商或其他平台合作,批量地獲取具有某些共性的客戶群體。基於這些客戶群體的共性進行數據分析,制定特定的客戶准入風險政策。由於是批量獲取,獲客成本低、效率高。另外一種方式即是利用網路的優勢,觸及不同區域、不同特性的客戶。這些客戶由於是開源性獲取,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很難有一套風險措施去覆蓋全部客戶。而對零售風險管理,是以模型為支撐的自動化管理過程,強調群體特徵。因此,在開源獲取客戶的情況下,反而要關注群體的「個體性」,對於風險管理來說難度更大。

淺析個人信貸關鍵風險點

2.欺詐問題

個人信貸領域的各類創新模式的目標,無一例外地均追求便捷、高效的屬性。而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如何能夠保證甚至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的質量,是創新業務模式下風險管理的重要課題。

以互聯網貸款申請為例,提供便捷的產品申請通道,使得客戶可以花費更少的時間成本,完成貸款申請的過程。網貸平台強調的是,只要你有一部可接入互聯網的設備,只需操作幾步,補充一些基本信息,就可以完成貸款申請的全過程。但是這種低門檻與低成本,也為造假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得不法分子可以幾乎無成本地進行多次虛假申請,或是同時向多家金融企業進行申請,一旦有個別申請獲批,就能夠套取大量資金。這在一定程度上,有點類似於現在屢禁不止的詐騙電話,騙子採取錄音電話的方式通過號段實現自動撥號,哪怕得手一次,也會給被騙人造成極大的損失。

這種欺詐風險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申請資料的造假,有了電腦與網路技術的幫助,申請資料的造假變得越來越容易,非現場管理下的反欺詐手段如果單純沿用傳統模式,將會很難識別造假資料。二是申請身份的造假,由於缺乏「面對面」核實身份的過程,申請人很容易通過盜取他人的身份信息與申請資料,偽冒他人身份獲取到貸款。在這種情況下,不但金融機構損失了資金,也很有可能對被偽冒對象的生活帶來惡劣的影響。

淺析個人信貸關鍵風險點

3.客戶生命周期考察

在個人信貸的創新模式下,信貸過程越發簡便、迅捷,信貸作業風控的不同環節之間的邊界越發模糊,關注某一環節已經不能滿足風險管理和客戶價值提升的需求。客戶生命周期的跟蹤與考察不僅僅是風險管理的要求,也是價值提升、流失挽留的要求。

互聯網作為客戶進入的通道,依託其特有的信息屬性,可採取非現場的方式實現一部分風險識別與評估的工作,而線下的風險管理也並非完全失去了作用。風險管理與客戶管理的O2O(online to offline),將互聯網金融與傳統現場風險管理相結合,線上+線下的合縱連橫,將會為風險識別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但線上走入線下的管理難度很高。其一,體現在信息收集和使用的複雜性上;其二,體現在存量管理及逾期清收管理過程中的高成本上。對於信息收集和應用而言,互聯網大數據和傳統結構化數據的複合應用較為困難。由於數據更新頻率、處理難度和稀疏程度的顯著差異,關於大數據和傳統數據如何結合尚未出現較為成熟的應用方案;另外,由於線上獲客的方式輕易地打破了地理空間上的限制,使得創新金融的受眾群體遍布全國各地,但線下服務能夠覆蓋的區域則受到顯著限制,特別在逾期催收方面,地面催收部隊將很難顧及區域過度分散的小額逾期賬戶,造成催收管理成本可能超過逾期可回收金額,使得金融機構不得不承擔更高的違約逾期損失。

淺析個人信貸關鍵風險點

4.信息安全

互聯網誕生以來,各類信息安全問題就一直引人關注。當今社會,信息網路已經支持了日常生產生活的諸多方面,網路數據涉及面之廣、影響程度之大日益顯著。從個人信息、社交數據到國家軍事政治信息,都囊括於網路之中。某些重要的敏感信息引來了各種惡意攻擊,包括信息竊取、數據篡改、計算機病毒等各種形式的數據盜用與破壞。創新金融模式依託於網路與移動技術,勢必與信息安全、網路安全問題伴生。

2011年底發生的以CSDN為首的眾多國內知名互聯網用戶信息泄露事件就曾引起了公眾的極大關注。國內最大的程序員社區CSDN上600萬用戶資料被公開,黑客公布的文件中包含有用戶的郵箱賬號和密碼。而在國外,早在2005年美國最大的信用卡公司之一的萬事達公司曾宣布,由於一個中間業務公司的安全漏洞導致萬事達公司1 390萬用戶的銀行資料泄露,算上其他種類的信用卡用戶在內,這次泄密事件波及的持卡用戶多達4 000萬人,成為當時美國發生的最大規模信用卡用戶信息泄密案。

現在,互聯網服務所提供的內容已經發展到社交、購物、金融交易等多個較為敏感的領域,且直接和金錢打交道,但網站安全的發展速度遠沒有追上其業務創新發展的速度。有些經營機構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到日常運營中,儘管其經營的業務依託於互聯網,但只有網站或資料庫遭到攻擊,吃過虧後,才意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有些機構認為自己所擁有的用戶數據並不核心,並不重視信息安全問題,殊不知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當下,用戶的一個簡單的電子郵箱即有可能關聯出眾多的信息,危害金融安全。

當然,信息安全問題屬於操作風險範疇,本書將不再對此展開詳細分析,但信息安全對金融創新的威脅是不容忽視的。

淺析個人信貸關鍵風險點

書名:互聯網信貸風險與大數據——如何開始互聯網金融的實踐

作者:陳紅梅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49.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科普 的精彩文章:

奧巴馬致女兒們的信
吹捧使人進步
沈萬三的那些事兒

TAG:書問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區塊鏈投資十大風險點,不了解這些最好別投資!
區塊鏈投資十大風險點,不了解這些就不要投資了
警惕!當前金融體系的四個風險點!
中國經濟接近「甜蜜點」,但仍需警惕風險點!
區塊鏈投資的十大風險點,看看你了解幾條?
懷胎十月,妊娠各個時間段風險點總結!孕媽們注意了!
「提醒」海淘兒童葯,這些風險點要知道
彙算清繳倒計時,這些風險點你有避開了嗎!
拆解凡普金科:估值與三大風險點
監管部門排查券商股票質押風險點
公職人員廉政教育手冊發行,梳理出140多個問題和風險點
備案延期得到證實,投資人接下來需要注意的風險點
中國經濟下半年應警惕六大風險點
250份問詢函、3000個問題,深交所年報監管盯緊了哪些風險點
陪送女兒嫁妝的三個風險點與法律技巧
世界盃半決賽一:法國VS比利時場賽前分析與風險點提示
唐篩檢查結果顯示18三體處於臨界風險點?還得做羊水穿刺以複查
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升破3%後,世界經濟或正面臨即將被刺穿的三大風險點
Vue v-beta.0 發布,包含多個「風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