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關懷助推孩子成長
昨天,經學生本人允許,記者在大連理工大學附屬學校翻閱部分學生日記,在看到班主任老師評語時,強烈地感受到教師的責任心和愛心,強烈感受到心理關懷在老師們心中的位置和分量。
「寬容自己是容易做到的,善待他人卻是不容易做到的,關愛他人就更不容易做到了,可你做到了,老師祝賀你。」「平和的心態需要用一生去磨鍊。我相信你的話,無論將來如何,你一定會樂觀地面對自己、面對生活、面對困難。你能夠在日記中自我解脫,這是你的一個了不起的進步,這也是你的一筆財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太多的抱怨只能消磨自己的銳氣,心胸豁達些,凡事隨意些,多理解別人些,自然會做好自己想做的、該做的事情。」
這是該校八年二班班主任教師趙霽雪寫在學生李莎日記上的評語。通過日記,師生心靈對心靈、真情對真情地進行交流和溝通,在交流和理解中,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展,道德境界不斷升華。
學校的楊旭華、邵麗、遲海鷹、趙環等許多班主任老師也都通過閱評學生日記、網上發郵件、家訪等交流形式,給學生以心理關懷,讓心理健康教育助推孩子們成長。
研究表明,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將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心理情緒和行為,影響著他們對是非的辨別、性格的形成以及學習成績的提高。目前,中小學生存在心理障礙的人數比例約在20%左右,特別是在面臨挫折時,產生心理問題的學生比例會更多。
校長杜欣說,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尊嚴地學習、生活並成長,這是要靠健康的心理做支撐的,學校責無旁貸地應該為孩子們打下這個基礎。
據了解,學校除常規的開展心理諮詢、表揚做好事等形式外,還對特殊情況的孩子實行「冷處理」,保護孩子的心理。
有一名學生,一度想要輟學,情緒波動大,上課遲到,作業不做,父母、老師的話都聽不進去。對此,學校不是急於求成,老師暫時不做批評,先營造一個可以「發泄」的寬鬆環境,使其自求心理平衡。同時,老師每天中午陪他打乒乓球,並推薦其喜歡看的書,尋找感興趣的話題,逐漸緩解他的情感壓力。待其情緒冷靜後,再因勢利導,曉之以理。這樣的「冷處理」,使這名學生不僅找回了自尊和自信,還在今年中考中取得了好成績,這令孩子以及父母、老師都十分高興。在這所學校,心理關懷,已使更多的孩子自信、自強和自立。


※成長心理:家長應尊重孩子的「隱私」
※家長應該如何看待孩子早戀呢
※三歲小孩就會耍心眼?
※優秀學生的心理綜合征
TAG:芃飛 |
※有助於孩子心靈成長的心理教育故事
※你的善良和誇讚會幫助孩子成長
※幼小銜接:關注兒童心理成長
※用愛為孩子的成長助力
※家長們應該幫助孩子形成成長型思維
※從心理學看親密關係和女性自我成長
※困難結對共成長 溫情關懷暖人心
※伈曙光愛心助你成長
※關注貧困兒童,助力健康成長!
※心理因素對孩子的影響之「成長型」思維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真心關愛教師 促進教師成長
※孩子的成長困惑
※兒童說謊心理動因及兒童心理健康成長
※賈靜雯護子心切,髮長文呼籲眾人關注孩子成長,原因不是自己想紅
※尊重孩子成長規律 不可拔苗助長
※阿哲成長記——心理篇,「阿哲」一個不斷成長的孩子
※「助航工程」助推貧困大學生成長成才
※我沒文化,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成長
※學生早戀怎麼處理 家長掌握技巧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