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3 年住院醫,都未必知道的 5 條經驗
長期積累的 5 條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呼吸頻率變快
一位剛剛做完直腸癌根治術的病人出現呃逆癥狀,監護儀顯示呼吸頻率 40 次/分,但病人自我感覺情況並不是很差,肺部聽診也無異常。我目測了一下,呼吸頻率只有 20 多次。原來病人呃逆同樣也引起胸廓運動,使監護儀將其與呼吸疊加在一起了。
所以大家不要過於依賴儀器,應養成良好的查體習慣!
2
氣急癥狀加重
一位老年晚期腫瘤患者,近幾日出現咳嗽氣急癥狀,胸片示右上葉大片感染灶,馬上予以積極抗感染治療。
兩天後氣急突發加重,臉色蒼白,大汗,伴咳嗽,帶紅色血絲白色粘痰,血壓 155/88,心率 160,要後仰半卧位,雙下肢無水腫,考慮為急性肺部感染誘發急性心衰。
經強心利尿擴血管吸氧,嗎啡降氧耗,甚至無創通氣都用了,還是沒有緩解。這時一位護士嘟囔了一句,「格列齊特緩釋片有沒有停?」這才想起來,患者原有糖尿病,一直在用格列齊特緩釋片。病情加重胃口差了,葯卻沒停。趕緊查血糖,發現 1.1 mmol/l。
3
呼吸機一直報警
一個呼吸機高手曾對我說,「呼吸機是非常精密的儀器,很耐用。一直報警時,不要首先懷疑是不是機器壞了,首先檢查是不是沒接好,或是模式有問題!」很受啟發。
半夜呼吸機報警,頭昏腦漲中往往首先是覺得機器壞了,覺著換台機子就都解決了。其實,仔細檢查一下,常常是有漏氣的地方、管中存水等情況,這些倒還好發現。
更多時候,是患者病情變化後,原來模式不適用了,所以才報警。不要偷懶,也不要過於依賴上級醫師所設定的模式和參數。
4
典型中央型肺癌的影像
一個女大學生,20 多歲,因咳嗽,痰中帶血絲,發熱,於校醫院拍片懷疑「肺癌」,遂轉診到我院。片子示右肺門增大,邊緣有毛刺,很典型的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學表現。
立即做肺 CT:右肺門處團塊狀影,密度不均,邊緣有毛刺,並有氣道狹窄變形的表現,當時初步診斷為肺癌。大家都為之婉惜。在抗炎治療的同時,做了支氣管鏡,欲取病理以確診。但是氣管鏡下完全正常。
又過了幾天,主治醫師還是不死心,覺得那個鏡檢的大夫太年輕,想找個氣管鏡高手再作一次。這時一個老教授說,「雖然影像學極像肺癌,但是畢竟是年輕患者,已經抗炎治療這些天了,別總一個思路了,先做個胸透再說吧。」
做胸透後,發現右肺門的陰影已經基本吸收了。又作了個 CT,右肺門處雖然還有明顯的炎症,但與上次 CT 相比,已經顯著吸收。
這次給我的體會就是:一定要克服思維定勢,一定要綜合分析。
5
呼吸急促的病人
之前在 ICU 輪轉,聽一護士抱怨到,「真搞不懂,有些病人情況挺好的,病房裡的醫生非要急著往我們監護室轉送,說在病房裡 10L/min 面罩給氧飽和度還是不行,非要過來插管!病人一過來,我們給他再加了一路鼻塞給氧,飽和度挺好的,哪需要插管啊!」
「為什麼不給他兩路給氧試試啊?」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也給了我不少啟示。遇到呼吸急促的病人,都先搬一個氧氣筒在旁邊,以備緊急情況下兩路給氧。
在病房的時候,患者呼吸不好,我們把鼻塞改成面罩,再加大流量。如果還不行,這時候就會急著想給予機械輔助通氣,但是我發現,不少急性呼吸窘迫的病人,給予兩路氧氣 10L/min 面罩+5L/min 鼻塞給氧,可以起到緩解呼吸困難、提高氧飽和的作用,最終使患者免去了插管的痛苦。


TAG:腫瘤時間 |
※3條經驗,讓你少走20年彎路
※衛生間裝修,提前看看過來人的7條經驗總結,多住30年都不漏水
※入住幾個月,我總結了櫥櫃定製6條經驗,最後1條很多人都沒注意到
※30歲應該知道的20條經驗:多學一樣本事,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當媽頭一年的21條經驗
※後悔沒早看到裝修師傅這30條經驗之談,真的能節省不止3萬!
※裝修前必知的15條經驗!快收藏起來
※92歲的她抗癌43年,最想給大家傳授四條經驗!
※年底想買茶送人,記住這3條經驗,你就不會送錯!
※袁世凱教給官場年輕人三條經驗,看完勝讀十年書,非常有道理
※廚房不會裝,看這一篇就夠了,18條經驗條條受用!
※浴室裝修的10條經驗,省錢還不留遺憾
※裝修完兩套房,總結了11條經驗,條條都是肺腑之言!
※外科醫生必須牢記的100條經驗總結,句句受用!
※她用6個月瘦身38斤,總結9條經驗,減肥成功的人都做6條以上!
※成功康復26年,「抗癌牛人」最想分享的9條經驗
※裝修過好多次房,總結了十幾條經驗和教訓,2018年裝修的人別再犯了!
※乾貨——養狗三年總結的5條經驗,讓你少走一些彎路!
※新房入住兩年總結出的14條經驗!收好!
※再障治療的4條經驗,3種方法,總結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