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在非洲(8)當地音樂家

生活在非洲(8)當地音樂家

點開上面的藍色字看更多精彩

辛巴威瀑布鎮雖不大,卻有一座藝術城,城內音樂、繪畫、雕刻及各種古董和手工藝品琳琅滿目。在藝術城門前的平台上,活躍著一支木琴樂隊,這就是土生土長在贊比西河(Zambezi)流域卻聞名西方世界的蘇西卡-馬林巴樂隊(Siusika Marimba Band)。

樂手們以當地傳統的自製木琴為器樂,每天都在這裡演奏4-6個小時,傳播當地傳統的音樂文化。所回報的只是隨願給1美元小費,以及順帶售賣10美元一張他們自演的CD碟片。

見我們對當地的傳統樂器感興趣,樂手們都很高興,耐心地教我們演奏木琴。不一會,我們就可以配合演奏了,路人看了都開懷稱讚,外國遊客更好奇樂隊里有外國人。

此行非洲,我們帶了二隻非洲鼓,遇到當地樂隊自然要一起玩個盡興。當地樂手見我們會打他們非洲的鼓更激動,興然為我們伴奏。

非洲鼓是非洲的經典樂器,此次我們帶鼓到非洲也有一層意圖,就是想讓當地音樂家看看我們的鼓怎麼樣,籍此檢驗一下我們選鼓的眼力。所以,當這支樂隊的首席樂手蘇西卡(Siusika)稱讚我們的鼓甚至愛不釋手,以及此後我們轉遍瀑布城、直至以非洲鼓演出聞名的寶馬(Boma)餐廳都拿不出更好的,我們已經得到了答案。

切磋鼓藝、一起盡興自然是我們和當地音樂家共同的主題。蘇西卡見到我們就像遇到了知己,跟我們一一對壘盡興,而他那純正的非洲手姿和純青的非洲鼓技也讓我們見識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非洲鼓大師,讓我們看穿了在中國忽悠人的那些所謂「大師」。

在非洲,真正的音樂大師從來都不會貪戀金色舞台而整天端著,而願意為了那份輕鬆自由在街頭隨性玩樂。他們更不會在意路人投來的不屑眼神,因為路人此俗與音樂無緣。只有到了這些大師面前,才會真正認知音樂的真諦,才會真正明白「無我有我」而得到升華。

見龍城閑人鼓友劉暢的鼓技精湛,樂隊的另一位主樂手馬林巴(Marimba)也興緻勃勃地跟劉暢對壘切磋,劉暢也向高手們學習並挑戰難度較高的非洲七拍。

樂隊天天在這裡演奏,而此次有外國人加入演奏且如此默契,無疑十分奪目。精湛的演奏引來了很多粉絲。

一位煙草商也來隨著鼓聲唱起了當地歌謠,唱罷更要感受一下「外國」非洲鼓的音質。

鼓玩到嗨時自然是載歌載舞。不僅我們自己被感染,旁聽的路人也紛紛隨鼓起舞,非洲人那種發自骨子裡的動感真是令人陶醉。

一個孩子也被我們的鼓聲感染跑來學鼓。孩子雖不會打鼓,但從他的手姿不難看出,非洲鼓就在非洲人的骨子裡,哪怕只是孩子。

臨近結束,很多人都想把我們的鼓買下留下,但我們手頭沒多餘的,只能婉言謝絕。樂手、煙草商等紛紛跟我們建立聯繫,要我們把當時拍的視頻發給他們分享和留念,我們也為此行之獲而心滿意足。

(本集圖片視頻均由龍城閑人鼓友現場攝錄)

GIF/1K

精彩視頻繼續:

視頻一:龍城鼓友和非洲大師同奏拉丁曲

視頻二:龍城鼓友和非洲大師切磋鼓技

視頻三:龍城鼓友和非洲大師同奏阿拉伯曲

生活在非洲:

01.首航瀑布城

02.我們的家

03.瀑布小鎮

04.維多利亞大瀑布

05美艷贊比西

06.狂野萬基

07.走進鄉村

08.當地音樂家

09.寶馬餐廳

10.嗨鼓寶馬

敬請期待

龍城閑人微信:

龍城閑人鼓友群 群主一葉:

進龍城金幣網看前七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城閑人 的精彩文章:

TAG:龍城閑人 |

您可能感興趣

在非洲生活的日子
非洲人的生活場景 挺歡樂
我在非洲阿爾及利亞開餐館的生活,當地雖是非洲,卻更像歐洲國家
在非洲的中國生意
在非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也有其他珍惜矮子品種生存
貧窮樂觀的非洲民族 尚比亞民族生活場景肖像
非洲動物大遷徙(二)
《BBC生命:非常的世界》有聲故事——65 第八章 非洲高原狼(7)
全世界最美日落之一:非洲桑給巴爾島的美麗與快樂
非洲野生動物巡護員首次獲中國民間資金技術獎勵-中青在線
非洲人到中国来讨生活
非洲傳統根源音樂組合「11:11」
44個非洲國家簽署建立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的協議
散落在非洲大地的寶物
非洲的地理區域劃分:北非、東非、中非、西非和南非五大地區
奈及利亞-非洲最大國家
老照片:20世紀初的紐約上色彩照 非洲裔美國人最大的散居地
世界首對體外受精的非洲獅幼崽在南非誕生
非洲:非常之洲
生活故事:中國在非洲種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