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執著歸鄉的台灣老兵!

執著歸鄉的台灣老兵!

高秉涵:執著歸鄉的台灣老兵

【頒獎詞】海峽淺淺,明月彎彎。一封家書,一張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覺離亂苦,近鄉更知故土甜。少小離家,如今你回來了,雙手顫抖,你捧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一壇又一壇,都是滿滿的鄉愁。

【事迹】人物介紹:台灣律師,老兵。1936年出生於山東菏澤。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灣老兵經歷的坎坷和艱辛,同時也見證了海峽兩岸從隔絕到溝通的一段特殊歷史。

初登央視演播廳,74歲的高秉涵顫顫巍巍。他說,腿腳還挺利落,只是實在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從後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彎曲的布景橋,高秉涵卻把這看作黃河、長江,是任何一切能勾連起他對故鄉強烈思念的圖景。

家是什麼?高秉涵說:「家就是這個曾經再怎麼努力都回不來的地方,但我從沒有放棄過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灣,鐫刻在高秉涵腦海中的卻是另一個地名:山東菏澤。他出生在菏澤,在那兒度過了年少時光,菏澤才是他的家鄉。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對他這樣一個大半生住在海島上的「外省人」來說,通往家鄉的路意味著什麼。

高秉涵不願去回憶離開母親、離開老家村莊的清晨,可那個清晨總會從記憶中清晰地跳出來。1948年,山東菏澤處於國共兩黨「拉鋸區」,高秉涵的父親高金錫被槍斃,母親宋書玉告訴他,「因為你父親是國民黨」。

當國民政府所屬軍隊及地方各級政府開始陸續向長江以南撤退時,宋書玉將曾經參加過「三青團」的兒子送到國民政府在南京設立的「流亡學校」。在兒子高秉涵的印象里,一輩子都在小學教書的母親幾乎沒經歷過團圓:兩個女兒在抗戰初期外出求學沒了音信,而後丈夫死了,又決定讓兒子離開。少年高秉涵用了6個月,穿越6個省份,足足走了2000多里地,擠上了由廈門開往金門的班船。數十年後,他在圖書館翻查史料,發現自己乘坐的,是那年由廈門駛往台灣的最後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而半個月前,在遙遠的北京,新中國宣布成立。

對所有從各個港口逃至台灣的人來說,回家是最迫切的夢想,可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未能踏上故土與親人團聚。其中一人,甚至被高秉涵宣判了死刑——1963年,高秉涵從台灣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畢業後,被派往金門任審判員,「金門逃兵」是他審理的第一個案子。

那個「金門逃兵」的家就在對岸廈門,他本是漁民,與偏癱的母親相依為命,在一次給母親抓藥的路上被強拉入伍到了台灣。碰上天氣晴朗時,隔著並不寬闊的海峽,一眼就能看到家鄉,他決定利用自己的漁夫本領游回家。他偷偷搞到一個汽車輪胎,趁人不注意時坐輪胎下海,遊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時,他到岸了。海水沖澀了眼睛,他尚未看清便舉手大喊:「我是從小金門逃來的,沒帶武器!」可沒想到,他遊了一整夜,最終卻游回了金門海岸。一星期後,這個因「回家」獲罪的「金門逃兵」被處以極刑。高秉涵哭得難以自已,他對這份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的心情感同身受。

高秉涵曾想過各種辦法聯繫母親。1979年,大陸與台灣尚無法通信,他委託美國的同學幫忙寄出第一封家書。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是否仍在,就寫了「山東菏澤市西北35里地處高庄」,收信人是母親「宋書玉」。不長的信中,他寫道:「我之所以要艱苦奮鬥地活下去,就是為有朝一日能再見到我娘一面,絕不會像兩個姐姐一樣,在抗日戰爭爆發時,就生死不明……娘,我會活著回來!」高秉涵不知道,在海峽這頭,杳無音信的兩個姐姐實際上去了延安,當上了共產黨幹部,在他踏上逃難路那年才第一次回家。年邁的母親找回了女兒們,卻失去了兒子的音訊。等待終於耗盡了她的全部生命,就在這封信輾轉寄達的一年前,宋書玉逝世于吉林遼源……

如今,兩岸已經開通直航,回家不再如先前那般艱辛。200多個從菏澤一路歷經戰火和逃難來到台灣的同鄉,組成了「菏澤旅台同鄉會」,高秉涵來台時年齡最小,在同鄉會裡最年輕,被推選為會長。他視每一個同鄉為親人,雖已無法再見母親,他卻儘力幫每一個同鄉與親人團聚。74歲高齡的他,仍堅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鄉一起返鄉。

「我答應過他們,只要還有一個人要回家,我就陪著他們一起回來。」對每一個希望魂歸故里的鄉親,他都會親手帶上骨灰罈,站到菏澤老家的村頭,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願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歲月安好 的精彩文章:

TAG:歲月安好 |

您可能感興趣

村子裡的老兵
被「故鄉」驅離的美國老兵
老兵退伍時,最想帶走什麼?老兵:當兵的「證據」!
肖均輝到蕉江瑤族鄉看望慰問困難黨員和退伍老兵
帶著衡陽人的良知,致敬!第十軍老兵
《上海堡壘》為何撲街?老兵看男主頭髮以為是女的,鹿晗表示無語
老兵歸鄉:俄羅斯為什麼要從寮國進口坦克?
老兵張富清:帶著鄉親們修路給熱他的印象最深
老八路王恩田喜藏《致敬:不能忘記的抗戰老兵》一書
新兵入伍,被老兵欺負?老兵:沒有的事,這是對新兵的愛護!
飛虎隊唯一健在的華裔老兵:回憶老虎橋的地獄歲月
八一特別策劃:向老兵致敬——坐在習主席身邊的老兵們
望鄉-滇緬邊境上的老兵和後裔
誰是城市英雄?唐山:鐵建老兵、人民教師的無我奉獻!
老兵不老,老兵永遠是榜樣!致敬老英雄張富清
南京陷落,為何中國軍人手無寸鐵?香港抗戰老兵回憶:全怪長官!
國防部長魏鳳和會見美飛虎隊老兵:永不忘「老戰友老朋友」
《我的士兵兄弟》送給老兵戰友們!
軍人追憶老兵繼父:那個披著補丁軍大衣的老人,兒子想你了!
部隊休息天,老兵和新兵差距大,老兵悠閑,新兵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