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毀譽參半的加拿大醫療(下)

毀譽參半的加拿大醫療(下)

當很多人都向著加拿大福利直奔而來的時候, "免費看病"到底是個什麼概念? 醫療程序又跟中國有什麼不同? 天下真有免費的午餐嗎? 讓我們走進去一探虛實。

醫療程序

說起加拿大醫療, 必須的說說家庭醫生(family doctor)這個概念, 因為加拿大有嚴格的三級診療制度----家庭醫生診所、專科醫生診所、綜合醫院。 在加拿大, 不是一有病就往醫院跑, 而是打電話約你的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 不是你的私人醫生, 而是由一個或多個具有行醫執照的醫生在社區開設經營的診所(clinic) ---- 有些診所無需預約, 直接去那兒挂號等著就可以了(稱為walk-in clinic)。 還有些診所是夜間開門的, 叫After Hours Clinic, 方便人們下班或周末去看病。

有人誤以為家庭醫生診所就是私人醫院,不是! 關於公私的劃分,基本上可以憑是否被醫療卡所涵蓋來判斷。比如,一般的家庭醫生診所, 每看一個病人就刷一次醫療卡, 政府就支付給醫生一筆錢; 而在諸如美容診所, 理療診所, 中醫診所等這類地方是不能刷醫療卡的, 即這類診治不包含在免費醫療之中, 要自己掏腰包。 至於加拿大都有些什麼樣的特別診所,以及開設診所的資格條件執照等等, 可以到省府醫療廳 (Ministry of Health)的網頁上去查詢。

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家庭醫生, 這對於剛落地的新移民也是必做之事。 可以由朋友介紹, 也可以在網上查詢你附近有可能接收新病人的醫生名單。 一旦雙方確認, 你就會在家庭醫生處有一份醫療檔案, 跟蹤記錄你所有的病史病歷。

有了家庭醫生, 看病的程序就和國內不一樣了。 家庭醫生, 猶如你健康生活架構上的始發點, 縱向可以延伸為專科醫生 -- 醫院手術 -- 住院治療等等; 橫向則是醫, 驗, 葯三者之間的關係---- 檢驗室和藥店都是獨立於診所之外的個體, 但都要憑藉醫生開的處方去操作----檢驗結果及解釋權都歸到醫生處, 然後病人憑處方去藥房買葯。

關於家庭醫生的職責, 我在這裡簡單說一個案例。 我有個同事的老公一直愛抽煙, 經常咳嗽, 但他的工作是飛機機修師, 常年各地飛。某一次被太太強行拉去看家庭醫生, 照完了X光後他又飛去別國了。 一般來講, 看完醫生或做完檢查後, 如果沒人通知你再回去, 就可理解為你OK沒事了。 可遺憾的是, 醫生辦公室在收到檢驗報告後, 不知是醫生還是秘書小姐的疏忽, 反正沒有人通知他或他太太----而檢驗結果上明確寫著「肺部2.1cm腫瘤」, 他應該立刻被召回診所再做進一步檢查! …… 事隔半年多, 他的咳嗽加劇, 再去診所, 結果, 腫瘤長大了一倍有多! …… 也是直到那時候才發現, 那個該打而沒打出的那個電話決定了他的生死! 據專家說, 及早發現了是可以動手術切除的, 但後來腫瘤長大, 癌細胞轉移, 已經不是動手術所能解決的了。 接下來, 各種物療化療都沒能力挽狂瀾, 一年多後她老公不幸去世。

她的教訓是,忽略自己的健康狀況而把賭注全部下在醫生處, 而恰好診所又有失職行為! 若按一般程序, 她大概不需打電話追問結果, 因為一旦檢驗結果有異樣, 醫生是有責任採取進一步行動的----可惜, 他們沒有! …… 據說同事仍在打官司, 雖然已喚不回丈夫的生命, 但她說要讓醫生和病人都以此為警戒, 吸取教訓。

除了急診, 沒有人一病就往醫院跑, 因為跑去的結果要不是讓你等個夠, 要不就把你打發回家庭醫生處----小病就別來湊熱鬧嘛。

那麼什麼情況下去看急診呢? 感冒發燒? 摔胳膊斷腿? 心臟病突發? 腦中風? 孕婦快要生了? …… 很多時候是你急他不急, 很是心焦。 前面提過, 人們對加拿大醫療截然不同的看法,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自的急診經歷。 比如, 有朋友因腎結石疼痛無比而去看急診, 結果等了整整七個小時; 有人魚刺卡在喉嚨去看急診, 竟也被等了三四個小時! …… 期間, 那些被救護車一路呼嘯送來的病人估計都是命懸一線的, 肯定更有優先權, 咱能爭嗎?

而我自己, 很幸運地有過一次很感動的急診體驗。 某天早上, 我進到辦公室後突然感覺腹部劇痛, 最近的醫院就是多倫多downtown的St. Michael』s Hospital, 老闆要我立刻去看急診。 於是, 我從上午十點多進去, 等了兩個多小時後被醫生召見, 直到晚上十一點多才放我出來! 期間他們都對我做了些什麼?為查明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腹痛, 他們對我驗血驗尿照B超照X光, 外加子宮檢查, 還打電話給我家庭醫生調用我病歷, 最後再來個全身的CT掃描…… 期間我還不能吃喝, 以預備要做手術而必須空腹…… 我看著一個個醫生護士在我眼前晃來晃去, 那一刻, 我除了疲憊就只剩下感激了 ----他們如此執著,「扣押」我不放我走, 並把我從頭到尾查了個遍, 不就是為免遺漏任何蛛絲馬跡嗎?

相反, 我老公就有一次非常失望的急診經歷----在熬了五個小時之後, 他無可奈何, 憤而離場。 後來跟朋友聊起看急診的體驗, 還真是褒貶不一因人而異。 也許還是看運氣?

醫藥分家

說起在加拿大看病不要錢, 嚴格講是指免費的診斷, 檢驗, 和治療(包括手術治療)。 但是, 藥品不是免費的, 是醫療卡不包含的。 這就是加拿大醫療的另一個特點: 醫和葯分家。

醫藥分家具體表現在:家庭醫生、專科醫生只負責開藥,他們的診所里都沒有藥房,藥房是獨立於診所或醫院之外的機構, 病人拿著醫生開的藥方,願意去哪家藥房取葯就去哪家。所以說,加拿大的免費醫療是只包醫、不包葯----看病確實不花錢,但買葯是要自己搞掂的(住院期間的某些藥費例外)。

比如, 感冒發燒一般是不去看醫生的, 看了醫生也會告訴你「去買退燒藥吧「。 退燒藥不屬於處方葯, 沒有必要找醫生開, 直接到藥店的櫃檯上取了付錢即可。 如果發燒是被診斷出有炎症, 醫生會給你開消炎藥, 你就拿著處方去藥店排隊, 藥劑師(pharmacist)會當場為你配製出你需要的藥品和劑量, 你付錢取葯。

也就是說, 不論處方葯還是非處方葯, 都不包含在醫療卡之內, 都需要自己付錢, 這也衍生出另一個話題: 醫藥保險(後面詳述)。

國內不是抱怨醫藥系統拿回扣的現象很嚴重嗎? 這在加拿大就能避免。 醫和葯涇渭分明, 不必講關係, 不必遞紅包, 不用看誰的臉色, 不用向任何人求情, 一切都在監督之下井然有序。

在加拿大, 藥劑師也是個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要成為合格的藥劑師, 也需要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以及考核和領取執照的過程, 他們同樣也是付出得多回報得多的專業人士。

醫藥保險

既然是只包醫不包葯, 那麼拿著醫療卡並不等於萬事大吉, 還要購買醫藥保險。

醫藥保險, 如同任何其他保險一樣, 都是未雨綢繆。 在加拿大,免費診治外加醫藥保險, 這樣才基本保障了看病無憂。

如果你有工作, 可以通過所在的公司或機構買; 如果你是自雇, 可以在市場上選擇適合你情況的買。 一般來講, 夫妻雙方, 至少有一方得購買包括孩子在內的全家醫藥保險----葯險和牙醫險。孩子在滿十八歲後, 若出示讀大學的證明, 可以被父母的保險涵蓋到二十五歲(不排除各公司的具體作法略有差異)。

通常, 進入公司後, 人事部會出示給你本公司集體購買保險的條款選擇, 你選定了之後就每月從工資里扣, 你就有了一張與你員工號掛鉤的醫療保險卡, 也稱為福利卡(Health Benefit)。 去診所看病時只需刷醫療卡, 但拿了醫生處方去藥房開藥時, 就要出示醫療卡和保險卡, 藥劑師會根據你的保險卡判斷出, 你為這瓶葯要付多少錢----是分文不出還是出一部分還是全額支付。

比如, 我兒子小時候骨折, 動完手術後, 住四人病房還是單人病房, 由父母的保險卡決定; 為恢復手臂的形狀和力氣, 需要做理療, 還要買矯形器械, 那兩樣都不包含在醫療卡之內。 我所在機構的良好醫藥福利報銷了幾乎所有費用(當然那也是從我每月工資里扣來購買保險的結果)。

加拿大有幾家著名的保險公司, 很多機構的員工醫藥福利都是他們在做的, 比如Sun Life, Canada Life, Manulife, Standard Life 等等。 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 醫藥保險關乎生命健康, 購買保險人人有責。

這聽上去和美國的醫保沒什麼不同, 還是要自己掏錢。沒錯, 這部分確實和美國一樣, 國家不能負擔你, 必須自食其力。

有人質疑, 只包醫不包葯, 那算什麼免費醫療呢? 但是這種想法是很片面的。

試想, 從看病診斷, 到驗血或CT或核磁共振等檢驗, 再到動手術住院康復等等, 這些全都是由醫護人員付出的勞動, 而他們是肩負著起死回生的重任的, 他們的付出不必支付酬勞嗎? 醫生之所以能成為醫生, 那得付出多少年的學習和實踐啊! 政府尊重醫生, 並為居民支付這筆最大的花銷, 就是要確保醫院不變成功利之地, 醫生在面對病人時----無論貧富貴賤----都必須無條件地救死扶傷, 而不能因病人沒錢而被拒之門外。

然而, 藥品, 牙齒護理, 以及各種額外治療等等, 都可能是個無底洞。 政府背上免費看病的負擔已相當沉重, 如果再來個醫藥全免, 世界上有幾個政府能扛得住啊? 所謂福利的含義,都是指最基本的民生民權, 若需求更多, 那就要貢獻更多, 自謀出路。

...... ......

說了這麼多, 還是感覺只是說了加拿大醫療的冰山一角。 加拿大的醫療、醫保體制與中國有著太多的不同,不是一兩篇文章就能說清楚的,而且我也只是一個旁觀者,說的都是一些最簡單最表面上的皮毛。但僅就我自己體驗和見聞的方方面面,可以說, 加拿大在醫療福利, 醫療關懷, 社會服務等方面還是不錯的, 但在管理體制和工作效率方面還有待提高。 醫改, 在任何國家都是頭等大事。 如果你愛加拿大, 那就來吧, 一起來改造她和完善她。

------------------------------------------------------------------

歡迎關注公眾號"楓林鳥在加拿大"

文科移民.人文職業.文如其人.以文會友.

海外生活/移民留學/成長教育/職業發展/人生感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楓林鳥在加拿大 的精彩文章:

TAG:楓林鳥在加拿大 |

您可能感興趣

愛恨參半的澳洲醫療
薛萬國:301醫院醫療大數據安全的「八大技術防護手段」
新加坡牙科醫療及醫療保健制度
紐森加州新預算開支大增,全面覆蓋教育醫療與非移民!
第11批援尼泊爾醫療隊 留下中國醫生的擔當與奉獻
埃隆·馬斯克正在顛覆的8大行業 | (八)醫療保健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巡回醫療隊在山西
大愛無疆 命運與共——獻給中國援非醫療五十六載非凡歲月
亞馬遜:用AI瞄準全球10萬億美元的醫療健康大機遇
貴州苗醫:從「隱世」走向醫療大堂
細胞治療、再生醫療,中日監管大不同(下)
中醫診療技術在海外受青睞,中國援助納米比亞醫療隊載譽歸來,其中兩位醫護人員來自浙江省中醫院
瑞慈醫療料中期虧損大幅增加
醫療九大酷刑
解放軍總醫院參加北京醫耗改革,廣大官兵正常享受免費醫療
谷歌進軍醫療業,用AI加快醫療4.0
窺器(醫療)
小心網紅險「百萬醫療」挖下的大坑
第二屆「廣東醫谷杯」醫療大健康創業大賽在穗舉行
臨床大數據為精準醫療開路